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国家“十三五”规划以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一项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相结合为物源,依托农村悠久农耕文化和历史沉淀,吸引和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热门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发展乡村旅游业亦成为我国许多地区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段之一。
乡村旅游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可以融合乡村各项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促进乡村建设,让乡村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加速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变化。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对我国乡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升级的作用越发明显。
秋长街道紧靠惠州主城区,临近深圳市和东莞市,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增长稳定,历史文化多彩,拥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惠州市秋长街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不懈的努力,秋长街道的乡村旅游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带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下一步发展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在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和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惠州市秋长街道发展乡村旅游的区位条件、市场环境、旅游资源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现状等问题,通过案例实证研究,探寻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教训,并从加强政府主导、明确定位规划、深化产业融合、强化机制建设、落实综合保障等方面为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和提升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文主要有二个特点:一是通过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的实证案例研究,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突显特色,快速形成品牌、产生效益,这对乡村旅游开发具有较大的普遍现实意义;二是研究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企业参与、惠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开发模式,这对惠州市其他乡村旅游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 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秋长街道;惠州市。
Abstract
Since the "13th Five-Year Plan", the country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implemente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hich provides a good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Rural tourism, as an effective carrier topromote the in-depth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ruralareas, is a popular way of tourism to attract and meet the personalized and diversified needs oftourists, rely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unique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as thesource of material, and relying on the long rural farming culture and historical precipitation. Rural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mode of rural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of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an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many areas of China.
Rural tourism has a long industrial chain, a wide range of areas, and rich connotation. It canintegrate various rural resources, improve infrastructure,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livingstandards of local residents, promote rural construction, turn the advantages of rural tourismresources into economic advantage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of rural economy. Moreover,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people's work and the pursuit ofa better life, the change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s also accelerated.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of rural tourism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upgrading in China.
Qiuchang Street is close to the main urban area of Huizhou, Shenzhen City and DongguanCity, with advantageous geographical position,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able economicgrowth, colorful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recentyear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Qiuchang Street of Huizhou City has made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rural tourism. Through unremitting efforts, Qiuchang Street's rural tourism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and achieved certain achievements.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dominant position and leadingrole of rural tourism and driv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is the nextdevelopment must focus on the issue.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method,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empirical method and othermetho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ural tourism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combing the relevant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ndition of huizhou autumn long street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market environment, tourism resources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in using the methods of case study, Thisthesis explore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Qiuchang sub-district,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Qiuchang sub-district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leadership, clear positioningand planning, deepening industrial reform,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implementing comprehensive security.
This thesis mainly has two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rough the empirical case study of ruraltourism development in Qiuchang Street of Huizhou City, it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ruraltourism resources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quickly forma brand and produce benefits, which has a greater univers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rural tourismdevelopment; The second is to study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mode in which enterprisesparticipate in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of Qiuchang Street and benefit allstakeholders, which has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rural tourism inHuizhou City.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Qiu Chang street; Huizhou City。
第 1 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十三五”关于产业发展规划中再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现代乡村建设及加快旅游行业发展,此后,全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城乡一体化和现代旅游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设施齐全、功能多元的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园区、森林休闲人家、康养运动基地、乡村特色民宿、风情乡村小镇等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2018 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国家对农村问题日益重视的宏观政策环境,为乡村旅游长远的发展前景铺垫了坚实基础。2019 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 30 亿人次,直接带动吸纳就业人数 1200 万,带动受益农户 800 多万户,乡村旅游总收入 1.81 万亿元,乡村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
广东省惠州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阔的国内和境外旅游客源市场,秋长街道是惠州市知名的华侨故乡之一,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具灿烂丰富的历史与人文资源,具备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惠州市政府更加期待秋长街道以其乡村生态、历史建筑、文化底蕴等优势资源为重要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成为惠州市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并为秋长街道开发乡村旅游大力提供了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在惠州市政府的支持下,秋长街道乡村旅游获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其进行相关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将有利于今后更好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
