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拥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在开发旅游业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显着成绩,随着日益激烈的旅游竞争,云南省旅游业在不断扩大的同时面临着旅游产品内容陈旧、模式单一、缺乏变化的困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继承和发扬云南省优秀的少数名族文化,打造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是当下云南旅游发展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2014 年 7 月,云南省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若干意见》,为了深入贯彻该精神,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贸易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云南省文化厅提出了“文化农庄”的构想,旨将“文化旅游”和“农庄旅游”理念相融合,打造出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 概念界定
1. 1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就是旅游者涉足、观赏、体验异地文化及其环境氛围的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者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当代需求与消费文化的模式已发生变迁,消费文化正向充满审美和文化意义要求的消费过渡,对文化含量高、精美的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正逐渐交织在一起。文化旅游是满足新的旅游需要、提高旅游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发展的必然。
1. 2 农庄旅游
农庄旅游的雏形来自于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将本土特有的乡村景观、民俗民风等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现代人因工作带来的压力也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人为寻减压,渴望回归乡间田野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中释怀情感,放松身心,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农庄旅游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各地的农庄旅游内容大多为民俗民风旅游、务农采摘旅游、民族节庆旅游等。社会呼唤高质量、个性化的农庄旅游产品,也期待旅游产品从观光游赏方式转型为参与、体验方式。
2 文化农庄定义及规划设计原则
2. 1 文化农庄定义
文化农庄是以庄园为经营主体,农耕文化与传统文化为灵魂,满足中外游客和城市居民文化休闲旅游需求,由农庄成员自愿组成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2. 2 规划设计原则
乡村建设差异化明显、个性化强,在规划时不能遵循城市规划的一般原则,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环境、建筑及工程等之间的和谐程度,还要充分考虑乡村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方式、邻里关系、宗教信仰、道路水系、风水、产权等因素,同时应避免乌托邦式的村庄规划。因此,文化农庄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对农庄进行大的分类和定位。全面考虑农庄所处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掌握农庄未来发展趋势,建设有历史、有文化、有个性的特色文化农庄。2) 以落地实施为前提。充分考虑方案的可实施性,用参与式方法做规划设计及建设。3) 保持农庄原真性。保护农庄中的传统建筑、村落肌理、空间布局等真实的历史信息,延续农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真实的历史风貌,以及和谐的居住生活形态。4) 游客的可参与性。这是区别于传统观赏旅游方式与体验式旅游方式的重要一点,规划中应坚持创新,增加参与性活动项目,让消费者融入其中。5) 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文化农庄既可作为让旅客了解、体验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又可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庄员们向游客展示、传授传统技艺,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赋予了传统技艺新的生命,使之不致失传。
3 曼掌文化农庄规划案例
3. 1 曼掌村现状
曼掌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隶属于勐养镇曼井坎村委会,村寨位于平坦的坝区,坝区外围是连绵起伏的山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整体相对平坦。“曼掌”意为大象寨,是有 500多年历史的傣族特色村寨,傣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全村土地面积 4 309. 9 亩,现有农户 118 户483 人,以傣族为主,农村经济收入主要以橡胶和冬季作物为主。2013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9 068 元;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宣传栏、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等; 有一支农村文化演出队,文化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发展“文化农庄”的基础条件。
3. 2 文化定位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考察、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地地形地貌,人文环境,传统文化保留及传承现状等情况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结合村民意愿及现状条件,为曼掌村定义了五个文化主题,分别为: 傣族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以及胶林文化。
3. 3 文化主题的展现与构建
3. 3. 1 傣族文化
曼掌村为傣族聚居村,傣族文化特色浓厚,主要体现在村内的建筑风貌、风俗习惯、文化技艺等方面。项目在以下几方面重点打造,以突出与保留这些传统文化特色: 1) 傣族民居建筑极具特色,以“干栏式”为主,分为上下两层,分别用于居住及饲养家畜、堆放农具等物。规划中对村内现有传统风貌建筑予以保留,对个别新建不和谐建筑进行改造,沿用歇山式屋顶、偏斜坡屋面、木构架结构及晒台这些典型的傣族建筑元素。2) 打造一条民族文化巷道,巷道由村中游步道、小巷、公共活动场所及住户构成。拆除村中围墙,改为竹篱笆,不同村民家中种植不同植物,建通透绿化带; 村中小巷标注名称,118 户农户家门口编号,挂牌,分别注明各个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村中路灯亮化、美化。游客步入民族文化巷道,平添自然与人文水乳交融的乐趣。3) 泼水节,傣语为“桑勘比迈”,意即傣历新年。傣族泼水节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厚,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影响深远广泛,是傣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游客恰逢节日期间可深度体验傣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为使当地居民及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活动场所,规划在村内建设一个泼水广场。4) 为了深入打造“民俗文化古村”,编排实景文化创意表演“让我听懂你的语言”.整台演出打破原有舞台表演格局的镜框式局限,把傣族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通过节目进行活态展示,促进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实现民俗文化活跃于记忆、传承于生活、回归于快乐。
