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石倩
发布于:2022-10-26 共11550字

摘 要

  文化旅游是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C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很好,文化旅游资源很大部分得到了有效开发。但是,C市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哪样的问题,影响了文化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本文在研究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的同时,给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C市 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 政府 品牌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bstract

  Cultural tourism is emer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In resent years,Cultural tourism in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is Context, the development of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s also pushing in full swing, but when the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makes aChievements,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existing. C as a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ts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s good, and a large part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has been exploited effeCtively. But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Cultural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impaCt on the maximization play of the soCial andeConomiC benefit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problems of Cultural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 and points out the relevant solutions.

  Key Words: C City;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government; brand

目 录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方法
  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
  2.1 文化旅游资源理论
  2.1.1 资源
  2.1.2 旅游资源
  2.1.3 文化旅游资源
  2.1.4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2.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践
  3.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1 C市概况
  3.2 C市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3.2.1 C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3.2.2 C市民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3.2.3 节事庆典文化旅游资源
  3.2.4 C市宗教教文化旅游资源
  3.3 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3.1 建立多个文博场所
  3.3.2 成功开发了三大旅游景区
  3.3.3 打造出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
  4.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4.1 职责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完善
  4.2 社会知名度不高
  4.3 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深度开发
  4.4 文化旅游景区之间没有系统的连接
  4.5 缺乏个性,品牌意识薄弱
  4.6 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4.7 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破坏
  5.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应对策
  5.1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5.2 明确管理部门职责
  5.3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规划
  5.4 突出特色,着力品牌创新,加强宣传和推广
  5.5 树立大旅游发展观念,加大区域旅游合作力度
  5.6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7 培养文化旅游人才
  结 语
  参考文献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旅游业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因素。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旅游者的精神需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旅游群体开始形成即文化旅游者,为了应对目前已经形成的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在经历着结构性的调整。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始提高质量,体现旅游产品文化品位,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现在的旅游开发中,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缺乏文化内涵与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是很难有吸引力与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将以它独特的资源为依托,成为 2l 世纪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当前,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2008 年湖北省大力整合省内旅游资源,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并出台了“2009-2020 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四川在地震后为复苏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作为其发展方向;而在安徽,2009 年以来文化旅游项目广泛受到投资者青睐;2010 年、2011 年湖南省和云南省相继设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而C市历经五千年的变革,文化繁荣,才杰辈出。早在 1986 年就被国务院评为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有春秋时期的孔子唯一弟子,兴东吴文教的言偃;也有清朝史称“两代帝师”“状元宰相”的翁同龢;有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还有闻名于世的沙家浜等等。

  鉴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正在大规模进行,C市更是积极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但如何在开发的过程中保证开发的质量,这不仅关系到一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对于文化资源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1.2 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了解目前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在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另外通过论文的写作能更好的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其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其实践意义在于:一、促进旅游业地发展进而有利于C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二、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C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文化旅游的研究较之国内发展的早,并且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首先由罗伯特.

  麦金托什提出文化旅游概念:“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国外文化旅游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是文化遗产地旅游。随着旅游业的空间增长,人们对世界遗产地的环境和文化完整性的关注日渐增加。如:西尔布伯格讨论了博物馆和遗产地文化旅游及商机问题,认为文化旅游给博物馆和遗产地带来重要的经济利益,但博物馆和遗产地文化旅游需要有关政策和实践进行保障,如吸引游客、社区合作和市场营销等,同时需要对经营者进行遗产保护和相关教育 1;威伯克的城市博物馆旅游市场研究;赫伯特对名人遗址遗迹旅游地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都对后来文化旅游的研究发展起了很大影响作用。

  我国的文化旅游发展比国外晚了几十年,国内文化旅游资源理论大部分是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总的来说,目前国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理论、专着很少,对某地区或某城市或某景区的文化旅游研究论文也不多,国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显得十分薄弱。不过,近几年来还是产生了一些关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论成果。1996 年张跃西在《论发展竹文化旅游业》中提到竹文化开发的相关情况以及作者对我国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自己的见解[1];2001 年郭颖在《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一以沪沽湖地区为例》中提出了怎样保护和传承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怎样划分功能区和社区[2]。目前,有关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论文也逐渐增多,如:武继欣的《哈尔滨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姜晨的《崂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而关于C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论文在万方数据库中只搜到一篇即《常熟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研究》。

