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改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八篇: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现代历史教学要强调学生的发展变化,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确立以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 创造互动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时事性, 打造一个高效愉悦的历史教学课堂。
关键词:历史教学; 新课程; 互动式; 开放式; 趣味性; 时事性; 课程资源;
现代教学观重点强调学生的发展与转化, 它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实践对我们而言, 既是一种挑战, 更是难得的机遇。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对新课标精神的学习, 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尽可能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 笔者感触颇多。
一、确立以课堂活动为载体的教育理念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教育观和现代教育理论以转变教育观念;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 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 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 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乐趣, 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 并从中体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 让学生在群体的学习环境下, 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 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 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来说, 架构与学生经验、兴趣相关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其进入情境非常重要, 这关系着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品质, 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也很关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合作学习不失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及创新品质, 更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 也就改变了纯理论的讲授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单方面的讲解, 学生机械的接受、生硬的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 从而让课堂变得有活力和生气。
二、增加趣味性和时事性的历史教学
补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中学历史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 增加历史史料的趣味性。对于中学历史教材, 我们会发现现在的教材是很枯燥的, 缺乏故事性。对于一件历史事件我们的教材交代得很简单而且不是很连贯, 比如,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经常具有跳跃性, 学生就会问:"这一期间孙中山做什么去了?"如果我们适当补充一些历史事件, 比如孙中山的"第二次护法运动",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而且填补了教材的空缺, 增加了内容的连贯性。其次, 与时事相联系。现在是历史的延续, 我们可以在现在找到历史的影子, 比如"香港问题", 我们要把它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及后来的瓜分狂潮联系起来;我们还可以把日本侵略台湾、"大陆政策"与今天的"台湾问题"结合起来。总之, 我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 让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
三、创造互动式的历史教学模式
教师往往是将编剧、导演、主演等角色集于一身, 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的却是"群众演员", 老师用一支粉笔、一张嘴操纵着整个教学过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再担任"主演", 而仅仅作为"导演", 变"填鸭式"的简单灌输为"引导", 把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学生。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 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为学生潜在的禀赋可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是, 这种互动也要求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 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 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 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 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应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构建开放性的历史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老师依靠的是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 单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到厌倦, 更谈不上激情与创新了。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一般来说, 凡富有兴趣的东西, 多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然也多能引起人们的思维和联想, 学生有了兴趣, 想学、愿学, 再加上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了。
1. 利用情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情感意识。历史现象有好有坏、历史事件有美有丑、历史人物有善有恶, 具有情感意识的历史教师, 以参与者的身份讲授历史知识, 要饱含感情, 准确、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使学生为之动容, 受到情感的熏陶, 产生内心的共鸣。要使学生情感上随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美丑与善恶而爱憎分明, 情绪上随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波动。置身于这种历史氛围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很大的激发。
2. 充分利用当地历史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意识, 充分发掘当地历史资源并有机地和课程结合起来, 重新构建新的、独特的课程综合资源, 提升教材层次。这样更加符合本地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规律,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没有课程外历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只依靠课本仅有的内容, 那么,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难以调动, 其主体地位就难以保证, "以学生为本"也就成为纸上谈兵。
3.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今, 科技的现代化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多媒体教学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直观性等特点, 深受师生的喜爱。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画面, 精心编制的录音录像剪辑, 取代了教师冗长琐碎的陈述。多媒体技术中的超级链接, 随时可去网上搜索与本堂课有关的知识, 从而让教学真正冲出课堂, 走向开放。利用实物投影仪对出土文物以及各类图表进行投影, 让学生直接感受历史的真实,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
历史课程标准的新教材为转变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新教材完全体现了新课程新标准的理念, 删繁就简、图文并茂、结构新颖。实践证明, 要改变中学历史课"满堂灌, 使人倦"的局面,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 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导下, 树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观, 并探索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开放性教学方法。
点击查看>>历史教改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只有将情感教育放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而改进问题,使情感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教学。作为教师,必须中重视情感教育,树立起强烈的情感意识,在积极教学中探索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转变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高效课堂打造,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也是现在我们历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时下农村中学由于条件限制,普遍存在师源不足的现象。许多小学科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半途出家,非本专业教师担任。专业知识欠缺...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我的经验告诉我,历史教学效率不高一直是广大历史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改革的积极开展,使得历史教学也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适应国家教育形式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大胆...
鸦片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在讲述这一问题时往往一语概之,如清政府组织抵抗很不力或清王朝政治腐败等。教师通常采用客观原因(外部原因)+主观原因(内部原因)+根本原因的模式,同时又将主观原因分解为政治+经济+...
2006年重庆开始自主命制高考历史试卷,2013年重庆首次命制新课改后的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改前后重庆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有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新课改前后重庆高考历史命题特点的研究,对今后高考历史命题工作的稳步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同时也能给中学历史...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