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论文第五篇:三江侗族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摘要:广西三江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途径与机遇,体育旅游在推动少数民族体育的开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以三江侗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为研究重点,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旨在对该地区开发以民族传统体育为特色的旅游业提出可行的建议:一是完善生活设施,打造高科技旅游;二是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趣味竞赛,促进资源整合与开发;三是积极引进和培育体育旅游人才,健全管理与发展体系;四是丰富宣传方式迎合多群体需求,打造三江侗族民俗文化游学品牌。
关键词:三江侗族;体育旅游;旅游资源;挖掘整理;开发利用;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minority sports in Sanjiang County of Guangxi have provided a good way and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which also drives the local economy.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al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of Dong Ethnic Group in Sanjiang and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interview,inductive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o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featuring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in this region. First,perfect living facility and build high-technology tourism; second,carry out the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and fun competition,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third,actively bring along and cultivate sports tourism talents,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ystem; fourth,enrich publicity methods to meet the needs of multiple groups,and build the brand of Sanjiang Dong folk culture study tour.
前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人民从祭祀仪式、节日庆典、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体育项目,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这些项目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创新,并结合现代体育运动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体育爱好者的眼球,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还有一些已经成为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2016年5月5日《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与旅游部门共同研制《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开展全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打造一批体育旅游重大项目。[1]如今“体育+旅游”的模式成了人们的新选择,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也成为旅游业中的一大亮点。
1 三江侗族丰富的旅游资源
1.1 三江侗族自然旅游资源
三江侗族自治县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位于黔、湘、桂三省的交界处,因其境内的榕江(也称柳江)、浔江及苗江三条大江而得其名,东部与龙胜、融安县相连,西靠融水县,北部与湖南省通道县相接。[2]未来将建成的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是广西“四纵六横三支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更是一条游客体验黔、湘、桂各地风情的游玩路线,也被誉为“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旅游”里的精品一环。三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宜耕,生态宜人,全县自然植被面积占总面积的68.48%,森林植被占41%,盛产杉木、茶油、桐油、茶叶等。近年来茶叶发展较快,在名优茶评比比赛中不断获奖,具有“中国名茶之乡”的称誉,并于2019年11月,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1.2 三江侗族民俗旅游资源
三江县内多民族人口聚居,其中侗族人口占半数以上,是全国七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三江境内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文化深厚,有着闻名世界的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木制建筑,是我国所拥有集中侗族建筑群并数量最多且较完整的地方,冠上了“世界桥楼之乡,侗族风情殿堂”的美誉。三江有着长度和规模均为世界之最的三江风雨桥,被称为“侗乡第一楼”的三江鼓楼,2010年获基尼斯之最的“侗乡鸟巢”,这些都是侗族特色标志性建筑。建筑文化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寨子里有几栋鼓楼便代表村里有几个大姓。侗族的月亮街是世界上长度最大且内容最丰富的侗族历史文化碑廊,刻有图文并茂的浮雕和阴雕100多幅。在婚恋习俗上,青年男女会在农闲季节“行歌坐月”。大多是小伙子到姑娘家进行对唱,或者在吊脚楼下拿上乐器哼唱邀歌。再者,无指挥却多声部的侗族大歌、侗族刺绣、农民画等无不反映侗乡人民日常生活状态和景象。三江县是“中国油茶之乡”,油茶是侗族人民的第二主食,每餐饭前都会喝上一碗,也是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食物。侗族人民热情好客,常用自家酿制的糯米苦酒和腌制的肉食来招待客人,在酒席上还有“鸡头献客”、“喝转转酒”等独特的文化习俗;
1.3 三江侗族节日旅游资源
