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

电视剧《张之洞》的创作思路与评价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23 共5635字
论文摘要

  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全方位地完整地表现张之洞这个历史人物的影视作品。于永昌是张之洞的家乡人,他历时四年,七易其稿,写出了一部百万字历史正剧———《张之洞》。在创作过程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影视集团、八一电影制片厂有关领导及著名作家王蒙、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著名编剧王朝柱、台湾第40 届“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主席张法鹤等专家给予于永昌若干指导和鼓励,沧州许多群众也为他献计献策,丰富剧情。大量家乡人的口碑传说和学者的研究资料,为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2013 年 5 月,《大众文艺》发表了该剧本,引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楚天都市报、河北电视台等诸多媒体的关注,收到海内外大量的好评与建议,到 2014 年 5 月,剧本又增加了20 万字的内容,并改编为小说,小说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又深化了剧本,目前至少可拍摄60 集,该剧由河北影视集团投资 4500 万元,联合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共南皮县委、大连沧州商会(投资 8000 万) 联合出品、拍摄。现已按总局有关规定,作为“重大历史题材”上报,遵照总局领导“在中国最高影视平台上推出该剧”的指示全力打造。一个全新的张之洞,将从荧屏上向我们走来,邀你重温百年前的“中国梦”。

  一、打造电视剧《张之洞》的意义

  (一) 张之洞是清正廉洁的典范

  他为官一生,房未增一间,地未增一亩,手中过钱千万两,不事个人财富之聚敛,死后的棺材是部下张彪所买,其葬礼的费用是学生黄兴、董必武等所捐(现存遗爱碑为证) ,他始终反腐倡廉,仅此一点,这个人物就值得怀念、尊重、赞颂。老百姓怀念张之洞,其中所体现的内涵是人们对惩治腐败的渴望。这对于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意义。

  (二) 张之洞是捍卫国土的先锋

  作为中法战争的最高主帅张之洞,坐镇广州而决胜于镇南关外,启用黑旗军刘永福为西线总指挥,任命老将冯子材为东线总指挥,在镇南关摆开战场,一举全歼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这个胜仗振奋了中国人民,震惊了世界,导致法国茹费里内阁倒台。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外国侵略者,成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显赫的战役之一,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当下而言,我国周边仍然存在着危机和挑战,中西文化的碰撞长期存在。当我们回顾张之洞在《中俄改定条约》、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中,坚决捍卫祖国领土,维护澳门、台湾的统一,创建新式军队、军校、兵工厂的爱国壮举,仍然会激励我们不畏强敌,敢打必胜。

  (三) 张之洞是中国教育的奠基人

  张之洞是个颇具开创性的教育家,他创立了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 260 余所学堂。他作为地方高官,运用他的权力,调动财力、物力、人力,大办新式教育,为全国的教育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同时,他制订出“德、志、才、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制。今天重新认识这位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对促进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尤其必要的。

  (四) 张之洞是实业兴邦的开拓者

  张之洞是个有理性又务实的实业家,他主政数省,特别是督鄂 19 年,大手笔、大气魄地创办汉阳铁厂、枪炮厂、大冶铁矿、湖北织布局等,仅汉阳铁厂就有铸造、打铁、机器、轧钢等六个大工厂和四个小工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他主持卢汉(卢沟桥—武汉) 铁路的修筑,创办中国第一家兵工厂,“汉阳造”是当时先进武器的代名词。他在湖北建立了工业体系,把西方工业文明引入中国农业文明中,促成了这一历史性的变迁。他抗洪筑堤,改造城市,把各自为政的武汉三镇连在一起,长街六十里,十四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有三千外国人在这里从事工商活动,有 124 家外商企业,民间工商企业多达八千多家,贸易总额 377504295两,居全国第二,超过了天津和广州,直追上海。武汉三镇有了火车、轮船、邮政、警政、电灯、电话、电报、自来水等,迅速崛起。其实业兴邦的实干精神仍会给我们启发和鼓舞。

  (五) 张之洞是改革开放的先驱

  张之洞的许多经验和教训仍然值得当代人借鉴。在保守与变革的两个极端的漩涡之中,寻找出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既不完全固守传统,也不一味全盘西化,而是“权衡新旧,会通中西”,也即以调和折中的方式,走中西结合的道路,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中国文化。这种思维框架业已昭示了中国文化的新方向。

  (六) 张之洞的“梦想”是中国梦的源头之一

  张之洞的思想和业绩归属于全民族,“张之洞”这三个字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令人注目的符号,至今仍在影响着国人。现在的“中国梦”实质上是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梦想”的延续和提高,张之洞的“梦想”也是现在“中国梦”的源头之一。用影视这种时空艺术的手段,重温百年前张之洞的“国家梦”,温故而知新,这会激励全国军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张之洞》的创作思路

  2013 年 9 月,笔者陪该剧作者于永昌拜访武汉大学冯天瑜先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之洞评传》著者、剑桥大学历史学聘任教授) 他俩有一段对话,笔者感到意味深长。

  冯(接过剧本《张之洞》翻看了目录,连声说) :百万字的剧本,写出来不容易! 我一定拜读。

  于: 期待先生读后多赐修改意见。

  冯: 先谈谈你是如何塑造张之洞这个人物的?

