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制教育论文 >

高中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与培育策略

来源:法制与社会 作者:白若晞
发布于:2018-12-06 共4541字

  摘    要: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关键作用。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 高中生队伍的法律意识状况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近年来, 高中生违法事件时有发生, 反映出我国在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方面的不足。本文分析了高中生法律意识现状, 探讨了法律意识淡薄背后的原因, 并提出培育高中生法律意识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高中生; 法律意识; 现状; 培养;

高中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与培育策略

  高中生队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生力量, 在未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扮演着实践者与传播者的角色。虽然社会和学校都加强了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但现阶段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水平距离未来担当法律践行者与传播者的责任还有一定距离。高中生屡屡成为法律的背行者, 在违法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加强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法律意识, 有助于增强和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 实现我国的法治建设目标。

  一、我国高中生法律意识现状

  (一) 对法律的实用性缺乏客观的认识

  中学生的法制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面向青少年的法律宣传力度越来越大, 法律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已经能够被绝大多数学生熟知。可是, 这并不代表中学生能够理解法律、利用法律。高中生对法律的实用性缺乏客观的认识, 很多高中生对法律的了解主要停留在法律宣传中常见的名词上, 对相关法律条款、如何运用法律一知半解, 对于《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等常用法律, 更是几乎没有专门学习。对于法律实用性认识的不足使得高中生在碰到突发事件后缺乏灵活的法律意识, 往往会因为一时冲动做出错误判断, 出现过激行为, 根本不能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二) 缺乏学习法律的主动性

  目前, 高中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尤为缺乏。社会在法律宣传教育形式和教育思维方面还存在局限, 是否适合当下学生的特点还有待讨论。而高中生自身由于接受到的法律教育信息不足或错位, 高中生对于法律的理解和认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法律教育中, 学生大多学到的是“违法必惩”, 将法律思维培育成“守法”的状态。这种情况下, 法律在高中生思维里面更多地成为了一条约束行为的绳子, 而不是维护自己权益的武器。因此, 在遇到困难或者不法行为时, 高中生往往束手无策或“私力”解决, 使得违法犯罪几率大大增加。

  (三) 高中生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人类物质文明不断进步, 家庭的重心很大程度地转移到孩子教育上。一些高中生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 出现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 比如打架斗殴、偷窃、抢劫等。这说明有许多高中生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2008年4月, 山西发生一起高二学生泼硫酸案件。学生陈某平时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当受到同学欺负时不愿向他人诉说或向家长老师校方申诉, 久而久之, 所有的困惑和痛苦挤压于内心, 造成看待其他问题过于偏激。一个人自身承受压力的程度是有限的, 长久无法得到释放, 一旦爆发极可能产生非常冲动的后果。在后来的一次冲突中, 陈某将硫酸泼向对方, 导致13人毁容。2012年, 两名离校的90后高中学生, 为了一夜暴富, 9天内在湖南、广东、云南疯狂作案, 残忍杀害了7人。由此可见高中生在冲动的情况下会酿成大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因此, 学校必须高度重视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教育, 这有利于引导、保障高中生健康成长, 从而预防和减少高中生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

  (四) 部分高中生对法律的公正性缺乏信心

  社会上的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个别司法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特权思想严重、公正思想淡薄, 为了一己私利, 以案谋私、权钱交易。仅2005年到2009年期间, 共有9270名司法人员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而这其中又有绝大多数人员是基层政法工作人员, 基层人员的立案查处对于社会对政法系统以及法律的看待有着直接的负面作用, 大大损害了司法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也间接给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形成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在高中生中盛行, 抖音温婉事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在高中生群体中弱化, 很多高中生认为弱肉强食是社会一般规律, 有钱有权的人可以藐视法律的存在, 即使违法犯罪, 也能逃避法律制裁。因此, 部分高中生对当前的司法公正缺乏信心, 认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

  二、高中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 社会原因

  高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重要的成长期, 本身的心智并不成熟, 而且他们的社会经验少, 尚未形成坚定稳定的价值取向, 对是非对错缺少独立判断。而社会上时常会有违规犯法的现象, 而且有时更是会有知法犯法、违法乱纪的案件发生;干部队伍中目无法纪、循私舞弊、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的事件层出不穷;追求物质享受、相互攀比、奢靡成风盛行。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当中存在的很多不良观念, 违背了法治社会的歪曲思想借助互联网等其他媒介迅速传播, 直接影响到了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将他们脑海中的法律观念淡化。这些现象无疑对高中生法律观念造成负面影响, 威胁到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 在当今社会升学压力大的背景下, 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教育, 而忽视了对自我人格和素质的培养。

  (二) 学校影响

  高中在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时, 并没有真正将法律教育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一部分。尽管近些年法制教育走进了学校, 但是很多学校把法律宣传当成教学任务而非教育义务。高中学校普遍缺少专业的法律老师, 仅凭司法部门偶尔的法制宣传, 难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法律上的困惑。即使学校开设了专门的法律课程, 也往往与政治混溶在一起, 难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同时, 班主任、任课老师在学生评优评先、班干部选举等工作中并没有真正贯彻民主精神, 形式和过程过于简单, 没有让学生体会到民主、纪律的意义, 也会从客观上削弱学生对法律这一国家纪律的认可和信仰。

