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校可持续发展之生态困境的表征
(一)高校生态主体系统结构失调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高校生态主体性不明晰。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子系统,由拥有举办权、管理权、办学权的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管制,高校缺乏自主办学和独立做出决策的权力,因此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自主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使高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封闭性,主要表现为高校在办学目标的制定上,高校受控于政府。高校从本质上说是从事高深学问研究与培养精英人才的场所。高校的教师与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应具有创造性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目前高度集权控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高校只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行政化"了的高校完全按行政组织的规章进行决策,行政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高校运行的核心。而高校内部主要进行教学与科研的人员反而不受重视,缺乏自主发展与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的权利,呈现边缘化趋势。高校只服从与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集中控制,高校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追求一致的行为决策,其结果是高校管理者只知道墨守陈规受限于规章制度,缺乏个性与创造力。高校未能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致使高校之间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必然会降低高校的办学积极性,阻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高校发展定位缺乏特色。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的发展定位即高校的"生态位"的准确把握对于高校来说尤为重要。一所高校的发展定位就是"高校办成一所什么类型的大学","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所设定的办学目标与蓝图。由于高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认识不清,不少高校迷失了发展方向。高校办学定位的高度趋同化和缺乏特色等等,均源于这些高校并不清楚自身的本质,从而无法明确发展的使命和目标[36].一方面高校办学目标定位都趋于扩大高校规模,有些地方高校,甚至贷款数十亿来筹建新校区,以为拥有若干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一流大学的榜样,而部分高校更一时冲动打出创建一流大学的口号。这种不切实际的高校定位,实在是与高校理性发展极度不吻合。好大喜功的现象对于一个高校而言是不值得提倡的。高校的传统办学理念浓重,把学术水平看成是高校办学的唯一标志,高校都想"升格",盲目扩规模,上硬件,只顾量的增长,不顾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都想办综合性的一流高校。高校盲目进行更名,造成原有老牌特色学科专业的丢失以及高校对历史文化的底蕴的放弃。伯顿·R·克拉克曾经说过:
"实施高等教育的最不正确的做法就是把所有鸡蛋都往一个篮筐里装。"[37]
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培养的人才毫无个性可言。研究生与本科生出现创造能力偏低,专科生的合作与动手能力薄弱的问题。
高校的发展定位趋同化与模糊化致使高校办学缺乏特色。
3.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
高校学科专业作为高校生态系统中的敏感因子,对于高校的长足发展起着支配性作用。从现状上看,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在设置学科专业时缺乏自主权,学科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不掌握在高校手里,而在政府手中。目前我国只有清华、北大、武汉大学等高校拥有学科专业的自主设置权,其他高校都要经过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与备案。政府出台的专业目录也都是指令性的,高校要设置超出规定范围的学科专业须由政府另行审批,因此高校只能在指令的范围内选择学科专业。虽然对一些缺乏监督机制的新建高校来说,规范其办学行为有其社会合理性。从长期来看,政府在强调办学质量的同时,忽略了高校专业设置的另一重要方面,即满足社会需求与服务社会需要的专业在高校学科专业中的缺乏。一些省属高校与重点高校相比,由于师资、设备、生源、资金方面的差距,在专业设置上处于劣势。其次,从高校自身定位来看,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研究型的老牌大学在申请设置新的学科专业时相对容易,但其盲目追求专业建设的"大而全",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而忽视基础"特色"学科特色的保持。而一些新建的地方以教学为主的高校在申请建立新的学科专业时却得不到相关行政部门的审批,致使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只得在老牌综合性大学后亦步亦趋,造成高校间学科专业的重复设置,致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失调,不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后,一些单科性的高校学科结构划分过细、口径过窄、学科壁垒森严,难以适应多样化的人才输出要求。违背了高校生态的开放性与平衡性,造成高校人文性、学术性难以生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特色。
(二)外部生态环境变动频繁不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
1.政策界定不清,高校定位不准。
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发点的根本依据是高校办学定位。在这里,教育政策从广义上看,并非特指哪个法规。当前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高校出现许多问题,都与政策定位不清有很大的关联。首先,政府对于高校的性质地位认识不清。高校均由政府统包,政府全面把握了高校办学兴衰的大权。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政策代表和体现了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功能,造成高校整体性功能的失调。其次,对高校的办学定位把握不准。高校究竟是要培养精英人才还是专业人才发展方向定位不准,高校人才培养的流向以及培养出的人才是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关注不够,高校的发展能否与基础教育相衔接,高校对逐渐从大众化阶段走向普及化阶段的外部政策环境变化缺乏清醒认识。最后,政策环境过多禁锢,也使高校办学无活力。美国有名经济学家福里德曼曾说:"公立教育是一种政策垄断性的教育, 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 造成教育的效率低、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认真。无论从经济学或是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都是不成功的。"[38]
政策环境作为高校教育生态环境中的外部环境,对于高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实力发挥着重大的制约性作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力仍然过大,直接带来的问题是政校不分。
由于政府控制模式一直从未改变。政府制定着高校内部管理制度,高校制度的变革常常也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来逐层进行推动。
2.经济环境变化加剧,高校无力应变。