  于: 按一个思想家去写的。

  冯: 你可以按思想家写,但张之洞不是一流的思想家。中国一流的思想家是孔子和老子。张之洞这个人是古来最能干的实践者,这个人最突出的是实干,在许多领域引领和推动了进步的历史潮流。

  于: 还是先生站得高,看得远。先生的这句话让我很受启发。

  冯: 历史不是艺术,艺术不能取代历史。依照历史的真实,彰显出历史人物的神韵和精神追求,在历史上求其真,在艺术上求其美,这是艺术创作的原则。你们河北有个小兵张嗄,是个小人物,作为艺术创作的形象是成功的,可以长久地流传下去。张之洞是个大人物,很难写,创作出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在于刻画出这个人物的真实性、复杂性,这样才具有艺术的感染性。但愿你创作的张之洞,能具备艺术的标准。

  于: 先生讲得很对,过去一部电影《林则徐》,让人们记住了这位英雄; 一部《英雄儿女》,让人们记住了王成和王芳。今天的影视让人记住的不是某位英雄而是某个明星大腕,人们从这些明星大腕身上能得到多少文化的滋养? 遗憾的是,当下歌颂英雄的影视精品力作不多,而戏说英雄以至俗化、矮化英雄的平庸或者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却不胜枚举。电视是最大众的媒体,我们老百姓对这种现象越看越不顺眼,才自己动笔写老百姓自己想要看的电视剧。我们来武大求先生赐教。

  冯: 这令我很感动,草根的生命力最为坚韧、顽强,自生而不自灭。人民大众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创造的主体,人类文学史上历次创作的高潮都滥觞于民间文学,以《诗经》的《国风》为例,好多是不识字的无名氏作品,又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也是一个不识字的人所作。古代有名的诗人都不是进士出身,李白和杜甫并非进士。正如鲁迅所说,“老百姓也可以创造文学”。

  文学不是几个“天才”饱食无忧之后的臆造,文学的发展同样依靠大众。你们家乡人写家乡的大名人张之洞,我很愿为你们提供一些可能的帮助。

  于: 电视剧中有相当多的晚清古装戏,但都绕开了张之洞。这个问题我问过一些业内人士,有位编剧说这个题材太敏感。《走向共和》拍了 68 集,因抬高李鸿章,播了 24 集就停了,从此四大名臣就没再拍过。有人说你写张之洞,拍了能播出去吗?

  有位教授说这个人太复杂不好写。有位北京影视传媒老总说拍这个干巴老头能赚钱吗? 对此我来请教先生。

  冯: 你是来找张之洞的定位? 我的看法是,在晚清的历史上,曾国藩难说,李鸿章难立住,袁世凯立不住,但张之洞是立得住的。张之洞无疑是中华民族一流的历史人物!

  于: 有先生这句话,我心里就有底了。前些年由于纪晓岚电视剧的热播,纪晓岚在平民阶层的名气超过了张之洞。纪晓岚和张之洞,都是我们沧州的名人,纪晓岚编纂了一部《四库全书》,满足了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的成就感,另一部《阅徽草堂笔记》供人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张之洞因其开创性的思想和事业,影响了一个时代,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推动了历史的车轮走向近代化。

  冯: 孙中山评价张之洞是“以南皮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毛泽东多次讲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今天,正需要张之洞这种精神惩治腐败推行改革。应该说,这个电视剧恰逢其时! 我非常地支持。

  冯天瑜对于永昌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临别时,冯天瑜打开《教育观察》说: “我看了这期《教育观察》上《南皮人写张之洞》,很好。改革开放 30多年,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问题将更加复杂。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歌舞升平,需要浪漫生活,还必须看到,中华民族依然面临内忧外患。就当下而言,我国周边存在着各种危机和挑战,中华民族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必须具备坚定的国家意志和坚贞的民族气节,把《张之洞》拍摄成一部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历史正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张之洞》得到的评价

