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农发行信贷风险有效控制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14 共350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策略
  【第一章】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困境研究绪论
  【2.1  2.2】Z农发行政策性信贷风险概述及成因
  【2.3】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第三章】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Z农发行政策性特色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农发行信贷风险有效控制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论文通过对z农发行信贷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特别是农发行建行以来认真履行其职能,政策性贷款的信贷风险表现为政策性贷款客户的违约风险;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方面分析了 z农发行信贷风险的主要成因,分别从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系统性信贷资金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措施和建议。这项研究对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的形象提升有很大帮助,中国是农业大国,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对国家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中服务好三农有利于我国农村的稳定,农业在我国经济中属于第一产业,控制产业源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保持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从农发行的成立及职能、资产业务贷款分类分析信贷风险特征,研究z农发行的贷款风险管理现状,现有的风险管理流程及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应用在现状来看,z农发行的贷款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不足。农发行在规章制度方面不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也不健全,管理机制薄弱,分析其成因是从国有银行划转不良贷款的沉重包祗,财政补贴不及时,处置资产、维权困难。客户管理水平低,贷款客户多是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加上农发行成立之初人员业务素质低,风险管理意识弱,风险管理政策制度的执行力不高,信贷管理还停留在老业务的思路上,无法和现在新业务的发展速度相适应。针对以上农发行现有问题,管理制度和体系方面的缺陷,人员素质及操作水平的不足,制度执行力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策略研究。

  第一,针对农发行信贷管理制度中的不足,需要建立稳定性和严肃性的制度体系。

  农发行是新兴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建立一套相对稳定的信贷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制度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人的意识是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因素,在影响执行力方面是最重要、最多变、最积极的因素。通过要改变思想观念、提高素质、要抓好落实、强化信息反馈、发挥表率作用、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来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第二,通过加强电子化幵发对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如:CM2006系统、会计综合业务系统、银监会信息披露系统以及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等信息系统增强Z农发行的风险预警能力。在做好信息系统开发的同时还要依据不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和信贷人员的风险压力测试。

  第三,建立客户政策性贷款准入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有关政策要求,明确政策性贷款的准入条件,综合考虑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项目主体,项目的公益性和经济性多个方面,慎重选择政策性贷款对象。并且结合贷款项目慎重审查支持项目的财务和经营能力基础数据,逐步推进项目基本准入体系的定量化建设进程。

  第四,建立适合z农发行的政策性特色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客户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建立资金使用的约束机制和不良贷款的分散和补偿机制。对事业法人,要考查其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是否有良好的财务指标和偿债能力,不能盲目经营事业法人客户,慎重选择政策性的贷款客户。利用财务评价指标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还要对贷款结果有一个评估,对支农成效进行评估。对经营不好的和不符合地区产业政策的客户要有可行的退出机制。还要建立资金使用的约束机制,加强信贷资金的投放字处理和务实操作,减少盲目的信贷资金使用。对已造成的资金损失建立分散和补偿机制。

  对员工建立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构建监督和追究的制约机制。

  第五,培育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全行员工中树立科学的风险观,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提高员工风险管理意识。树立科学的风险观,在工作中不能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要更重视农发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建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员工充分认识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根据现在风险环境对本行的信贷业务制度及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增强政策指令性、指导性和商业性贷款流动性,信贷员还要积极参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培养,积极主动担当起风险管理责任。

  参考文献

  [1]田永强.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6.
  [2]邓爱忠,张荟林.略谈完美内控机制强化农发行内部的稽核监督职能[J].经济师 2000,1:138-159.
  [3]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4]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5]KMV Corporation, Credit Monitor 0verview[R].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KMV Corporation, 1997:124-150.
  [6]Morgan Stanley, J. P. Credit Matrics—Technical Document[R]. New York:Morgan Stanley, 1997, 8:33-37.
  [7]George Dionne. Risk management .'History, Definition and Critique [J].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Review, 2013, 16:147-166.
  [8]Altman EI. Managing credit risk: a challenge for the new millennium [J]. Economic Notes,2002,31:201-214.
  [9]Interpretable credit model development via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J].Finance and Management, 1997,15(3-4):123-147.
  [10]吴振意,王豆仙.新形势下农发行信贷风险防范之路径[J].浙江金融,2008,10:37-39.
  [11]白慧丽.粮食市场化条件下的农发行信用风险防控[J].调查研究,2006,8:65-66.
  [12]于威凡.农发行辽源市分行政策性中长期贷款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13]王敏.我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财会,2010,1:15-17.
  [14]史军伟,巨芳.内蒙古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风险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5:22-23.
  [15]饶良村.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的相关问题探讨——以福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 2010,4:11-12.
  [16]李成文,王富生.贷款分类方法的辩证分析与理性思考[J].金融纵横,2004,7 : 17-19.
  [17]熊彤,熊建国.浅谈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J].金融与经济,2009,8:52-53.
  [18]羊子林.把进出口自动驾驶仪成符合国情的现代出口信用机构[J].中国金融家 2004,5:30-33.
  [19]王伟,张令骞.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异化与回归研究[M].北京冲国金融出版社,2010.
  [20]周为民.从贷款分类看信贷管理的改革[J].国际金融,1998,11:50-52.
  [21]郑晖.深化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规律的认识[J].中国金融,2011,7:34-36.
  [22]李志辉,崔光华.基于开发性金融的政策性银行转型一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J].金融研究,2008, 8:1-12.
  [23]吴佩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与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2,6:51-53.
  [24]丁孜山.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66-173.
  [25]陈支农,杨德福.贷款风险分类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建设的影响[J].海南金融,2000, 7:28-30.
  [26]谢旭人.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封闭运行的理论与实践[J].农业发展与金融,1999,6:15-18.
  [27]柳翠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实践与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7:37-41.
  [28]倪勤.信用衍生工具下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凤险管理[J].新经济,2014,14:44-45.
  [29]刘文璞.小额信贷管理[M].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2-68.
  [30]钟灿辉,陈武.银行信贷实务与管理(第二版)[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70-100.

致 谢

  MBA的学习时光在不经意间悄悄流过,回想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喜乐心情好像就在昨天一样,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进入论文撰写阶段。论文撰写是对前期学习的一个总结与升华,在巨大的压力下激发出我们的潜力,从确定选题方向到资料的收集与论文成稿,流了许多汗水。如今,论文撰写圆满完成,昨天的辛劳、彷徨与痛苦全都烟消云散,让我感慨万千。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梁艳老师。她在我论文的选题、结构与内容等方面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导。她的热心、严谨和博学都深深地影响和感染了我。梁老师是我见过的为数极少的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女性之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激励着我论文的完成和今后的工作风格,在此,对梁老师表达深深而崇敬地谢意。

  同时,还感谢大学的郭文臣、侯铁珊、周福战、唐丽艳等老师,在攻读学位期间,系统而全面的知识结构的学习与塑造,为我今后的知识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并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教学与指导,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留下了深刻而受益匪浅的宝贵回忆。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学习期间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完成学业;感谢学习期间同事和家人给予我的理解与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这些收获与关爱会一直陪伴和激励我的一生。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