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城市居民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乡村文化生活、乡村风情民俗和城乡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的新型乡村旅游,极大地满足了城市居民新的旅游消费和生活需求。乡村旅游已成为加快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深度融合,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我国在扩大旅游市场供给、优化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旅游产品结构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而且,乡村旅游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秋长街道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教训,希望研究能够为惠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希望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有所助益。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定义、类型、开发运营模式以及旅游资源利用评价方法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和国民经济社会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上。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乡村旅游业态的升级,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制度、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性、休闲农业经济的拉动性、乡村风俗文化的传承性、以及对农民就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越显重要。随着国家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转变,乡村旅游已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战略需要,本文从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战略、规划、实施及效应进行探讨,并结合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这对丰富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有一些积极的作用。
(二)现实意义。
乡村旅游开发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全国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挥各自旅游资源优势,掀起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地“千村一面”、缺乏特色、破坏乡村原有独特文化和布局等问题,对乡村旅游和乡村建设的长期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独特做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同样面临如旅游主题不突出、产业整合性不强、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缺口大等问题。因此,通过对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对惠州市丰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品类、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旅游品位与服务档次,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亦能为其他地方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四、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查法。
本文研究过程中对惠州市秋长街道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针对性的考察,实地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和乡村,通过座谈访问和资料收集,了解开发现状和未来规划,并对开发的旅游环境进行了实地勘查,获得与研究相关的原始资料和现有状况,从中找到主要存在的问题,更利于研究目标和观点的形成。
(二)文献分析法。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梳理目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现状,同时,搜集秋长街道美丽乡村规划的背景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三)实证研究法。
本文通过对秋长街道乡村旅游茶园村首开区的项目开发背景、开发路径、具体做法和开发成效进行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分析其开发模式的成功经验,以及通过个案产生的积极影响,对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的提升有更好的借鉴。
五、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提出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等内容。
第二部分: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梳理。
第三部分: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分析及模式研究。
第五部分: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第六部分: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第七部分:结论。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梳理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相关概念界定.
(二)乡村旅游
三、乡村旅游开发相关基础理论
(一)区位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资源开发利用理论
第3章 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市场现状和市场特征
(一)市场现状.
(二)市场特征.
三、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一)向乡村现代发展的新战略转变
(二)向品牌化产品转变
(三)向多种合作经营模式转变
(四)向传承乡村文化特性转变
(五)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第4章 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分析与模式研.
一、秋长街道简介.
二、秋长街道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一)得天独厚的旅游区位条件
(二)条件优越的自然资源
(三)底蕴浓厚的人文资源
(四)丰富多样的农业基础条件
三、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市场分析
(一)市场发展阶段
(三)市场经营情况.
四、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总体思路
(一)开发构想
(二)主题定位
(三)开发布局
(四)功能分区.
五、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现状
(一)主要开发产品.
(二)重点资源项目开发.
六、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一以秋 长谷里为案例
(一)项目概括和背景
(二)开发路径.
(三)具体做法
(四)开发效果显着
第5章 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一、乡村旅游开发缺乏政府良好的引导.
乡村旅游主题不突出
三、乡村旅游经济产业融合不够
四、乡村旅游合作机制存在不足
五、乡村旅游保障体系不完善.
六、乡村旅游人才缺乏.
第6章 惠州市秋长街道 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一、加强政府主导,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
(一)强化乡村旅游的全局性发展
(二)政策引导乡村旅游开发方
(三)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
二、合理规划资源,塑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一)科学规划旅游环境.
(二)整合乡村优势资源
(三)营造品牌影响力
三、深化产业融合,实现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一)凸显文旅产业的内在价值
(二)实现农旅产业的经济价值
四、集约资本运用,实现乡村旅游共建共赢.
(一)激活乡村集体资本和村民参与的机制.
(二)发挥社会资本优势
(三)灵活乡村土地资源运用
五、提升综合能力,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落实环境保护与安全建设.
(二)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三)智慧旅游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六、实施人才战略,保持乡村旅游发展后劲.
(一)培育和引入专业化人才
(二)支持人才创业,
(三)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第 7 章 结论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与欧美日等国家相比还存在旅游产品供给、国人消费观念乃至乡村制度保障上的较大差距。但是,毕竟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传统和历史文化的国家,对田园、对乡村、对自然始终有着一份眷恋和牵挂,中国的乡村旅游一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正处于一个转型提质的战略阶段,研究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惠州市秋长街道既没有宏伟的雪山江河,有没有秀丽的山川瀑布,但近年来,秋长街道将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打造的战略产业,把乡村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繁荣和壮大当地农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绩。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理清相关概念和研究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惠州市秋长街道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秋长街道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实践的经验,提出了秋长街道在政府主导、科学规划、产业融合、完善机制和综合保障等方面的对策。
综上研究可得出,秋长街道主要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下,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着实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农村精神面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也可以启动乡村消费市场,实现美丽乡村成为国内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化、产业规模化、服务规范化、效益多元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秋长街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未来将会产生形态更多元、方式更多样、文化更丰富、领域更宽泛、创新更活跃的旅游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在乡村地区,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基础设施、品牌建设等都存在开发深度与广度不够的问题。由于本文对于具体乡村资源在涉及旅游开发保护层面的研究利用,以及国家乡村建设政策等方面情况掌握还不全面,论文探讨仅局限在一个较浅的层面上,内容不尽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继续深入研究。总之,如何更好地推进乡村旅游这一问题在以后的建设和研究中还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oppermann M. Rural Touri sm in Southern Germany[J]. Annals of Touri sm Research,1 996, 23(1) :86-102.
