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陕西古村落旅游景观规划探究
【第一章】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绪论
【第二章】特色古村落景观营建技术及理论探讨
【第三章】党家村古村落资源概况
【第四章】党家村古村落景观规划现状探讨
【第五章】党家村景观资源规划利用
【第六章】党家村古村落景区的旅游开发
【结语/参考文献】古村落景观规划与开发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党家村景观规划
党家村景观规划建设不仅要考虑原有的历史及自然环境,更应充分发掘人文景观,并将其渗透到景观规划建设中,实现景观规划建设的人文主题,达到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景观的和谐共生。在此,本文通过对党家村古民居、绿化景观、游客服务中心、人文景观及河道景观五方面进行研究,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制定提升并优化党家村环境的规划建设方案。
5.1 规划意义
鉴于党家村日益发展的旅游事业,对其景观规划建设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随着其知名度的日益上涨,每年接待游客量逐渐增多,强大的旅游冲击逐渐超出了党家村所能承受的接待能力,现有的旅游设施已成为制约党家村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整天置身于忙碌的工作中,他们渴望走进自然、融入自然,倾向于在自然环境中游走并能体验到别具风格的特色景观。因此,打造以乡村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核心,以吸引游客来此并达到放松身心为目的的党家村旅游景区很有必要。
5.2 规划指导思想
5.2.1 突出历史文脉及地域特色
结合党家村古村落复杂的地势、水体、田地等资源,注重古朴风格、历史印记、本土特色的文化展示,充分挖掘党家村的历史人文景观,为打造强有力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的提供支撑论点。以乡土、人文、浑厚的特征为党家村的规划宗旨,打造集观光游、休闲游、体验游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模式(朱峰 1997),从而保证党家村地域特色长期发展的稳定性。
5.2.2 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
党家村的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古民居、公共设施等地域资源完整性的基础上,在景观规划过程必须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实行分区保护和开发,将民风民俗的景观展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现代化设施安排在古建筑的保护区外,尽量不要将现代化元素带入到古建筑群的参观区域中,形成参观区域与管理区域相互分离的景区模式。
5.2.3 保证古村落景观的生态性
生态化的环境景观将为党家村古建筑的保留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在古村落景观营建过程时需汲取植被自然恢复的理论与经验,结合现代景观生态设计的先进理念,构建与党家村古村落自然环境特征和植物群落特点相协调的特色生态景观体系,营造适宜的古建筑外围环境和乡土景观特色鲜明的周边生态游憩环境;适当营造具有乡土古树特征的大树林,把现今的党家村古村落朝着历史久远的感觉推演。
5.3 规划目标与原则
5.3.1 目标
党家村景观规划诣在保护原有的历史景观,加强对古建筑原型的维护与修复,同时挖掘古村落蕴含的人文景观,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旅游古村落。通过对党家村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其旅游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保证村落古村古韵、自然田园风光的历史原貌。总之,规划目标是要保证古村落文化产业发展的永续性;在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上保证游客的舒适度;能带动周边环境的治理和发展;在自我品牌的营造上有所突破并能赢得游客的认可,争取成为陕西省旅游业的一颗明珠,成为带动韩城旅游发展的龙头。
5.3.2 原则
5.3.2.1 “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原则
在党家村景观规划与建设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基本原则,保证党家村古村落历史的真实性以及原生态自然景观的延续性。首先需要保护古建筑依山傍水、四周环塬的村容村貌;其次,针对河流周边杂乱的自然植被,适当地进行整理与修复;最后,在游客服务区等需大力开发的区域,坚持保护原有价值较高的资源。
5.3.2.2 积极性原则
党家村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关注,同时也需要游客与村民的大力支持,他们对党家村旅游业的感知及态度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村民的积极参与及游客的体谅和理解是党家村建设过程中的必要保障,村民和游客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现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积极地参与到党家村保护与建设中,从而关注到文化遗产的细微保护环节。
