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民间歌曲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1 共912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唐五代词体创作中民间歌曲的作用探析
  【引言】古代民间歌曲对词体的促进意义引言
  【第一章】民间歌曲概述
  【2.1】现存唐五代民间歌曲基本情况
  【2.2】唐五代民间歌曲的时代特点
  【2.3】唐五代民间歌曲与唐教坊、梨园关系
  【第三章】唐五代民间歌曲对词体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唐五代民间歌曲对词调形成的影响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民间歌曲概述

  1.1 民间歌曲定义界说

  在解释“民间歌曲”定义之前,应对“民间”二字进行分析。民间按字面意思来解释:民即民众、百姓,间即空间、领域。将二者结合起来解释,民间便应该指民众生活的空间地域。这个范围应是很大的,刘尊明先生指出“这个空间应该包括农村、城市、军营、教坊、青楼、甚至寺院等广大下层社会在内,属于这个空间的成员则除了皇室贵族、官僚士大夫文人之外,包括村夫渔父、市民、商贾、工匠、戍卒、乐工、歌妓乃至僧尼等等在内的广大下层民众,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宫廷和官府里面的歌妓乐工等均属此范围。”

  ①这样的解释,包含了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及各式各样的人。

  当前人们对于民间歌曲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往往有自己不同的观点:朱传迪在《中国风俗民歌大观》中指出:“民歌集文化、风俗于一身……世代相传,历久弥新,因此,可以说,民歌--民众所作的歌,乃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风俗交叉的复合体,亦即民间口头传承的一种民俗音乐文化。”

  ②胡怀琛在《中国民歌研究》中指出:“流传在平民口上的诗歌,纯是歌咏平民生活,没染着贵族的彩色;全是天籁,没经过雕琢的功夫,谓之民歌。”

  ③台湾学者史惟亮在《论民歌》中指出:“民歌本质上是通俗而大众化的,它们被表现出来,往往不是为了娱乐他人,而是他们(演唱者)的生活本身,不是再现别人的感情,而就是他们自身的喜怒哀乐,甚至他们自己就是作曲家、演奏家和观众。”

  ④《中国音乐词典》中对“民歌”的解释是这样的:“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广泛深入的作用。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音乐语言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⑤尽管众说纷纭,但这些理论中却有一些相同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民间歌曲具有如下几个要素:1、民间歌曲是群众在劳动生活中集体创作产生的。这部分人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他们将日常劳动中的喜怒哀乐以音乐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2、创作民间歌曲的目的往往是自我感情的真实抒发,或娱乐或表现节日风俗。3、民间歌曲的语言是简练平实的,没有太多雕琢的痕迹。

  除此之外,民间歌曲还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民间歌曲应是经历选择淘汰的过程。从现有资料来看,流传下来的民间歌曲应当是反响强烈、深受群众喜爱的。这类歌曲在当时可以称为流行歌曲。因为歌曲本身的流行,社会的主要关注目光也投射在这些歌曲中,因此传播的越来越广。2、民间歌曲迎合大众心理。对民间歌曲的传播流行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广大的民众。因此在民间歌曲的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自己群体心理。

  这一群体也是社会最广泛的群体,因此民间歌曲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大众心理。3、民间歌曲不是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提到民间歌曲,人们会想到白话、庞杂、没有组织、没有逻辑。其实不然。民间歌曲和正统文体一样,同样讲究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

  概括起来说,民间歌曲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创作的曲调,在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它的来源广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运用口语方言,简洁明快地表达人们的情感。

  1.2 民间歌曲创作群体

  根据上文对民间歌曲定义的概说,我们可以看出来民间歌曲的创作群体不是单一的。它的创作群体分布十分广泛,既包括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黎民百姓,娱乐场所的歌妓乐工,还包括当时备受社会尊敬的文人,以及各种宗教团体。根据创作群体不同,民间歌曲的构成可以用下图表示:民间创作是民间歌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创作群体中,普通百姓和各个娱乐场所的乐工歌者是主力。

