寓言故事是儿童文学体裁的一种,是指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寓言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探讨寓言故事的论文,希望对大家了解此类论文的写作有所帮助。
寓言故事论文精心整理范文10篇之第一篇:《韩非子》寓言故事的传播学阐释
摘要:作为先秦诸子殿军人物的韩非擅于用寓言来论证和写作政治思想论著,他笔下的寓言故事卷帙浩繁、构思巧妙、联想丰富,一方面容易被受众接受,产生极强的说服效果;另外一方面寓言的叙述者在讲述故事时是往往能够根据传播的目的有选择性地加以叙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今天我们如果以传播学的叙事者视角来讲述韩非子寓言故事,颇能够从中解读出许多的富有传播学寓意的理论片段。在这些寓言故事中许多现代西方经典传播学理论似乎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这并不完全是寓言的创作者一开始所想要表达的,然而我们又的确从中感觉到某种传播的偏向和魅力。
关键词:韩非; 寓言; 传播学; 阐释;
作者简介: 王婷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播思想史、政治传播、隐喻传播研究。; 谢清果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华夏传播研究。;
大概跟君主政治的政统有关,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很重视"譬喻"的运用,对于譬喻的最高形式--寓言亦是多有创作,由于作者的构思巧妙、联想丰富,使得寓言故事一方面容易被受众接受,产生极强的说服作用;另外一方面寓言的叙述者在讲述故事时是往往能够根据传播的目的选择性加以叙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今天我们如果以传播学的叙事者视角来讲述韩非子寓言故事,颇能够从中解读出许多的富有传播学寓意的寓言故事,而这些传播学寓意也许并不完全是寓言的创作者一开始所想要表达的,从中我们能够感觉到某种传播的偏向和魅力。
一、"文公伐宋"和"越伐吴"--战时宣传智慧
韩非深谙舆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两国对战前夕的对内对外宣传。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到了战国更甚,曾经数百个小国家如今都在不断地兼并战争后化为只有七个实力最强的"战国七雄",可见当时的战争频率和吞并速度。在《韩非子》中韩非总是不遗余力地向君主进言献策,包括告诫君王在发动战争之前都应保持"正义之师"的形象,这对战争里参与将士的士气很重要,也是关乎战后的舆论导向:有没有可能会被人们唾骂而非认为是一场"为民诛之"的正义之战。
文公伐宋,乃先宣言曰:"吾闻宋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越伐吴,乃先宣言曰:"我闻吴王筑如皇之台,掘渊泉之池,罢苦百姓,煎靡财货,以尽民力,余来为民诛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
在这两起战争之前,周文王和越王勾践都打出了对本次战争的对外宣传口号--"为民诛之",将战争本身不可告人的目的包装成堂而皇之的"正义之战".美国传播学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总结宣传的目标就是为了"激起对敌人的仇恨"和"瓦解敌人士气".2
韩非也一语中的地揭示君王要利用武力达到其利益目的,就要鼓动说服民众为其卖力,就是要"依顺民意"让其心甘情愿为国献身。这和拉斯韦尔给出的宣传定义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它(宣传或说服)仅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但是不那么准确地说,就是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来控制意见。宣传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而不是通过改变环境中或有机体中的其他条件,来控制公众舆论和态度。"2韩非就是将"为民"作为象征符号对公众进行战时宣传,尽管这里有愚弄人民的一面,但放下复杂的政治需要和道德标准,仅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韩非早已在两千年前就提出的舆论宣传思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与拉斯韦尔相契合,同样认为通过暗示、鼓动和说服是可以达到改变公众态度,控制舆论意见。
