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具体的组织,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的地位取决于文化在国家、民族、组织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那么,文化是什么?它和人具有怎样的内在勾联?在一个具体的组织中,它对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具有怎样的作用?本文试对此进行阐释。
一、何为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深邃而外延广阔的概念,对其界定是一项十分艰辛而又复杂的工作,无论我们多么认真,自认为思考得多么缜密,也难免管窥蠡测、挂一漏万。自古至今,很多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等等都对文化进行过这样或那样的界定。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C.克鲁克洪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对自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以来西方文化定义现象进行过统计,从1871年到1951年各学科的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有164种。至今,一种说法称已有二百余种,另一种说法称已达五百余种。无论哪种说法成立,我们都可以看出文化概念自身的时空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在中国古代,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文"的本义指花纹、纹路,后引申为文字、文章、文采、礼乐制度、修养道德等多层含义。"化"的本义是变化、改动、生成。"文"与"化"联系起来使用,最早出现于周易。贲卦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纵横交织的各种社会关系。作为一个词语,"文化"在西汉以后才正式作为专有名词使用。汉刘向说苑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可见,从汉朝开始,文化即有与武力、武功相对的文治和教化之义。
与中国古代对文化的界定不同,西方的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种、培育、尊重等多种意义。英文、法文也用cultura来表示栽培、种植之意。基于这样的语意理解,安托万.菲雷蒂埃在1690年编撰的通用词典中,把文化定义为"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从而引申、演变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这样它就与中国"文化"一词"文治教化"的内涵较为接近。所不同的是,cultura除了具有中国古代"文化"主指精神领域以外,还引申到了物质生产活动领域。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文化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于1871年在其著作5原始文化6一书中提出的:
"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这里,泰勒从精神领域对文化进行了界定,这种界定为后来人们对文化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一个范式。
在泰勒之后,文化概念在漫长的变迁、发展中,逐渐演化成两个基本的维度:一是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凡是自然以外的一切人为创造均为文化。换言之,凡是经过人类创造、加工或改造过的东西,凡是打上人的印记的存在都是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宏观意义上的文化)。所谓技术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政治文化、观念文化、心理文化等等,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结为或统摄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是认为文化是与自然的或人工的物质相对立的存在,是指人类的各种精神现象和产物,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各种观念和社会生活行为规范的总和,即精神文化(中观意义上的文化)。从结构上看,精神文化可细分为两方面:一是非观念文化,包括(自然)科学理论、技术、政治法律制度等等;二是观念文化(微观意义上的文化),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观念文化也叫意识形态。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
二、人是文化的存在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人创造了文化。同时,人又居留于文化之中,潜移默化地受着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文化人"。人是文化的存在,具有文化的属性。关于人的文化属性,马克思、阿尔都塞、卡西尔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马克思在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6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指明了只能从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关系中去把握人的本质,而不能从生物学的意义上去寻求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如果企图从生物学的特性去寻求人的本质,那就只能找到人同于动物的兽性,而不是人的本质,就不能把人和动物根本地区别开来,同时也不能把人类自身区别开来。人不是单纯的自然物,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在于他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关系,并且这种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本质的这种具体性、历史性可以从纵、横两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同一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由于社会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为基础,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人们的地位和生产关系的不同决定了人的本质的异质性。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就具有相互区别的、不同的本质。另一方面,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范畴,带有特定时代的印迹,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了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变化性和具体性。
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因此在马克思那里,人是一种"社会人"。那么,这种"社会人"和"文化人"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而"思想"就是文化,或者说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思想(文化)的社会关系又对物质的社会关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作用,从而使物质的社会关系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因此,在马克思那里,社会关系就是一种文化关系。由于人的本质决定于社会关系,因此逻辑地得出:文化决定人的本质。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人都具有文化的属性,是文化的存在。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也对人的文化本质进行了阐述。他从意识形态的视角研究了文化问题,从而也论述了人的文化性问题。在保卫马克思和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6中,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无意识的、永恒存在的文化客体。在他看来,作为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体系,意识形态以形象、神话、观念、概念、宗教、哲学、伦理、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表面上看,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但本质上却是一种无意识的文化客体。阿尔都塞指出:"即使意识形态以一种深思熟虑的形式出现(如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它也是十分无意识的。意识形态是个表象体系,但这些表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和-意识.毫无关系;,,它们首先作为结构而强加于绝大多数人,因而不通过人们的-意识.。它们作为被感知、被接受和被忍受的文化客体,通过一个为人们所不知道的过程而作用于人,,因此,意识形态根本不是意识的一种形式,而是人类-世界.的一个客体,是人类世界本身。"这说明,在阿尔都塞那里,意识形态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同时存在的文化结构。这种文化结构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这种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结构对人具有怎样的作用呢?由于任何一个人从出生的时候起便处于特定国家和民族意识形态的包裹之中,受着特定意识形态的模塑与浸泡,因此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对人具有询唤(塑造)作用。也正是基于此,阿尔都塞说:"人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动物。"他甚至认为,个人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接受着家庭意识形态的模塑了。
