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是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1]。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但除了传授知识外,课堂教学还应当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长期以来,由于有些学生不能合理地运用记忆方法,易将记忆与死记硬背混为一谈。所以,教师不仅要积极应用记忆规律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遵循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一、生物教学中记忆的特点
生物学科知识点较多、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也较多。在记忆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根据心理活动是否带有意志性和目的性,可以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前者是有预定目的任务而又自觉地运用方法去记忆事物的过程[2]。教学中需重视有意记忆,如“免疫调节”这部分内容较抽象,有些学生在教师讲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时,会跟着教师默念,这就是有意记忆的表现。而无意记忆无特定的目的和专门的记忆方法,自然记住某一事物,但只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如果以这种记忆作课堂主导,那学生记住的可能是有意思的词和事情,而忽略了重点内容。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记忆优于无意记忆。
(二)理解促进积极思维
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及是否理解,可将识记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2]。理解记忆,对记忆中的信息进行了加工,可帮助消化吸收知识,提高记忆效果[3]。
例如,在学习自由组合定律时,学生判断、书写配子的基因型易出现错误。所以在讲授这部分之前,教师可先“铺路”,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讲清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等概念,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抓住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再给学生列举实例,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加深理解,学生就记得比较扎实。
(三)重视实际运用
生物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会觉得生活中处处有生物。例如,在讲解生长素知识时,教师给学生列举将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为何会出现根向地弯曲生长而茎背地弯曲生长的现象时,可以让学生课下用豆芽等植物自己设计实验体会,这样,学生结合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对生长素的生理功能就记得比较牢固。
二、生物教学中常用的简单记忆法
(一)趣味记忆法
兴趣和识记具有密切的关系,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乐意学,学得也快。例如,在学习“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时,说说生男生女的奥秘和用大肠杆菌制造人胰岛素的原理和方法,学生都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求知欲望。
(二)口诀记忆法。
对于一些内容较多较复杂的知识通过分析,抓住重点,编成口诀来记忆。如原核生物的种类可编成“蓝色细线支毛衣,再加立克次氏体”这样的口诀,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记忆方便且深刻。
(三)浓缩记忆法
将一些较长的、复杂的知识提炼、浓缩后再记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学习细胞器的知识时,学生很容易将几种细胞器记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将细胞器的知识浓缩为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简图这几方面。这样学生思路清晰了,记忆起来也容易,明显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四)比较记忆法
对于一些相近或相反,容易混淆的知识,可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记忆。如DNA和RNA、染色体和染色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光反应和暗反应等,都可采用列表或其他的方式来比较记忆。
(五)形象记忆法
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比喻将有关的知识形象地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学生的记忆有很大的好处。如神经元的结构可用手势表示出来,手心可看作细胞体,五个指头可看作树突,胳膊可看作轴突。
(六)提纲记忆法
提纲记忆法就是指通过总结归纳学习材料,使之条理化,并编写成提纲而记忆的方法。最精练的提纲莫过于生物教科书的目录。提纲记忆法用得很广,大到教材的一章一节,小至某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掌握。
(七)联想记忆法
把一些有着内在联系的知识串成一条主线来记忆的方法。如把基因与基因工程与“必修2”中讲到的遗传基础知识联系在一起记忆;把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代谢放在一起来记忆等等。这样既形成了知识的系统性,又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
三、生物教学中根据记忆特点需注意的问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的实验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1)教学进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过慢,进度太快学生囫囵吞枣,不能在短期内充分理解,记忆大量知识;进度过慢,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2)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要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学生明确知道一节课中重点是什么,他们的学习才会有明确的目标,继而才会更加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3)课后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或布置适量的作业来加强记忆效果。
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把生物课讲得妙趣横生,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郭淑琴,王燕.普通心理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2]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课《心理学》编写组.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罗伯特L索尔索.认知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新课改已经实行了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之们一直再探索更多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和参与,导致学习效率比较低,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够,满足...
一、微课程特点和传统生物教学区别(一)微课程的特点微课程这一名词是由美国人戴维。彭罗斯提出,并提出了微课程的三个关键因素分别是,微课程教学时间、微课程教学方法、移动教学。微课程的教学时间具有简短的特点,相比于传统教学时间,微课程的时间...
文章论述了跨学科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包括在新课导入中的应用、在突破重难点的应用、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新世纪是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调整,我们的生物教学要如何进行改革呢?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抱着教材不放的灌输式教学将无法适应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变革,教学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模式...
教育的发展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根基。生物学科作为高中课程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生的知识构成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科学的进行生物学科教学,新颁布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提高生...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问题及解决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身存在着复杂性和内隐性的特点,使得教师在讲授生物学知识的时候,很难发现隐含于教学内容背后的情感素材,而没办法自然...
传统生物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能深入了解知识点,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模型构建的实施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新课改下建立新型课堂理念的体现。一、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新课改以...
一、新背景下教学理念的提出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因此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调整新的教学模式去适应。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展开,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让我们在生物学科中需要去创建新的教学理念去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课堂中培...
在各种高新科技陆续在教学中应用的趋势下,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也成为课堂的新宠儿[1].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口授与板书的教学模式而言,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和时间,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为载体,着力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知识、技能双丰收的目标。以下几点是就个人而言,针对培养促使生物教学成果升华的认识。一、创造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