二、"听有门户"--组织上行传播的智慧
韩非认为组织传播中上行传播并不能保持原貌地传播到指挥中枢管理层那里,上行传播的信息反馈是可以被歪曲、筛选、把控的。"听有门户"就是比喻信息的出入可以被房子的门户控制一样,若是由专人或某一个朋党、派别的臣下传达意见,君王一旦被蒙蔽,偏听偏信,就容易受到他们的控制,国家的发展将受到阻碍。
可以说,一些官吏,如为君王传讯话语的贴身近侍,或者一些具有实权的党派,他们会成为信息上行传播的门户一样,把持着信息的传播内容以及出现频率。这些能把控消息的臣下,在向上传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他们也在某一程度上充当了另一类型的新闻"把关人".3并且,但在韩非看来这些先秦时代在朝野中掌控信息流动的把关人们都是些实实在在为了一己之私的奸臣们,对自己有利的消息,他们就传递到君王那里,不利的就进行篡改或者不予传达。虽然一国之君拥有无限的权势,可是现实中因专制社会"一人独上"的政治结构,君王不可能事事躬亲,是极易被蛊惑和蒙蔽的。所以君王必须了解这一现实,主动采取"终端参观"之术,杜绝"听有门户"的信息获取方法。下面是韩非给君王的绝佳建议:
是故人主有五壅:臣闭其主曰壅,臣制财利曰壅,臣擅行令曰壅,臣得行义曰壅,臣得树人曰壅。臣闭其主,则主失位;臣制财利,则主失德;行令,则主失制;臣得行义,则主失明;臣得树人,则主失党。(《韩非子·主道第五》)1
奸臣若要谋取私利就要损坏君王的利益,首先最常见的手段是阻塞君王的信息渠道,或者说君王获得的舆情并不真实,是经过臣下的筛选与加工,要么就是有利于他们作奸犯科的虚假消息。一旦信息流动权控制在奸臣手里,就能左右君王的决断;一旦获得财政、人事权力,也就能彻底架空君王的权威。政治的夺权过程如同下棋,步步为营,小心算计,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阻断言路。
所以,韩非建议君王在消息的收集和接纳中,或听取上行信息时应该杜绝"听有门户",不然就是"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1君王只单向听取接纳信息和意见,并不去考证、检验,是无法知晓实际情况的;只听取一派一家之言,信息被臣下堵塞,君王就会受到蒙蔽与欺骗。因此,君主不仅应该明白臣下为了私利会阻碍言路,还要避免这些臣子的手段懂得操控管理他们的驾驭之术,用以杜绝失权。术,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邑中道也".本意为城邑中的道路,引申为做事的方法和手段。在韩非看来,术即是做事的方法手段,更是权谋之术。要是君王不用法术,对待上行的信息偏听偏信,不仅有可能被奸臣摆布,还有可能落得像竖牛饿死叔孙,1春申君杀子1这样的人间惨剧。所以,韩非在《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篇中提到了这些驾驭之术主要有:"终端参观"和"一听责下"."终端参观"指君王要多方验证臣下的言行,以便判断真伪;"一听责下"则是指:逐一听取臣下的言行,监督他们的举止,也就是相互监督。
三、"分谤"的故事--组织下行传播的智慧
在组织传播中,下行传播对于形成共识,凝聚士气至关重要。在对待组织中内部成员时,作为组织的管理者有时可以较为恰当地做出决策,但更多时候面对复杂情况,未必具备相应能力可以作出一个合理的决策,反而造成下级对上级产生疑虑和恐惧。这样的危机事件从古至今并不见少。"靡笄之役"就是一则关于组织下行传播智慧的寓言,韩非将其收录至《韩非子·难一》中:
靡笄之役,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闻之,驾往救之。比至,则已斩之矣。郤子因曰:"胡不以徇?"其仆曰:"曩不将救之乎?"郤子曰:"吾敢不分谤乎?"(《韩非子·难一》)1
