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非遗依玛堪传承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03 共2782字
论文摘要

  一、伊玛堪简介

  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伟大的英雄史诗,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性项目。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民间说唱艺术,内容上以英雄传说故事为主线,扬善除恶的社会性题材为辅线,反映民族历史、风俗信仰、渔猎和爱情生活。形式上类似于汉族的“大鼓”,蒙古族的“说书”等,一人独自说唱,没有乐器伴奏,曲调大多属自由形式,没有固定的节拍,故事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唱腔。同时,[1]该古老民间艺术被人们高度赞扬为赫哲族的口头百科全书,并与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 《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 《玛纳斯》 并称中国四大民族史诗。

  二、伊玛堪生存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伊玛堪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文化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始的捕鱼、打猎文化也在逐渐消失。同时,电视、电影、网络等包围和影响着赫哲族人,致使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汉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赫哲族汉化现象非常严重。另外,由于赫哲族有语言而无文字,会说赫哲语的人越来越少,会唱伊玛堪的更是寥寥无几,自2003 年 5 月,随着最后一位能说唱长篇伊玛堪的歌手尤金良的病逝,伊玛堪面临着濒危灭绝的境地。

  赫哲族年轻人不会说赫哲语,也不懂伊玛堪,且伊玛堪中讲述的英雄事迹与他们生活的时代相去甚远,他们甚至认为伊玛堪是“土掉渣”的东西,没有任何美感。因为感受不到它的价值所在,所以对于学习伊玛堪没有任何兴趣,这也是导致伊玛堪传承人的范围在不断缩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 2013 年佳木斯大学刘敏教授的科研团队调查[2]显示,在佳木斯市郊区敖其赫哲族村现有赫哲族 103 户 326 人,在 2008 年以前,该村没有人会说赫哲语,也没有人会说唱伊玛堪,自2008 年伊玛堪传习所成立后,吴明新老人每周来上课,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在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赫哲语的有30 多人,会说唱伊玛堪的不超过 20 人,大多也只是会说唱其中的片段。

  三、制约依玛堪传承发展的因素

  虽然伊玛堪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其传承发展:

  1. 外部因素

  (1) 难以容入主流市场21 世纪的今天,人们主张张扬个性,喜欢引进国外的先进思想,因此流行音乐正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真实写照,而传统说唱艺术伊玛堪固定的表演形式及特有的文化内容,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让人望而却步。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伊玛堪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但由于地方政府资金空缺,相关政策不完善,扶持这样的项目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伊玛堪的传承与发展。

  2.内部因素

  (1) 表演吸引力不强表演的内容多数都是古老的传说,不能与时俱进,同时,表演时使用赫哲语,除了当地的少数人外,其他人根本不能通晓它的含义,更加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另外,它的表演形式只有说唱而没有乐器和舞蹈,更没有多样的舞台设计。因此,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不能被人们接受,当然就不会有市场,这也是阻碍其自身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2) 后备力量不足赫哲族大多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等地,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老一辈演唱者相继离世,所以会表演伊玛堪的艺术家越来越少。多数年轻人想着说家乡的语言也没有一席用武之地,索性直接学通行的汉语,久而久之赫哲语就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弃了。但赫哲族作为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他的文化应该由他的子孙后代绵延传承,但后继无人,传承困难。

  四、伊玛堪的传承与创新

  1. 加强政府投资力度,实现多元化传承

  政府要对伊玛堪传承与创新予以重视,投入必要的资金,大力弘扬该史诗文化。可以投入到学校的教育事业当中,在学校开设赫哲语言学习课程和伊玛堪培训课程等,其授课教师由依玛堪传承人来担任,在内容上要偏重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还可以从当地及各地招集伊玛堪爱好者,由政府组织出资或由各界募捐,编写具有赫哲人特色的剧本,伊玛堪贯穿始终,将其拍成动画片、原创动漫、电影或电视剧等,这样受众率高,传播速度快,能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另外,我们也可以编册成书,广泛发行,流行地不仅限于赫哲族周边地区,更要走出地方,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2. 融入多种表现方式,吸引更多观众

  目前的伊玛堪只是简单的说唱形式,没有更多的乐器、舞蹈伴奏,显得形式单一,我们可以融入多种表现方式,使之变得鲜活。目前,电视上热播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第二集,节目组就带着爸爸和宝贝们去了新西兰,在那里他们收到了当地毛利族人的热情欢迎,还跟着跳了毛利战舞,人们便更多的关注起了毛利人,这一生活在新西兰的少数民族。这不仅引起我们的思考,而且完全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开发本土资源,传承我们的瑰宝,将伊玛堪与民族独特的舞蹈相结合,并请旅游者一同欢度时光,这样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活动,既能增加旅游者的兴致,又能更好的让人们了解、喜爱、传承伊玛堪。

  另外,舞台剧、话剧这种借助灯光、舞台、剧本、演员及观众于一身的现代表演形式,也受到了现代观众的热捧。伊玛堪表演者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表演要素,活灵活现的表现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情感,将故事内容编排的具有层次性,情节丰富、有血有肉,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这样可以带给人们一场全新的视听盛宴!

  3. 借助名人效应,打造特色品牌

  近年来,有不少艺人出名后,都选择回到家乡做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忘家乡的恩泽,这样既能支援家乡建设,又能打造名牌,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同时,公益性文化事业向来是引起众人关注,能产生巨大社会效应的大型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传承伊玛堪。可以由政府出资搭建平台,大力宣传,邀请明星回家乡进行演出,或者为赫哲民族文化代言,这样既能提高人们对家乡的关注度又能募集更多的社会基金,从而更好的传承伊玛堪,形成自己特色品牌。

  4. 促进现代流行音乐与伊玛堪融合,发展别具特色的民族旅游

  随着时代的变革,现代流行音乐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日趋普遍。王力宏是一位着名的现代歌手,他的一首代表作 《在梅边》 就巧妙的融合了被唱为昆剧的汤显祖的 《牡丹亭》 中的故事情节,使得两种曲风都迅速被人们所知晓,并广为传唱,这就是流行音乐与民族文化高度结合的典型代表。因此,伊玛堪同样也可以借助这样的力量,在充分挖掘伊玛堪文化基础上,将其与现代之音融合。我们可以专门设定一个旅游日,兴办大型伊玛堪演出盛会,使之成为地方旅游明片,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做出贡献。
  
  五、结语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充分展示了赫哲族的民族文化,新一代的年轻人应该肩负起这一传承使命。着眼目前的发展状况,融入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传承创新策略,将伊玛堪说唱艺术传承下去,谱写曲艺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晓航. 民族文化的瑰宝 少数民族的史诗———玛纳斯[J]. 产权导刊,2011(10).
  [2]刘敏. 赫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伊玛堪传承为中心[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返回: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