  1.4 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通过到图书馆查阅图书,在论文期刊网和C市官方网站上搜索相关资料,充分吸收国内外对本文有借鉴意义的理论及研究成果,为论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归纳总结后,对分析结果进行表述,进而提出相应的理论。

  第三,比较法。通过把C市和周边其他地区作比较,找出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为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奠基。

  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

  2.1 文化旅游资源理论

  2.1.1 资源

  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的不同,人们对“资源”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地下资源、水力资源、旅游资源。”《辞海》(1999 年缩印版)将资源定义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人力、财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经济学解说》(第三版)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这一定义很好地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学内涵,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资源包括一切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和人类劳动所创造的,自然界、人类(劳动力)和文化(科学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12.1.2 旅游资源

  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其本身的发展极为迅速,而为旅游业提供理论指导的旅游科学目前还不成熟,因此对旅游资源的定义,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中外学者们在其撰写的论文和着作中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常把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市tion),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不仅包括传统观念的旅游资源,还把旅游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甚至把快速舒适的旅游交通条件也涵盖在内。

  在我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旅游资源定义 1:通过适当的开发、管理能够成为旅游产品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 定义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也有学者认为旅游资源的定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或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2.1.3 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以社会文化事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人类的社会行为促使形成的痕迹或实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是具有人类社会文化属性的有旅游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存在被赋予文化意义(通常指”文化遗产“)的建筑、遗址、艺术品、和诸如油画、雕塑及其他私人物品形式而存在的人工制品之中,能满足旅游者动机为直接目标,具有与旅游者文化旅游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属性的文化资源 。

  由此可见,文化旅游资源内容十分丰富:某个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一种土特产、一处历史遗迹等均可以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历史古迹的总和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2.1.4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字典解释:①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开拓:~荒山 ㄧ~黄河水利 ㄧ~边疆。②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

  ~先进技术ㄧ人才~中心。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指建立在对文化旅游资源充分调研之后,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甚至政治效益都有较好前瞻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的行为[3]。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学是一门文化学、资源学、旅游学、地理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

  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的实现是必须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否则开发就可能成为一种破坏,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文化遗失。

  2.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践

  对相关层面和类型上的文化旅游吸引物进行合适的旅游活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从而将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旅游产品优势就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实现这种转化必须要依托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特色的风土人情。因此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要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展现其区域特色,在开发过程中坚持科学、系统、合理的开发理念,争取做到开发出来的文化旅游产品适应于文化、经济、社会的全方面的发展要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首先能够是开发者和经营者注重这一资源保护,使其不再被破坏。然后,旅游资源会被开发成旅游产品而被更多的旅游者知晓从而形成旅游品牌,旅游开发者会为维持这一品牌对旅游资源会有更好的保护,当地的居民和旅游者也会保护这一文化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一种表现,最近文化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在 GDP 中占得比重也越来越大。所以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显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促进城市的发展,也就提高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

  3.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1 C市概况

  C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 96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3 处,在江苏省各城市中位于前列,故C市素被誉为”人文昌盛之邦,文物着于江南“。早在 5000 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聚居生息,历经了五千年沿革,文化发达,才俊辈出。原有兴东吴文化的先驱、孔门”十哲“之一的”南方夫子“言偃,近有清代两朝帝师翁同龢等一大批着名历史人物。作为吴文化重镇的C市,在吴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可谓”文学之乡,彬彬称盛“。明朝以来,常熟始终保持着人文鼎盛的态势,且有着生生不息、吐故纳新的活力,为文化在C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极好的契机。

  3.2 C市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C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体可以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民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节事庆典文化旅游资源、宗教教文化旅游资源四大类。