  亲身的劳动生活经历,将实践进一步升华为艺术,这是普通百姓在民间歌曲创作中的最主要的优势。在《乐府诗集》中,除了郊庙祭祀之歌,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宴会娱乐的歌曲,这些歌曲大都是优秀的民间歌曲,如《莫愁》《团扇》《乌夜啼》《采桑》《三洲》《泛龙舟》《子夜吴声四时歌》等。列举两首无名氏的《团扇郎》为例: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饷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

  白练薄不着,趣欲着锦衣。异色都言好,清白为谁施。

  ①《团扇郎》是吴歌中的一曲。歌词言语质朴,没有多余点缀色彩,但于平淡中却处处可见生活之影子。“相忆莫相忘”“定是阿谁非”“清白为谁施”淡淡话语间表现的是对征人不尽的思念。后来梁武帝及唐代文人大家都创作过同题作品。

  民间创作丰富的另一优势便是乐工歌妓在音乐方面不断的改进。

  乐工歌妓对于民间歌曲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部分乐工歌妓有两个来源:一种为宫廷乐工或官妓落入民间,还有一种为本身存在于民间的乐工歌妓。他们多以音乐为专业,与一般人比较起来,他们更懂乐理和乐律,甚至会根据现有音乐材料或者文学作品进行自己的加工创作,以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乐府指迷》在“可歌之词”中写到:“前辈好词甚多,往往不协律腔,所以无人唱。如秦楼楚馆所歌之词,多是教坊乐工及闹井做赚人所作,只缘音律不差,故多唱之。”

  ①可见他们所创作的词曲,都是便于歌唱的。这样一来不仅容易吸引大众,而且使歌曲的流传更加容易。

  文人创作在整个民间歌曲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由于从小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饱读诗书,文人掌握了大量的文字和信息。他们可以熟练地应用文字来为自身和下层百姓服务。这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就掌握了社会的话语权。再加上文人骨子中“致君尧舜上”的抱负和心怀天下的志向,他们很乐意去接触底层的普通百姓,也喜欢将百姓喜怒哀乐写入自己的篇章之中以期引起朝廷重视。

  有了这样的优势,文人便迅速融入民歌创作的队伍中并引领这支队伍的发展。

  文人创作民间歌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文人对源于民间的歌曲进行大量创作扩大其影响范围,另一种情况是文人自制曲调后被民间运用从而成为民歌中的一员。

  第一种情况可以从唐宋时期文人作家对民间歌曲的使用上来体现。唐五代时期创调最多的十个词调为:《望江南》《浣溪沙》《菩萨蛮》《杨柳枝》《拨棹歌》《酒泉子》《临江仙》《渔父》《南乡子》《更漏子》,除去《临江仙》《更漏子》二调外,均来自民间歌曲。文人利用这些民间歌曲进行了大量的词调创作,仅《望江南》一调便有 738 首之多。两宋时期是词调迅速发展的时期,文人创调众多。但从现有资料统计来看,词调作品居首位的是《浣溪沙》,共创制 847 调。而《浣溪沙》本身来源于民间歌曲。

  第二种情况反映出文人创调与民间歌曲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文人不断对民间歌曲进行吸收的同时,民间歌曲也对文人曲调进行吸收。在这一过程中,文人创作的歌曲经过流传渐渐适应了民间歌曲的演唱方法,声情方面也与百姓所要表达的情绪相一致。这样一来,文人创作的歌曲逐渐成为民间歌曲的一部分。

  如民歌《望江南》。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

  ②李德裕是唐代着名的文人,可惜他所作的这首作品没有留存下来。敦煌写卷中将《望江南》一调用来描写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表达男女恋情的《望江南·临池柳》,也有表达生活场景的《望江南·娘子面》,表达边塞生活的《望江南·敦煌郡》,用于咏物的《望江南·台上月》。

  可见民间将《望江南》一调运用的得心应手,久之变为了民间歌曲。

  这样的曲调还有《倾杯乐》《回波乐》《虞美人》等。

  宗教创作在民间歌曲中也占有一定比例。说到宗教,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宗教有三种:儒释道。儒,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道,源于老子,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系统;释,佛教,是由外国流传进来。所以民间歌曲中的宗教创作是排除儒学的佛道二教。在整个民间歌曲系统中,有宗教色彩的歌曲所占比重不是很多。