5.3.2.3 地域性、时效性、永续性
党家村的景观规划时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建筑风格、旅游性质等因素,并尽可能针对性地进行修缮,避免大规模的修缮重建工程,维持原生态的村容村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村落景观(孙大江等 2008);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及村民生活、农作习惯,结合当前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营造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响应居民现代生活习惯的村落环境,以期达到党家村景观规划的时效性;党家村是时代的产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景观规划必须确保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保证党家村发展的永续性。
5.4 规划分区及定位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提出的“历史文化名村按不同地形、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与开发”(孙安军 2010)。可将党家村建设范围划分并定位为“一带,三区”(图 5-1)。
“ 一带”是指河道景观带,沿泌水河打造生态景观廊道,形成休闲观光兼文化体验的功能定位(谢始群 2011)。以绿色生态为基础,融入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通过景观植物、景观小品等元素载体,深化党家村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保证游客在此游览触景生情并能深层了解党家村。“三区”指保护核心区、保护缓冲区、保护开发区:一,保护核心区包括老村与上寨两部分外,以古村落群的外围边界线为基准线向外扩 10m 的区域,主要对其中的古建筑、巷道、公共设施(中日联合考察纪念碑、涝池、节效碑等)实行保护。此区域主要以民俗特色及建筑风格的展示为主要功能定位,需要深入挖掘具有历史特征的景观元素,强化浓郁的古村落氛围。二,保护开发区包括老村及上寨周边的新建筑群落及与其比邻的旅游管理服务区,同时还包括后期旅游管理服务区扩建而适当外延的区域。以引导管理游客为主要功能定位,同时兼休息集散和旅游购物等功能需求,此区域为重点开发对象,以现代元素为主体。三,保护缓冲区介于核心区与开发区之间,原则上尽可能扩大缓冲区的范围来强化对古村落的保护,包括缓冲通道(进村道路)、古建筑群北部的自然沟壑带,南部为河道及撂荒台地区,东西因村中劳动力外流使得农田变成的撂荒地。主要是将保护核心区与保护开发区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区域起到换成过渡作用,以绿色植物为主体,形成保护核心区的生态隔离区。
5.5 “三区”规划
5.5.1 建筑原真性恢复策略
党家村景区规划范围的建筑类型共有 3 种:核心区状况良好的传统古建筑、核心区部分坍塌的古建筑及开发区的新修建筑。在对村内各类建筑进行保护时应分门别类,针对性地实施保护策略,同时还应统筹兼顾各类建筑,从风格上保持它们的统一,让它们之间相互融合,不会因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显得不伦不类。
5.5.1.1 保护核心区的原始古建筑
保护核心区共有 125 座原始古村落,其中一级(甲、乙)建筑、二级建筑(甲、乙)是党家村最具特色的历史文物,共计 68 座,数量相对较少。建设过程中须加强对此类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对墙体稍有倾斜、缺口的情况应该及时给予补救,以防情况恶化无法弥补,给古建筑的保护造成遗憾;对于其余的三、四级建筑与一、二级建筑相比逊色不少,与目前韩城市农村的建筑较类似,但这让韩城当地人游览时不免会受到非议,此类建筑可以适当的进行细节修饰,如门匾、墙体、上马石、屋面等加强改造,可通过旧化墙体、丰富雕刻手法、更换材料等手段,真正实现党家村古建筑的古老悠久,从外观上深化党家村的历史,并烙下更深的历史印记;保护核心区存在几户坍塌房屋,基本都是紧邻河道周边,无人居住,破旧不堪也已经无法补救,已经丧失了观赏和游玩功能,这样的建筑应予以拆除,以免影响党家村欣欣向荣的村容村貌。
5.5.1.2 保护开发区的新修建筑
保护开发区基本都是新修的现代化建筑,拥有白瓷砖贴面、门匾颜色丰富、平屋面等现代特征,与古朴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到处透露着富丽堂皇的景象。对于这类建筑一方面从建筑本身来改善,以最小的代价进行修缮,与古建筑紧邻的建筑剔除白瓷砖,采用青灰色水泥抹平墙面,门匾颜色统一用灰色调。另一方面,通过绿化来弱化该类建筑在视线中的比重,利用植物进行新修建筑的折旧处理(徐腾等 2013),针对外围墙面、裸露屋角、屋顶、地面、巷道五个方面。采取垂直绿化遮蔽新建房屋,或在墙缝中塞入深色园土并种植苔藓类植物,使墙面旧化;在裸露的屋角或拐弯处,可选择龙爪槐、刺槐、月季等植物弱化新建筑在视野中比重(张春丽 2006);对于屋顶,可以在屋脊处留土,种植一些类似芦苇等生命力强的野草;采用生态砖,在砖缝中播种草种,形成仿古的生态巷道铺装;在巷道头尾孤植高大乔木,再现幽静的巷道景观,同时冠大荫浓也能起到遮蔽部分新建筑的作用。
