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制教育论文 >

基于心理学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刘艳丽
发布于:2020-03-17 共4214字

  青少年普法小论文(期刊编辑推荐8篇)之第八篇

  摘要: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国家和各种社会组织有目的、 有计划、 有步骤地对公民进行常识性的、 基础性的法律知识的传授, 旨在培养其法律意识, 使其成为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具备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教育活动。 青少年期是童年向成年转化过程中, 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一个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个体正处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高中这一阶段, 个体身体各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 个性以及其他心理品质上都表现出更加丰富的特征, 身心发展的矛盾变化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青少年法制教育属于法制教育范畴中的基础教育, 具有基础性、层次连续性以及社会性;其根本任务是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法律知识, 认同法律规范, 形成法律意识。 法制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提升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增强全民素质的关键,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青少年法制教育,路径探析

青少年普法小论文

  但目前, 青少年法制教育还面临许多挑战。 单一传授性教学模式缺少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 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法律理论,有些课程编排与他们这一阶段的认知、 情绪情感、 道德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特点相脱节, 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心理的动态发展性。而且近年来,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如暴力、吸毒、病理性网络使用以及青少年自杀行为等认知- 行为失调和行为失范问题频发, 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其中很多行为失范问题是由于青少年法律意识不健全导致的。 因此,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其法律意识迫在眉睫。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认知视角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皮亚杰认为青少年期是个体智力、 控制力等快速发展, 高级思维能力出现以及社会角色转化的重要时期, 此阶段是个体形成重要社会意识的关键期, 个体需要学习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的知识与技能, 促进其社会认知以及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所以教育是此阶段促进青少年发展与成长的核心, 是解决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与矛盾的心理社会危机的重要内容, 而法制教育作为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也应该将其与个体认知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 青少年思维发展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形象思维趋于成熟, 形式逻辑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 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思维特点呈现出“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思维能够使个体不限于具体的客体和情境, 而可以运用假设检验以及抽象思维去解决问题, 个体也能够对假设情境和问题在心理上进行建构重组, 认识到逻辑上合理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和途径。 法律意识的培养也要尊重青少年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 此阶段的法制教育应注重的是与受教育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般法律知识的传授, 使青少年从元认知和元思维的角度去监控和评价所学的法律知识。

  鉴于以上特点, 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青少年法制教育应从学生心智发展特点、 原有知识结构角度出发, 严格区别于法学教育, 区分两者的概念, 避免传授难度系数过大, 理论性过强的法学知识;将法律理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使用简单通俗的教材, 精心编排学习专题并提供相关案例, 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近的案例和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运用灵活多样的多媒体等, 尊重青少年思维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增强其法律认同感和法律思维的灵活性。

  2. 注重法律问题情境的创设, 因为“学习”是“社会实践的参与”, 不是单纯的“ 内化” 过程, 法制教育更加要注重提升学生“扩张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虚拟或真实的教学情境, 例如案例教学、 角色扮演以及模拟审判庭等方法, 将抽象的法律概念情境化、形象化。

  3. 可改进传统传授教学模式, 运用启发式、 情境式以及开放式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生互动, 例如现场模拟法庭竞赛、法律实习以及青年法庭等活动, 让学生通过边缘参与获得法律体验的同时也推动青少年自我意识、 社会认知以及道德判断等方面的发展。

  (二) 青少年自我意识、社会性认知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第二次飞跃的关键期, 个体自主性迅速发展, 高度的自我意识使青少年过分关注自我, 拥有个体独特感;伴随个体元认知以及心理理论的成熟, 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使他们能够跨越情境的限制, 透过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来认识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行为方式, 在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些开放系统的交互作用中会形成一定社会规范和原则, 而法制教育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应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相联结, 共同努力提升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容易形成同伴关系和亲密关系, 鉴于此, 教育者可以将团体游戏或者团体活动等团体辅导形式内容引入法制教育活动课当中。设定某一法律活动主题, 按照活动要求将所教授对象引入相应的活动团体或者将授课对象分成不同属性的小组, 以涉及某一法律内容的相关事件为活动背景, 教师作为活动引导者, 营造氛围, 引导个体在活动中针对某一事件进行开放地沟通、交流、讨论甚至是质疑和争辩;引导者应该接受成员们多方面的观点, 较少做出是非判断, 给成员们深入思考的空间, 对法律知识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最后通过活动体验的总结和讲解, 将科学客观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习者, 深入浅出, 摆脱法律条规给人带来的距离感。

