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开始关注中国,国外关于中国人文的纪录片也层出不穷。由于文化间的差异,国外关于中国人文的纪录片就会出现“文化折扣”的现象。“文化折扣”在影视界所表现出的现象就是:某个国家拍摄出的影视作品,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自己的国家会获得很大的成功,但是,当传播到别的国家时,其影响力、吸引力会在一定程度上的削弱。文化差异越大,所产生的削弱程度越高,因为文化、宗教、教育、风俗、历史、价值观、社会制度等等的不同,国外拍摄出的人文纪录片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自己所理解的人文风俗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纪录片传播到国内有时会引起国人的反感。这就促使了 CCTV 拍摄出我们自己的人文纪录片。
说起国内电视纪录片,就不得不说 CCTV-9,纪录片频道,是中央电视台旗下以播出各类纪录片为主,中英双语、全球覆盖的24小时全天候排播免费专业的纪录片频道。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CCTV-9正式开播,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开播后,该频道迅速领跑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收视率。2012年该频道实现了国产片播出比例占70%,覆盖人口超过6.5亿,收视人群从开播之初的每天2700万增加到4200万。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投入不到2亿元,而2012年的广告签约收入已超2亿元。2012年5月22日,央视纪录频道完成自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首秀,继而在全国引发持续多月的“舌尖浪潮”.该片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55%,这个成绩已经和 BBC 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虽然这些数字看起来是成绩斐然,但是在国内喜爱纪录片的观众仍是小众。
一提到纪录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 BBC 纪录片。纪录片是 BBC 的金字招牌,BBC 的纪录片体裁广泛,制作精良,加之它被公认为是影响力最大的公共电视台,是全球电视纪录片的播出鼻祖。因此,在全球有大批的纪录片爱好者追随其脚步,有爱好者认为看 BBC 的纪录片是一人生乐趣。BBC 的纪录片体裁所涉之广,是任何电视台所无法企及的,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从宇宙到地球深处,人文风俗到科学理论……它用普通大众所能接受理解的方式,精美的画面为大家展现出世界的奇妙。
在这里,我想去浅析一下,为什么 BBC 的纪录片会在全球引起关注,有哪些地方是我们刚刚有起色的国内纪录片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有哪些方面是我们所要避免的。
一、画面精美
BBC 纪录片制作优良是公认的,画面精美是大家都所认同的,无论是哪一秒,你按下暂停键,它所呈现出的画面都很精美的不可思议,当然了,这是夸张的说法。但是我认为画面精美确实对观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一点我想,国内纪录片已经可以说是学习到了这一点。在国内红极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就很能体现出这一点。BBC 也曾拍摄过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ExploringChina A Culinary Adventure》(译作《中国美食之旅》),虽然有些类似于旅游节目的形式,但其拍摄出的画面确实很精美,透过镜头好像可以真切体会到那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过,相较于《舌尖上的中国》,其画面还是不算完美,在这点上,国内的纪录片确实略胜一筹,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二、话题吸引人
BBC 纪录片一向是很吸引人的,并不仅仅是说它拍摄出的画面引人入胜,最关键的是它的话题很吸引人,它的话题是与时俱进的,在马航 MH370事件发生不久。BBC 纪录片地平线系列就推出了纪录片《Where is Flight MH370》(译作《马航去哪里了?》),纪录片中有众所周知的信息,也有公众所不了解的情况,在整个世界都还没弄清楚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时候,BBC 整合了他们所知道的所有信息,将整个事件在纪录片中为大家理顺了事件发生的经过,飞机从起飞到消失的整个时间线,纪录片中,除了事件发生的原因,最后的搜索结果没明确说明外,整个事件解释得很详尽。这对关心 MH370事件的全世界的民众来说,即满足了他们对整个事件过程的好奇心,也帮助他们了解了一些他们所不熟知的科普知识,一举两得,同时在当时,马航MH370也是全世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一举数得。
