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导向(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1-30 共12172字
2、管理理论的启发性。
管理学的绩效导向可以将这门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区分开,但这只是从学者研究角度进行的划分,并不能完全说明它的学科属性。实际上,管理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应用学科,有着自己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管理实践是管理学研究的起点,从管理实践的角度考察管理者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早在1954年,德鲁克[7]根据对几十家不同规模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的观察,写成《管理的实践》一书。书中对管理职责的论述,即管理企业、管理管理人员、管理工人和工作,大致划定了企业管理实践的范围,并指出“管理不能成为一种精确的科学”.对于未来的经理工作,德鲁克预言道:“(明天的经理)将不得不掌握一整套新工具---其中有许多公式,将按经验法则办事的做法转变成为凭原则和概念来办事,用逻辑性的、强调内在联系的思维方式来取代对事物的偶然性的认识,……明天的经理不可能再凭直觉来办事。”
同样是通过直接观察和分析管理实践,明茨伯格[12]得出的结论略有不同。他认为“组织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对它的管理是一种困难的、微妙的工作,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的默契”.他提出的管理风格三角形中,把科学、艺术和技巧列为管理的3个支柱,尤其不赞同德鲁克对直觉的看法。他幽默地说:“德鲁克1954年曾经写道‘直觉’管理者的日子屈指可数了。而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仍在数着这样的日子”.在他看来,管理不仅不是科学,而且需要直觉。
“直觉”这一概念很容易造成分歧,因为本能的冲动、依据情感或经验做出的判断、创造性的“顿悟”都属于直觉思维。直觉的基础是人所具有的知识,当各种知识组块以非程序的、综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时,就可以形成直觉思维的结果[13].直觉思维的效力自然与知识积累水平有关,贫乏的知识只能产生简单的判断,丰富的阅历、深入的思考则可能催生出有洞察力的远见。有关直觉决策的研究表明[14],决策过程离不开直觉,直觉思维有其局限性,但通过与逻辑思维相互补充,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管理实践中需要直觉的原因主要有3个:①管理活动有着复杂的情境化因素,包括不确定的或未知的因素,或如明茨伯格[12]所言“实践的特色在于它的模糊性”.管理者处理许多事务时不能仅凭简单的原则,现有的显性知识体系又不能从各种情境化因素中梳理出清晰的逻辑结构,因此管理者根据自己的、包括经验在内的知识组块进行直觉思维。②管理活动有时效性,有限理性的管理者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对问题做出反应,而根据不完备的数据和逻辑推理无法完成此项任务。对于这种情况,牛根生[15]曾生动地比喻道,“猛虎突然向你扑来,你是不需要逻辑论证‘我是否武松’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打!”.③当代企业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倚重创造性思维,而严密的逻辑演绎不可能给人以新知识,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仍是直觉。
管理实践中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或者被自觉地整合在一起,以避免管理实践中的盲动倾向或保守倾向。重要的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所需要的知识,都不是管理者与生俱来的。管理者通过理论学习、观察他人、回顾历史、边干边学等多种形式积累着自己的知识,形成丰富的知识组块,这其中既包括专业技术知识成分,也包括有关产业、企业、营销、财务、组织等方面的管理理论知识成分。这些知识以清晰的逻辑结构连接起来时,便形成管理中的逻辑思维;当它们以非结构化的方式聚合在一起时,便可能形成快速的直觉反应、深邃的洞察力或新颖的创见。
如同所有的科学理论一样,每一种管理理论的形成都经历了抽象过程。管理理论越是简洁、概括程度越高,与真实环境的差距就越大,加之管理理论自身具有相对性,这使得理论的适用范围受到很强的局限。许多学者都曾指出[16],管理理论既不是普适性的理论,也不是精确的理论,如果忽视理论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性,将这些理论直接地、简单化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时,往往会适得其反。例如,为了消除管理理论的“知”与管理实践的“行”之间的差距,菲佛等[17]受循证医学的启发,提出了循证管理的思想,建议管理者根据事实进行管理,就像医生不仅根据医学理论和经验,也要根据病人的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一样。
在自然科学中,理论的有效性表现为对研究对象的控制能力和预测能力,即在给定环境中发现达到预期目标的确切的方法和步骤,或者至少能准确预见研究对象的变化。而管理理论的发展远未达到,甚至永远不可能达到这种水平。当然,人们可以在现实中找到运用管理理论预测或控制管理行为并取得成功的事例,但也不难找到完全相反的事例。在多数情况下,管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只是一种参考性的指导:先根据理论识别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并预测应取得的效果,然后再根据方案实施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判断方案的有效性,对方案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甚至彻底改变预定方案。
即便如此,一旦人们对实践中观察到的证据产生认识分歧,理论的局限性还是会随之暴露出来。