3. 3. 2 佛教文化
傣族人民信仰小乘佛教,佛寺文化盛行,基本上是一村一寺。村寨布局受宗教信仰影响,公共空间以祭祀空间为主。发动村民自建村内寺庙和塔林,彰显傣民族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信奉和敬仰,体现佛教的古老和神秘。傣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中的祭祀活动可在佛寺内进行,为各方游客祈福求平安。此外,佛寺内贝叶经制作技艺的传承传播也可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游客眼球,使游客深刻了解傣族的佛教文化。
3. 3. 3 生态文化
曼掌村属于坝区村,地势相对平坦,南养河由东南流向西北贯穿村寨,生态环境良好。依托南养河的水资源优势,规划在村中设置竹筏漂流区与摸鱼池。1) 竹筏漂流区: 设置在河面开阔水流较为平缓的河段,游客坐在竹筏上,由船工撑竹竿掌舵,悠悠驶向前方,令人置身于青山绿水间,享受天人合一的畅快。2) 摸鱼池: 通过整治南养河道,使河游道面宽 1. 2 m ~1. 5 m,两边开沟,河宽 30 cm,深 20 cm,河两旁种植竹林; 划定摸鱼池、垂钓区,形成河、渔、林天然景观。游客身临其境,可体验水中摸鱼虾的快乐童趣。
3. 3. 4 农耕文化
曼掌村有耕地 1 074 亩,林地 2 402. 3 亩,规划种植 100 亩 ~200 亩水稻双季或三季稻,一年四季保持田园风光; 同时种植热带亚热带水果、蔬菜、野菜,施以有机肥,灌以深井水,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果,所种农作物为乡村工艺作坊、傣家乐提供绿色原料,也为游客提供农耕文化体验和餐饮采购所需,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生活的雅趣。
3. 3. 5 胶林文化
村内种植有大面积橡胶,根据这一特色在村内设置割胶体验区,供游客观赏游玩,在割胶季节还可亲自体验割胶过程。割胶体验区由 1 342 亩橡胶林及其园中游步道组成。游步道两旁有序放置躺椅、吊床等,供游客纳凉休闲。
4 结语
“文化农庄”这一构想是一种新的尝试,融合了传统文化旅游和农庄旅游两种较为单一的旅游模式,是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去推崇。一来发展了乡村旅游业,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 二来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使它能更好的被传承、发扬。
在这里我们对文化农庄只是做了一个初步探索性的规划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于如何更好的将文化元素融入农庄中,以及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用实践去检验。相信“文化农庄”这一理念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国洪。 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维维。 旅游农庄的设计初探[J]. 设计艺术研究,2013( 3) :15-16.
[3] 彭茂隆,刘星雄。 地域文化体验之农庄的规划设计研究[D].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鲁 峰,秦 玲。 禾泉农庄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的实践[J]. 东方企业文化,2012( 24) :30-3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全国悄然兴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体验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凭借其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
0、引言自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作用显著。但...
一、引言作为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传统文化甚是丰富多彩,其中的民俗文化更是积聚了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具有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应该来说,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文化资源,为旅游业中的新兴旅游形式-乡村...
古村落一般是指有幸保存下来、并具有一定历史底蕴的古代村落。我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地域广,历史文化价值高,古朴的民俗民风与美丽如画的乡村田园风光交织在一起,表现出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我国古村落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古村落乡...
众所周知,乡村旅游迎合了21世纪全球人居与旅游回归自然的生活质量意识,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旅游趋势。根据国内外现有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从旅游形态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的特色农家乐休闲游;二是乡村农业观...
1、共生理论的涵义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早源于生物学,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97年首先提出,是指不同生物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互相依赖,各能获得一定利益的一种生物...
一般认为,京郊农村旅游业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京郊农业旅游取得长足的迅猛发展,呈现了覆盖范围广、类型丰富多样、从业人口多等特点。据北京市旅游局统计,2013年北京市农业观光园1299个,总收入27.4亿元,增长1.8%....
题目:海口市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路径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相关概念和理论(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功能1.乡村旅游概念2.乡村旅游的基本功能(1)对旅游者的功能(2)对旅游目的地的功能(二)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1.形象与旅游形象2.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概况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使旅游者领略农村乡野田园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能够满足旅游者求异、求知、求根等需求并能产生经济效益...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进入轨道,但是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规划开发、营销管理、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阐述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梳理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文献,为乡村旅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