  3.2.1 C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够被用来开展历史文化旅游活动的各类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遗存,这种遗存可以为人类现在及今后的社会生活所利用。C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古人类文化遗址、古陵墓、古城墙、古寺庙、名人祠庙、古建筑、石刻等众多方面的内容。

表 1 C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表[4]

C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表

  3.2.2 C市民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民俗是人类在适应生产时间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最初是反映人们适应自然环境,获取食物来源等基本基本生活资料的一种文化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的精神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主要包括:民间歌舞、民族服饰、饮食风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等。

表 2 C市民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C市民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3.2.3 节事庆典文化旅游资源

  节事庆典是民族特征的综合反映。各民族、各地区都有很多形式不同、内容丰富的节事庆典活动。这些活动盛行于民间,民族性特征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群众基础广泛,参与性强是最具生动和最有魅力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传统节庆活动和现代节庆活动。

表 3 节事庆典文化旅游资源[4]

节事庆典文化旅游资源

  3.2.4 C市宗教教文化旅游资源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旅游业的关系密不可分。C市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现有登记在册的宗教场所 47 所是全省宗教工作的重点县市。

  C市着名的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有兴福寺、三峰寺、宝岩寺、藏海寺、报国院等。

表 4 C市宗教教文化旅游资源[4]

C市宗教教文化旅游资源

  3.3 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2009 年初C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旅游活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在政策的引领下 2009 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1449.51 万人次,同比增长7.25%;实现旅游总收入 155.36 亿元,同比增长了 17.74%;景区门票收入 8850 万元,同比增长 8.22%1。在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也取得了显着地成效。

  3.3.1 建立多个文博场所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迹,C市先后建成了碑刻博物馆、翁同龢纪念馆、铁琴铜剑楼纪念馆、庞薰琹美术馆、名人馆、C市博物馆、白茆山歌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西城楼阁纪念馆、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馆等,集中反映了C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3.3.2 成功开发了三大旅游景区

  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C市成功开发出了三大旅游景区: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C市古城游览区、沙家浜风景区。

  虞山景区:虞山位于C市古城西北部,因商周时期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死葬于此而得名。以满山苍松翠柏、寺宇园林、幽洞深涧、名人墓葬分布于山麓之间而有名。虞山景区分为虞山公园和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其中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是虞山景区的主体,1989 年 3 月,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虞山森林公园依托资源优势,结合配套的基础设施,共开发出七个游览区 :辛峰游览区、维摩游览区、兴福景区、剑门景区、宝岩生态观光园、三峰游览区、石洞游览区。

  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尚湖旅游度假区和虞山林场于 2008 年 7 月 4 日合并组建成虞山尚湖旅游度假村。尚湖又叫照山湖,传说商末姜子牙隐居于此,因此名尚湖,是太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湖景区包括的景点主要有良渚遗踪、公望亭遗址、唐寅系舟处、四景园、博雅堂、流香馆、太公祠、姜太公钓鱼处、江南最大的牡丹园、华东第一山等。为承袭C市地方文脉,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图特的人文个性,2008 年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着手重建具有典型明清私家园林特色的拂水山庄。

  古城游览区:此景区包含方塔公园(含名人馆、碑刻馆)、翁同龢纪念馆、曾赵园、燕园、博物馆、庞薰琹美术馆、言子故居及墨井、游文书院、脉望馆等,重点突出古城的文化底蕴。

  沙家浜景区:沙家浜风景区国家 4A 级风景,融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游“、以观光休闲为内容的”绿色生态“科普游、以品尝水产品为特色的”金色美食游“、以古镇文化为特点的”影视文化游“为一体,景区由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组成。

  3.3.3 打造出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

  C市以节事庆典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出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如尚湖牡丹花会节、虞山风筝节、江南文化节、宝岩杨梅节、沙家浜旅游节、兴福寺听钟声等旅游节庆活动,在 2009 年中国节庆年会上被评为”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十大潜力节庆城市“。

  4.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C市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在 2009 年中常熟荣获了中国节庆金手指奖”十大潜力节庆城市“称号、中国C市沙家浜旅游节荣获”十大旅游类节庆“桂冠、蒋巷村荣获”中国特色旅游村“称号、尚湖荣获中国十大休闲旅游湖泊”最佳生态旅游湖泊“称号。虽然C市在文化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开发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4.1 职责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完善