故事很简单也非常曲折,郤献子即郤克,晋国大夫,是晋军伐齐的中军主帅。韩献子即韩厥,担任晋国军队的司马。韩子执法要斩首一个人,郤子前来营救,但人已然被杀,郤子反而问道:"为何不将尸首巡行示众。"这里就引发事件的矛盾之处,既然郤子一开始希望韩子不要杀人,后因人已死又希望将其示众,其原因是:"吾敢不分谤乎?"郤子认为:他作为长官必须也要来承担这次事件中众人的非议。
韩非对这则寓言的阐述十分犀利。首先,如果韩子杀这个人是对的,郤子作为上司却要救人,则是乱了法令纪律;其次,韩子若是错的,郤子何以要将尸体巡行示众,这不是冤上加冤么。"故曰:郄子之言非分谤也,益谤也。"所以,没有看出郤子从哪个方面为这个事件分担了公众的非议,反而是增加了非议。似乎看上去作为事件的责任长官主动站出来分担众人非议,是担责的表现,但是前提应基于事件的性质。如果不由青红皂白,只是一味承担舆论压力而不做出对公众的恰当解释,合理疏导不断增压的舆情,原本希望非议能在"分谤"中消解,非但没有带来消减反而还会以更加消极的形式不断增加,甚至极有可能产生"民所以起怨者也,民怨则国危"的恶果。
这则故事的引用就是告诫组织管理者应依照是非曲直来参与管理,不应像郤子这样糊涂,不分是非,只会分不会疏。实际是民众的议论纷纷要的是程序和结果的公平正义,徒增一个所谓能分担众议的人并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意义,一旦民众形成一个"夫下使民望绝于上"意见气候,则国可亡矣。因此,从组织下行传播的角度分析,韩非这则故事就是一个需要引以为戒的生动案例:不恰当地下行传播,并试图用"分谤"转移组织内部成员注意只会增加组织管理成本,累积的无法和解的组织内部消极意见,导致成员思想混乱,对危机事件的解决并无一益。
四、"造势"--公共传播的智慧
"造势"是现代公关学定义中关于对热点事件的制作和传播,也就是制造声势。普遍应用在商业营销和政治宣传上,其目的是通过有意或无意地向公众投放热点问题,引起轰动效应,使公众发起意见讨论,从而形成舆论氛围。可以说,从许多商业案例和政治竞选事件中可以发现,"造势"这一行为都出自一定的营销需求和政治目的,可以说这一传播行为可以被看作为一场"自导自演"的舆论话剧。而用以"造势"的热点事件本身须体现"新、奇、怪"这样的元素,才能"四两拨千斤"4地制造出轰动的公关效应,否则很难激发公众的兴趣,产生意见讨论,起到舆论"轰动"效果。
虽然"造势"现在普遍应用在商业营销中以激发人们购买兴趣,但两千多年前的韩非似乎也洞彻了人们对事物的好奇求新的心态,在《韩非子》中有数篇包含了有关于以制造"热点"达到舆论"造势"的故事,其中不乏韩非的幽默与狡黠:
鸱夷子皮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鸱夷子皮负传而从。至望邑,子皮曰:"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恶,以子为我上客,千乘之君也;以子为我使者,万乘之卿也。子不如为我舍人。"田成子因负传而随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因献酒肉。(《韩非子·说林上》)1
韩非不愧是先秦诸子中最会讲故事的一位大师,这是一则故事中套故事,寓言中套寓言的表述,其文字叙述和内容结构都十分精彩。鸱夷子皮是田成子的仆人,和田成子一起逃难。在逃难途中,这个"机智"的仆人给主人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个沼泽里的水干枯了,生活在里面的一条大蛇和一条小蛇想要迁往别处。于是,这条小蛇给大蛇出了一个主意:"如果我们像平常一样,我尾随大蛇你一起正常地爬出来,人们看到了定然会把我们打死。但是如果我们相互用嘴衔着对方,让我骑在你的背上,人们就会把我们当作神蛇。"大蛇就背着小蛇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过大道,人们果然都退避开了,并说:"真是神迹啊。"现在,主人你人长得俊美高贵而我长得粗鄙丑陋,如果我们在逃难的时候把身份颠倒过来,让我扮演主人,你扮演仆人,人们一定会以为我是一个拥有无数财富的诸侯君主,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于是田成子接受了仆人的主意,主仆二人互换角色,走到哪里都受到毕恭毕敬的招待,甚至还有人上酒上肉地款待他们。这个聪明甚至有点狡猾的仆人为了让田成子接纳他的意见,并不是直接托出"互换角色"的想法,而是提前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大蛇小蛇相衔"的寓言,通过故事传播聪明的仆人既达到了劝谏的目的,同时又在和主人逃难时保护了自己,不可不谓"一箭双雕".
