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

从导播角度探析国家公祭仪式现场直播镜头设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7 共2580字
标题

  2014 年 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江苏广电总台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对公祭仪式进行了现场直播。这场直播的镜头设计颇多可圈可点之处,亦有缺憾。本文从导播角度试作简要评析。

  一、基调沉稳肃穆,节奏舒缓从容

  就像指挥之于乐团,导播对整个新闻直播,也有基调和节奏的把控。“庄严肃穆、哀而不伤,牢记历史、奋发图强”,是本次直播需要把握的基调。从当日 9 :54 镜头切进现场直播,到 10 :34 从现场切回演播室,整个国家公祭仪式直播历时 40 分钟,共用了 155 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长约 15 秒。

  全部镜头异常沉稳,节奏舒缓。无论固定镜头还是运动镜头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没有一个镜头急推急拉,或者时长稍短。导播从头至尾很好地把握了公祭仪式的节奏:轻声慢语、浅吟低唱、娓娓道来、如诉衷肠。

  二、叙事逻辑缜密,镜头层次清晰

  为了给出逻辑缜密的叙事结构,公祭仪式直播导播构思了绝佳的镜头设计 :为了完美呈现,他们动用一部消防云梯车紧贴着船形纪念馆的船尖外面设置了一个全景 ;在船尖里面设置了一个摇控机器人摄像机 ;在纪念馆的入口处有一座“冤魂的呐喊”雕塑,形似被劈开的小山,在“小山”入口路径上设置了一台带轨道的摇臂……直播中,消防云梯车车斗向前伸举,镜头从船尖掠过,展现出仪式现场全景 ;机器人摄像机跟上从会场后部向前部推进 ;摇臂从小山向前滑过劈开路径的通道来到会场前半部 ;镜头从硕大的标志碑推上,推到上面的数字“1937.12.13-1938.1”;接镜头从主席台大横幅局部的五个字“南京大屠杀”一直推到“南京”两个字;再接“古城的灾难”组合雕塑,从残破的城墙、血红的刺刀、跌落的头颅一直推到头颅上怒睁的双目;然后重新回到会场的一群幸存者……这组镜头,按照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由现实到历史,又由历史拉回现实的逻辑顺序,充分调动各机位,全部镜头一律为动接动的缓推镜头,为观众呈上了层层递进的视觉冲击波,配以一万名排列整齐的社会各界代表,肃穆庄严的现场氛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震撼。

  公祭仪式结尾时,从主席台前半部党和国家领导人缓步走出会场,接会场前半部全景,接摇臂,重新从“冤魂的呐喊”雕塑形成的“小山”路径上退出,再接纪念馆大全景,首尾呼应,善始善终地完成了对公祭仪仪式的完整诉说。

  三、兼顾场内场外,点面相得益彰

  国家公祭仪式是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同一时刻,在南京全市,还有中山码头、北极阁、燕子矶、挹江门、清凉山等 17 处遇难同胞丛葬地也同步进行公祭活动。只有兼顾到这些丛葬地的公祭活动,才能充分反映出当年侵华日军长达 40 天疯狂屠杀的暴行史实,以及当天南京人民全城同祭的全景。

  为此,导播在设计镜头时采用了二级切换 :主会场直播镜头调度主要由央视团队在纪念馆内完成;全市的外景部分,包括最后选择的三处丛葬地代表--中山码头、北极阁、清凉山,事先铺设光缆,由江苏广电团队调度切换完成后,送到央视转播车再切换传送播出。

  于是,观众看到主会场警报鸣响、全场默哀时,同一时间,镜头切换到南京全市车辆停驶、行人伫立,各丛葬地公祭民众默哀……国家公祭的直播由此显得立体、丰满了许多,也显得更加宏观大气、厚重有力。

  四、深挖相关要素,讽喻有据有情

  新闻直播必须忠实地直播正在发生的新闻。新闻进程中会有一些相对单调的内容或程序,如果很长时间只有一个场景、相似的画面,不利于电视表达,影响传播效果。在国家公祭仪式中,青年学生朗诵《和平颂》用时 5 分钟,***主席发表重要讲话用时20 分钟,过程都比较长。这时就需要导播运动脑筋,为单调的过程加些“调料”.直播中,导播切入馆外雕塑广场一组雕塑的大量镜头,以大特写为主,令人触目惊心,适当地穿插在《和平颂》回顾侵华日军暴行历史的章节 ;在***主席讲到远东军事法庭审判、历史真相铁证如山不容篡改时,导播以缓慢的节奏一个一个地推出了在现场出席仪式的幸存者,并一一对应打上了他们的姓名、年龄。在 16 名礼兵敬献花圈时,导播将事先拍摄的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的特写名单,缓缓地与之软叠。每一个名字,当年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平民,花圈与名单交替呈现,渐隐渐显,循环往复,一唱三叹,仿佛是后辈在告慰先人。这些设计大大丰富了屏幕效果,丰富了新闻的佐证、评析和注解,扩大了直播的信息量,增强了直播的感染力。

  五、白璧尚存微瑕,努力更上层楼

  国家公祭仪式的直播存在瑕疵。比如,费了很大气力设置的两个外景地(南京长江大桥和台城)以及五个丛葬地(中山码头、北极阁、燕子矶、挹江门、清凉山)镜头使用太少,只用了两个外景地和三个丛葬地(中山码头、北极阁、清凉山)的镜头,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够宏大厚重。

  ***主席讲话时,20 分钟的时间,只是反复使用场内各界群众镜头,并且都以几十人的群体中景为主,略嫌单调乏味。此时,如果把场外几个丛葬地的公祭相关活动依次呈现,相信感染力会大大增强。在纪念馆内,还立有十多个不同丛葬地的纪念碑,镌刻着当年日军屠杀国人暴行的史实,如果也作一个类似名单墙的处理,直播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还有直播开头阶段,一组起始镜头结束后,等待仪式正式开始时,一个大半场的全景镜头居然固定不动地持续了近两分钟,安全则安全矣,沉闷亦沉闷至极。这时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先给一个下半旗的镜头过渡,然后从主席台上悬挂的大横幅中间“公祭仪式”四字缓缓拉开,缓缓出全横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再拉开到全景。如此设计,绝不会有安全之虞,而信息量与镜头丰富程度则更进一步。导播把仪式后场的全景机位设置在四列纵队的正中过道上,视觉效果让人很不舒服,如果稍稍偏置三五米,就不会直接冲着一条空空荡荡的大通道,镜头当会丰满不少。

  此外,当场外解说“化剑为犁”的设计理念时(见图 2),导播的镜头时长不够,节奏错位,只有全景,表达模糊。如果导播先给一个全景,缓推到“断剑”造型的外墙立面,再软叠一个“铁犁”造型的纪念馆内的史料陈列馆特写,拉开到全景,观众就会直观地懂得什么叫作“化剑为犁”;当***主席讲到“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时,点了好几位国际友人的具体国籍、姓名,导播给出的现场国际友人的镜头和人数都太少,没能充分展现 ;讲到“我们设置这尊鼎,就是要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时,缺少公祭鼎的特写画面,稍后补出的特写镜头也只是单个鼎的全景,没有能够给到铭文相应文字的大特写,让人觉得不够明晰,观众的求知欲未能即时得到满足。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