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商务管理论文 >

黑龙江省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发展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15 共371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黑龙江商务部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探析
    【第一章】商务部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研究绪论
    【第二章】国际区域合作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3.1】黑龙江省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发展现状
    【3.2】黑龙江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形势分析
    【3.3  3.4】黑龙江省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黑龙江省商务部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开展国际商务交流与合作的策略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黑龙江省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势必会带来科技的突破和创新,推动产业革命的发展和深入,并形成产业和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和产业,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政府对发展国民经济和产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并将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确保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样,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加强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而且,黑龙江省也同许多国家建立了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关系,比如,同俄罗斯建立的合作联盟,加强了两国之间文化、经贸等方面的交流,并实现了对层次、高水平、宽领域的对俄交流与合作格局,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同韩国、日本、朝鲜、以色列等过的交流与合作,以共同促进区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加快推进了本省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昌盛。

  3.1 黑龙江省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的占地面积总计 45.4 万多平方公里,大约占我国总面积的4.7%.其北部和东部分别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界,并且和俄罗斯相望,西部则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相邻接壤。而且,聚集了雄厚的物质资源和产业基础,其资源优势极为突出,是中国能源原材料、商品粮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黑龙江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的优势,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并且,随着《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的出台以及国家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黑龙江省通过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了地方经济跨越式的突破和发展,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额等各项经济指标都有了明显的增加。

  2012 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为 13691.6 亿元(具体如表 3-1 所示),从固定投资方面而言,近年来,投资总额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其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占 GDP 的比重由 2009 年的 60.7%提高到 2012 年的68.5%,其投资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独特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为海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提供了商机。

  

  另外,我国自 1992 年以来,一直将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且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要求在不断深化沿海开发同时,要加快内地开发和沿边开发,实现对内对外开发相互促进[25].2007 年 8 月,在《东北振兴计划》中提出了东北振兴要扩大对外开发,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表 3-2 显示,2009 年-2011 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1 年,达到 385.1 亿元。2012 年,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比下降 1.8%,然而,其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

  3.1.1 黑龙江省同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合作现状

  俄罗斯位于欧洲的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总占地面积有 1707.52 万平方公里。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重工业基地实力雄厚,科技发展的潜力很大。

  但是,俄罗斯也有发展的短板,如轻工业、农业比较滞后,轻工业纺织品、食品、农副产品无法自给自足,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日常需求。

  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和食品工业经济发达,工业加工能力也十分强,因此,双方刚好可以通过交流与合作来达到互补,俄罗斯可以发挥其在能源矿产品、机械设备以及原材料方面的优势,与黑龙江省积极合作,而加工制造业对于黑龙江省来说是其强项,可以加大对俄轻工业、农业和高科技产业等产品的出口力度。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俄罗斯之间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并签署了相互之间加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科技创新与旅游发展等多项合作协议,而且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还开办了批境外企业,在建筑业、农业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黑龙江省也在加大同边境口岸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其投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和措施。另外,通过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多次会晤,奠定了中俄友好合作的基础。当前,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总体发展和我国同俄罗斯经贸合作的不断推进,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也将面临新的环境、机遇和挑战。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主要呈现以下态势和特征:

  (1)合作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 黑龙江对俄贸易主要采取单一的小额贸易,虽然依赖度很高,但小额贸易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对黑龙江对俄贸易的长期的健康发展促动作用不大。2005 年后,省政府提出对俄战略升级,合作方式由以单纯贸易为主向贸易与投资合作并重转变,由以商品贸易为主向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全面发展转变,由以边境地区为主的局部合作为主向以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区域合作转变,由以经贸层面互动为主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转变。

  (2)双边经贸合作结构变化较大 目前,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双边经贸结构已得到优化,过去以食品、轻纺、木材、钢材、矿产品、能源等进出口为主要内容,对俄战略升级促进了黑龙江对俄罗斯在建筑与房地产开发领域、矿产资源和能源、机电及其他高科技以及产业合作。

  (3)双边经贸合作总体态势保持良好 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从 2008-2013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情况看(具体如表 3-3 所示),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贸易额有所下滑,但是,双方合作总体状况相对稳定,仍然保持良好的态势,2010 年,双边贸易局面有所好转,2012 年,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 21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2%,占全国对俄罗斯总贸易额的五分之一以上,对美国进出口 21.1 亿美元,同比下降38.3%,对印度进出口 5.7 亿美元,同比下降 46.4%.因此,俄罗斯仍然作为黑龙江省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经贸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4)双边经贸合作的对接性有所提升 黑龙江省同俄罗斯之间经贸合作的对接主要体现在政策方面,2003 年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计划和东北地区振兴战略,俄罗斯出台了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一举措实际上已经将区域性国际合作纳入战略实践路径之中。

  2009 年,中俄两国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 年)》,同年,俄罗斯批准了《2025 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6].2013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中俄两国共同确定了双边贸易额2015 年达到 1000 亿美元和 2020 年达到 2000 亿美元的近、中期目标。此外,中俄两国有世界上最多的各层次、各领域的会晤、磋商机制。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州区的地方政府建立了相互定期的会晤机制。

  3.1.2 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区域的投资贸易合作现状

  东北亚地区是黑龙江省参与世界范围内国际竞争重要的缓冲地带,根据现阶段黑龙江省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大部分企业的经营能力,根本还缺乏能力去迎接关贸总协定的挑战,而且关贸总协定的例外条款也无法全面保护其合法权益。然而,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俄罗斯、朝鲜、内蒙古等国开发的市场就为黑龙江省提供了一个发展过渡和增强实力的平台。因此,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巩固和扩大黑龙江省在该区域的市场份额,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东北亚幅员辽阔,经济区主要以中俄、中蒙、中日、中韩的经贸合作为主要标志,形成了包括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相互投资、劳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双边合作。东北亚地区是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27].

  2011 年,中国同俄罗斯、日本、韩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9.9%,2012 年,中国同俄罗斯、日本、韩国的贸易额分别为 881.6 亿美元、3294.5 亿美元、2151.1 亿美元,其涨幅分别为增长 4.9%、下降 3.9%、下降2.5%,而且,因为朝鲜、蒙古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中朝、中蒙的合作规模及合作水平都相对有限,但纵向对比而言,中国与朝鲜、蒙古的合作发展迅速。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国同日本的经贸合作日益频繁,双方经济相互依存度也逐渐提高。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同我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中日经贸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资金压力有所缓解,并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技术水平、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中国与韩国与 1992 年正式建交后,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并且在安全、教育、环保、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与东北其他国家相比,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是仅次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资源宝库,已成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地,而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使得对外劳务输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商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