中国高等教育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它虽然在历史上曾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高校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习总书记在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一词,指出市场竞争逐步走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社会经济面临着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时期。一些高校却未能及时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高校应对外界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时,变得有些手足无措。1997 年以来,虽然国家通过"共建"、"合作"、"合并","协作","划转"等五种形式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39].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国高校体制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与社会发展,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常态",更不适应经济时代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自成体系的封闭的办学模式及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极为不协调;以国家包括各级政府办学为主体与多元的市场经济不协调;目前高校办学模式与市场经济平等竞争的模式也不协调,再加上高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难以发挥自主性去应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激烈变革。
3.文化环境变革的负面影响,高校深受冲击。
文化环境是指存在于生态主体之间并影响生态主体活动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的总和[40].高校在文化生态环境(Cultural Eco-Environment)中发生与发展,受文化中多种生态元素的影响,教育对文化起传播、发扬与再造的作用。教育与文化、如影随形、相互依存、互相影响。高校的文化环境内容主要包括高校的精神文化环境与高校的物质文化环境。高校的精神文化环境包括高校的办学思想、道德追求、价值准则、经营理念与年有所增加。"[43]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快速增长。菲利普·库姆斯在其专著《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中指出,教育的扩展包括两种冲突:一种是教育外部环境的急速变化与教育系统缓慢发展的冲突;一种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规模急剧扩张的惯性冲突[44].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整个劳动力市场都在发生迅猛的变化,衡量教育质量不在以高入学率为尺度。高校规模的适度扩大会对社会生态系统带来促进作用,高校规模的过度扩张会对社会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会造成大量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出现问题。造成教育质量下降,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而且造成了教育结构的失衡。高校规模的过度扩张,必然超出一定教育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3.高校投入不足违背"限制因子定律",阻碍高校快速发展。
2011 年 2 月,《求是》杂志刊发中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组的文章中指出,尽管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从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来说,教育投入依然不足。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发展的速度与质量[45].一是跟国际平均水平比,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偏低。二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到 2012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要达到我国 GDP 4%的目标,这也仅能满足全民教育的基本需求。三是政府财力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实际需求上存在不匹配。各级政府隶属的教育事权并未随政策的改变作出根本性的调整,一些教育经费短缺的县级政府根本无法达到国家教育部在教育上的要求。教育法在实际运行中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四是社会对教育投入水平明显不足,与缺乏政策支持有直接关系。文章强调,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在高校连年招生人数增加与要求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下,原有办学资源与条件已经难以满足当今高校发展需要。一些地方高校由于人均拨款标准低,多年负债现象也较严重,运转出现困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连生指出:"首先,财政收入占 GDP 比例偏低;其次,政府治理结构不完善;第三,各级政府教育经费负担权责划分失当降低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总水平,这几方面致使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46]
正如布鲁贝克所说,即便是最富有的国家也不能充足支付起普及高等教育所需要的经费, 除非社会自愿再分配目前用于国家发展各个领域的国家资源, 否则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普及高等教育[47].我们在第一章提到过,高校各项教育经费是支持高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教育设施等投入是其物质流。当能量流或物质流不足时,就会成为高校发展的限制因子,阻碍高校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同时也会限制高校教学与科研水平。同时信息流诸如卓越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匮乏,会影响高校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变革。高校生态系统在相对不变的输入与输出环境下,获得相对"恒常态"平衡。然而,当高校的输入不足时,同样会造成输出问题也就是我们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研究出的科研成果,不符合社会的需求与期望。这样科研投入信息流的输入与输出就会失去平衡。高校投入与输出问题会带来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高校自身功能失调。
4.高校办学竞争混乱无序,导致高校的生态位趋同。
高校的竞争实力不仅体现其发展定位都要创建一流大学上,更体现在高校对于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持程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极低,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的分类与定位趋同问题,高校都在向同质化方向发展。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将注意力用在追求规模的扩张上。如高校招生数、专业数、学科门类数、硕博学位数、科研经费数、专利数等,导致整个高教系统功能性失调。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在功能上相互僭越,而造成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结构性过剩表现为单一功能的恶性膨胀[48].高校生态位趋同问题导致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缺乏自我创新、自我调节的动力,高校子系统与环境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明显乏力。
生态位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研究生态主体在群落与环境的相关性,在自然界中,每一个生态物种都有一个属于自己最适合的位置。一个生态位只能容纳一个物种,它才能与其临界生态位产生物质、能量、信息间的交换。同一生态位如果出现两个物种,必然会导致资源紧缺,造成该物种的灭亡。作为高等教育子系统的高校也同样适用生态位理论,如果不同的高校都采用同样的办学理念、学科专业、资源配置等,就会造成不同高校的生态位的重叠[49].根据上文"生态位原理"我们可知,高校生态位是高校对资源与环境的阈限选择所构成的集合体。高校生态位既反映出高校所处的时空位置,也反映出高校所在的层级位置。高校所占有资源与环境层级位置越高,高校就越富有竞争力,高校对外部资源与环境的适应能力越高。如果把高校对外部资源与环境的适应度作为纵向坐标,环境梯度作为横向坐标,一般可用正态分布的曲线表示。由于资源与环境具有多种维度,所描述高校生态位的资源梯度可看作是一个超体积模型(如图 2-1)。由于两所高校生态位趋同,加之市场资源有限,会产生高校之间激烈的竞争。其所处的资源梯度越高,适应外部资源与环境的能力就越强,竞争力也就越大。
因此对于争夺共同资源导致生态位重叠的高校 A 与高校 B 来说,因为都处于同一生态位(如图 2-2),其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竞争力减弱就会阻碍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特色发展,违背高校教育生态的多样性[50].
