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

汉服企业市场现状、前景及发展建议

来源:西部皮革 作者:闫素,柳馨竹,杨涵
发布于:2021-11-18 共486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关于汉服的论文范文第四篇:汉服企业市场现状、前景及发展建议

  摘要:近年来,随着汉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两会中人大代表不断提出建立"汉服日"的提案,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国家也在不断地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中华传统文化的复苏。而汉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素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汉服企业市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出对汉服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并给出发展建议,希望能让传统服饰更快融入市场。

  关键词:汉服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简介:闫素(1998-),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产业经济,吉林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柳馨竹(1986-),女,汉族,山东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吉林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杨涵(1999-),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产业经济,吉林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它从黄帝时期起到现在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汉朝时期由人们根据四书五经的记载才最终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1],并成为了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宋制汉服.png

  从清朝开始,汉服逐渐地走向衰败,直到现代"中国梦"的提出促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运动才愈发热烈。党中央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表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在2012年阐释的"中国梦"中包括汉服文化复兴、汉服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湘绣非遗传承人成新湘也是提交了《关于设立国家"汉服日"的建议》议案。

  为响应党的号召,202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制作了一档《上线吧!华彩少年》的电视节目。在这档节目中充分表现了一系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京剧的魅力,充分地表达了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与赞扬,以及对文化自信的褒奖。

  汉服的历史传承并不是延续的,它在发展过程中不停地融合的同时也不停地被打断,其真正被截断的时间点是在清朝时期,在之后的时间里发生了两次"汉服复兴运动",第一次是民国初期,属于昙花一现。第二次运动就是21世纪初,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之后的"唐装代表"问题,将汉服重新拉回国民的视野。汉服的兴起,意味着中国的国民在满足原有的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之后拥有了文化情怀的追求欲望,这也是一国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二次复兴运动得以成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它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在此期间中国小康社会目标达成,国民在满足生理需求后有余力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又是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借助短视频等信息交互平台大力宣传;最后就是从复兴运动初期那批青年人的坚持。

  虽然第二次的汉服复兴运动无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依然不能改变部分中国国民对汉服持有"奇装异服""不伦不类"的看法和态度,这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潜在消费者因为周边的不友好目光及议论,未能将消费行为付诸行动。

  1 汉服市场发展现状

  1.1 汉服主体市场现状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汉服,近些年来在中共中央的号召下越发地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例如,2020年1月23日,在法国巴黎的某区政府的华人春节联欢晚会以汉服走秀作为了其开场;2020年8月1日,在上海举办了洛裳华服大赏并取得圆满成功;国庆期间,在成都举办的"华裳秀典·华服时尚秀"也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

  根据艾媒数据的显示,在2018年,汉服爱好者大约为204.2万人,2019年汉服爱好者达到356.1万人,同比增长74.4%,并预测,到2021年年底汉服爱好者可达689.4万人。2019年汉服总的淘宝成交额突破20亿,2020年仅汉服一项在淘宝就可以达成35亿的成交额。在2017年淘宝汉服店铺有655家,到了2018年淘宝汉服商家就达到了815家,2019年则突破1000家,这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是非常可观的。

  1.2 汉服相关行业现状

  从行业相关度的角度来看,汉服行业自兴起的短短几年里,正在不断渗透到周边行业,例如文化、婚庆、摄影、会展、饰品等一系列行业。其中摄影和视频行业借"汉服"潮,掀起不小的变革,如今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愿意尝试汉服摄影;此外,汉服与常服不同,穿着更注重配饰的搭配,因此,如今饰品市场中古风配饰层出不穷。虽然这一系列以汉服为中心的产业经济还未构成规模,但是带动市场的能力确实是不容小觑的。据不完全统计,一株造型较精美的绒花就可卖到200元一个,其余的例如发冠等较华丽的可达上千元一顶。而绒花更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有爱好绒花等饰品的收藏家买来收藏。平时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中随时都可以刷到汉服饰品手工制作的过程,这对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都是有许多好处的。由于汉服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汉服饰品制作者都能获得比较不错的经济报酬,根据百度知道咨询服务了解到,截至目前为止,汉服配饰手工作坊大概有5万家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少人的失业问题。