如表1所示,侗族的节庆活动非常之多,可谓“天天演、周周宴、月月节”,“百节之乡”的美誉是实至名归了。“祭萨节”是侗家人对“萨”的敬仰,以此来祈求平安顺利,幸福安康;“赶鬼节”上有赶鬼表演,吹芦笙唱多耶;在每个村寨都饲养着一头专用于比赛的“水牛王”,为声名远扬的“斗牛节”做准备;在“侗族婚俗节”展现侗族婚俗文化;在“庙会文化节”上进行祭祀活动;“侗族大歌节”上有侗族大歌展演、千人芦笙踩堂、侗族文化展等项目;侗乡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便是“花炮节”,主要富禄“三月三”花炮节和古宜“三月三”花炮节,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会来参加;“多耶节”也是较大型的节日活动,游客们能充分感受到侗家人的热情,感受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还有在三月采茶季节的“油茶文化节”,大家集聚一堂进行采茶、打油茶等活动。
下载原表
2 三江侗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创新,现在仍是当地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广西三江侗族开展了侗族健身操推广比赛,以多耶舞为例进行改编,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体育文化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等。[3]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竹竿舞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一经亮相,就得到大片群众的喜爱,更是在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上成为表演项目。各村寨养殖一头经过挑选膘飞体壮、对角锋利的牛以便在“斗牛节”上展现村寨风貌,斗牛节的冠军往往要几年才能产生。还未呈现世人眼前的侗族哆毽,哆毽根据制造材料的不同有稻草毽、鸡毛毽以及芦苇毽等。[4]其活动形式没有固定要求,打法和气排球相似,对于哆毽项目还待进一步挖掘和创新,以更好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眼中。因此,三江境内的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种类十分丰富,可开发的空间极大。
下载原表
2.1 三江侗族的芦笙舞
古代舞蹈是作为一种祭祀仪式而存在,在研究壮族舞蹈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壮族民间舞蹈几乎全部都与宗教祭祀有关。[5]芦笙舞常用于祭祀、求偶、交际、节庆等重大场面,具有促进交流、表达情感、宗教信仰等功能。芦笙舞的表演需要同时配合脚部、髋关节、膝盖等来协调表演动作,侗语称“多伦”。最初跳芦笙舞有两大特点:一是都与战争有关系:二是通过跳芦笙舞来召集民众,有较强的号召的作用。[6]芦笙舞是一种传统体育舞蹈,在“踩堂”(或称踩芦笙)中侗族男子要边吹芦笙边做大幅度的腿部动作,如摆腿、旋转、蹬伸、跳跃等,以此来获得姑娘的爱慕之心。侗族芦笙舞是一项具有趣味性、形式灵活、不限人数和年龄、不限场地等特点的有氧运动,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式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使得观赏性和表演性更强,并在上海世博会上演出。芦笙舞的动作丰富且灵活性较强,节奏时而欢快活泼时而轻柔缓慢,对于动作的协调以及节奏的变换,需要做到四肢的相互协调。[7]表演时边吹边跳需要合理的运用呼气与吸气,要求表演者具备一定的核心力量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并跟随着乐曲的高低起伏及时调整动作的力度及幅度。
2.2 三江侗族的抢花炮
抢花炮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是壮族、侗族民族特色浓郁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尤以广西壮族抢花炮最具规模。[6]抢花炮最初的目的是祭神祭祖,为祈求来年的顺利和好运。每场会有三支花炮,最先抢到的花炮又叫头炮,接着是二炮、三炮,不同的顺序有不同的美好祝愿,虽然说法不一,但都蕴含着侗家人对神明的祈福。抢花炮由掩护、抢截、假动作、快速变向跑、急停、跳跃、躲避等动作组成,最初的形式为“单打独斗”,不分场合、敌我、年龄、性别的个人竞技,后经过不断的演变,进化成了队伍之间比赛的形式,开始有了一定的场地和规则要求。抢花炮运动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早就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还享有“东方橄榄球”盛誉。民间抢花炮经过改编,以其激烈的竞争性、多变性、对抗性、观赏性等特点进入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未来也会走出国门站在面向世界的舞台。在三江,抢花炮不仅是日常的娱乐活动,更是“壮族三月三”这一重大传统节日的庆祝项目之一。
2.3 三江侗族老堡赛龙舟
三江老堡有着深厚的龙舟文化,至2017年已成功举办第108届龙舟大赛,龙舟文化是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精粹文化,并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舟比赛是一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区域、地理位置环境、生产方式的限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舟和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8]龙舟早在1980年就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龙舟项目正式成为体育比赛项目,并且引起了国内外体育人的关注。三江有“山水老堡想出头,龙舟文化不能丢”的宣传口号,其也成为展示当地民族特色不可缺少的一个媒介,更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传统节庆方式。赛龙舟作为一个集体项目,需要参赛者掌握一定的发力顺序和技巧,并且赛龙舟会受到场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但其魅力之处也在于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老堡龙舟节在这激烈紧张的龙舟比赛之余,还会献上当地的特色民俗活动和让人轻松愉悦的歌舞节目。
3 三江侗族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生活设施建设不完善
三江县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侗族村寨所在位置都比较僻静,交通不便,游客进出村寨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原始居民所在的村落里存在信号差,手机数据流量无法使用等情况,这对游客与外界的联系造成影响。当地的民宿存在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情况,旅客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饮食上,大部分游客选择品尝侗族特色菜,通常“百家宴”是采取村民在自家做好,然后一起端来给游客享用的形式。虽然能最大程度地体验少数民族特色,但是在食品安全上却难以保证。村寨里物质缺乏,很少有商店,不能提供满足游客需求的生活用品和食品。这些都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给游客带来的诸多不便。[9]
3.2 民族体育旅游互动性不强
