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直肠癌指南认为,直肠癌术前分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其治疗方案制定,术前分期越准确,越有利于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促使恶性肿瘤分期降低,同时可能实现RO切除目标,在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率、改善其预后上有重要作用[1-2].过去临床常采取肠镜等检查方法,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其对病灶浸润、转移等情况难以正确判断,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随着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但两者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本研究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比较CT、MRI对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以为其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共80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行CT、MRI检查各40例,所有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并同意。表现出腹痛、腹泻、大便性变等症状。40例CT检查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4~83岁,平均(60.4±10.6)岁。40例MRI检查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2~84岁,平均(60.8±11.2)岁。对比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1.2.1 肠道准备:患者接受CT或MRI检查前需做好肠道准备工作:
检查前48h叮嘱患者进食流质食物,检查前24h指导其口服100mL硫酸镁(50%),同时饮水1500~2000ml,检查当日禁饮食,且通过生理盐水灌肠;检查前1~2h行10mg山崀若碱肌肉注射。
1.2.2 CT检查:仪器设备:GE 64排螺旋CT扫描机,参数:管电压、管电流分别为120Kv、300mA,重建层厚、重建层间距均为0.625mm.操作:取侧卧位,先常规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耻骨联合下缘。增强扫描对比剂为100mL欧乃派克,对比剂注射后30s为动脉期,60~80s为静脉期,240s为延迟期,扫描结束后将获取的图像传输至专业工作站处理。
1.2.3 MRI检查:仪器设备:飞利浦公司3.0T MRI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先常规行横截面、冠状面T1WI及横截面T2WI平扫,每层厚度、层间厚度分别为6mm、0.6mm.增强扫描时选择0.1mmol/kg钆喷替酸葡甲胺为对比剂,脂肪抑制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行增强扫描,每层厚度、层间隔分别为7mm、3,5mm,对整个盆腔进行扫描。由4名经验丰富专业医师(CT、MRI诊断医师各2名)共同阅片完成。
1.3 诊断标准
1.3.1 直肠癌分期标准:病理分期以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制定的TNM分期标准为依据。CT及MRI检查T分期标准:T1-2期(CT难以辨别T1、T2期,因而统称为T1-2期)-病变段肠壁外脂肪间隙清晰,增强扫描提示肠壁外缘光滑,结节影未外突;T3期-病变段肠管附近脂肪间隙内存在小斑片影,CT显示高密度,MRI显示低信号影,增强扫描肠壁外缘不平整或结节影外突;T4期-病变段肠管和附近脏器间脂肪间隙不见,增强扫描边界模糊。
1.3.2 淋巴结阳性标准:淋巴结直径5mm及以上,边界模糊、信号不均匀,CT或MRI增强扫描后不同程度强化,DWI显示高信号,或成簇淋巴结3个及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前CT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比较 30例CT检查患者术后病理分期:T1-2期7例,T3期18例,T4期15例,术前CT检查对T1-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7.1%、72.2%、66.7%,总准确率为67.5%(27/40),见表1.
2.2 术前MRI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 30例MRI检查患者术后病理分期:T1-2期8例,T3期19例,T4期13例,术前MRI检查对T1-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84.2%、76.9%,总准确率为82.5%(33/40),见表2.
CT与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P=0.12>0.05)。
2.3 淋巴结阳性诊断结果30例CT检查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阳性23例,阴性17例,CT诊断出阳性21例,其中错误7例,正确14例,诊断出淋巴结阴性19例,其中正确11例,错误8例;CT对淋巴结诊断总准确率为62.5%(25/40)。30例MRI检查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阳性24例,阴性16例,MRI诊断出阳性23例,其中正确19例,错误4例,检出阴性17例,正确12例,错误5例;MRI对淋巴结诊断总准确率为80.0%(32/40)。CT与MRI淋巴结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P=0.08>0.05),见图1-8.
