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电气工程硕士论文 >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历史及发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02 共227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历史及发展

  3.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产生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当时在外国资本侵入的一些口岸和沿海城市,继而出现了招投标的承包方式,建筑市场开始逐渐形成,由此,国外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和经验逐步渗入我国[5]。除此之外,民族新兴工业工程的建设也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从而在我国产生了工程造价管理。

  3.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发展

  3.2.1 第一阶段:1950 年——1957 年

  我国工程造价早在唐代就有所记载,但是发展十分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年成立以后,举国上下面临着大规模的恢复及重建工作。特别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后,为科学确定工程造价、利用有限的基本建设资金。我国引进了前苏联的一套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这些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7]。

  3.2.2 第二阶段:1958 年——1976 年

  这一时期全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全面混乱。

  3.2.3 第三阶段:1977 年——1991 年

  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工作逐步恢复、整顿和发展阶段,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是定额计价法。定额计价法强调的是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供求关系和分配制度,这套计价法在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了我国工程造价方面的一些空白,并且得到了很大的肯定。这套制度中严格明确了工程造价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确定造价定额、规定费用构成以及颁布价格和费率标准。1985 年,在我国成立了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

  1980 年以后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高潮时期,在这个时期,刘尔成、龚维丽、徐大图等人,先后提出了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考[8]。进入 1990 年以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的实际工作者和学者,对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容更进一步地提出了许多看法和想法[9]。深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根据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两个方面对全过程造价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工程造价管理与改革发展到今天,时代要求我们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对其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以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4 第四阶段:1992 年——2002 年1990 年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并于 1996 年由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建造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10]。

  3.2.5 第五阶段:2002 年至今

  这段时间造价管理仍然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方式,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建设部针对传统的概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的改革基本思路。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建筑产品的价格从定额计划价格计价模式逐步走向根据国家预算定额、物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市场指导价,并受合同条件制约的计价模式。随着《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法律的完善,对规范建筑市场管理,促进造价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03 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在建设施工招投标时招标人依据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要求、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划分规定,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项目和技术性措施项目的数量清单,投标人在国家定额指导下,在企业内部定额的要求下,结合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本企业的实力,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主填报清单开列项目中的综合单价,并以所报综合单价作为竣工结算调整价的一种计价模式。

  纵观几个阶段的历史,在工程量清单的应用推广过程中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阻碍,但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工程量清单模式自身的完善,这一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造价模式必将成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主流方式[11]。

  3.3 我国入世后的发展

  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进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这是我国的第二次对外开放[12]。其发展趋势有两个方面,一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

  (1) 国际化趋势:中国加入 WTO 以后,各方面日益深刻融入全球市场,跨国工程越来越多,许多工程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 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 Transfe)的方式运作。于此同时,我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工程也在增加。随着国内市场日渐国际化, 国内外两个市场全面融合,外企势必会利用它们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各方面的优势,挤占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

  (2) 信息化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客户管理、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形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诸多新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办公,其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了信息战。西方许多国家己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技术,在网上招投标,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网络化与虚拟化。人们也开始大量使用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同时还出现了专门从事开发工程造价管理软件的公司,工程造价管理更普遍的依靠电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自从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内外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工作已经走上了规范化、规模大的道路。近年来,已经有一些省、市造价管理部门及商业公司建立了部门或地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站,虽然还没有建立全系统的信息联网,但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13]。

  3.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历史及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形成已经有几十余年了,工程计价从根据国家预算定额、计价价格的计价模式,逐步走向根据国家预算定额、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市场指导价,并受承包合同条件制约的计价模式到目前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使得工程造价逐步适应了市场竞争的变化。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气工程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