"大蛇小蛇相衔"上街是一件非常罕见的奇事,完全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式,这样两条蛇就保住了它们的小命;而主仆两人互换角色,出现在人们视线中也是打破思维常规,人们很难不去猜测这样非比寻常的人的背后是不是还有更惊为天人的背景。韩非就是抓住了人们对"新、奇、怪"的现象会产生的暗示心理。当然,在韩非的年代并没有心理学这一学科,但这种通过非常规手段、人为地制造出群体事件,足以能够给人造成某些心理暗示。通过"造势"手段投射给群体一些反常规的信息是很容易产生令人哗然的传播效果,因为群体本身就是有易受暗示与轻信的特征,正如勒庞所说:"群体相信一切不可能的事情、相信一切不合逻辑的事情、相信一切不合情理的事情,相信一切不存在的事情,但唯独--不相信现实生活的日常逻辑。"5虽然公众又和群体在内涵定义上并不完全一致,但只要作为群体化的人也很难摆脱相似的心理暗示,显然,"造势"具有公共传播的作用。
五、"亡其半"--中国先秦时代的"沉默螺旋"理论
舆论的形成即是一个"社会合意"的过程,是一个从"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性状态。3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理想状态且通过理性达成的"合意"状态是不真实的。所以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试图阐释这种社会沟通现象,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社会合意"的可证伪性,至少达成"合意"是经过优势意见"侵吞"劣势意见的一个结果。"合意"并不代表反对意见的真正消失或者问题得以解决,只是"那些拒绝新政策的人,感到自己被孤立了,因此会退缩,而陷入沉默。"6所以,"优势意见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图景中完全消失,并且'缄口不言'.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沉默的螺旋'的过程。"6
虽然在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假设提出之后,有不少反对者驳斥她仅从人"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的社会心理作为前提是一种偏颇,毕竟人们表达意见和选择成为意见的"多数派"或"少数派"的考虑因素是多样且复杂的,无法只用单一前提而获得更为复杂结果。当然,究竟是出于社会心理还是政治立场为形成意见气候的前提并不是我们在这里集中讨论的重点,而是"合意"究竟是不是众人之所愿,或者说人数多得出的意见是不是就代表了最佳选择?韩非为此列举了一则故事来阐释这一种舆论现象:
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群臣左右皆为张子言,而以攻齐、荆为利,而莫为惠子言。王果听张子,而以惠子言为不可。攻齐、荆事已定,惠子入见。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齐、荆之事果利矣,一国尽以为然。"惠子因说:"不可不察也。夫齐、荆之事也诚利,一国尽以为利,是何智者之众也?攻齐、荆之事诚不可利,一国尽以为利,何愚者之众也?凡谋者,疑也。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半,以为不可者半。今一国尽以为可,是王亡半也。劫主者,固亡其半者一也。"(《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1
这个故事讲的是先秦纵横家之代表人物--张仪,游说魏王与秦国交好,希望魏王同秦一起征伐齐、楚的"连横"策略。但施惠,魏惠王之相,并不支持张仪的主张,因而劝说魏王要明察三思联秦伐齐、楚的决定。惠施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以逻辑分析见长,因此在施惠游说魏王不要屈从舆论或者所谓的"大多数"的判断,他在劝谏过程中运用了朴素的辩证思维。首先,联合秦伐齐、楚这件事情若是正确有利的,那么怎么全国上下当然都会认为这件事正确,这么说来全国的人都是智者?反之,如果这件事情是个错误的选择,但是全国也都异口同声地认为是件好事,那么全国的人都是傻瓜?所以,一件需要商量的事情,肯定是存有顾虑的,因为关系到有利有弊的两个方面,所以应该会有支持的人也应该有反对的人。但现在全国的人竟然都一致认为这是件好事,都异口同声地支持联秦伐齐、楚这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相当于原本应该持不同意意见的人就都消失了,也就意味着君王已经丧失了一半有反对意见的臣民,而挟持君主的人也正是使那一半提反对意见消失的另一半人。
在这则故事中,韩非是借惠子之口提出这则公案的关键疑点--"一国尽以为然"的现象。一件需要达到国家层面去决断的国际事务,怎么可能会有众口一致的意见呢?而这个最不自然的"合意"状态在举国欢庆称赞声中似乎是容易被掩盖的,并且迫于国内复杂政治势力的因素,即使是有反对意见也是容易被遮掩的。所以,"合意"并不真实反映众人的意见,哪怕是多数人表达出来的意见,反对者的声音常常是被抹掉或掩盖了,哪些应该提反对意见的人就如同国家消失了"一半的人"一般消失在赞同声中了。
六、结语
寓言流传千百年而不朽,是汇集人类智慧的宝贵财富,浓缩了世世代代人的观察和思考。优秀的寓言似乎并无国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可见研究寓言传播有其普遍意义。然而细审东西方寓言无论是在角色形象还是价值取向方面又有不小的差异,体现出文明的特殊性。7在此基础上来看中国寓言传播的特点和寓言所传播的智慧便显得特别具有"本土化"特色。
通过对以上几则古人寓言中传播学智慧的分析蠡测,我们似乎不难发现华夏文明的智山慧海中有着许多传播智慧,等待着我们今人用现代学术的钥匙去打开这扇大门!直到新媒体时代的今天,许多事物的传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骤然"网红",凭借的仍然是具有寓言般魅力的言说或者叙事,言有尽而意无穷,譬如一则广告、一段视频、一部电影或者小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通过物理学家海森伯的著作读到了《庄子》的只言片语,顿生他乡异代遇故知之感,欣然命笔一而再将《庄子》里那则"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的寓言写入自己的书中,以便作为他媒介理论的佐证。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了庄子在《齐物论》中说的"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之遇也。"华夏文明千百年来留下的大量寓言深深塑造了中国人的日常表达、思维习惯、共同心理。透过寓言关注古人寓言中的传播智慧,有助于今人做一个华夏文明的"知其解者",增强华夏文明传播的主体性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返本开新,开出传播学"中华学派"具有民族鲜明特色的本土传播学理论来。
注释
1[1][5][6][7][8][9][11][16]王先谦。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2][3]哈罗德·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张洁,田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1,22.