[2]Lane B.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M]. UK :Channel Vi ewPubli cations, 1 994.
[3] Benjamin C.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Di versification Activities for FrenchF arm Househol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4, 10(4) :331 -341.
[4]McGehee N G,Kim K M. Motivation for Agri -touri sm Entr epreneurship [J]. Journalof Travel Research, 2004, 43 (2) :161-170.
[5]Byrd E T,Bosley H E,Dronberger M G. Camparisons of stake-hol der percepti onstouri sm : Impactsinruraleastern North Carolina [J]. Touri sm Management, 2009, 30 (5) :693- 703.
[6]Flei scher A, Tchetchik A. Does rural touri sm benefit from agri- cul ture [J]. Touris Management, 2005, 26(4): 493-501.
[7]Ghaderi Z, HendersonJC. Sustainable rural touri sm in Iran:Aperspedtive from Hawraman Village [J]. Tour 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2, 2-3:47-54.
[8]J. Hwang and S. Lee. The effect of the rural tourism policy on non- farm incame in South Korea[J]. Touri sm Management,2015 (46) : 501-513.
[9]H K. Aytugand M. Mi kaeili. Evaluation of Hopas Rural Touri sm Potential in the Context of European Union Tourism Poli cy [J]. Procedia Environr mental Sciences 201 7(37) :234-245.
[10]KneafseyM Ruralcutural econany tourisn and social relati on[J]. Annals ofTouri sm Research, 2001, 28(3) :762- 783.
[11]PierrcLB. Marketingmaya ethnic toutism promotion in Mexi co [J]. Annals of Touri sm Research, 1 995, 22 (3) : 568-588.
[12]Susan R P.Ethnic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in Wales[J].Annals of TourisnResearch, 1995, 22(1) :35-52.
[13]George H. Authenticity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 sm Research, 1995, 22(3):781-803.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 2017, 10(28) :1.
[15]舒伯阳,马静.中国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演进历程及趋势研究-基于3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9(11) :94-107.
[16]林舒敏.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20.
[17]郑向群,陈明.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框架与模式设计[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 2:106-115.
[18]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态势和前景[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02):40-43.
[19]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 2007, 4(2) :61-68. .
[20]戴斌,周晓歌,梁壮平.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写学报,2006,5.
[21]权丽华,王茜.浅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J].黑河学刊,2018, 4:187-188.
[22]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报, 1999, 1.
[23]李铜山.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误区及其规避[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 5,32(3) :61-72.
[24]方玲梅,李月红,杨帆,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中南
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10(6) :62-67.
[25]李文峰,姜佳将.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J].浙江经济, 2014, 21 :56-57.
[26]张树民,钟林生,王灵恩.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地理研究, 2012, 31 (11) :2094-21 03.
[27]张月雯,冯利民,刘晓蒙,李伟.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J].现代化农业, 2019, 12:45- 47.
[28]熊杰.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J].乡村科技, 2019, 10(上) :12-15.
[29]张丽华,张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9, 1:133-137.
[30]黄震方,陆林,苏勤,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 201 5, 34 (8) :1409-1421.
[31]卢小丽,成宇行,王立伟.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J].资源科学,201 4, 34(1) :200-205.
[32]陈秋红,于法稳.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J].学习与实践, 2014, 96:107-116. .
[33]魏登雪.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关系研究基于居民乡村性感知的视角[D].合肥,安徽财经学院,2015.
[34]林德荣,潘倩.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5:33, 67-75.
[35]郑莹,何艳琳,秦志红,王恒,林月.乡村旅游开发与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
[36]申振东.建设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与监测方法[J].中国国情国力,2009,5:13-16.
[37]赵磊,殷菲.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初探[J].地产,2019, 22:11.
[38]袁中许.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J].旅游学刊,2013,28(5):80-88.
[39]路小静,时朋飞.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2:166-172.
[40]杨继瑞,黄潇,田杰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对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3) :119-124.
[41]龚伟.空间视野下的乡村旅游社区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2]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5) :125-128.
[43]陈湘漪.精准扶贫背景下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经营者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16.
[44]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 2006, 21(3) :12.
[45]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21(6) :757-763.