  C市地区虽拥有很多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因资源所属部门各不相同,常出现部门分工不清,管理较为混乱。同一个地方可能同时受环保局、林业局、旅游局等多个部门的管理,经常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或是各个部门相互推诿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如C市市文化局所属的文管会,他们只负责文物研究与保护工作,很少从资源开发与规划角度对文物进行研究与开发。

  4.2 社会知名度不高

  C市是县级城市,隶属苏州,在历史文化方面其知名度远不如江苏省其他城市,如:

  以六朝故都文明的南京、以园林为代表的苏州、以汉文化着称的徐州、以太湖风景闻名的无锡。另一方面,在苏州境内C市不及吴江和昆山,昆山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中国第一水乡——周庄。而吴江拥有古镇同里。更有甚者,C市境内沙家浜的名声比C市更响,有许多人知沙家浜不知C市。这是C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弱点。

  4.3 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深度开发

  C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反映在历史遗迹、民俗节庆、饮食习惯及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旅游活动中,这些资源大多只被开发出其传统的观光价值,而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内涵还没有被全面开发出来。

  在开发过程中有些资源被忽略,但这些资源可能会随着自然、社会环境变迁及相应的主体意向性体验过程而显现具有吸引力和旅游价值以及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主要有不完整的历史遗迹,如钱底巷遗址、罗墩遗址等;民间传说,如唐伯虎画虞山等。常熟古镇白茆、白茆塘(范仲淹、海瑞、林则徐均主持过白茆塘的疏浚工作)都是目前没有深入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

  4.4 文化旅游景区之间没有系统的连接

  存在孤立的单个景物。旅游资源具有整体性,往往很难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即使资源品位很高,也会影响其对游客的吸引力。C市有一些文化旅游资源是很孤立存在。如:曾赵园,翁同龢纪念馆都是孤立存在的,除此之外,各个景区之间没有设计出可以供游人休息的地方。这势必会影响了旅游业地发展。

  同时C市的文化旅游资源还存在品种单一,缺乏创新的问题,尤其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C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到造出来的旅游产品大都是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如:虞山景区,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体会和猎奇的心理。

  4.5 缺乏个性,品牌意识薄弱

  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现代社会是一个认可品牌,追随的社会 ,所以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是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才更能被消费者认可。而目前只有沙家浜这一文化旅游品牌做得比较好,虞山尚湖度假区、古城游览区等旅游品牌都有待加强,旅游产品设计业没有太大个性,排他性较差。

  4.6 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C市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在旅游公交设施上还有待加强。C市车站离旅游景点很远,没有很完整的旅游公交线路。如果从C市长途汽车站到沙家浜景区再到尚湖风景区的路线:长途汽车站走到招商南路站乘 5 路公交车到沙家浜风景区,而从沙家浜到尚湖风景区最少要两次换乘。并且C市只有 118 一辆旅游公交,影响游客出行。

  4.7 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破坏

  C市在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保护力度不够,缺少强制性的法规作后盾,文化资源破坏严重有些文物保护单位被开发为旅游景区,每天要接待大量游客,尤其五一、十一黄金周时期人流量会更大,这将大大增加文物保护单位环境承载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造成了破坏。例外,有些素质较差的游客会在墙壁、桌椅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这也是对文物的一种破坏。

  5.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应对策

  为了保证C市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C市政府、社会各界应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以保证C市文化旅游资源能得到有效开发。具体措施如下:

  5.1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状况与政府的引导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要强化C市政府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全面普查、市场定位、开发步骤、资源评估等方面,政府必须充分发挥整体、系统、科学、宏观调控,合理规划的主导职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5.2 明确管理部门职责

  处理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核心管理部门能够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开发,保证步调一致,实现科学有效的挖掘旅游资源。C市文化局、环保局、林业局、旅游局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保证文化旅游资源得到科学、有效地开发。

  5.3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2000 年 10 月 26日 国家旅游局令第 12 号)。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资源的不可再生的特点,对资源进行破坏。

