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八篇:卫生学校中职学生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措施
摘要:卫生学校中职学生心理特点表现独特,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所以卫生学校在班级管理方面应予以充分重视,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在卫生学校中职学生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了简要论述, 希望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改善和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级管理; 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
卫生学校中职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相比表现出独有的特殊性, 部分中职学生来自中考落榜学生, 此类学生成绩相对较差, 学习能力处于中下等, 面临较为严峻的现实压力以及就业压力, 导致中职学生中焦虑、抑郁、畏难、厌学等心理问题较为普遍, 部分学生甚至已经处于集体边缘, 理想与志向缺失, 无法与同学展开正常交流;或是无法忍受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挫折, 而肆意放任自流[1].这种性格的缺陷往往会引起相应的不良行为, 例如厌学、上网成瘾、吸烟酗酒等等。由此来看, 中职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不断予以完善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详实记载学生心理辅导过程, 同时也可视为心理辅导的必要依据。教师在日常生活以及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状态变化, 并做好观察记录工作, 特别是对于曾经伴有心理障碍的部分特殊学生, 教师应重视其心理辅导, 及时做好档案记录的完善。学校和教师通过学生心理档案可以良好把握学生动态性心理变化, 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与此同时, 学生可利用心理档案主动查阅个人心理状况, 清晰认识自身有无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变化, 以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2 通过班会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指导
卫生学校中职学生通常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 其生理以及心理快速发展, 同时面临竞争的压力也逐渐增加, 思维方式逐渐趋于成熟, 社会阅历不断扩展, 很容易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2].倘若无法及时解决其中一些关键问题, 那么学生身心健康将会受到不良影响, 甚至会导致行为障碍以及人格缺陷。从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教育背景来看, 学校无疑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 同时也是针对性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对班会这一形式加以充分利用, 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会的形式组织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部分: (1) 知识理论课。可结合中职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开展心理指导, 开展各类主题班会, 例如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教育、心理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我与网络等等。学习心理知识时应做到明确认知, 矫正学生观念, 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 充分应对心理冲突。 (2) 活动训练。活动训练是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 其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互访互问以及角色模拟游戏等, 学生们通过活动内容实现了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 掌握了人际交往技能, 并且学会了发泄愤怒、转移负面情绪以及宣泄痛苦等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手段, 实现了防患于未然。
3 通过课堂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指导
教师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通常都发生在课堂活动中, 因此课堂教学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 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心灵熏陶、培养的重要过程。就当前中职教材而言, 各科目教师均可在备课环节加入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目教学中, 互为补充[3].以基础医学教学为例, 教师可开展情感教育活动, 或利用情景教学等方法激发、陶冶学生内心世界, 在教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积极、拼搏的积极品质;在理科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着重训练学生思维科学能力;而体育课教学中可适当引入挫折教育, 引导学生不断进取、敢于竞争, 锤炼其坚强意志;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学, 教师应着眼于德育角度, 开展品质修养教育, 将心理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道德品质。应注意的是, 教师应不断提高个人认知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师生互动交流中以个人心理特征以及人格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组织心理健康教育,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学的相统一,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此情况下, 学生能够正确、全面、可观地认识自我, 其优秀品格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逐渐形成, 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减少。
4 合理设置目标, 充分激励学生
管理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自身能力, 同时也与激励水平有着密切关联[4,5].换言之, 人的积极性高低对于其工作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这一管理原理出发, 探索研究如何对学生心理活动予以最大程度激励是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中职教师应采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个人动机, 通过动机以及强化动机机制对学生个人行为施加正向的影响。应结合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来设置合理的班级目标, 将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利益联系在一体, 确保学生主动性、自觉性以及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中职班集体应设立争创班级先进典型、红旗团支部等奋斗目标, 而班级内各个小组到每个学生个体都应以班级总体目标为中心, 制订出与小组或者个人实际情况相符的分目标, 通过激励人心的奋斗目标时刻引导学生奋斗行为与动机, 使之不断进步。此外,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以目标为标杆, 分析个人行为是否对达成目标有所裨益或有不良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性;而教师应及时表扬那些实现分目标的小组和学生个体, 保障学生渴望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积极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并最终肯定自我、接纳自我,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 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并解决问题, 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雁。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 (1) :64-66.
[2]邱翯。中职学校班级管理过程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1, 27 (7) :143-144.
[3] 陶少芳。浅析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的渗透[J].新校园 (上旬刊) , 2013, (9) :87-87, 88.
[4] 刘立新。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J].速读 (下旬) , 2015, (6) :71-71.
[5]农淑琴。班级文化建设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方面的作用[J].考试周刊, 2015, (56) :182-182.
中职生由于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及其个体心理特点的影响, 常见各种心理问题, 是中职教育的重要挑战。中职学校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已有不少研究⑴。...
目录摘要一、前言1、大学班级管理现状2、管理心理学与大学班级管理二、如何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进行班级管理1、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培训班干2、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加强班级凝聚力3、运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1)信任激励法(2)情感激励法(3)榜样...
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利于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需要从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
当下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素质。近几年, 随着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校园事件层出不穷, 譬如失恋自杀事件、暴力情杀事件等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