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建筑硕士论文 >

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相关理论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17 共327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项目成本控制构成、原则及种类

  2.1.1 项目成本的概念及构成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是被转移到产品中的劳动者必要劳动价值以及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费用的总和。为进一步的研究工程项目成本,首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分类,便于各类成本界限的划定以及研究。

  按成本的支出性质划分目标成本、合同成本以及实际成本。

  (1) 合同成本

  合同成本指的是从合同签订到合同完成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直接费用包括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合同成本的各类费用的支出,间接费用指的是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到合同成本核算对象而是分配计入有关合同成本的各项费用。

  (2) 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是指根据企业的内部定额,在合同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各类因素确定的合同实施的标准成本,目标成本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既是成本管理的目标也是项目费用支出的控制标准。

  (3) 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是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可以计入成本支出的各类费用的总和,是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耗费的综合体现。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和合同成本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通过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可以看出项目的节约或超支,能够综合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通过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较,可以具体计算出项目成本的降低额。

  项目成本按照成本发生和生产的关系方法进行划分,可把项目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 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计入项目成本的各类费用。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中,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成本以及施工措施成本可以直接计入项目的直接成本。

  (2) 间接成本

  项目的间接成本是指在费用发生时,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一项成本,而是按照发生地点和用途归集分配计入有关成本项的费用综合。一般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中,间接成本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机器设备的折旧、租赁以及修理费、水电费、办公费等等。

  2.1.2 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为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地开展,应在进行全员、全过程以及动态控制的基础上确定成本控制的具体实施措施,严格监控成本控制实施的具体执行情况并及时反馈,保证预期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不可逆等特点,要求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须实行动态控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施工准备阶段是成本控制的基础阶段,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设立项目的成本目标,为后续成本控制做好基础。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重点是把已发生的成本盈亏进行分析反馈,即使发生了偏差也无法进行纠正。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将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作为重点,注重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过程控制及监控,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和落实。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全面性指的是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从施工准备阶段到竣工交付使用的保修期,整个项目周期都要进行成本控制。

  ②成本控制的全面性不仅要单纯的强调成本的降低,更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决不能为了片面的降低成本而损害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靠偷工减料、压缩工程量等手段谋取不法利益。

  ③全面性成本控制原则同时还涉及全员参与,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以及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要做到成本控制的全面,必须调动全体成员及部门的积极性,让广大成员都积极的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为在施工项目中落实成本控制提供外部的条件。

  (3)例外原则

  项目成本控制的例外原则是指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在控制标准以内的各项可控成本没必要全部过问,而是将重点放在控制不符合常规的不可控的“例外”项。

  (4)统分结合管理原则

  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个生产班组都有自己的成本控制责任,成本控制既统一领导,也要实行分级管理。企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项目成本目标,然后将其逐层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各个岗位,从而明确企业中所有成本控制相关岗位和人员的权限和责任以及经济利益,最后根据这些分配进行相应的考核,尽最大程度的调度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5)目标成本控制原则

  目标控制原则是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计划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将计划成本逐一分解,把计划的原则、目的、要求以及实行措施落实到各个执行部门、班组以及个人,完成 PDCA 循环,即完成目标的设定及分解、目标的执行、目标执行结果的检查以及目标的修正和评价。

  2.1.3 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种类

  根据项目控制的目标、对象、重点和范围的不同以及按照不同角度和标准可以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纠正措施发生的环节,可将成本控制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和动态控制。

  前馈控制,又称为预防控制或预先控制,是在项目前期采取控制尽最大程度上在源头上减少由于外部因素带来的成本损失;现场控制是过程中的控制,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纠偏,发现与标准不符的偏差时及时进行反馈,立即采取纠偏措施;反馈控制是将输出的变化信息作为输入信息,目的是为防止同类偏差的继续发生。动态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整个过程、目标以及活动进行动态的跟踪,全面、准确及时的掌握项目运作的各种信息,将项目的实际发生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分析,若偏离了标准和计划的要求,就须采取纠偏措施,保证目标计划的实现,动态控制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

  2.2 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阶段和流程

  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组合和管理,通过进行计划、控制、核算以及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将项目成本影响的各类因素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保证其按一定的目标运行,使项目的实际成本在计划成本的范围内,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见图 2.2);事前控制阶段主要进行成本的预测和成本计划的编制,事中控制阶段主要是成本控制的实施,事后控制阶段要对项目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分析

  有效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需要首先从目标成本的预测开始,依次进行项目的成本计划、控制、核算、分析以及考核等连续性工作,各项工作不断循环,形成统一整体,直到工程项目竣工,最终完成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如图 2.3 所示)。

  2.3 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2.3.1 目标分析法

  项目的目标成本是根据项目最终产品的质量、性能及甲方所接受的价格及符合企业利润追求而制定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水平。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的管理思想是:从项目中标开始,工程项目施工的一切行动都是以目标为导向,同时也是以目标成本的完成程度来衡量项目的运行结果。项目目标分析法的目的就是帮助施工企业节约内部资源、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损耗,尽可能的增加企业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益。

  2.3.2 成本分析法

  项目的成本分析法是对工程项目已经发生的成本支出进行分析的一种办法,属于事后控制,是对项目已发生成本进行进行分析,分析项目成本发生节超的原因,通过原因寻找改进措施及办法,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3.3 作业成本法

  项目的作业成本法是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项目的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及核算理念。作业成本法将项目终产品看做是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各种作业链同时也是价值链。企业没完成一项工作、一个项目都是将企业的资源放到这个作业链上形成一定价值,最终形成产品或服务提供给业主,作业成本法是作业分析以及作业成本计算有机结合的控制方法。

  2.3.4 责任成本法

  责任成本法是以具体的部门、单位或者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范围为归集的成本,即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责任成本是按照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以责任对象为计算单位,反应的是责任单位与各类成本费用的关系。

  责任成本法主要是通过划分各个负责单位的成本控制范围和责任,将各自的责任成本与自身的经济效益相挂钩,通过考核激励机制,将成本管理有效的落实到各个责任者的工作范围,保证成本管理实现全员参与,从而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建筑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