[46]税伟,陈烈,王山河.城市化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邛崃市鹤鸣村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 21 (3) :97-100.
[47]刘沛林,于海波.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J].地理科学, 2012, 32(11) :1304-1310.
[48]马勇,赵蕾,宋鸿,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J].经济地理, 2007, 2: 336-339.
[49]刘孝蓉.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50]周娟.新时期乡村旅游开发中政府主导的动力机制分析[J].特区经济, 2009 (01).
[51]侯兵,陈肖静.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分析-基于农民参与的视角[J].农村经济, 2008 (06).
[52]谭璇.黔东南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2.
[53]张玉婷.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
[54]徐国麒.民族村寨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1.
[55]屠玉帅.美丽中国视域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
[56]张丹丹,廖民生.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海南省什寒村为例[J].现代商业,2018(6) :93-95.
[57]翟向坤,郭凌.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37(4) :635-640.
[58]许黎,曹诗图,柳德才.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6) :106-111.
[59]吴洋标.威宁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 12:38-39.
[60]冯娴慧,戴光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8) :104-111.
[61]马光远.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承包地流转的权益问题研究-以南京市前石塘村为例[J].黑龙江科学, 2018(11) :163- 164.
[62]黄小芬,毛淑芳.谈富川秀水状元村乡村旅游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1:117-119.
[63]饶斯杰全域旅游视角下土地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探索[J].居业, 2018, 2:38-40.
[64]向明.基于社区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65]陈炼.旅游人类学视野下标水岩哈尼族村寨的旅游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 2016.
[66]张侨.旅游扶贫模式和扶贫效应研究-基于海南省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11:124-128.
[67]谢镕键,朱海冰.海南槟榔谷景区黎族村寨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 2:211.
[68]李玉新,吕群超.乡村旅游产业政策演进与优化路径-基于国家层面政策文本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18(10) :118-124.
[69]张维,郭鲁芳.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经济学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17(1) :44-47, 60.
[70]吴国琴.基于居民感知的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绩效研究-以信阳市郝堂村为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37(4) :38-42.
[71]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
[72]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商务印数馆, 2010.
[73]李剑锋,黄泰圭,屈学书.近30年来我国乡村旅游政策演进与前瞻[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 9(07).
[74]雷洁琼,罗文斌,谢海丽,蒋理.基于农户参与视角的旅游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湖南雪峰山为例[J].现代农业, 2021 (3) :64-66.
古镇旅游是一种近代兴起的旅游方式,古镇因它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世外桃园般的意境,越来越受旅游者的喜爱。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古镇旅游的研究又有突破,参与研究的学科越来越多,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
第2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外对于流域旅游开发的研宄,多集中于城市滨水地区旅游幵发的理论研宄。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相继设立了研究机构,召开了滨水地区开发的研讨会议,许多大学也开设了相关学科研究相应的滨水地区开发问题...
第五章完善辽宁省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一、确立辽宁省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原则供给理念对供给实践起着导向的作用。因此,在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旅游公共服务理念。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响应旅游者的公共需求,并将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纳入旅...
第五章:促进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对策研究从市场角度来看,要深入推进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最根本上的就是需要实现市场上其相关产品的供给平衡。由于两产业的融合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要深化我国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就要从政...
5.深圳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实证研究在中国旅游界,深圳的旅游业举足轻重深圳拥有257公里的海岸线,使滨海旅游得以获得优越的开发条件。大、小39个岛屿与大亚湾、大鹏湾、深圳湾和珠江口组成的三湾一口,储藏了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深圳滨...
摘要山东小清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生态等资源丰富,曾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后因污染严重阻碍了该区域的发展。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加大了对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本文依托综合治理机遇,挖掘沿河历史文化内涵,依托自然、乡村、生态等资源,...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总体实现。同时,我国正在实行“精准扶贫”战略,对于农村在说,扶贫的措施多种多样,无论如何,能使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扶贫都是好政策。...
5大理白族聚居区旅游商品开发的对策建议5.1突出旅游商品开发特色与质量5.1.1设计注重与民俗特色、民族文化相融合白族文化是大理文化的特色之一,具有很强的地方民族性,民俗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最能吸引旅游者关注的核心部分。因此,应该依托大理白...
近年来,国内各种类型的农业博览园不断涌现。农业博览园不断发展,兼具生产、生态、文化、休闲、康体等综合服务功能。游客走进博览园,徜徉在花草林木中,既能增长知识,又可放松身心。...
乡村旅游在长沙市从萌芽、兴起到快速发展,已有近30年历程,它做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美丽乡村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乡村的新动能、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