  2 汉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消费者资金受限

  根据艾媒数据分析:2019年中国超五成汉服同袍年龄为19-24岁,在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是学生。根据腾讯数据,大学生平均一个月生活费在1500左右。这只能满足自身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他们只能对汉服望洋兴叹。

  2.2 社会接受度不高[2]

  在"中国梦"的驱使下,我国的各种文化发展快速,吸引着无数国外友人对中国文化的探索。但在这种背景下,汉服的接受度却不是很高。近几年,穿着汉服出街,虽然不像过去被人说成COS,或者用怪异的眼光盯着。但仍有人说汉服是奇装异服,并且在拥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之中,仅有将近690万的人是汉服爱好者,这只占中国人口的一千四百分之一不到。

  2.3 汉服制作复杂、工期较长、山寨横行[3]

  因汉服的制作不仅只是布料的裁剪、缝合等技术,还包括几种布料的搭配,裙摆、领口、对襟、袖口等地方的绣样的描绘、确定和制作等等。光绣样的制作过程就要很久,不同的图案代表了不同的含义,甚至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一段历史。而对于一套完整的汉服来讲,绣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家口中常说的重工汉服,其中的重工不仅是指用材的华丽、还包括其绣样的丰富,这和现代婚礼当中的龙凤褂比普通秀禾服华丽很多是一个道理。

  所以制作一件比较精致的汉服,大概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而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快,都讲究高效率、高速度。因此,大多数人就算内心十分喜欢汉服,也不愿意花时间等待从而放弃购买汉服。

  另一方面,因为汉服运动的愈发热烈而引起了汉服潮流,许多厂家看中了这股汉服风尚,并且想在原本正常盈利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利益,因而他们往往会制作山寨汉服,这让本就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完善和成熟起来的汉服产业更加容易营养不良,进而容易引起汉服产业发展延缓甚至倒退。

  2.4 国外文化输入的冲击[3]

  由于时代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外文化不断进入中国,中国文化也在影响着世界。在服装方面,JK、洛丽塔、韩服、和服的中国爱好者层出不穷,并且他们会花费大量资金去购买此类服装或者相关产品。但在国外,人们只会赞叹一下汉服的美丽,却很少去购买。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19年以JK制服等为代表的二次元服装市场规模达135.2亿元,同比增长90.6%,预计2020年将达到169.57亿元,同年2020年汉服交易额仅在45亿左右,即2020年购买JK制服等国外服装的人是购买汉服人数的3.7倍。

  2.5 汉服产业经济链尚未形成

  到现在为止,汉服虽已经成为一种新兴产业,但汉服的厂家、物流、消费者之间并未形成很完整的产业链。厂家设计和生产汉服往往具有延后性,大多都是接到订单通知才开始制作,这样虽然可以使仓库零库存,但制作时期长,大多消费者因汉服工期过长、不能及时得到厂家的工期进度而取消订单。第三方物流的运输不能保证运输汉服的准时性,不能保证对顾客的服务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合作关系。

  3 对汉服市场发展的建议

  3.1 政府明确扶持,助力传统文化复兴

  国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扶持愈加重视,中央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相关政策都有力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共青团团中央也牵头举办"中华华服日"等传统文化活动。中央政策的扶持为汉服产业发展创造了利好环境,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大众获得更多接触传统汉服文化的机会,增强了解和兴趣,进一步扩大汉服的受众群体。

  3.2 发展周边服务,实现产业融合

  由于汉服产业的飞速发展,其周边产业也呈现火热状态。例如,针对正版汉服价格高、工期长、限量发售的问题,衍生出汉服租赁、汉服体验馆与汉服二手交易市场等;汉服是通过自然演变与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文化,视觉感充足,因此汉服妆造、汉服约拍等产业应运而生;汉服的发展带动了相关文化活动的盛行,汉服文化活动承办、汉服走秀培训等商业模式日渐火爆。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汉服产业有望进一步拓宽衍生产业范围及推动其发展,实现全产业规模效应。