  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仔细研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使旅游业的发展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

  5.4 突出特色,着力品牌创新,加强宣传和推广

  C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理应有着独特的区域特性。它的虞山十八景、沙家浜、尚湖、名人故居、墓葬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带有C市地方气息,可以深挖其文化内涵,进一步创新改造,突出特色,使其成为C市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并打造成为旅游名牌。这将会成为C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也会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合理、深度开发,潜在资源优势变为现实资源优势的阶梯。在打造品牌的同时也要加强品牌保护意识,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树立品牌的同时也要树立宣传意识,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来宣传和报导常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C市的旅游信息,使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C市旅游信息,以此带动C市旅游走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利用具有受众面宽、容量大、信息传输快、成本低的网络进行宣传,从而使C市旅游走向信息化,这样也会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5.5 树立大旅游发展观念,加大区域旅游合作力度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从大处着眼,树立大旅游发展观念。不能只注重地方利益,盲目开发、重复开发,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会对文化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加大区域旅游合作可以使文化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在区域旅游合作中要坚持突出本地方特色的原则,地区之间开发互补性文化旅游产品。如:和上海区域进行合作,旅游者们在参观摩天大厦,感受完繁华忙碌的都市生活气氛后来到宁静的江南水乡——C市,感受具有江南韵味的的秀丽风光。

  5.6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旅游交通基础建设,在C市内完善旅游公交线路,同时也做好高速公路与市内公路的衔接。要在便捷的地方设置旅客集散地,为旅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随着旅客人数的增多,不仅要增加宾馆数量还要根据旅客的消费水平,设立不同档次的宾馆。同时也要加强对酒店和旅行社的管理。此外,在娱乐文化方面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娱乐设施的建设,结合当地文化资源,丰富娱乐文化类型,提高文化品位。

  5.7 培养文化旅游人才

  旅游业作是第三产业,属于服务行业,就决定了人才对旅游业是十分重要的。其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技巧都要靠人来实现。旅游的兴衰关键在人才,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人才。在培养文化旅游人才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C市理工学院合作定向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招募文化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到C市来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在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与先进的文化旅游开发理论相结合,从而提高行业队伍的水平。

  结 语

  本文通过对有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并结合自己的所学的有关文化旅游的知识,对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C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C市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性的建议,为实现C市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出一点力。

  C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果在开发过程中能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打造旅游品牌,突出个性,并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C市的文化旅游将会发展的很好。

  由于文化旅游资源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以及本人收集的资料有限,本文只是涉及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饮食、节事、庆典、宗教等方面。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不过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让我对文化旅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以后能够搜集到更完善的文献资料,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张跃西. 论发展竹文化旅游业[J].旅游学刊,1996,(4):39-42.
  [2]郭颖.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一以沪沽湖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1,(3):24-27.
  [3]姜晨. 崂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4]许莲. 常熟市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5]刘凤梅. 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11.
  [6]全华. 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134-136.
  [7]卢璐. 文化旅游创新后发优势[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28-29.
  [8]庞林. 成都市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9]武继欣.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
  [10]毕亮. 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D].扬州大学,2010.
  [11]商中尧. “旅游活市”的常熟市样本[N].苏州日,2009.
  [12]张林生,曾克峰. 星子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N].安徽农业科学,2007.
  [13]蒲姝. 甘孜州藏民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8)
  [14]《2011-2015 年中国文化旅游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15]常熟市广播网.挖掘宗教文化资源,助推常熟市旅游发展[EB/OL].http://www.am1116.Com/news/Radio_details.asp?id=252910,2009.
  [16]常熟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17]申维辰 . 评价文化 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陕西教育出版社,2004,61--63.
  [18]金康伟,李玉香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_以绍兴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报,2006,(31):56-61.
  [19]戴庞海. 南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发展报,2006,(25):74-76.
  [20]阳国亮 周作明. 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认识与开发实践_桂林历史文化旅游系列研究之一[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47-50.
  [21]李家智,彭鸿淼. 重庆渝中区下半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47-4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