5.5.2 绿化景观规划
5.5.2.1 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决策科学
党家村作为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地,对其景观的保护是重要的科学层面和政治层面的任务。然而随着党家村旅游关注度的日益增长,景观提升一定程度上受到旅游强压的冲击和干扰,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是其长期面临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首先,是无条件地保护原真性的古村落建筑及环境,其次,要严格控制景观建设的用地范围、规模和风格,第三,对于既成事实的不和谐的景观现状要有计划地进行科学修复。因此,在正确处理党家村保护与开发矛盾的思路上,要本着“保护是根本,开发要控制,修复讲科学”的科学态度,保证环境景观的规划要立足于与古村落乡土风貌高度契合,尤其在绿化种植方面须保证乡土树种的主要地位。
(2)增强绿色防护功能
党家村因独特的建设风格而备受人们关注,但建筑物难以避免自然气候对其造成的侵蚀,尤其是风害对古建筑危害较大。因此,建立绿色生态防护屏障对古建筑的保护及寿命延长非常必要。绿色屏障主要建立在保护缓冲区,根据不同的自然气候针对性的营建适宜的植被格局。冬季时分,党家村易遭受西北风的侵蚀,故在西北风向的垂直区域建立生态防护密林抵御西北风对建筑物的危害;夏季时分东南风盛行,为减少因高温高湿对建筑物的侵蚀,因而在建筑群落的东南区域营造疏林,适量留出通风道进行村内村外的空气对流。
5.5.2.2 提升方法
党家村的绿化规划基于不同分区的保护重心不同,建立与之匹配的绿化提升方法。
核心区主要在原真性表达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和操作;缓冲区以保持和恢复村落自然态下的环境特征为目的;开发区在旅游发展的同时,注意营造与古村落的地域风貌相适宜的环境景观。
(1)保护核心区的原真性绿化
保护核心区的绿化立足于原真性的表达上,多选择自然的栽植方式,避免出现整齐划一、带状绿化的规划痕迹。在紧邻古建筑群的入口处栽植大树或古树,如国槐、皂荚等,再现渭北民居的乡村氛围;相对较窄的巷道则选择花灌木绿化,而在空间较大的巷角处,根据村民喜好建成蔬菜瓜果巷角和绿化美化庭巷角(胡天新等 2007);公共集散区选择古树栽植,并在古树周边设立地域特色的石桌石凳,为人们提供纳荫乘凉的场所;上寨的建筑群选用色彩艳丽、季相明显的乔、灌木及常绿树种,如,月季、牡丹、紫叶李、碧桃、枇杷、广玉兰等。
古民居作为保护核心区的主体,需在保护村落现有绿化资源的同时引种人格化树种,打造富有文化寓意的原真性居住环境。根据居住者权贵高低将庭院绿化分为三类:
官宦经商、书香门第、平民百姓,如图 5-1、5-2、5-3.官宦经商者院落多选择象征权贵财富的树种,多选择槐、翠竹、牡丹、石榴、紫薇等象征富贵、多福、长寿之意的树种(蔡青 2012)。书香门弟绿化多选择具清高气节的树种,如岁寒三友、梅兰菊竹、玉兰(Magnolia denudata)等。平民百姓的院落多选择象征长寿、夫妻恩爱、兄弟和睦的椿树、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海棠等。
(2)保护缓区的生态型绿化
以“剔除现代,契入乡土”的思想重新定位缓冲通道(汪如钢 2011),剔除外来特征明显的雪松、紫叶李、银杏等树种。党家村北部的自然沟壑带保留原有的灌草低矮植被,保留其中的乡土树种并成片栽植,形成自然生态的绿色防护密林,抵御西北风的侵害。南部沿河岸线向外扩伸一定的空间,绿化稍作梳理,清除杂草、藤蔓植物,有利于河道景观的显现,并采用高乔、中灌、低草组团式混交疏林形成自然通风道(林慧萍2013),高乔保留原有的毛白杨、垂柳、柿树、核桃、泡桐等,中灌保留原有的迎春、月季等。东西撂荒地栽植经济纯林,林下可穿插种植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萱草(Hemerocallis citrina)、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观赏和食用药用植物(武国胜等 2007)。老村的新型建筑群利用植物来旧化或遮挡新村建筑墙体,保证新村与古村落建筑风格的统一。
(3) 保护开发区的多元化绿化
旅游管理服务区适量引进绿化美化树种,但必须保证乡土树的主导地位,同时,注意营造“古树景观”,搜集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小品修饰古树,再现古朴宁静的村落景象(周建明 2004)。经济林木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创造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优美乡村生态系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外延区规划建成葡萄(Vitis vinifera)、梨(Pyrusspp)、桃等水果经济林木采摘园,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再现党家村旅游休闲的农业风光,达到田园风光旅游、民俗体验游等功能。
5.5.2.3 保障措施
保证党家村乡土特色的绿化环境永续发展的措施是建立系统的绿化管理制度和树种规划方案。请相关部门制定绿化提升的管理条例,并筹建党家村绿化保护组织机构,制定奖罚政策制度,加强绿化宣传力度;建立正确的树种选择方案,为今后打造乡土特色的党家村绿化环境提供指引和保障,围绕建设乡土特色党家村古村落的思路,归纳总结,形成针对性的树种规划方案,各保护区的植物推荐可见表 5-1.
