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教育界人士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这也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者研究的一个问题。 而探究性的学习就是改善原有的教育教学的方式, 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教师提出指导性的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探索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在生物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探索探究性教学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并且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生物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
一、通过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潜能
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 学生在学习时据说大脑的潜能才被开发了很少的一部分。 心理学上认为“学贵有疑”,教师在上课时也经常给学生说,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我们在课堂上解决。 可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提出问题就是学生的一个思考的过程, 而提出了问题, 然后又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发掘学生的潜能是起着决定作用的。
例如,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观察 DNA 和RNA 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要得到这个结论,学生首先要进行装片的制作、然后进行染色,再去显微镜下观察。 这个实验不是很难, 但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些细节的问题需要学生注意,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 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 甲基绿对DNA 亲 和力强 ,使 DNA 显 现出绿色 ,而吡罗红对 RNA 的亲和力强, 使 RNA 呈现出红色。
因此, 将制作好的装片染色后, 可同时显示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这一点学生都知道, 但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分成了五个步骤:取材、水解、冲洗涂片、染色和观察。 其中第二个步骤,水解的作用是什么? 而在水解时又加入 8%盐酸的目的又是什么? 等等。 教师在学生做实验之前将一些细节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让这些问题贯穿于整个的实验之中, 虽然是一个个的小问题,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帮助。 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把在实验时遇到的问题解决了,这就达到了做这个实验的目的。 通过这个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在生物学的实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空间,在进行实验学习的同时结合教师巧妙的教学引导, 有意识地长期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那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就要从平时做起, 从课堂教学开始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经常听有人讲,中国式的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让学生在同一模式下学习, 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中国的学生都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了创造能力。 统一模式的教育有它的优点,但也有缺点。 凡事有利也有弊, 不能一概而论。 我认为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的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会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的人才。
例如,在讲解“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章的内容时, 教材上对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具体的操作讲得比较多, 如果按教材时的内容讲,学生不容易接受。 在讲解时我结合水稻专家袁隆平教授的事迹来讲解。 袁隆平毕业分到湖南省的安江农校任教, 在这所中专学校里,袁隆平一边教书,一边进行一些研究,例如他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进行实验,得到一些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品种;他开始思考,当接受到了欧美的孟德尔、 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后,对良种繁育有了了解,这时他就开始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同时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十年磨一剑,这中间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但袁隆平都坚持下来了,水稻的产量从 300 公斤到 500 公斤, 再到 700 公斤,800 公斤……现在正向着 900 多公斤的亩产努力,袁隆平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米神、当代神农,并获得很多国际荣誉。
在这样的讲解中,让学生感受到大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不甘失败的坚定信念。 同时启迪学生基因工程也是和杂交育种是一个道理,是优中选优,说到这里,学生已经明白了基因工程的意义,然后再结合书本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运用科学类比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生物学知识
高中生物课有其特点,例如有些生理过程根本无法用肉眼看到,知识抽象性很强。因此,教师需要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来讲解,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生物学的知识。
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教师就可用类比的方法来给学生讲这个构造。 把一个细胞可以看成一个国家的话,那么细胞膜(或细胞壁)就相当于国境线,也是和别的细胞之间的分界线;细胞核相当于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线粒体相当于电力部门,叶绿体相当于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部门。 其他的核糖体、 高尔基体等相当于提供特殊用品的部门。 这样给学生解释细胞的结构特点, 学生就会把看不见的内部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功能了解的一清二楚,效果非常好。
总之,教师应在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这是新课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要求。
参考文献:
[1]贾聚美。新课程理念应重视教师心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5)。
[2] 孙 欣 . 我 的 课堂 我 做主 [N]. 淄 博日 报 ,2011.
新课改已经实行了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之们一直再探索更多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和参与,导致学习效率比较低,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够,满足...
一、微课程特点和传统生物教学区别(一)微课程的特点微课程这一名词是由美国人戴维。彭罗斯提出,并提出了微课程的三个关键因素分别是,微课程教学时间、微课程教学方法、移动教学。微课程的教学时间具有简短的特点,相比于传统教学时间,微课程的时间...
文章论述了跨学科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包括在新课导入中的应用、在突破重难点的应用、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新世纪是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调整,我们的生物教学要如何进行改革呢?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抱着教材不放的灌输式教学将无法适应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变革,教学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模式...
教育的发展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根基。生物学科作为高中课程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生的知识构成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科学的进行生物学科教学,新颁布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提高生...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问题及解决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身存在着复杂性和内隐性的特点,使得教师在讲授生物学知识的时候,很难发现隐含于教学内容背后的情感素材,而没办法自然...
传统生物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能深入了解知识点,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模型构建的实施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新课改下建立新型课堂理念的体现。一、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新课改以...
一、新背景下教学理念的提出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因此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调整新的教学模式去适应。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展开,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让我们在生物学科中需要去创建新的教学理念去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课堂中培...
在各种高新科技陆续在教学中应用的趋势下,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也成为课堂的新宠儿[1].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口授与板书的教学模式而言,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1]。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但除了传授知识外,课堂教学还应当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就是其中一个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有些学生不能合理地运用记忆方法,易将记忆与死记硬背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