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进行CT检查, 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 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 对比CT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本组58例患者CT检查符合率为98.28%, 根据诊断结果, 分析病症,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术后恢复效果较好。结论: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支持。
关键词: CT;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隐窝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复杂,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 患病后, 可能压迫脊椎神经, 出现神经性疼痛、活动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且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合并其他疾病发生, 具有一定特殊性, 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 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提升诊疗效果。本文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进行CT检查, 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 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其中, 男性36例, 女性22例, 年龄37~68岁, 平均年龄 (54.94±7.63) 岁。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等症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 使用仪器:东软Neu Viz16;参数设置:电流300m A, 电压120kv, 层厚3mm, 间距3mm, 螺旋因子0.75, 扫描时间为1.5s。图像经工作站处理, 由影像学专家进行评估和诊断。
1.3、 评价标准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 对比CT诊断的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 (%) 表示, 行检验, P<0.05表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58例患者CT检查符合率为98.28%, 根据诊断结果, 分析病症,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术后恢复效果较好, 生活能够自理;具体见表。
表CT诊断结果分析[n (%) ]
与病理检查对比:χ2=1.01, 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较高, 研究发现[2], 该病主要与体质量指数、持续坐位时间、弯腰程度、腰部损伤史等因素有关。体质量指数较高、长时间坐位工作、经常弯腰人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同时, 该病可能合并侧隐窝狭窄发生, 在治疗时, 应做好病症分析工作, 提升治疗效果。
CT影像能够直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物、神经根以及硬膜囊, 同时, 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 能够提供多角度、多平面图像, 并通过图像重建, 显示突出物形态、边缘、大小及压迫程度, 在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钙化等诊断方面, 具有显着的优势。有研究对比CT及X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符合率[3], 结果显示, CT诊断符合率显着高于X线 (95.24%VS 52.38%) 。在进行CT检查时, 发现病变椎间盘后缘部分向椎管内突出, 且形态不一, 上下层不连接, 硬膜外有游离现象, 可判断为中央型、偏侧型为主要突出方向。根据前缘位置情况、间接征象以及具体表现, 可进行进一步判断。
在本次研究中, 本组58例患者CT检查符合率为98.28%, 根据诊断结果, 分析病症,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术后恢复效果较好;提示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符合率较高, 尤其是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到压迫后, 诊断比较容易。但应注意的是, CT诊断也存在一定局限, 对于相对细小的椎间盘突出部位, 其整体形态随着侧方位变化而变化, 如果不能提前诊断, 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近年来, 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 诊断准确率也显着提高。在诊断前, 应确定重点, 例如, 正常椎间盘为平直或微内凹陷状态, 椎管狭窄患者改变明显, 能够进行快速判断, 随后进行特征分析, 观察细微结构变化, 合理调整位置, 从而实现最佳的诊断效果。除CT诊断以外, MRI在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其优势主要在于组织分辨率高, 受干扰较小, 效果突出, 但由于检查费用较高,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推广。综合评价来看, 螺旋CT的准确性、直观性均能够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且骨伪影率低, 无放射线损伤。此外, 还具有分辨率高、经济性高等优势, 能直接显示双侧神经根及硬膜囊, 在实际应用中, 应做好限制性分析工作, 充分考虑结构实际情况, 并进行椎板内缘检查, 审核细微结构, 兼顾解剖特点, 合理调整CT机参数, 确保获取高质量的CT图像。为避免其他因素影响诊断准确性, 应对患者进行指导, 使其了解诊断流程及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提升CT诊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 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发椎管狭窄通过CT诊断的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 2017, (3) :17-18, 16.
[2]刘爱峰, 王平, 杨硕.基于CT值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坐标分区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7, (5) :368-371.
[3]谭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比较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22) :123-124.
胸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近些年来,该病的发生率逐步呈攀升态势,部分患者存在脾脏破裂、肾挫伤等多脏器受损事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急性胃肠道穿孔性腹膜炎(AcutePerforationperitonitis,APPs)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症,发病率约占消化道穿孔的50%~53%[1],既往腹部CT检查多注重穿孔的精准定位诊断,却忽略对穿孔后继发腹膜病变的评价,而相关CT文献报道较少,...
外伤性癫疒间是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30%,重型颅脑损伤与开放伤为其发生的高危因素[1],一部分患者虽经正规药物治疗仍难以控制,长期频繁发作,这类患者被称为难治性外伤性癫疒间,此类患者治疗较困难.我们总结了2004-07-2008-0726例经正规...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多层螺旋CT时间、空间分辨率等技术不断提升,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同时使冠状动脉斑块内组织的评价成为可能[1~3].本文研究以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A)为参考,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在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技术和诊断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但是又是相对独立的,自放射线发现及应用临床至今,放射技术工作一直被认为是简单被动机械的重复劳动,所以不被人们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放射领域的进步,放射技术已经不是简单的投照洗片了,还包括C...
双源CT(dual-sourcecomputertomography,DSCT)作为临床上一类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CT设备,打破了传统CT理念,具有时间分辨率较高,扫描速度较快,安全性较高等优点,在心脏血管成像检查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现针对我院收治的3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给...
根据研究要求随机入选60例病例, 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分为两组, 每组各30例。比较病理结果与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 获取两组患者各自影像诊断准确率, 并将其进行对比。...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科疾病,目前,可用于诊断本病的方法较多,CT和MRI因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而逐渐在本病的早期诊断中被推广使用[1,2].本文对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探讨,所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骨关节创伤又叫外伤性关节炎或损伤性关节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以关节软骨蜕变、变熊和继发性软骨增生、骨化为主的病理变化,具有开放性、闭合性、完全性、不完全性、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作时以疼痛及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往依靠KUB、超声和IVU等检查,近年来,伴随着螺旋CT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其更快的扫描速度、更薄的扫描层厚及更强的三维重建技术[1]为泌尿系结石诊断提供了更有效的检查方法,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