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质能力,是指当学生遇到之前所没有学过的知识时,求知欲得到激发,学生需要利用之前所学知识去发现,并通过个人努力去解决问题、满足自己的求知欲。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提升当前生物课程教学的水平,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对提升学生生物学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物课程教学中应用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需要我们不断以创新的理念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只有有了素质创新能力,才能依靠它来发明创造,研究新的科技成果。当前,我国不断推进生物课程教育改革,在这一教育大背景下,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创新精神、能力,使学生在能生活中能够将所学是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教师在生物课程教学中,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实践进行培养挖掘学生的素质创新能力。在各学习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大纲中,都明确提出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创新能力的方向。这为我们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创新能力提供了较强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提高、智力的开发和应用素质创新能力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保障。
二、生物课程教学中培养素质创新能力的策略
( 一) 创新生物课程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素质创新能力
生物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科学素质。在生物课程教学中,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等,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生物学原理,使学生成为具有素质创新能力的、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在具体的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首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学,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大量信息的能力。为达此目的,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站在顾问的角色,充分发挥出导向的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课程教学中勇于创新,以身作则,对生物实验方法进行大胆改革,对生物学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通过缜密思考,不盲从定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素质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做到不断创新生物课程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素质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创新能力不断向前发展。
( 二) 以学生为本,生物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生物课程教学中,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生物学知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需根据课堂教学是实际情况,给学生进行思考的机会,使其能够有更多精力去进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时,教师需提前设计好适宜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总结,然后获取知识,实现获取真知,进而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取就是通过思考并不断进行研究获得的,当学生理解这一知识并掌握这一知识后,就能够锻炼培养好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还会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然后得出结论,在这一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还会出现新的见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需在生物课程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是推动学生出现新的见解的动力。因此,生物课程教学中学生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三)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鼓励求异思维
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需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唯有通过联想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试举一例,在进行“酸雨对种子萌发”实验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联想对人身体有益的磁化水,它是否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在这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用磁化不同时期的水来对种子进行萌发,同时考虑湿度、换水、定时、温度,并观察记录号种子的发芽情形。通过亲自实验后,学生可得出磁化水能促进种子的发芽,尤其是再水在磁化 30 分钟左右时,其作用更为明显。教师通过大量的生物课程教学实践表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四) 鼓励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能力
一般情况下,询问可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通过思考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需有效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练习实际生活,并开展各种设计和制作,从而充分解决生物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如在进行“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时,教师讲解任务尿液的形成过程,教师如果用挂历图进行讲解,并不用任何直观性的演示教具,这是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学习是机械的,学生往往只是机械的记忆和理解。
此时,教师可用制作并设计“尿液形成过程”教具。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对实验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如可采用分液漏斗,烧杯、有机玻璃、橡皮胶管、分支玻璃管、橡皮手套等材料,从而设计制作并完成新的实验教具。
学生在这一过程的历练之下,往往能够全面掌握尿液形成于派出的工作原理,最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一实验过程的探索后,学生对实验的看法往往能得到改变,学生敢去想,敢去做,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爱科学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结语
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素质创新能力,对当前生物学教学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需在教学中不断采取各种策略,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基本原理,提高生物学素养和生物学研究探索精神,并进而培养学生的素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苏履强. 浅谈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2,( 05) .
[2]许黎明. 体育新课程标准推广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J]. 赤峰学院学报,2013,( 04) .
[3]李辉.“节外生枝”———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契机[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 09) .
[4]孙幸荣,汪飞. 从一道范例的教学浅谈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11,( 03) .
[5]李焕永.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02) .
新课改已经实行了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之们一直再探索更多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和参与,导致学习效率比较低,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够,满足...
一、微课程特点和传统生物教学区别(一)微课程的特点微课程这一名词是由美国人戴维。彭罗斯提出,并提出了微课程的三个关键因素分别是,微课程教学时间、微课程教学方法、移动教学。微课程的教学时间具有简短的特点,相比于传统教学时间,微课程的时间...
文章论述了跨学科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包括在新课导入中的应用、在突破重难点的应用、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新世纪是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调整,我们的生物教学要如何进行改革呢?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抱着教材不放的灌输式教学将无法适应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变革,教学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模式...
教育的发展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根基。生物学科作为高中课程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生的知识构成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科学的进行生物学科教学,新颁布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提高生...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问题及解决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身存在着复杂性和内隐性的特点,使得教师在讲授生物学知识的时候,很难发现隐含于教学内容背后的情感素材,而没办法自然...
传统生物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能深入了解知识点,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模型构建的实施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新课改下建立新型课堂理念的体现。一、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新课改以...
一、新背景下教学理念的提出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因此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调整新的教学模式去适应。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展开,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让我们在生物学科中需要去创建新的教学理念去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课堂中培...
在各种高新科技陆续在教学中应用的趋势下,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也成为课堂的新宠儿[1].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口授与板书的教学模式而言,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1]。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但除了传授知识外,课堂教学还应当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就是其中一个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有些学生不能合理地运用记忆方法,易将记忆与死记硬背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