根据对党家村的调查状况及周边乡村绿化的参考,表 2 中,国槐、刺槐、楸树、泡桐、皂荚、臭椿等可做庭荫树;国槐、侧柏、柿树、泡桐、石榴、玉兰、桂花、紫薇、梅花等可做孤植树;龙爪槐、桑树、合欢、刺槐、柳树可做行道树;女贞、紫薇、紫叶李、樱花、玉兰、圆柏等可做园景树。
5.5.3 交通组织系统规划
交通组织不仅要改善党家村景区的交通状况,更重要的是要与周边旅游景点及市区客运站形成便捷的交通组织,建立良好的旅游交通组织系统,如图 5-4 所示。党家村旅游景点与梁代村遗址景区相距较近,可将两个分散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套餐式的旅游形式,进而加快党家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现状分析,发现二者目前的契合度不够,尚没有形成正规的旅游线路,很多人对于梁代村认识肤浅,兴趣不高,导致梁代村遗址景区旅游业发展萧条。因此可将二者连通,打造“党家村景点-梁代村遗址景点”的景观大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5.5.3.1 构建旅游观光巴士系统
一个成熟的旅游景区必须拥有健全的交通组织,保证游客出游的简捷方便。在此,党家村景点的交通组织通过两方面进行解决:一方面建设正规的“党家村景点-梁代村遗址景点”旅游线路,加强沿线环境风貌的整治,展示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在韩城汽车、火车客运站建立直达景区的公交专线,逐步实现公交专线的城际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游客游玩,同时还可达到市场宣传作用。
5.5.3.2 打造 108 国道旅游绿道
因 108 国道在市区通往党家村的路段上地形起伏变化,视觉景观变化多样。因此通过改善 108 国道两侧的环境景观,将其打造成休闲的旅游绿道。如:在沿途道路的两侧适量加入党家村及梁代村的景区宣传公告,以及距离标志牌。这样不仅可增加游客游玩的新鲜感,还可增加游客进入景区前的神秘感。
5.5.3.3 打造景点连线景观大道
打造“党家村景点-梁代村遗址景点”的景观大道,尽可能旅游线路的行驶畅通;筛选并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建立地域性强的导视系统,丰富沿途的景观效果;进行绿化设计,利用当地树种并按照乔灌结合的栽植方式打造优美的乡村绿色廊道。
5.5.3.4 改善村落内部交通状况
首先,从铺装方面来提升景观效果,尽可能选择类似于旅游线路的铺装样式及材料,形成整齐划一的村落交通状况;其次,改善道路两边的环境现状,清除杂草,严格控制道路的宽度,以防路面两侧新滋生的杂草,同时制定垃圾管理体系,严禁在道路两侧随意堆放垃圾;最后,明确行走路线,对于被村民强行走出来的道路明确化,避免出现“似路非路”的现状出现。
5.5.4 游客管理中心规划
5.5.4.1 设计思路
游客管理区位于保护开发区,在现有游客管理中心的基础上进行长远规划,结合党家村的建筑风格、文化底蕴、气候、水文等因素建成满足“以客为尊,服务在先”服务宗旨的管理中心,实现对游客认知、集散和游览的引导和调控。对现有分散的各类服务设施重新统筹,将他们聚集为整体,形成游客接待中心、餐饮中心两大中心;将现有的垃圾场改造为民俗景点表演展示区,包括民俗演绎舞台及秦腔演奏展示的节目;同时在停车场周边设置休闲广场供游人短暂的停留休息;对沿途的乡村路进行环境提升,打造从党家村景点的绿色交通走廊。最终,形成“两中心、一展区、一廊”的功能定位分区(图 5-6)。
5.5.4.2 总体布局
利用原有地形对保护开发区游客管理中心的景观进行提升,结合 2014 年韩城市政府对党家村提出的旅游开发项目,重新对游客管理中心进行统筹规划(图 5-7)。首先聚散为整,一,将游客休息室、售票中心、导游服务中心、星级公厕、购物中心、文化展厅等功能聚集到入口处,打造专业化的游客接待中心,方便游人的出入及休息;二,将食宿餐饮及医疗服务站统一安排到停车场的西侧,并在餐饮中心东侧安排健身广场及树池坐凳,打集健身与休息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开敞空间,统一称为餐饮中心。由于停车场的数量不能满足黄金旅游假期的游客量,因此,在原有停车场的对面增加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并在原有停车场的杨树下层可适量增加花灌木,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其次,将与离游客管理中心不远处的垃圾场,因地势平坦,可将其规划建成民俗景点表演展示区,同时在其中安排代表性强的景观小品,并设计景观亭用于临时休憩,由于此区域的南侧紧邻沟壑,因此在该位置建立眺望台,方便游人俯瞰党家村的整体风貌。
最后,在游客管理中心通往小游园的道路上沿途布置景区介绍宣传栏、上马石、拴马庄等特色小品,丰富两侧植物种类,打造绿色生态廊道。最终将其打造为地域特色明显的“两心、一展区、一廊”景观格局。
5.5.5 地域景观规划
