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各民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和和睦相处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广大少数民族成员选择在兰州工作或定居。这些长期生活在兰州的少数民族群体,自身的适应状况以及和主流社会之间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进而,这一群体能否很好的适应以汉族为主的城市生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当地的社会发展与繁荣。
基于此,本文选取在兰州定居的回族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考察他们的社会适应情况、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并讨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主要通过经济生活、社会日常生活、宗教与文化生活、族际通婚和心理状况等方面,分析了该群体的社会适应状况。研究表明少数民族群体一般都会经历从生存到逐步适应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他们社会适应层次的不均衡性。在经济生活方面他们整体的社会适应程度一般,而且群体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在日常生活方面,从语言的使用、娱乐活动来看,该群体基本适应了城市生活;从社会交往来看,他们与主流社会的交往程度较低;在宗教文化生活方面,虽然整体来看表现出了随意性,但是还是本民族文化中保留比较好的一个方面;在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面对以上,本文认为,政府应当广泛提倡和宣传多元文化政策,各民族之间要以宽容理性的态度对待对方,减少矛盾和冲突,以更好促进城市少数民族的社会适应。
关键词:少数民族;社会适应;多元文化政策
目 录
摘 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文献简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城市少数民族
(二)社会适应
二、理论视角
(一)互动理论
(二)文化适应理论
三、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状况
一、城市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一)兰州市少数民族概况
(二)基本现状
二、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现状
(一)经济生活
(二)社会日常生活
(三)宗教文化生活
(四)族际通婚和心理认同
三、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经济基础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少数民族的适应性
(二)文化差异导致了一部分少数民族成员的不适应
(三)自我限制
(四)社会支持的缺失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一、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的程度
(一)整体来说经济层面的社会适应程度中等偏低,群体内部呈现贫富分化
(二)文化层面的社会适应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三)社会层面的社会适应性相对偏低
(四)心理层面的适应呈现差异性
二、 讨论:促进少数民族群体社会适应的对策
(一)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提供创业支持
(二)积极倡导多元文化,鼓励文化多样性
(三)解除自我限制,保持积极的心态
(四)通过公共政策和立法,对少数民族提供社会支持
(五)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城市市民与少数民族流动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本研究的不足及其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群体,他们与直接脱胎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第一代农民工不同[1].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历程更多的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然而由于过去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用工制度、社保制度、教育制度等还没彻底得到改善,加之严格的宗...
第二章研究设计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城市少数民族。城市少数民族,简单的解释就是居住在城市的少数民族。但是目前在户籍制度以及流动人口的影响下,这个概念并不是绝对固定的,针对不同的环境和研究,其具体内涵也会有所差别。城市少数民族从广义...
第三章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状况一、城市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一)兰州市少数民族概况。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显示:兰州市常住人口为3616163人,与10年前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473699人,增长了15.07%,其中少数民...
三、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前面章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目前在兰州的回族成员在经济、社会交往、宗教文化生活、心理认同这四个层面上存在不平衡性,但是在任何一个层次上,他们都没有彻底的适应城市社会生活。少数民族适应要适应以...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一、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的程度。少数民族群体要适应以汉族为主的城市生活一般都会经历从生存到适应再到融入的过程,也有的研究者将其概括为经济生活的立足阶段到社会行为适应阶段再到现代心理认同阶段的逐步递进深入过程。这种逐渐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