  青少年法制教育过程中, 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心智不完全成熟, 判断力以及控制力较弱的孩子, 面对外界的新奇与诱惑的冲击,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 有些青少年因不懂得法律法规或者藐视法律的存在, 行走于法律的边缘, 出现反社会行为, 所以家长以及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 要兼顾智育与德育, 给予孩子提升社会技能、发展综合素质的时间和空间, 注重对青少年德育法制的教育和法律知识的传播, 做到影响教育。

  1. 教育部门可以动用社会力量来宣传法制教育, 但不能将制裁及预防违法犯罪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全部, 因为过分强调极端犯罪案例会在某种程度上异化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 让他们产生“法律就是惩罚”的心理误区。

  2. 实现内容上和模式上的创新, 例如, 在公众场所张贴可细化到具体法律知识的条幅、宣传标语和彩色插图等, 用这种阈下刺激的方式可以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举行法制教育宣传以及公益活动, 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制作法制活动宣传片, 并在学校以及公众场所播放演示, 增强社会法制宣传的广泛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4. 要让青少年群体亲自参与到实际的社会法律学习活动中来, 强化法治社会下法律在青少年头脑中的重要性并加以利用, 将法律信念转化为实践, 而不能空喊口号、流于形式。

  (三) 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期个体道德认知处于自律水平, 他们遵守现行的社会准则和习俗, 会通过维护权威和秩序以及遵守社会契约和道德规范来满足社会舆论的期望, 并按照一定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

  所以青少年此阶段的法制教育应将法律规范的传授与道德判断相结合, 要区分法律和道德的异同, 不能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完全等同。教育者在进行法制教育时可以引入“变式案例”教学, 转换法律案例的非本质特征, 这些非本质特征可以是法律属性也可以是道德属性, 让受教育者在对这些特征进行归纳、演绎和总结的过程中分清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道德知识的本质与变式, 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条件与结论进行合理归因, 并形成法律意识。同时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 应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选择有价值和有影响的时事内容, 师生共同参与, 教学相长;教师应注重所学法律知识的质量和实用性, 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 也应给学生安排合适的问题和作业, 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情绪、情感视角

  在成长以及适应的过程中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和心境发展也存在动态变化, 矛盾和两极化是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个体情绪的主要特点, 如果没有合理地调节和干预, 会引发青少年时期的孤独、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缓解与解决而导致青少年违反法律的事件也不在少数。所以, 这一阶段的法制教育应该与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辅导相结合, 关注个体的情绪情感变化, 减轻硬性的法律知识给崇尚自由的青少年带来的消极的束缚体验。学校可以开设一个心理咨询平台, 给青少年提供诉说烦恼、疑惑, 甚至是负面情绪的机会, 作为家长、班主任教师或者其他教育者, 也应该尊重学生们的情绪表达, 并进行相应的辅导;教师通过“以情优教”来提高学习效果的情感教学理念是被大多数受教育者所认可的, 无论是教师、教材还是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都会优化教学效果, 促进师生产生积极心向, 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 针对法制教育的学科性质, 教师可以采用心理匹配策略、形式匹配策略以及赋予、发掘、展示和诱发情感等策略, 克服重知轻情的现象, 缩小青少年对法律法规产生的心理距离感。

  三、 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行为与意志视角

  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攻击行为、冒险行为、 违法行为以及心理社会问题等在青少年阶段要比其他年龄阶段更加普遍, 而且青少年犯罪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在增加, 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相比成年人, 青少年意志力与自我控制能力比较薄弱, 容易冲动和冒险;对社会规范的制约作用往往很敏感, 当某些想法和意愿与社会规范产生矛盾和冲突而又不得不让步于法律规范时, 个体感到自主性被削弱, 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与遵从社会规范相反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导致青少年与社会规范相背离。

  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有学习法律知识的心向, 对学生和家长经过教育干预后, 学生和家长增强了对法律规范的认识与情感体验, 并获得间接的行为经验。所以, 应该加强对少数抗拒法律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以及行为上的干预, 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干预来促进其亲社会行为, 可采用心理测量和教育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例如活动参与法、榜样示范法、假设推测法以及委托任务法等行为多样性训练和心理日记法等后果认知训练。也可以采取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交叉的教学形式:第一课堂注重法理传授, 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法制教育课外实践活动等, 兼顾理论渗透与实践运用, 促使学生们将法律知识与社会规范同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增强其法律意识和修养。

  结语

  从心理学视角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尊重个体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变化, 采取可操作性和有针对性的方法, 例如认知干预方法、 行为训练以及情感教学策略等促进青少年通过对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的整合和构建, 将法律知识与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经验并加以利用, 最终形成完善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

点击查看>>青少年普法小论文(期刊编辑推荐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刘艳丽,陆桂芝.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路径探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3):38-4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制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