  (三) 家庭原因

  现在的大部分父母的工作压力都很大, 每天朝九晚五, 并没有太多时间静下心来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他们不够重视孩子的法律意识, 而且无法及时将孩子的思想变化发现, 不能立即将孩子的思维错误意识纠正过来, 更无法阻止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现如今的高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 什么事情都有父母为他铺路, 这导致了他们“拼爹”的错误思想, 甚至暗地里进行攀比。他们的价值观在父母庇护的羽翼下逐渐变得愈发不完善, 愈发偏离正轨。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父母的道德状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状况。另外完整的家庭结构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个人自由得到提倡的同时, 离婚比例却逐年提升。不完整的家庭关系影响着孩子的心理, 缺位的父母教育也使得孩子在关键时期得不到照顾和指导, 这些孩子容易因此变得孤僻、自卑、抑郁、极端, 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措施

  (一) 优化社会法治环境

  首先, 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兴则国家兴, 法治衰则国家乱。重视法治, 国泰民安;法治松弛, 国乱民怨。完整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能够为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互联网背景下, 时代发展迅速, 很多法律并不能做出快速响应。国家立法部门应当注重社会事件发展, 尽快识别现行法律体制中的漏洞和不足, 予以健全和完善。

  其次, 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和成熟离不开大的社会环境。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经济基础建设, 正在积极构建法治社会, 但是距离真正实现全国法治还有漫长曲折的道路。这期间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法犯法现象, 而这些将对成长中的高中生造成负面影响。只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才会使人人以法律为准绳, 有利于高中阶段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二) 注重父母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首先, 高中生赖以成长的地方就是家庭, 家长更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有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 有形是指家长的言传身教, 无形是指家庭氛围的熏陶。如果一个家庭和睦美满, 那么在这个家庭成长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会与人友善、遵纪守法;如果一个家庭支离破碎, 父母情感不和或对孩子缺少关爱, 就会对孩子的心智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不像家长言传身教那样直接, 但它“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其次, 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 他们的家长大多经历的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法治建设相对落后的阶段, 对法治社会的认可较低, 严重缺乏法律意识。这样的家长很难对子女作出正确的示范。政府法制部门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 对他们也要进行法律普及和法律教育。此外, 家长必须对子女进行一定的行为管理和约束, 负起应有的监护责任, 避免子女误入歧途。

  (三) 改革高中的法制教育

  学校是高中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开展的法制教育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除了开展除《思想政治》之外的专业课程, 还应该与司法部门合作开展法律宣传和讲座, 让学生在思想教育流程中慢慢的形成自身的法律意识。但是仅仅依赖课堂教育和司法部门有限的知识讲座, 法律意识难以深入人心。

  作为老师, 一方面应当鼓励学生增强自我学习能力。让高中生自己学习法律并不现实, 但可以让学生多关注社会当今的热点问题和经典案例, 多收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法制节目, 逐渐培养法律意识;另一方面, 应当加强自身的法律素质, 培养自身良好的法律意识观念, 除了传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还要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法律事件, 在法律教学中进行针对性教学。作为学校, 可以采取多种法律实践活动以提升高中生的法律素质, 比如通过聘请法律专业的教授或专家来帮助学生成立法律咨询与援助中心、法律爱好者协会、法律宣讲团等社团组织;也可以开展模拟法庭比赛, 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 让学生扮演司法人员和控辩双方, 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的威严, 加强对法律实际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四) 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

  要自觉强化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高中生的法制教育既要有大量的优秀教师引导更要有自身积极主动的学习, 发挥高中生学习法律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将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坚持下去。高中生可以在平时多关注法制新闻和法律读物, 主动积极地学习一些法律基础, 增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警觉。另外, 高中生面对挫折时往往会产生很大慌乱, 很可能在处理意外事件的时候丧失理智, 做出出格行为, 对他人、对自己造成严重影响。所以, 高中生必须要大力培养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意识, 促进自身法律素养日益提升。

  四、总结

  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有着重要作用, 是维持社会稳定、建设强大国家的必要保障。但是, 近年来, 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变化弱化了高中生队伍的整体法律意识, 导致高中生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高中生法律意识缺失的表现, 并对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最后分别在社会、学校、自身等方面为高中生法律意识培育提供建议。

  注释:

  1 杜欣.浅析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法制与社会.2018 (2) .195-196.
  2 霍祎萌.浅谈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周刊.2016 (29) .28-29.
  3 信春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其重大意义.法学研究.2014, 36 (6) .19-26.
  4 武元玺.浅析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中国高新区.2018 (1) .75+194.
  5 李沛琪.浅析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法制博览.2017 (31) .196+195.

原文出处:白若晞.浅谈高中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8(30):199-20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制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