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式的决策者人格设计(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2-21 共5123字
三、儒家式的决策者人格设计
依据决策者的角色设定以及儒家理想人格的理念追求,中国式的决策者的人格设计基本上可从以下几点切入:
(一)“文质彬彬”的素质要求
孔子说:“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所谓“质”,即指人的德性,而文则指文采、文饰。依司马迁在《史记》中所释,文“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所含之意亦十分丰富。
诚然,出世、治世不能仅凭一腔豪情,博学多闻自然是儒家积极入世的底气和资本,而对于决策者而言也同样如此。好的决策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而思虑和判断的基础则在于决策者本身的知识素养。
(二)“仁者爱人”的博爱情怀
毫无疑问,“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作为儒家理想人格的设计,为君子者需以仁立身。孔子曰,仁是“爱人”,爱亲人、爱朋友也爱陌生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儒家所主张的这种“仁”的思想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博爱。换言之,君子必不能自私自利,也不能仅依靠血缘关系来爱人,而应该将自己的爱放诸整个社会中。除了爱人,君子还要“恶不仁”,或者说要有一个清晰的是非观念,要在为仁为善的同时自觉地抵制不仁不善的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于社会而言会起到一种道德净化的作用。再者,“仁”还包含着“忠恕”的思想,“忠”是指忠厚,真诚;“恕”则指宽容,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决策者是团体之中最具话语权的存在,但决策者的话语权并不是绝对的。前文中已经强调过,决策的本质在于下属必须执行这项决策,让决策发挥有效性。因此,决策者要想使得自己的话语权产生实在的效力,就必须对自己团队的成员以仁爱、真诚、宽容,从而与自己的团队形成上佳的默契,保证决策的顺利执行。
(三)“义以为上”和“见利思义”的义利观
儒家的君子人格是一个道德概念,与这一道德概念相对的是“小人”,而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则在于二者在义利取舍上的态度:君子通常以义为重,必要时甚至可以舍生取义,而小人则通常是见利忘义的。因此,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还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事实上,相去二千多年的今天,无论是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对于政府的官员,在义利问题上都毫无疑问地要摆正心态。以企业经营为例,西方经济学认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可持续的利益最大化。而要想做到可持续,就理应在决策的过程中,兼顾企业的盈利功能与社会责任,做社会的良心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的决策者缺乏对义利的清晰认知,见利忘义,那么他的决策最终只会害人害己。2008 年,由三鹿集团引发的毒奶粉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四)“中庸”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
所谓中庸,即“执其两端,用其中”(《中庸》)。儒家认为“过犹不及”,反对极端化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提倡平和适度的心理状态。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因此,他主张“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而孟子也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对于决策者而言,中庸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政府机构的日常运作,决策无处不在。而根据“蝴蝶效应”的视角来看,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决策者在工作中所必承受的心理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他们需要借助“中庸”的思想来保持心态的平和,在决策过程中,既不冒进,也不畏畏缩缩,对要处理的问题做恰到好处的把握。
以上四点,既是对儒家理想人格本质特征的概括,亦是对当前中国企业和政府机构决策者的人格设计构想。
决策的本质依然是管理,而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者自身及管理对象)。西方管理学中关于决策者的人格建构思想固然值得肯定和学习,但那终究是在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下、以西方人的人格特质为主的理论,来到中国难免水土不服。儒家哲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显学,历代以来一直备受统治者的推崇。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无数儒家学子怀抱着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通过科举进入当时社会的管理层,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历代君王也大多援引儒家的治世思想作为自己的政治导向,治理国家,儒家思想的管理学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借鉴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依托儒家理想人格的思想架构进行当下中国决策者的人格设计,培养儒家君子式的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官员,或许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内容推荐
-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探析
一、论管理者驭人的重要性刘邦战胜项羽时曾经说过,那是因为他唯贤是用,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杰,皆人杰也,能用之,皆吾所以取天下也。无论是...
-
怎样把传统文化和中国管理学经验研究结合起来
周文的标题看似不像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但却准确地概括了周南教授自己30多年学术道路的3个阶段,也说出了笔者个人(或许还有其他一些海归学者)的内心感受。同时,这个标题恰恰体现了周南教授的精神之旅与西方诠释学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只有先旅行到他乡...
-
主流管理学和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的双重困境
摘要:从管理理论的是与做;管理技术与管理科学;管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管理学真理是否一定存在以及管理学真理是否一定有用?管理学研究是否应兼顾严谨性与深刻性?管理学有没有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管理学与管理哲学;对管理学自身进行反思的元管理...
-
中国管理学本土化工作问题研究
熊彼特[1]指出,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
-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西方管理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完善的研究体系,而中国的管理学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文章就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中国管理学的...
-
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发展中国管理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管理学有了较大的进步,管理实践也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样本,随着学科的发展,关于该样本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入。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发展中国管理学的管理学原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
-
中国管理学的未来发展探析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基于中国实践的管理理念大发展的前夜。中国企业陆续登上国际舞台的今天,一些中国模式引发世界各地的关注和学习。但从落后的学习者、追赶者,变成超越追赶的领先者,中国管理学还需要有特定的与此发展情景相结合的现代理论凝炼。眼下似...
-
如何开展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情境化
本文对中国开展情境性的管理做了讨论和研究,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管理理论研究者还要继续深入探索,相关问题要展开探讨,才会更有说服力。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如何开展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情境化的管理学原理论文。原标题:中国管理...
-
陈炳富生平及其对中国管理学的贡献
陈炳富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持了南开大学恢复商科(管理)教育的工作,组织成立了国内最早以“管理学”命名的系科,对中国的管理教育和MBA教育重建工作做出了历史性、开创性的贡献,他因“古代管理思想与管理伦理研究”而被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授予“管理科学...
-
成吉思汗的管理思想研究
铁木真留在后人的记忆中最深的是一个军事天才,其实,铁木真首先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和管理学家,他在草原上推动一场制度改革,以此奠定了竞争优势。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成吉思汗的管理思想研究的管理学原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成吉思...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