那么意识形态和文化是怎样的关系?意识形态一词肇始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哲学家德斯图.德.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它的法文写法是Ideologie,意指"关于观念的学说"(science of ideas),也叫"观念形态"、"思想体系"等;意识形态英文写法是Ideology,指观念学、思想体系、空想等;在俄语中,意识形态包括思想体系、思想观念等意义。在我国,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现代汉语辞典对意识形态概念作如下界定:"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也叫观念形态。"可见,意识形态就是观念文化,相对于非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来说,它是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本质。在一定意义上,它决定着非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阿尔都塞所指认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客体"、一种社会结构,就是在观念文化的意义上来使用意识形态的。由于意识形态就是观念文化,那么阿尔都塞所说的"人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动物"也就是说"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动物"。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也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在5人论6中认为,任何人都存在三个系统:感受器系统、效应器系统和符号系统,其中,前两个系统是任何生物都具有的。凭借感受器系统,生物能接受外部刺激,凭借效应器系统,生物能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符号系统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特有的系统,包括语言、神话、哲学、艺术、道德、科学等。卡西尔认为,不能根据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或共有的属性去界定人的本质,而只能从人所特有的属性符号系统也即文化去定义人。在他看来,"符号,是-人的本性之提示.;文化则是-人的本性之依据.。"因此他说:"像语言、神话、哲学、艺术、道德、科学等"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虽然"理性"也是人所特有的,但卡西尔反对用"理性"去界定人的本质。他认为,把人定义为理性是不充分的,必须加以修正,因为理性只是文化的一种形式而不能统摄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可见,在卡西尔那里,人是一种"文化人"。
三、文化询唤管理中的主体和客体
人居留于文化之中,潜移默化地受着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文化人"。故此,在一个具体的组织中,无论是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者还是作为管理客体的被管理者,也同样受着所在民族、组织文化的模塑和召唤。
率先把管理与文化联系起来思考的人,当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他在管理学一书中指出,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还应是一种文化,他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制度中。在这里,说管理"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说它"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制度中",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信念,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管理主体,从而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因此,无论管理主体是否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处于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中,它总是以文化为转移并受其社会的价值传统和习俗的支配,他的管理运行和所要实行的价值目标都受制于这种文化环境;而且管理主体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也都受制于一定的文化意识的引导。可见,文化对于管理主体具有询唤作用。当然,对管理客体亦是如此。在管理中,文化的这种询唤作用至少表现在:
(一)对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询唤作用
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由于各个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同样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美国是个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强调个人的自由、价值的实现,推崇英雄主义、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个人也不太注重对社会的义务。受这种文化的询唤,美国组织中的管理注重突出个人能力,注重激励个人的竞争、创新和冒险精神,鼓励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管理理念对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个人缺乏社会责任,合作意识较差,难以形成团队合力。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国家,无论是传统的儒释道文化还是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都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注重集体主义和伦理道德等。受此文化的询唤,大多中国组织的管理,全局、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重视群体的和谐与稳定,强调个人的成就、幸福依赖于组织的发展、兴盛。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人的价值观特别注重团队意识,推崇"人和",提倡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忠诚。在该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式管理特别重视团队精神,强调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满足。
(二)对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的询唤作用
在管理中,文化的这种询唤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组织内部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的导向作用。
这种作用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文化直接导引组织中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思想、价值和行为;二是通过组织整体统一价值观的认同来导引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群体思想、群体价值和群体行为。通过文化的这种导向询唤作用,使管理的主客体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社会、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念,自觉把个人目标与社会、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三)对社会凝聚力的询唤作用
文化通过询唤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彼此相互信任和依存关系,使彼此的思想、行为、感情、信念、习惯及沟通方式与整个社会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无形的合力,以此激发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并为社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四)对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工作热情的询唤作用
文化是激发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能使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能诱发他们的创造热情。这种激励可以将被动行为转为自觉行为,化外部动力为内部动力,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以及社会目标的实现。
上述文化的询唤作用不仅是文化对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单向度询唤过程,而且是一种文化询唤主客体和主客体对文化认同的双向互认过程。在这一互认过程中,不仅包括文化对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模塑、灌输作用,而且包括作为社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对一定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精神的承认。经过这种互认,就能够培养、塑造出文化所愿意看到的主体;反之,主体也能够自觉按照文化、社会价值观的要求振奋精神,不断进行自我激励,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规约、凝聚到社会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上,自觉为社会目标的实现而勤奋工作。
〔参考文献〕
〔1〕〔英国〕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法国〕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2-20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K〕.5.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618.
〔5〕黎红雷."文化人"假设及其管理理念知识社会的管理哲学〔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97.
〔6〕〔德国〕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4.
〔7〕李兰芬,崔绪治.管理文化〔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