除了在实践中有条件地运用管理理论以外,管理理论作用于实践的另一种途径是将理论转化为管理者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虽然现在的管理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当代企业管理者(包括那些赢得卓越绩效的企业的管理者)大都受过某种形式的管理教育。人们讨论管理问题时经常使用管理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借助于管理理论梳理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判断。管理理论已经渗透于管理实践,这些实践有着理论负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以上两种管理理论作用于实践的方式来看,管理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启发性,即通过影响管理者的认知模式,达到改进管理绩效的目的。具体地说,管理理论的启发作用包括:
(1)拓宽管理者的视野,增强管理者识别问题的能力。
管理理论中包含有认知组织环境和组织系统的各种理论架构,这些知识和其他社会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环境扫描能力,使管理者更好地识别出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有关研究表明,在企业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时代,环境扫描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决策质量的重要保证[18].管理者如能将工作经验与组织理论和营销、财务、生产等管理理论有效整合,又可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分析问题,识别出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而准确地识别问题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丰富管理者解决问题的思路。
管理理论中一些内容是学者们针对某一类别的管理问题进行专项研究的成果,学者们或是将管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汇集于此,或是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对问题成因进行深入讨论,这些成果用于管理实践,可以打破管理者经验的局限,丰富管理者的决策思路。以锁定顾客的方式为例,我们在为EMBA学生讲授战略课程时,事先要求学员介绍他们认为锁定顾客的有效作法,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学员也只能说出两三种,而管理理论中介绍的方法却有好几种。
(3)帮助管理者形成更严密的决策逻辑。
每一项管理决策背后都存在着决策逻辑,即将初始条件、决策内容和预期结果连接在一起的因果关系链。有些决策问题简单(如“某种原料被污染,是否可继续使用”),决策者完全可以根据经验做出直觉判断,无须审视因果关系链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对于那些复杂的重要决策,管理者仅凭直觉决策则十分危险。管理者在把这类决策转化成为行动方案时,至少要检查因果关系链条的完整性(是否覆盖了初始条件、决策内容和预期结果)和连贯性(其中是否存在断裂),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管理学中对各种因果关系的研究结论,可以作为构建决策逻辑的核心论断。比如,“异质化团队更有创造力”可以作为组织决策的核心论断,“规模经济”
可以作为低成本战略的核心论断。这些论断越是丰富,管理者越有可能形成严密的决策逻辑。
需要说明的是,在复杂的决策背景中,这些核心论断与其被看作定论,不如被看作假设。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经常地检视这些假设是否成立;一旦发现某项假设不能成立(比如规模扩大后成本不降反升),或者采取行动使之成立,或者重新构建决策逻辑。
相关内容推荐
-
管理学经典理论与管理学家成长路径
本文通过对中国管理学学科取得的成绩与存在问题的分析,管理经典著作中基本概念、理论的介绍,管理大师们成长经历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管理学学科发展路径选择的问题。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管理学经典理论与管理学家成长路径的管理...
-
管理学演变的轨迹研究
在管理学的一系列基本命题中,最基本的莫过于:管理学的起点是什么?管理学的终点又是什么?管理学或者管理学研究中关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梳理始终是管理学研究中一个最为基本的命题。本文通过对管理学历史踪迹的梳理,阐述了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一个共同的基...
-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在未来,管理学的发展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必将面临一些挑战。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未来管理学的某些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会发生一些变动。例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这个二级学科未来或许会脱离公共管理这个一级学科。...
-
基于价值的管理学方法论构建
本文从管理学科学属性的争议入手,面向管理学自身方法论的构建,认为以价值为核心概念来定义管理,可能为管理的研究发展开拓新的视角、方法和洞察力。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基于价值的管理学方法论构建的管理学原理论文。原标题:再思管...
-
管理学的科学属性与研究不足
本文拟从科学视角和人文视角下的管理学进行了分析,对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定位进行初步判断。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管理学的科学属性与研究不足的管理学原理论文。原标题:试论管理学的属性与学科定位摘要: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
-
创意管理学学科背景与理论构建
从研究内容上看,创意管理学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从管理学视角,基于创意的特点,围绕文化资源、内容创意、产品生产、市场推广、消费者等各个价值链环节,探讨文化创意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探寻文化与技术、经济的融合机理,探求文化的产业化与产业的文化化路...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