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与新兴的旅游产业相融合,此举符合现代人对精神体验与物质享受的双重追求。如今人们对旅游有了全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已经不再仅局限于观光式参观,更重要的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对其生活方式的体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有特定的文化意义,侗族人对其熟悉程度也相当高,而作为外地游客对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和动作并不了解,想参与也难以实现。
3.3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侗族人民长期以来都是由村民进行自主管理,在旅游项目未开发之前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开发的深入所涉及的人员越来越多,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用。景区基本为政府或企业投资,景区的工作人员多为本地居民,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乱收费、多重标准收费的情况。这就更需要一个完善的体制,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机构。景区没有设立相关条例进行监管,或实施困难实施不到位,造成游客投诉无门。即便投诉,相关机构处理进程缓慢,没有形成高效办事流程。
3.4 缺乏鲜明的品牌特色
三江县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民族体育旅游项目种类繁多,但是对于侗族人民的文化、习俗、建筑等,游客却只能从传言中了解。因此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仍处于“星星之火”阶段,偶一为之,缺乏统一规划与布局,与丰厚、独特的资源状况不相称。许多地区民族体育活动仍处于自然状况,没形成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化、规范化的体系,不利于民族体育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利于这种特殊旅游资源的幵发利用。[10]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这样含蓄的项目,不深入了解就难以理解规则并参与其中,更难了解起源和发展。并且目前的旅游项目单调,以观光式旅游为主,面向的群体范围小,游客年龄也偏大,没有吸引到最有消费活力的青年群体。
4 三江侗族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的策略
4.1 完善生活设施,打造高科技旅游
在完善当地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打造宜居三江,着眼于将高新科技与技术和旅游业相融合,在保留景区内原始民俗风俗的同时与科技产品相结合。例如,各个景点以及项目的介绍时采用二维码扫码语音介绍、线上讲解、电子导游等。这种方式既能方便游客随时随地的了解其民族文化,也能减少游客费用开销。侗族服饰精美、实用,有素雅之美的日常服饰,有复杂绚丽的节庆服饰。[11]再者,采用当下最为快捷的销售渠道———直播,穿着侗族特色服饰为当地的特色产品进行直播带货,在增加产品销量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三江县的民俗风貌,吸引各阶级、各年龄段人群来当地体验。
4.2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趣味竞赛,促进资源整合与开发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反映着该民族道德观念、祭祀活动、节庆礼仪、精神品质等,具有表演性、竞争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休闲时间旅游,“体育+旅游”的模式被广泛推崇。开展趣味性竞赛,在保留原汁原味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尽量让更多更广泛的游客群体参与其中,无论男女老少都能体会到民族传统体育的乐趣,其竞赛的规则和评判标准要依据不同的游客群体、数量进行灵活的调整,规则也应该简洁通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让更多人看到这里的风貌。国内就有许多由于举办体育赛事而带动旅游景点发展的例子,也有因景点知名度高而承办体育赛事的地方。
4.3 积极引进和培育体育旅游人才,健全管理与发展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旅游业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融合,相关的专业人才必须熟悉并掌握传统体育项目,并有一定旅游管理基础。只有指导员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才能让游客全面正确的了解项目,指导其安全的体验项目,真正合理有效的利用起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目前在三江地区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人才缺乏,可以将当地有传统体育基础的青年人进行培养,培养其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是影响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加快培养和引进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管理制度体系,符合市场规律的传统体育经营模式,才能让三江旅游业焕发生机。
4.4 丰富宣传方式迎合多群体需求,打造三江侗族民俗文化游学品牌
宣传是产品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三江县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宣传手段过于单一。首先,应利用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宣传,可以使用社交平台向世人展示三江,不断提升宣传质量,打造独特的旅游文化。其次,还能与各旅行社或第三方平台等深入合作,推出特色旅游路线。在宣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和特色性,可用程阳风雨桥、鼓楼等作为主打特色。因此在进行传统体育旅游开发时,要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让他们更乐意选择这样一个出游地点。三江县在建筑设计、歌曲舞蹈、绘画等有着独特风格,三江侗族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演变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变迁下的传承,也是其古老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继承和变革。打造三江县特色品牌,就应深掘其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大研究力度,对于传说故事、民谣、来源等与旅游相融合,有助游客了解其民族历史和发展过程,了解当地禁忌习俗,打造三江民俗文化游学精品项目。
5 结语