3[4][1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31,199.
4[10]倪宁。事件营销之造势与借势[J].广告人,2009(08):190.
5[1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戴光年,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28.
6[14][15]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5.
7[17]艾伦·奇南(Allan B.Chinen)。秋空爽朗·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M].刘幼怡,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12.
文献来源:王婷,谢清果。《韩非子》寓言故事的传播学阐释[J].东南传播,2020(01):89-91.
寓言故事论文精心整理范文10篇之第一篇:从古希腊寓言故事到古希腊社会文化
摘要:古希腊寓言故事产生于阶级社会初期,顺应社会的需求而发展。寓言结构简短、语言凝练,借动物表现人事,总结生活经验与规律以规诫百姓,适应了社会人民的需求。具有明显的理性思维和浪漫主义的特点,其寓言样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古希腊社会文化。
关键词:古希腊寓言; 现代意义; 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滥觞,《伊索寓言》更是其中的史诗级文学作品,其深厚的文学意蕴和丰富的人文思想价值,不仅推动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而且在人性探索方面提供了深度的哲学考虑,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社会文化,是古希腊人的精神象征。
1 社会的发展与寓言的产生
寓言继神话之后萌发,又受到神话的浪漫色彩的影响,带有广阔的想象力与强烈的艺术审美性。原始初民对神的虔诚弱化,开始将眼光投向眼前的现实生活,在文学作品中总结自然规律和一些生产生活经验。尤其是在阶级社会出现之后,奴隶主压迫底层劳动人民,在失语的状态下,古希腊人民开始尝试创造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寓言,借助文学作品来实现情感宣泄的需要和表达自我的愿望。不仅描述了贫民的现实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的人民开始对阶级社会理性的反思。《狼与小羊》揭示出"暴君是不缺少借口的",《农夫与蛇》揭示了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认清有些恶人的本质是不可转移的。而在《马与驴》中,则揭示了同伴之间应相互帮助,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地生存。无一例外皆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生活经验与规律,以此劝诫读者,正如莫干河所言,"寓言是基于人生现象和自然现象的真实精密的观察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1]
2 寓言的文学样式
古希腊寓言篇幅简小,情节简练,将动物的人格化与充满浪漫色彩的幻想用形象思维串联、呈现出来,深刻的批判西方奴隶制时期的社会。列·谢·维戈茨基认为:"寓言结构的要素是:寓意、兽类的运用、道德教训、故事、诗的风格和手法。"它借动物表现人事,以动物的某种特性,象征人性中的某些方面。例如《狼与小羊》中,借狼的凶性隐喻凶残的统治者;《农夫与蛇》中借蛇的残暴冷血隐喻冷血无情、恩将仇报的人;《马与驴》中借马暗喻冷漠自私、见死不救的同伴形象。这些动物天生的特性符合读者的思维前见,易于被接受,同时经过艺术化加工,其特征被强化、凸显,加上作者显露而外放的情感,具有强有力的攻击力、张力与表现力,促使读者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交融碰撞,产生新的情感体验。"不管是真实或想象的动物,在奇想的领域里都占有优势地位:动物一旦被命名,便具有幻影的力量,它变成了寓言、象征与标记。"[2]作者赋予这些言说对象以话语的权力、行动的权力,使其拥有审美意义上的角色生命力。运用这种有意的虚构、大胆的夸张来阐述事例,极大的增强了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更为鲜明、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见,寓言具有明显的理性思维的特点,它不像神话那样的寄托于虚无的"神",而是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深刻的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人类的生存现实状况和主体心理特征,深刻的揭露现实,有现实主义倾向。例如《狼与小羊》中反映了奴隶社会中暴君的丑陋面目,劝诫人们不要相信暴君的伪善。同时,理性思维又与奇特的想象力有机融合,开创将动物为主题的新文学样式,塑造了大批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如冷血无情的蛇象征着本性难改、恩将仇报者形象,马象征着自私自利的强者形象。"伊索善于用创造的诗性故事来做出理智的判断,即把哲理形象化。"[3]这些依托于动物世界的寓言故事,充满了童真的想象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维科将神话和寓言视为诗意的语言,并将其认为是对人类社会的富有想象力的表达。
