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学原理论文 >

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导向(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1-30 共12172字
  (4)为改进管理过 程 和 管 理 方 式 提 供 参照。
  
  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对最佳实践的研究成果,如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方式、过程再造、标杆策略等,最初都源自企业的成功经验,经过学者们观察、梳理、归纳后,升华成为管理理论。它们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且应用效果深受复杂情境因素的影响,但这些理论对先进管理方式的系统解析,对其中所包含的基本过程、分析方法、规范与规则等内容的详尽介绍,大大增加了理论的可操作性,能为管理者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
  
  (5)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对管理者的行事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管理者接受新理论观点后,即便没有将这些理论直接付诸行动,其管理思想也可能发生变化。格里斯利[2]在研究管理者如何接受管理研究的成果时,发现存在着从“全盘接受”到“把成果作为一种假设”等各种情况。我们在同企业界人士交谈时,也发现像核心竞争力这类带有管理时尚色彩的概念非常容易被人接受,虽然一些人并没有完全认同概念的理论内涵,而是把自己的认识带入其中。这与格里斯利的结论大致相符。重要的是,在格里斯利所描述的多数情况下,管理者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
  
  3、管理研究中的经验研究。
  
  前述讨论表明,管理学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启发性。然而,能够启发管理者的知识却有很多种,一个神话传说或是生活中的故事在特定情境下都可能启发管理者的思维。如何才能将管理学理论与这些知识区分开来?管理学是科学,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科学特质,这是管理学科学共同体多数成员的认识[19].这种认识告诉人们,管理学成果是经过科学研究方法得出的,这是区分管理学与其他非科学的启发性知识的根本特征。
  
  然而,进一步的思考会发现,以上说法带来了新的问题,科学研究方法产生的成果就是科学吗?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科学研究方法呢?其实区分管理学与神话故事是很简单的事,也没有多少意义。可是,认清管理学的科学性,对于学者和管理者(包括未来可能成为管理者的学生)却非常重要,因为人们在研究、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对管理学是科学毫不怀疑,但他们对科学一词的理解却相差很大。有些学者相信这一论点,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掌握的理论有着牢固的基础,他们的研究工作严谨认真,研究成果具有普遍意义;有些管理者会因为管理理论书籍抽象难读,许多观点又远离实际而相信这是科学。毕竟这些对管理学科学性的片面理解,对于研究、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没有什么益处。
  
  实际上,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性一直是学术界反思的问题之一。管理学作为这类学科的分支领域,不可能躲避开这种思想漩涡而独善其身。过去几十年里,学者们不断地讨论管理学科属性问题,目的之一就是澄清这一领域中科学性的内涵。迄今为止,这些讨论并未形成一致的认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管理学的研究有别于自然科学,也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发展成为精确的科学,把管理学归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管理学是理论基础弱的学科,或者只是对常识的精炼,而管理学是不是科学,还是一个争议中的问题[20].我们无意通过本文解决管理学的科学划界问题,只希望以管理学的绩效导向和启发性为出发点,为理解其科学性提供新的思路。
  
  管理学诞生之初,就存在着两种构建理论的路径:一种是经验型研究,即从管理者的实践经验中归纳出理论内容;另一种是公设型研究,即从少数假定、前提、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演绎来发展理论[21].经验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法约尔[22]本人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他提出的管理理论在很长时间里影响着管理学的发展。公设型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韦伯,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23],韦伯的科层制理想型所依据的是理性假说,即“人类的一切行动都受到意义的支配”,而科层制只是“体制方面的理性行为”.当然,公设型研究不能够完全脱离现实,正如SAM-UELSON[24]所说的,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取决于最初假定有效性的程度。经验研究在公设型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逻辑演绎得到的结论,只有经过经验的验证才能得到承认。
  
  目前,管理学界普遍使用经验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来指称以上两种研究路径。许多人确信管理学应该致力于发现普遍存在于企业之中的原则或因果关系,经验主义的研究路径可以通往这一目的地。我们认为,管理理论虽然来自经验归纳或经过了归纳式的、反复的经验验证,但把管理学归入经验主义的范畴并不准确。
  
  科学哲学所指的经验主义,是指以“只有经验才能判断科学命题的真伪”为“基本命题”,并以归纳逻辑为基础的科学观,这种观点与休谟“认识到归纳论证不可接受”的观点相矛盾[25].波普尔[25]根据归纳过程不可能穷尽所有观察对象的道理,提出了全称命题为真的结论不可能经由归纳推理得出。而证伪主义的基本逻辑也在于,只要找到一个令全称命题不成立的事例,即可否定这一命题。
  
  证伪主义者认为理论可以通过证伪的方式被严格检验,并把高的可证伪度作为科学的目标之一。一个命题或理论的普遍性、精确度和简单性越高,它的可证伪度就越高[25].如果用可证伪度的标准来检验管理理论,人们会尴尬地发现,许多理论观点的可证伪度并不高。管理学原本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其中很少有能够对事物变化做出精确预测的理论,这是可证伪度不高的原因之一。而许多管理理论不具有普遍性,则是可证伪度不高的另一个原因。一些从多重案例研究中归纳出的理论,如核心竞争力、蓝海战略等,所给出的只是一些存在性命题而非全称命题,人们就很难对这类理论进行证伪。因为这些理论告诉人们哪些企业通过培养核心竞争力或战略创新实现了高成长,却没有断言任一企业(或是某种类型企业中的任一企业)通过这些途径一定会实现高成长,这时只有发现了理论构建者的研究存在错误(比如理论内容与被观察企业的事实不符),才能对理论进行证伪。以证伪主义的严格标准看,许多经验研究得出的管理理论都可能被划到科学理论之外。另外,精致证伪主义意义上[26]的理论进步在管理学领域也很少出现,一种新理论出现不意味着旧的理论会被淘汰。例如,哈默[27]研究的网格组织案例可以被看作对科层制的证伪,他曾尖锐地批判现在的管理范式,“不知你是否意识到,你的组织仍然在践行早已过时的管理范式---宣扬的是19世纪发明的管理哲学,采用的是20世纪中期的管理流程,而运用的高新技术则来自于新生的21世纪。这已经远远不 能 适 应 快 速 发 展 的 时 代,还 有 未 来。……制约前进步伐的,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以效率为中心,以科层为导向’的管理范式”.但科层制理论在管理理论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管理学原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