  3.3 汉服租赁与转售,降低爱好成本[3]

  对于很多汉服爱好者而言,他们会有许多比较喜欢的汉服,想买但是因为价格昂贵的问题,只能在喜欢的汉服面前望而却步,而汉服租赁则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汉服爱好者穿着汉服的要求。此外,有许多人只是想穿汉服来拍照或出席某些特殊的场合,对于他们来讲因为偶尔的穿着,购买一套昂贵的汉服显然不值得,而每次出席穿着一样又会很尴尬,所以汉服租赁就巧妙解决了这些问题。

  因为汉服的消费群体大多在19-24岁之间,且80%为女性。女性对自身的投资大多比男性要高,因此女性大多无法有多余的支出来支付汉服。所以,汉服店家可以和二手平台联合,出售低价或库存较多的汉服。且购买过汉服的消费者可以在二手平台出售汉服,这样可以将汉服这种固定资产变为流动资产,使消费者既能降低自己的资金支出,还能穿到喜爱的汉服。

  3.4 联名热门IP,破圈获客

  当下汉服市场虽然迎来井喷式发展,但仍属于小众市场。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快速地向大众消费转变,汉服产业可以与热门IP进行合作,比如汉尚华莲×天下3、流烟昔泠×《陈情令》、十三余×王者荣耀等。鼓励其跨界合作,在提高汉服厂家流量的同时,也可以吸纳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借助IP热度来推广汉服文化。

  3.5 以各种社交媒体为依托,推动汉服发展

  相比于线下营销宣传来推广汉服,依托社交媒体的线上营销运营,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流量,而且能以更低的成本将流量转换为销售额[4].如汉服爱好者较为喜爱的企业号---重回汉唐,自该抖音号运营以来,粉丝突破35.4万,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近10万,点赞量超过241.4万,商品橱窗浏览量超过百万,月销售金额超过百万,天猫淘宝店铺粉丝量超284万。还有抖音粉丝数量超5520.3万,微博粉丝数量超2776万,截止2021年8月视频累积播放量40.5亿,获得2020超级红人节年度最具商业价值红人的李子柒,录制视频时穿着清一色的汉服,不仅将汉服文化输出给年轻人,也将汉服文化带给了世界。

  4 结语

  现在,随着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提升,中国汉服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加速。因此汉服产业现在得以借助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短视频平台进行汉服文化的宣传与弘扬,并可以联合王者荣耀、陈情令等一些IP联合推广,同时开展租赁、拍摄写真等周边服务,实现全产业链融合。

  现在随着中国汉服爱好者基数不断地扩大。汉服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市场消费基础较大,并具有高增长的潜力。随着"汉服热""古风审美"等潮流兴起,汉服产业这一小众市场正逐渐走向大众视野。

  但从当下汉服产业来看,汉服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仍然以小规模自产自销等形式为主。此外还存在着汉服工艺复杂导致价格过高、商品样式局限于"少女风"、预售货期过长、山寨问题等发展障碍。不过现在政府一直在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都将得到充分解决,汉服产业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董士萌,孙清越,代安,等汉服市场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 2021(12):80-82.

  [2]徐子安新媒体背景下汉服文化的媒介化重塑[J].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文化产业, 2021(17)。

  [3]张春梅,林通我国汉服市场的现状、前景及发展建议[J]现代商业, 2021,(16)-24-26.

  [4]康鑫元,王峥基于"重回汉唐"品牌的汉服服装品牌发展策略研究[J].西部皮革, 2020,42(19):117-118.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吉林外国语大学
原文出处:闫素,柳馨竹,杨涵.民族传统文化视域下汉服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西部皮革,2021,43(17):132-13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