  敦煌出土的文献中关于道教的作品大致有七首:《临江仙·求仙》《谒金门·仙境美》《谒金门·朝帝美》以及四首《还京乐》。关于描写佛教经典作品较多,列于下:《十种缘》13 首、《孝顺乐》12 首、《求因果》45 首、《证道歌》2 首、《证无为》36 首、《出家乐》2 首、《无相珠》10 首、《悉昙颂》22 首、《空无主》8 首、《三归依》4 首、《十偈辞》10 首、《拨禅关》2 首、《最上乘》4 首、《隐去来》2 首、《十无常》10 首、《化生子》10 首、《愚痴意》9 首、《为大患》6 首、《无厌足》6 首、《无祗备》6 首、《十空赞》11 首、《易易歌》9 首、《五更转》69 首、《十二月》24首、《十二时》132 首、《百岁篇》60 首,此外还有散落的如《乐世辞·孤雁》《浣溪沙·海燕》等多首作品。

  作为外来文化,佛教本身语言、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的不同限制了它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普通民众并不虔诚地信仰某个宗教,而是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把传统信仰与各种宗教信仰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构筑了一个杂乱的神鬼信仰体系。”

  ①不管是道教、佛教还是各种民间宗教,人们的信仰都是浅层次的,目的都是希望愿望被达成。佛教便利用了中国民众的这种心理,将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宗教观点写进民歌中进行宣传。

  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提到:“在封建社会中,名义上作为宗教中心的寺院,往往同时也是人民借以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借以进行娱乐活动的游艺场所。商品在这里得到买主,艺术在这里得到听众和观众。”

  ②这样一个场所是各个阶层都可以进入的,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有了这一独特的优势,寺院的僧人们也能深入地了解民间音乐,甚至利用这些民间音乐进行创作。当然他们的创作必然会为自己的宗教信仰所服务,并作为鼓动百姓信仰佛教的工具。封建时期的普通百姓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往往借寺院进行庙会、节日等时机进行活动。在这种程度上来说,寺院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

  1.3 民间歌曲的流传

  民间歌曲在创作伊始必然在民间广泛流行,之后随时间渐渐流传开来。这种源于民间的乐种,因其内在或外在的某种重要品质乐于被广大群众接受,逐渐影响了当时社会,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民间歌曲的流传大致可以分成三种途径:传于民间,传于文人,传于宫廷。

  1.3.1 传于民间

  这是民间歌曲流传的基本途径。这种流传就如同大江大河一样,不管支流怎么蔓延,它依然有自己的主干。民间歌曲在民间流传就是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主干。究其原因,跟民间歌曲本身的特质密不可分。

  民间歌曲的创作主体是社会分布最广泛的民众,创作群体呈现多元化。几乎每一首民间歌曲的创作都代表了一定的群体以及该群体所要表达的感情。民间歌曲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多是朴实浅近的。它的演唱可以做到不分场合,在农村,山野,市民的工作场所或者节日的集会场所都可以演唱。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便是:在民间流传,政治束缚相对较小。民间歌曲在中国封建历史中是饱受歧视的,“中国古代民歌受歧视的根本原因当然是统治阶级手中的奴隶制或封建正统文艺思想支配着各个时代的文人学者的下层人民”①.现如今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虽说是数目不小,但与古代所创总和一比,流失相当严重。原因无他:种种限制,或自身因素或政策使然,使民间歌曲无法突出重围,得以保全。

  这一原因影响了民间歌曲向上层社会传递的速度和质量。但是民间歌曲在民间的流传没有这些政治的束缚,传递的速度则相对较快,数量也相对较多。只要旋律和内容乐于被人们接受,那么这样的歌曲很快便可流传开来。

  如西晋民歌《永熙中童谣》:二月末,三月初,桑生裴雷柳叶舒。荆笔杨板行诏书,宫中大马几作驴。①这首民歌直接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统治,甚至将皇帝比作驴,将百姓情绪表达的言简意赅。