3 讨 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直肠癌患者好发于50~55岁人群,以男性为主,且病变部位大部分分布于直肠中下段,受直肠癌表现无特异性、患者不重视等多种因素影响,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为中晚期,预后差,III期、IV期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不到40%、12%[3].为此术前准确分期,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螺旋CT常规二维扫描不仅可清晰消失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情况,而且充分利用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可进一步显示病灶与否等情况,对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临床医师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正确详细的影像资料[4].本文30例术后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检查前充分肠道准备,通过灵活运用多种图像处理技术以提高肿瘤、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同时CT应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以脂肪间隙模糊或脂肪层内高密度影为依据。由于病变初期,黏膜下层尚未发生水肿,此时CT上对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或肌层判断不清,因而笔者将直肠癌分为T1-2期、T3期及T4期[5].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比较,CT对T1-2期诊断准确率为57.1%,T2诊断准确率为72.2%,T4诊断准确率为66.7%,CT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67.5%,比王亚宁[6]等人研究的75.5%低。其中T1-2过高分期3例(分为T3期),这可能是CT误将病变附近肠系膜脂肪间隙内小血管诊断为对周边结构侵犯;T3过低分期3例,过高分期5例,其中过低分期可能与增强扫描动脉期与门脉期肌层强化程度均比黏膜面低,致使误诊为肌层深处未侵犯。另外,CT对淋巴结诊断准确率为62.5%,比艾毅钦[7]等人的82.5%低,这可能与CT医师专业水平有限、病理分期程度等有关。
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层面成像等特点,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有其独特优势,不仅可清晰显示直肠黏膜层、肌层结构[8],而且对肿瘤部位、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均可有效显示,通常在T2WI上表现出低信号影特点。同时MRI上表现出直肠外壁不平整,形态不规则或直肠周边脂肪信号不均时,提示浆膜层侵犯[9].本文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比较,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高达82.5%.其中T1-2期过高分期2例,这可能与病变部位(直肠生理弯曲处)、扫描操作(未与病变肠管垂直平扫)等有关。T3期过低分期1例,的,且可重复性高,是腰椎内固定术后监测和评价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一种新的无创性、定量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 凯 , 李 锋 , 谭 祖 健 . 腰 椎 融 合术 后 邻 近 节 段 退 化 的 系 统 回 顾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5):402-405.
[2]程春,陈蕾,梁晓航,等。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CT与MRI杂志。2014.12(7):91-93.
急性胃肠道穿孔性腹膜炎(AcutePerforationperitonitis,APPs)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症,发病率约占消化道穿孔的50%~53%[1],既往腹部CT检查多注重穿孔的精准定位诊断,却忽略对穿孔后继发腹膜病变的评价,而相关CT文献报道较少,...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多层螺旋CT时间、空间分辨率等技术不断提升,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同时使冠状动脉斑块内组织的评价成为可能[1~3].本文研究以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A)为参考,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根据研究要求随机入选60例病例, 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分为两组, 每组各30例。比较病理结果与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 获取两组患者各自影像诊断准确率, 并将其进行对比。...
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较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5%[1],发病率低,以十二指肠癌较常见,其余原发性肿瘤更为少见。由于十二指肠在腹部位置既深且固定,降部有胆总管和胰管汇入,胰头被十二指肠肠曲包绕,其邻近解剖结构复杂,而临床表现及体...
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CT、MRI检查是必要的, 两者可在脑梗死的临床诊治中发挥协同作用, 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更高价值的影像学资料。...
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MRI检查,其诊断结果较CT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与MRI相比较,CT诊断在椎间盘积气、钙化等征象效果却优于MRI,说明MRI与CT诊断检查各有优势和不足,临床上进行诊断时,最好将其结合起来使用,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着重要的意...
中心型肺癌是指起源于肺段以上支气管的恶性肿瘤,在组织学上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及分化癌等主要类型,发病年龄主要在40~60岁,30岁以下发病很少,以男性多见,发病隐匿[1].本文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64例中心型肺癌患者,...
我院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在基于螺旋CT基础上联合了高场强MRI进行补充诊断,收到了很好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整理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的93份病历,本组病例均为经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央型肺...
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占脑血管疾病的75%左右[1].脑梗死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关系,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诱发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发病...
0引言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临床经常遇到,是指伤后三周以上形成的硬膜下血肿。经常出现漏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总结报告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断资料。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