体育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型产业,以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特色成了体育旅游的一个分支,以其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备受推崇。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侗族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民族传统与风俗习惯。近年来,三江民族体育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但主要集中在三江侗族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调查与运营模式上,缺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研究。对三江侗族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中发现,硬件设施不完善、民族体育旅游互动性不强、民族体育旅游规模小且分散、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缺乏鲜明的品牌特色,面向群体范围小这些问题,不但是三江侗族体育旅游项目发展策略研究的重点,也是其发展实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政策风口+消费升级导向下, 体育旅游万亿元市场开启[DB/OL_ttp://field.10jqka .com.cn/201707 19/c599256860. shtml。
[2]三江侗族自治县[DB/OL.https://www. neac gov.cn/seac/ztz1/201207/1067853 .shtml。
[3]张娟.侗族健身操的开发价值与创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7,(34):205-207.
[4]黄超男。侗族传统体育项目哆毽的传承与融变[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4):14-15.
[5]韦丽春.红水河流域壮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健身娱乐价值[J] .宗教学研究, 2009,(2):136-141。
[6]杨倩。基于SWOT分析的黔东南三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 2016 .
[7]李静。论侗族芦笙舞的传承和发展.怀化学院学报[J].2011,(6):20-21 .
[8]吴慧倩.立足发展倾力打造碧江“龙舟文化"体育品牌. 当代体育科技[J] 2017.(29):254-255。
[9]曹海应.湘黔桂边区侗族村落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 .吉首大学. 2013,(3) .
[10]邓开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 北京体育大学, 2012.
[11]张云婕.侗族传统服装艺术研究.湖南师范大学[D].201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资源的需求也呈多样化,历史古镇以其独特丰富的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特有的环境氛围已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淅川县荆紫关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其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推动整个古镇旅游文化...
引言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推广和基于网络的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的推进,旅游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服务环境、方式、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对旅游数字化进程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1].将数字地球[2]的理念应用到旅游服务中,建立面向服务的旅游...
摘要旅游资源开发是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为着眼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
环渤海区域是中国三大经济区之一,历来是学界研究焦点.本文中环渤海特指辽宁省环渤海区域(马蹄形辽东湾),从西向东涉及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西部环渤海区域)5个地级市及所辖区域.辽东湾没有实力雄厚的民间经济基础和老牌大城市基础,直面其...
北海老街位于广西北海市城区内,包括道光年间建立的沙脊街、咸丰年初建立的大街(现珠海路)以及随后建立的后街(现中山路),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北海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开发街区。2010年,随着北海市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
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旅游相关理论为导向,运用RMP模式(宏观)与TAI(微观)两个导向设计模式,结合皖南地区的旅游资源产品可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
在当今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逐渐多元化的趋势下,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代旅游业的新潮流、新热点.佛教文化以其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神秘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致使以感受佛教文化为旅游目的的游客日益增多,藏传佛教历史文化资源是承德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德...
栟茶古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类聚落,是历史和时代发生在一定地域空间和历史时期内军事、商业、贸易等元素的积淀物,由街道、民居、衙门、祠庙、码头等构成立体的空间场所,形成并维持苏北海洋文化特征。它依托这种具有民俗特色的环境氛围,古老纯朴的...
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东部,是省内6个特色旅游区之一。境内风光旖旎,聚集了80多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6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间文化也十分发达,区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28项,还拥有1个...
题目:海西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导言一、体育旅游概念(一)概念界定(二)细分市场二、体育旅游资源概况(一)体育旅游资源概念(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三、海西体育旅游经济圈资源开发(一)相关概念(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