  再如北宋时期民歌《崇宁间谚》:不养健儿,却养乞儿;不管活人,却管死人。

  ②崇宁是宋徽宗的年号。面对着金军的入侵,国土的沦丧,宋徽宗昏庸无能,横征暴敛,大肆修建庙宇,养着许多的“乞儿”;崇信迷信活动,寄希望于“死人”.这样的做法导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人们做这样一首民歌进行尖锐讽刺。

  还有这首《民间为章惇蔡京蔡卞谣》:二蔡一惇,必定沙门;籍没家产,禁锢子孙。大惇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③这首民歌描写的是北宋着名的“党人碑”事件。全篇用赋的笔法揭露了章惇蔡京一伙的罪行,反映出了人们对这种黑暗统治的批判。

  这样的民歌因其含有敏感的政治信息,便限制了它继续向上层社会传播。但简单明快的形式和大快人心的语言却使得它们在民间流传很快。种种“亲民”的特质使民间歌曲与民众之间没有距离,人们演唱起来得心应手,自然造就了民间广大的市场。

  1.3.2 传于文人

  这是民间歌曲流传过程中的重要途径。文人对民间文学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加以吸收并发扬光大,而且这种做法是相当带有普遍性的。

  一个成功的典型便是《竹枝》。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三》载:“《竹枝》本处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禹锡曰:竹枝,巴歈也。……末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焉。”

  ④刘禹锡与白居易唱和之作中,用《竹枝》一调甚多。《竹枝》一调从民间歌曲一跃而成流行曲调。

  民歌《采桑》,“本隋清商西曲。《旧唐书·音乐志》云:采桑因三州而生。三州,商人歌,属清商。梁时另有《采桑度》,《乐苑》谓为渡采桑津之意,而辞则蚕女之情歌也。”①这是一首表现采桑女劳作的歌曲,如《乐府诗集》所载《采桑度》其一: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才春桑,歌吹当春曲。

  ②后来这曲民歌传入文人中间,文人多用其来作长短句,如和凝的《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绣带双垂。椒户闲时。竞学樗蒲赌荔枝。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无事嚬眉。春思翻教阿母疑。③唐五代冯延巳也有《采桑子》传世,宋代引用此调者更多。

  再如民歌《渔父》,当为民间捕鱼所作之歌。后来流传至文人中间,文人多用其作词,表现一种田园风景或淡泊心志,仅唐五代时期《渔父》便创作了 29 首。如欧阳炯的《渔父》:摆脱尘机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无系绊,没愁煎。须信船中有散仙。④李珣《渔父》:水接衡门十里馀。信船归去卧看书。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⑤龙榆生先生在《中国韵文史》中说到:“中国所有新兴文体,其始皆出自民间;迨行之既久,乃为文人所注意,由接受而加以改进,以跻于大雅之堂.”⑥这样的结论证明了文人对起源于民间的文学不断进行艺术借鉴,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

  传于文人,并发扬光大成为民间歌曲得以保存的重要方式。文人对民间流传广泛的曲子进行加工修改,将其纳入自己的创作中,使它们在不脱离普通百姓的前提下变得更加文雅,语言更加华丽。这样经过改造的民间歌曲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种宴会娱乐场所,甚至进入到上层社会。这一阶段成为了一首民间歌曲发展、流传、兴盛、保存的必经阶段。

  1.3.3 传于内廷

  这是民间歌曲流传过程中的一般途径。到达这一途径的民间歌曲相对较少。内廷的音乐文化中符合儒家文化的音乐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注重诗歌音乐的教化功能,强调音乐的中和之美。民间歌曲多是不加掩饰的直抒胸臆之作,言语之中较少注重修炼。这显然与内廷音乐的宗旨相悖,也就增加了民间歌曲向内廷传播的难度。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一定程度上说,内廷文化其实就是皇帝个人喜好的文化。因此那些深受皇帝喜爱和充满颂扬的作品借助民间歌曲的外壳进入内廷。但进入内廷的民间音乐作品题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既有一般宴会歌功颂德之作,又有政治上的讽喻之作。