5.高校生态区域结构不合理,影响"教育生态边缘效应"的发挥。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 2011 年颁布的我国经济区域划分办法,将我国 31 个省市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部四个生态区域(如表 2-1)。本文将从我国各省市的高校规模、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等几方面来分析我国高校中区域结构不合理之现象。从高校的教育规模、师资力量、高校经费投入等几方面比较三大生态区域之间的差异,正因为对西部生态区域重视程度不够,所以边远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总体上与东部、中部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影响高校教育生态边缘效应的发挥,限制高校整体性功能的实现,进而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
(1)四大生态区域高校教育规模,西部地区规模偏小。
衡量生态区域高校教育规模主要是看不同地区高校的毛入学率。而"高校毛入学率"是指该区域高校的在校生数量与该地区的适龄人口数量之比。我国高校适龄人口年龄为18 到 22 周岁,计算公式为:高校毛入学率=地区内普通高校在校人数/地区内高校适龄人数×100%.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 年)》与《中国人口普查资料(2010 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地区高校区域分布不平衡,西部地区每十万人的在校学生数偏低[51].从高校毛入学率来说,东部、东北部地区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尤其是某些发达省市的高校毛入学率已达到 6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而中部地区毛入学率在 30%左右,西部一些地区毛入学率仅为 20%,东北部地区毛入学率在 35%左右。
因此,高校毛入学率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区域差距之大,我们可以看出优质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东部、东北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处于劣势。
(2)四大生态区域高校教育师资力量,西部地区偏少。
衡量地区高校师资的指标主要有高校的生师比、专任教师数、教职工数、副高以上职称人数等。本文中的"生师比",是指高校在校人数与专任教师数之比,是反映该地区教育资源是否充足、办学质量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从《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可以看出,如表 2-2 所示,我国四大生态区域中中部地区生师比最高,其次是西部,东部第三,东北最低。从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在师资力量最为雄厚,东北次之,西部地区总体水平较中部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四大生态区域高校教育经费投入,西部地区偏低。
衡量不同生态区域教育经费的指标主要看不同地区高校教育经费占地区总教育经费的比例等。根据 2012 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相关资料可以看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教育经费存在显著的差距(如表 2-3 所示)。从高等教育总体教育经费支出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仍领先于中西部与东北部生态区域。中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的经费投入亟待加强。
地方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截至2012年5月22日,中国地方高校达2021所,占全国高校总数2132所的94.8%,与此同时,2011年地方高校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94.5%、95%、94%.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
一、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外语专业始终被当作是具有基础学科性质的专业教育,外语则一直被定位于文学学科门类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而外语类专业肩负的使命则是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等课程,培养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
结束语当前,我国高校发展正处在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逐步过渡的进程中。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不断深化所带来的高校外部生态环境的频繁变动,高校必须通过调整自身内部的生态系统结构来适应外部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用生态学原理分析高校可持续发...
一、引言在各个工程行业中,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的企业,无论是执行还是决策机构,都发现存在着难以获得高级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的问题。我国工程院的研究发现,其直接原因在于我国的工程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出身于技术专业,这种现象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对工程管...
一、模拟实习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内容(一)国际贸易商务模拟实习的重要性国际贸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如一般从大学三年级71=始,学生会陆续接触国际贸易实务、发展经济学和宏微观经济学等课程,而且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
随着军事理论课在高校的普及,其教学模式也越来越走向成熟,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如何继续完善其教学的实践途径,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也是我们军事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1开设军事理论课的实践意义(1)军事课程的开设是宪法和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
第3章调查结果分析与结论3.1学生音乐素质现状分析调查数据的处理是按照统计学里的基本原理进行的,并却分别对所调查的四所学校的在校的大学生中的男、女生的比例,文科、理科、工科的比例和学生所在不同年级的比例进行了对比,这么细致的对比作出的统...
构建一支目标清晰,岗位职责明确,知识、能力与素质互补,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通过整体设计、分类指导、协同推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对于培养德优品正、业精致用、拓新笃行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形成人才培养品牌至关重要。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不仅从...
注重中医思维,以学科建设推动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中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其特色,但现行中医教学中套用西医课程范式,教学内容没有从本质上反映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成果大多没有遵循...
【摘要】:1985年,国家教育部颁文提倡我国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中文系应当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近30年来,不少地方高校在本科影视教育发展期间不无遗憾地沦为第三世界。若要改变弱势现状,就必须设立影视专业,将影视课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