从以上角度,可侧面分析出古希腊人民是一个既浪漫又现实的民族,既充斥着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又不乏现实主义的特征。他们重视眼前的现世生活,而非来生。善于总结生活经验与规律,寓言中反映的生活智慧与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至今仍适用于现代社会。在深刻批判现实的同时,又保留对审美的追求,具体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上,角色的性格极具张力与表现力,个性突出,在极短小的篇幅中,设置出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些特征都表现了古希腊人民拼搏进取的精神与蓬勃的创造力,敢于表达自我,敢于批判统治阶层,不惧权威的特点。
3 现代意义
3.1 教育意义
"人们从《伊索寓言》中所学到的世俗的人生哲学比从任何一本哲学著作中所学到的人生哲学都要多得多,这些,都是人们所熟识和公认的事实了。"[4]它们深刻的揭示了一定的生活中的经验教训,能增进读者的知识,丰富读者的生活经验,培养读者发现美、欣赏美、创作美的审美能力。
古希腊寓言故事尤其适合儿童教育,"寓言的语篇特征与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模式相适应。"[5]儿童的语言能力尚处于形成阶段,认知模式尚停留在直观认识,充满形象的故事角色更能帮助儿童构建一个直观的认知世界,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水平。且故事题材多为动物,趣味性丰富,更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特别是耐心不足、理解力稍有欠缺的幼童,可将其作为儿童启蒙读本进行传播及教育。
3.2 审美意义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也曾出现最早的寓言故事,但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文体,在其后日渐没落不受重视。而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伊索寓言便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基本样式的形成,开创了独立的文体样式,为世界文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伊索寓言中这些鲜明独特的动物角色因其典型性与独特的文学魅力得以流传,后来的寓言创作常直接引用这些动物原型进行文学借鉴与创造,保留其夸张的个性特征。如《列那狐故事传奇》中的狐狸列那,糅杂伊索寓言中狐狸的个性特征,塑造了阴险狡诈、爱耍小聪明的狐狸形象,借此讽刺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统治下教会虚伪的丑陋面孔。此后的寓言和其他文体创作也多有古希腊寓言故事的影子,如《拉·封丹寓言》《莱辛寓言》《动物的庄园》《我们时代的寓言》等。
从古希腊寓言故事,能折射出古希腊社会文化。古希腊寓言故事由于文体独立,借助动物寓意人事,深受人们的喜爱,由此可见,古希腊社会文化在当时社会是比较先进的。
参考文献
[1] 莫干河。谈寓言[J].文艺报。
[2]檀明山。象征学全书[M].台湾:台海出版社。
[3]罗良清。寓言文体解读--从《伊索寓言》说起[J].湖南: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4]吴秋林。寓言的本质[J].贵州:贵州大学学报。
[5]张亭亭。从《伊索寓言》的主位推进模式看寓言的语篇特征[J].文学评论。
文献来源:梁慧仪。从古希腊寓言故事到古希腊社会文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1+20.
寓言故事论文(推荐范文10篇) | |
寓言是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观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
以群文阅读的形式, 依托"寓言中的讽刺"这个议题, 合理整合四篇寓言故事。通过比较阅读, 统整信息, 以读促写,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分析、整合信息, 发现这一类寓言的特点并体验这一类寓言的写作方法。...
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讲解枯燥的大道理往往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厌学情绪,而且难以体会大道理的内涵。...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先秦寓言是诸子百家、策士说客,在论道讲学,陈情说理时,为提高其语言生动性和加强说服力,而有意识地引述或编制出一种有故事情节及有鲜明形象的比喻。...
禽鸟寓言故事赋是唐代赋作中的重要一类, 其中作为主人公的禽鸟被赋予了唐人的思想与智慧, 体现了禽鸟形象的文人化。...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好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课文, 寓言故事性强, 学生爱读;哲理深刻, 学生易受启迪。教学这类文章, 我们要抓住文体特点, 坚持以"读"为本, 读懂故事, 读出寓意, 读明生活, 读美语言。...
蕴含讽喻是寓言故事的显著特点, 其文本形象总是和寓意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教材中的寓言故事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需要学生去思考其言外之意、领悟其真正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