在大家都还在热烈探讨马航事件时,在这个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还没冷却之际,BBC 却能很快做出响应,推出了这部纪录片,不能不令人佩服其制作者的果决,大胆,片中有理有据,给出了好几个飞机会消失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当下全世界都在猜测的那些原因,BBC 将这些原因一一列举出来,找出人和物来支持这些原因,但同时也找出另一些人来否认这些原因。说实话,看这部纪录片就像是在看一场辩论赛,提出同意,接着有提出反对,唇枪舌剑,最后由主席做总结,BBC 在这部纪录片的结尾只是将话题引到了 MH370可能坠毁的地点这个所有遇难者家属急切想要了解的信息。
整部纪录片紧紧相扣,环环相接,话题引人,这大概是BBC 纪录片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三、独特的视角
BBC 纪录片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其选择视角方面是很独特的。这一点在《A PICTURE OF LONDON》(译作《伦敦一览》)就有很明显的体现,在片头一开始就这样说“:Imagine London in ruins.”(想象废墟之中的伦敦),随后通过特效,现代伦敦就变成了残破不堪的鬼城。在纪录片的开始就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与注意力。使得观众就会有往下看的欲望,同时也契合了伦敦多次遭到毁灭的历史。我想就算是不喜欢纪录片的观众,在看到这部纪录片的第一分钟就会想看这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说白了就是一部城市介绍纪录片。但是,影片从小的平民视角,又从艺术角度切入讲述伦敦城从古至今的历史、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伦敦在普通人眼中的印象。
但是对比中国专门关于城市介绍的纪录片,就少之又少,但是有不少涉及中国城市的特别节目有不少《边疆行》《北纬30°·中国行》《走遍中国》等等。一样是画面精美,制作精良,但是话题却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大多是从地理、美食、风俗来吸引观众,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因为文化差异不是很大,吸引力就很大,但是对于国外的,尤其是西方国家,文化差异、地理差异、宗教差异、价值观差异等等因素,导致这些纪录片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
说完 BBC 纪录片的优点,就来说说其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些问题吧!
首先,就是在涉及政治问题时,BBC 纪录片会很明显地体现出制作者的政治倾向,在片中也会很主观的表达出制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消极信息。这一点有时会引起我的反感,因为在我的认知中,我认为纪录片的首要特点就是客观真实,即使做不到绝对的客观,但至少要做到真实,但是有时,BBC 纪录片就很严重的逝去了它所应有的客观的态度。
不说别的,BBC 有不少涉华体裁的纪录片,2001年《战栗东方》、2005年《成吉思汗》、2007年《今日中国》、2008年《中国学校》、2008年《西藏一年》、2008年《美丽中国》、2008年《雪域谋杀》、2011年《中国人来了》、2012年《驾车游中国》、2012年《发现中国:美食之旅》饮食。除了初期两部描写中历史的纪录片外,BBC 涉华纪录片比较客观的有《今日中国》《中国学校》《西藏一年》《发现中国:美食之旅》和《驾车游中国》。另外两部纪录片《雪域谋杀》和《中国人来了》在一定程度上有“抹黑”中国、“妖魔化”中国的程度,尤其是《雪域谋杀》。英国 BBC 在就中央政府与达赖喇嘛私人代表接触商谈召开新闻发布会之际,播出了一部纪录片“Murderin the Snow”(雪域谋杀),很让人怀疑这是故意之作。
我第一次看到《中国人来了》时,说实话,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主持人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中国人在非洲搞势力扩张,还对当地人进行洗脑,让当地人认为中国人是在帮他们,事实上,中国人在威胁非洲。他那种似是救世主的态度、语气,高高在上,断章取义的做法,让我很生厌。在主持人跟当地人相处时那种主观认定,让我感觉他是有意而为之,尤其是在讲象牙的问题时,当主持人问当地人“:你认为这些筷子会出口到哪些国家呢?”当地人回答:“大概是中国吧!”随后主持人就认定,那些象牙制品就是要出口到中国,就是因为需要向中国输出大量的象牙,才引起了当地野生象的生存危机。这样荒谬的逻辑关系,我觉得实在是可笑至极,全世界使用筷子吃饭的不止中国一个国家,使用印章的也不只是只有中国,非洲的象牙更不会只出口到中国。这样明显带有政治倾向的纪录片我觉得是很不可取的,BBC 纪录片是世界公认的较为可靠的纪录片,当 BBC利用其传播优势,将自己的主观政治倾向明显清晰地向世界人民传达出来,本就对中国不甚了解的西方民众就会更加认定自己主观认为的中国形象。
其次,BBC 纪录片有运用大量的情景再现的手法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是,以我的观点来看,大量地运用情景再现,会使纪录片很大程度上增加制作者的主观意识,会对纪录片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这就会违背拍摄纪录片的真正意义,使观众的认知产生严重的偏差。不是说不可以用情景再现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是要适当地运用,无论是再怎么客观的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夹杂自己的主观能动,谁都不可能绝对地还原当时的情形。使用越多的情景再现,制作者的主观能动就表达得越多,这是无法避免的。