  于永昌去北戴河拜访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长王蒙时,笔者也在座。王蒙说: “一个迎难干事、勤政廉政的官,放在什么时代都是好官。我最赞赏张之洞‘启沃君心,恪守臣节,力行新政,不背旧章’的从政原则。他在面对西方坚船利炮和中国封闭落后的两难境地,做出了突围性的选择。我也是南皮人,我与张之洞家族有亲戚关系,我的姑嫁到南皮张家。”他谈了对张之洞的全面评价后说: “我热烈祝贺南皮人写出一个全新的《张之洞》,并预祝拍摄成功。”

  台湾张法鹤给于永昌数次来信并提供了大量资料。他是张之洞曾孙,曾任第 40 届“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主席和第28 届“亚太影展”筹备委员会秘书长。

  张之洞嫡孙女张厚粲(原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 在北京师范大学听了于永昌的汇报后,郑重签字盖章授权。她说: “我祖父思想是超前的,朝廷还没改革,湖北已开放,他提得早了点,晚二十年提出就好了。今天,张之洞的思想、业绩和精神己被政府认可和推崇,历史终于肯定了他,肯定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是有贡献的,对后人是有影响的。你这个南皮草根作家,能写出这个《张之洞》很不容易,我作为张之洞的孙女很感动。表示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著者、晚清政史专家)说: “张之洞‘中体西用’既不完全固守传统,也不一味全盘西化,而是要‘权衡新旧,会通中西’,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创造出一种新的中国文化。这种思维框架业已昭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新方向。”

  美国学者张遵达和香港的专家及北京、湖北、山东、江苏与河北的读者对《张之洞》的剧本好评如潮。“近日观读于永昌先生所著的《张之洞》剧本(电视剧、纪录片) 。于著疏证完备,体例宏阔,洋洋大观,在史实剖析、文学表达方面均达到相当水准。且观今日学术界、文学界普遍浮躁状况下,能积年耕耘,潜心戮力、孜孜于乡梓文化建设者几稀,于先生热爱家乡之情、精进求索之精神,实令人感佩! ”

  一个草根作者,第一次写作就写出一部百万字的重大历史题材,算是一个奇迹; 一个剧本,还没开拍,能赢得这么多知名人士的认可与支持,能引起这么多群众的响应与参与,能得到这么多媒体的关注与宣传,更是一个罕见现象。

  ***说: “中国改革经过 30 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文化改革就是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具体到一部电视剧《张之洞》,按说轮不到草根来写,用于永昌自己的话说,“我们老百姓,蚂蚁啃骨头”。于永昌当年所在部队的老政委邱玉森来信说: “老战友啊,你这是小驴拉马车,无鞭自奋蹄! ”

  今天国人期望文艺改革,渴望精纯的精神食粮,他们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创造的主体,再优秀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说到底,也都是大众创造的提升者、改造者、加工者。文学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民众。《张之洞》来自家乡本土,扎根于斯,寄情于斯。列宁说过: “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最深的根源,应该是出自广大劳动群众的最底层。它应该是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为他们所挚爱的。它应该将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联合起来,并把它们提高起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志气、底气和神气去实现“中国梦”,开创新的历史篇章。

  《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定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意思是按人文的规律对人进行教化。从秦汉唐宋到清朝乾隆时代,中华民族无比强大,慷慨地向外输出自己的文明和人才,推动人类的进步。18 世纪,全世界有9 亿人,中国有3 亿人,占世界 1/3; 中国的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 33. 3%,整个欧洲占 28. 1%; 全世界超过 50 万人口的大城市有 10 个,其中 6 个在中国: 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广州。中华民族曾领先世界,古代的中国,是世界的一个梦。到了晚清,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灾难深重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穷,而是我们首先丧失了文化自觉,国外在进行工业革命,进入了工业时代,而清朝的文化还停留在骑马射箭的 200 年前。被工业化抛下了 200 年的人,当国门被打开的那一刹那,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顿时烟消云散,几支洋枪就叫统治者割地赔款,全国上下一盘散沙。而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的一个梦。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是一个有改革观念的人。”一个民族的进步首先产生于文化革新。文化决定着国家梦想的基本功能和前行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内驱力和支撑力。今天的“中国梦”和过去张之洞的梦想是紧密相连的,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今天,我们从崭新的视角解读张之洞,呼唤张之洞人文价值的回归,无疑是我们有待进一步开掘的“金矿”。

  百年激荡,三十年变革,复兴之梦在我们的奋斗中前所未有地切近; 也应时常自警,历史的接力预示更多责任、更大挑战。一部电视剧《张之洞》,在时机上恰逢其时,在选题上切中民意,必定会吸引观众,有高的收视率。打造一部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的正剧,我们翘首以待!

  参考文献:
  [1] ***为何欣赏张之洞[EB/OL]. (2014 - 06- 05 ) .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