旅游景点的地域文脉是贯穿整个景区的主线,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而深化党家村的地域文化及人文景观很有必要,通过对村落内文化气息(门楣题字、门庭家训)等内容进行整合、筛选,形成以文化气息为核心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村落旅游景区。
5.5.5.1 规划原则
(1)主次原则:村落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不同时期众多的地域文脉,有主有辅。
首先,对村落的地域文脉进行深入挖掘中;其次,经过筛选,选择代表性强、重要的特色文脉资源;最后,将选择出的资源融入到村落的不同景点中,强化党家村的地域特色。
(2)可开发原则:地域文脉是无形的,必须要通过载体来表现。很多地域文脉难以表现,因此,筛选出容易表现并易于游客读懂的隐形文脉。
(3)积极向上原则:党家村自建村以来形成的地域文化有好有坏,在此,我们选择积极向上的代表性文化,摒弃迷信、粗俗、低下的不利党家村发展的负面文化。
(4)市场参与原则:游客游玩后的心理感受是评价一个景区的好坏的关键标准,因此,地域文脉的选择应该考虑游客的意境认知,通过对游客和居民的调查分析,最终确定地域文脉的类型。
5.5.5.2 提升方法
体现党家村地域景观的载体多为导视系统、景区展示牌、娱乐休闲设施等,将党家村的地域文化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并转化,通过上述载体进行展示,如图 5-8、5-9、5-10.主要根据景点的性质、位置等因素来决定载体的种类、数量及造型,多体现在载体的装饰纹样、色彩、材质等方面,尽可能地与党家村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并保证实用、环保性、耐用、便捷等功能。
(1)凸显地域特色
导视系统传承着党家村的历史文脉,传递着经久不衰的地域文化,引导着游客们对党家村的整体认知。借鉴党家村的典型材料、传统民间工艺、历史典故、文化印记等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如,历史典故可通过导视系统的雕刻内容上得以体现;颜色可选择与建筑颜色相近的青灰色;形状可参照建筑的瓦当部分,将导视系统的顶端进行精细雕琢等做法。
(2)凸显景区人文历史
采用简练、抽象的手法设计出党家村特有的景区展示牌,将党家村的历史沿革、家训精神、门楣题字等展示党家村人文历史等内容进行展示,让游客能更好的了解并认知党家村,进而提高游客的旅游感知高度。
5.6 “一带”规划
“一带”中部分区域位于保护缓冲区,在“一带”景观规划中应严格遵守缓冲区的隔离功效,与保护核心区严格分隔开,避免对保护核心区的古建筑群造成影响及冲击。
党家村景观类型单一,且较专较古,导致游人可游玩观赏的内容较少。因此,充分利用党家村的河道资源,丰富旅游项目,增加娱乐设施来吸引更多的游人,进而推进党家村的旅游业快速发展。主要通过融入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及休闲文化,并结合水体、建筑、植物和景观小品等要素载体来展示古村落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形成休闲观光兼文化体验的特色河道景观带。
5.6.1 开发新型旅游项目
首先,清除河道垃圾,平整两侧地形,不仅方便视线的穿透,而且有利于后期新型旅游项目的营造。其次,通过拦河筑坝,打造静态湖面并规划建设亲水平台。在河面开阔地带打造河道周边垂钓、开发划船、农家乐等休闲娱乐基地,增加党家村的旅游趣味性(图 5-12)。最后,可沿河道维修临河民居,开发茶饮等餐饮项目,丰富党家村的旅游项目,达到观光游与休闲游相结合的特色古村落景区(图 5-11)。在新型旅游项目的开发上要坚持与古村落风格的统一原则,形成党家村“三区、一带”契合度较高的多元化旅游资源。
5.6.2 打造田园生态植物景观
在河道两侧建立生态密林,形成生态防护林带,一方面可避免党家村河道周边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可减少自然风害对古建筑的危害。生态密林包括以经济林木为主大面积种植及通过不同观赏植物相互组合形成变化多样的植物景观,如图 5-13、5-14.生态密林结合水流、河堤、桥梁等多元素打造富有生气的绿色长廊,建立景色宜人的党家村的滨水生态景观。河道北侧主要通过合理调整河道周边树群结构,及时清除、移植或重新配置,采用组团式人工混交林和纯林共同绿化。人工混交林可采用杨树+垂柳+柿树+核桃+水杉+苦楝+楸树+桑树,金丝桃+腊梅等搭配模式;在缓坡地带栽植菖蒲、千屈菜等水生植物,既起美化作用,又可保持水土、护岸固坡。在河岸较远地带(河道东北侧)及河道南侧规划建成水果采摘园,栽植葡萄、樱桃、杏、桃、草莓等不同季节的果蔬,供游客休闲采摘,让游客参与其中,增加游玩的趣味性。
5.6.3 营建人文道路休闲步道