既然分析过 BBC 的优缺点了,当然是希望能够对国内的人文纪录片有所启示。我认为,其一,市场是纪录片发展的真正动力。唯有市场才能激发纪录片产业的蓬勃动力,合理地配备资源,建构完整的产业链。其二,品质是纪录片的生命,而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支撑了纪录片的品质。英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说明,纪录片不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联结一个社会族群的文化共同体。我国在这个领域正在慢慢学习,《美丽中国》就是很好的证明,这部中英合作共同制作的纪录片不仅仅在国际上获得荣誉,在国内也受到国人的好评,国内国外双丰收,我们学习了其优点,提高了自己的制作能力,以会摈弃其缺点,努力实现纪录片的真正意义,这对我国的纪录片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在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我国的纪录片水平会步步紧追,终有一天会获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应启明 . 新世纪美英纪录片发展趋势与启示[J]. 纪录,第40-44页 .
[2]吉婕 . 中国纪录片市场化发展中的途径选择[J].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下):250-252.
[3]张杰 . BBC 纪录片《中国人来了》之新闻偏见[J]. 海外媒体印象,2013(12):49-50.
[4]陈晓夏 . 提升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能力的思考[J]. 现代传播,2011(3):66-68.
近年来,在国内纪录片市场中,影响力最大、特色最鲜明的无疑要属《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仅创造了中国纪录片收视的历史奇迹,而且充分彰显和传播了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甚至形成了一种舌尖现象,进一步推动了纪录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这部纪录片叙事...
早在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就用叙述智慧衡量史学实录的思维和才能.如《三国志魏书》赞扬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1](P.418).不虚美,不隐恶,保持中立,不做评价的实录大概就是指最早的纪录.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社会上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作为美食类纪录片应该重点突出美食特色,而不需要用太多的篇幅去介绍人文故事,甚至很多观众对其纪录片的真实性也产生了怀疑。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舌尖上的...
近年来,各大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海外引进综艺节目不得不说成为了一些地方卫视致胜的捷径。湖南卫视更是引进综艺节目的先行者与成功者,早在《超级女声》时期,湖南卫视就靠这款借鉴国外选秀节目的节目获得了后人难以比拟的成功,而今夏开播...
随着影视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题材被纳入广义的文学范畴中来,纪录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各种文学作品的热门题材。近些年来,涌现出一大批高品质的武术题材纪录片,使武术文化的传播更为生动和深远。传...
纪录片要不要解说词,是一件让纪录片的创作者苦恼的选择。如果不用,你讲述的故事是否仅凭画面、采访和音乐就能进行下去,能否让观众准确无误地看懂你的故事,如果用,你的解说是否画蛇添足,你的解说是否简洁精练,常常又让人难以信心十足。我们看到在中外...
一部好的纪录片成功不仅在于画面拍摄、后期制作,最大程度取决于现场采访。一部本来在前期策划好的题材,然而在面对现场实景或真人真事时,会有很多变数.这就需要我们创作人员不仅要策划好,而且要主动去适应采访的环境,掌握纪录片采访的技巧,必须与采访对...
或许世界电影百年艺术长河中不乏经典之作,但能让业界人士和全球观众每每想到一部电影便能感到温暖和力量的作品却非常珍稀,但不能不提到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它在1997年第一次上映的时候引起了全球性的轰动效果,这部电影是百年...
近些年,欧美地区推出多部精彩绝伦、震撼人心的纪录片作品.笔者作为纪录片从业者,收集、观摩了包括琥珀、一根绳子有多长、海洋奥德赛、太阳系的奇迹、地球脉动、与龙同行三部曲、艾登堡的所有大传、植物私生活、迁徙的鸟、BBC的自然科学系列等多部纪录片.笔...
2013年10月1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广发[2013]68号文件),《通知》要求按周计算,平均每天至少要播出30分钟的国产纪录片。这样一来,国产纪录片每年可增加数千小时的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