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放射医学论文 >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应用CT与MRI诊断的价值

来源:临床研究 作者:和金玲
发布于:2019-12-20 共3004字

  摘    要: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NH)应用CT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安阳县中医院收治的术后病理证实为FNH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纳入对象有完整资料,均接受CT、MRI检查,记录CT与MRI单一诊断结果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纯CT诊断FNH符合65例,符合率为65.00%,单纯MRI诊断FNH符合72例,符合率为72.00%,二者联合诊断FNH符合96例,符合率为96.00%,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单纯CT诊断与单纯MRI诊断在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上对比无显着差异(P> 0.05),二者联合诊断特意度、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纯CT诊断与单纯MRI诊断(P <0.05)。结论 FNH应用CT或MRI单纯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相比二者联合诊断而言,价值明显不足,联合诊断能显着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减少误诊或漏诊,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值得应用。

  关键词: CT;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诊断效果;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肝细胞组成的良性结节,于1975年被WHO首次命名。在过去文献中发现,在未引进本病病名前,往往将其误诊为结节状再生性增生、间质错构瘤等[1]。我国属于肝硬化、肝炎、肝癌高发国家,同时也出现将FNH误诊为肝癌而接受外科切除治疗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创伤[2]。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C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等在肝脏疾病诊断中显示有不错的价值,使得无症状肝肿块疾病检出率有所提高[3]。为了进一步分析CT与MRI诊断FNH的临床效果,安阳县中医院就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FNH的患者100例实施如下研究与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术后病理证实为FNH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均接受CT、MRI检查。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3~64岁,均值(43.8±5.7)岁;病程2~7d,均值(4.3±0.9)d。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本研究。

  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证实为FNH标准[4];(2)有完整资料;(3)年龄20~65岁;(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严重心肺疾病;(2)精神异常;(3)妊娠期或哺乳期;(4)依从性差。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应用CT与MRI诊断的价值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诊断,具体如下:(1)CT诊断:选择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64排128层螺旋CT,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参数包括电压120kV、电流300mA、层厚0.5mm,从肝顶扫描到下缘。非离子型对比剂选择碘海醇,总量70~80mL,用高压注射器从肘前静脉注入,控制速率4mL/s,分别在注入后20~30s、50~55s、180s实施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对图像重建,层厚1~3mm,获取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图像,对病灶大小与形态,以及增强前后CT等数据进行观察与记录,以便明确诊断。(2)MRI诊断:选择德国西门子MAGNETOM ESPREE 1.5T MRI诊断仪,扫描前1d口服缓泻剂进行肠道清洁,进行常规轴位T1W1、T2W1,矢状位T2W1,以及冠状位扫描,增强扫描选择钆喷替酸葡甲胺。常规扫描设置层厚7mm、层间距8mm,增强扫描设置层厚2.5mm、层间距2.5mm,矩阵256mm×169mm,其中T1W1 TR为100ms、TE为4.5ms,T2W1 TR为429ms、TE为80ms,T2W1脂肪抑制序列TR为429ms、TE为80ms、T1为155ms。

  1.3、 观察指标

  记录CT与MRI单一诊断结果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予以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单纯CT、单纯MRI、二者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

  单纯CT诊断FNH符合65例,符合率为65.00%,单纯MRI诊断FNH符合72例,符合率为72.00%,二者联合诊断FNH符合96例,符合率为96.00%,见表1。

  表1 对单纯CT、单纯MRI、二者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
表1 对单纯CT、单纯MRI、二者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

  2.2、 比较单纯CT、单纯MRI、二者联合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

  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单纯CT诊断与单纯MRI诊断在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上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二者联合诊断特意度、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纯CT诊断与单纯MRI诊断(P<0.05),见表2。

  表2 对单纯CT、单纯MRI、二者联合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对比(n,%)
表2 对单纯CT、单纯MRI、二者联合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对比(n,%)

  3、 讨论

  FNH属于占位性疾病,有报道指出本病在肝脏占位性疾病中占了8%[5]。尽管目前关于本病的病因并不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和肝组织血管异常、部分组织结构受损、血栓形成等有关[6],而且很有可能是肝脏细胞对获得性、先天性异常血管的增生反应病变[7]。本病容易和肝脏其他疾病混淆,导致临床误诊,尤其是误诊为肝癌后选择外科切除,将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8]。本病在近几年发生率有所提高,需尽早诊断与治疗,而影像学手段作为主要诊疗技术,在本病中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本次就收治的10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FNH的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CT与MRI检查,结果显示单纯CT诊断FNH符合率为65.00%,单纯MRI诊断FNH符合率为72.00%,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6.00%,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单纯CT诊断与单纯MRI诊断在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上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二者联合诊断特意度、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纯CT诊断与单纯MRI诊断(P<0.05)。CT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肝脏等软组织器官情况,在解剖图像背景上可清晰显示病变情况,而且CT设备可进行图像重建,包括矢状面与冠状面等,多角度观察肝脏组织及其病变关联[9]。FNH典型CT平扫可见病灶为低密度,增强后可见动脉期病灶快速强化,静脉期则病灶强化消退迅速,延迟期则为等密度[10]。MRI检查可多方位与多角度成像,且软组织对比等特性良好,可很好地显示FNH正常的解剖与病变肝脏[11],优势在于能显示肝脏结构,在术前诊断与手术方案指导上有着较高的价值。但是,经本次研究后发现,若能联合二者诊断,可以更好地提高诊断符合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综上所述,FNH应用CT或MRI单纯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相比二者联合诊断而言,价值明显不足,联合诊断能显着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减少误诊或漏诊,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贾社星,王霞.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预后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8):86-89.
  [2]范存庚.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4):28-29.
  [3] 刘云昇.核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手段对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应用价值探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7):34-35.
  [4]吴振东,陈林,杨凯,等.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9):1725-1728.
  [5]张进跃,王岩.钆塞酸二钠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2):4-6.
  [6]何佳峻,张小鸽,张羲娥,等.螺旋CT及MRI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4):101-104.
  [7]倪创业,张峰,张传永,等.CT及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诊断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4):262-264.
  [8]江山岳.肝脏肿瘤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学特点及鉴别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2):62-63,199.
  [9]张毅.Gd-EOB-MRI与DCE-CT对慢性肝病患者肝脏非典型增生结节的动态观察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28):86-88.
  [10]孙超,杨欣荣,史颖弘,等.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6,23(5):591-596.
  [11]王胜,刘文博,李宏宇,等.肝脏局灶结节增生48例诊治体会[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8):944-946.

作者单位:安阳县中医院影像科
原文出处:和金玲.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效果[J].临床研究,2019,27(12):151-15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放射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