打造自然河道通往古村巷道的休闲步道,以此为骨架,将农耕文化与水土保持科普教育相结合,沿途布置可体现该文化的景观小品,形成具有特色文化的休闲步道,打造景区的新亮点,增加旅游的的灵动性。同时拓宽现有桥面,在石桥上融入文化,建立地域特色明显、视野广阔的石桥景观。将水体、文化、植物相结合,建设生态景观水系和绿色旅游氛围。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资源的需求也呈多样化,历史古镇以其独特丰富的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特有的环境氛围已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淅川县荆紫关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其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推动整个古镇旅游文化...
引言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推广和基于网络的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的推进,旅游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服务环境、方式、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对旅游数字化进程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1].将数字地球[2]的理念应用到旅游服务中,建立面向服务的旅游...
摘要旅游资源开发是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为着眼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
一、位置形势昭化古城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南部偏西30多公里处的昭化区昭化镇,在白龙江、嘉陵江和清江三江交汇要冲之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349,北纬321125。《道光重修昭化县志》卷四《舆地志三形势》载:(昭化)北枕秦陇,西凭剑关,全蜀咽喉,川北锁...
环渤海区域是中国三大经济区之一,历来是学界研究焦点.本文中环渤海特指辽宁省环渤海区域(马蹄形辽东湾),从西向东涉及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西部环渤海区域)5个地级市及所辖区域.辽东湾没有实力雄厚的民间经济基础和老牌大城市基础,直面其...
北海老街位于广西北海市城区内,包括道光年间建立的沙脊街、咸丰年初建立的大街(现珠海路)以及随后建立的后街(现中山路),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北海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开发街区。2010年,随着北海市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深水区,社会各行各业都迎来大发展。酒店业为传统服务业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重要,然而酒店业经过了初期迅猛发展之后不可避免的进入了瓶颈期,效益增长点变少,员工离职率严重。其中尤其以员...
第七章结语与讨论党家村古村落景观规划及旅游开发研究是陕西省推进历史文化遗产及韩城市大力发展地区旅游业的背景下进行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古村落基本理论及党家村古村落现状的研究,分析党家村古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以打...
从旅行社的运营模式上看,对人力资本的依赖是十分强烈的,同时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人才对企业的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随着旅行社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和增多,旅行社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可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因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当今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逐渐多元化的趋势下,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代旅游业的新潮流、新热点.佛教文化以其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神秘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致使以感受佛教文化为旅游目的的游客日益增多,藏传佛教历史文化资源是承德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