  以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为例。这部书可以看成是现阶段保存最完整的民间歌曲传入内廷的历史文献。它共载曲名三百二十四首,是盛唐时期社会上流行歌曲的总结。

  当时内廷许多宴会都会选其中的乐曲来演奏。任半塘先生将其主要内容归纳为三类:人民呼声、现实生活、民族音乐。如《叹疆场》《怨黄沙》《怨胡天》《卧沙堆》《忆汉月》《送征衣》等为人民呼声之内容,揭露兵役徭役对人民施加的灾难。《剉碓子》《得蓬子》等为反应人民现实生活的歌曲。关于民族音乐,最着名的便是胡歌名流传中改为汉名,这样的曲调至少在六十首之上。如此大规模借鉴民间歌曲使内廷宴会的音乐呈现多元化,异彩纷呈。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民间歌曲的传播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每种传播方式在民间歌曲的发展历史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民间歌曲的历史研究不可偏废其一,要全面综合地考察。

  1.4 民间歌曲社会作用

  民间歌曲,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它是广大的下层民众表达自己心中诉求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它传达出当时民众对社会的评价,对朝廷的评价,也传达出他们的理想政治。

  这就很容易解释《诗经》中的“采风”现象:采民风,观民歌,察民情。当政者只有了解百姓的基本生活状态,制定的政策才能有所加强或者改进。民间歌曲是反映社会的重要渠道。它在社会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满足民众自我娱乐需求,描写社会众生相,反应社会政治状况,保存重要历史文化。

  第一、满足民众自我娱乐需求这是民间歌曲最直接的社会作用。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满足了必要生活基础的前提下,现有的文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民间歌曲与普通百姓之间没有隔阂,浅近俚俗的语言更能被人们所接受。它成为满足人们这一需求的重要手段,成为消遣娱乐的工具。如南朝民歌《西洲曲·忆梅下西洲》,表达了一位女子对自己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整篇都写离愁别绪。这首作品在描写女子心理时下笔十分细腻,加上周围景物的衬托,含蓄而生动,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样的民歌正好适应人们劳动之后娱乐的需求,用字直白,读来琅琅上口。北朝民歌《敕勒歌》则与南朝柔美风格相反,这首民歌表现了北方牧民的粗犷豪放,描绘了北方千里草原的美景,俨然一幅风俗画。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着名的民歌还有《子夜歌》《子夜四时歌》《采桑度》《那呵滩》《长干曲》等,在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中都有所记载。这样的民间歌曲满足了人们日常的音乐需求,并以其简单的语言和音律在社会上广泛传唱。除去民间歌曲本身特点之外,促使民间歌曲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的另一个原因是各种娱乐场所的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民间歌曲不仅依靠传统的口口相传,而且借助了场所的重要作用。娱乐场所定期的集会或者节庆活动聚集了不少的观众。民间歌曲利用这样机会进行演出,不仅满足人们娱乐消遣的需求,也提高了民间歌曲在社会上的影响。

  第二、描写社会众生相民间歌曲题材范围广泛,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正是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它可以将战争、闺怨、宗教甚至市井小民的生活状态都写入作品之中,描写社会众生相,使人们于嬉笑怒骂之间看到生活本来的轨迹。民间疾苦是民歌首要表现的内容。如对战争的抨击:乐府民歌中着名的《十五从军征》。全篇平白如话,没有丝毫点缀,但辞简而意丰:一位多年征战在外的老兵,终于等到回家的一刻,但迎接他的却是无家可归。这一民歌揭露了当时的兵役制度给下层百姓造成了深重的苦难。还有描写游子远去,思妇想念的作品,如乐府民歌中的《饮马长城窟行》;有表现当时女性的坚毅和勇气,敢于追求自己爱情的作品,如《上邪》;还有对于用情不专的男子,女子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自尊的作品,如《白头吟》;有描写宗教的歌曲,如《敦煌歌词总编》中所载的《失调名·观诸人一偈》等等。各种题材,全方位,立体化展示社会生活,这是民间歌曲最重要的社会作用。

  第三、反应社会政治深厚的民众基础,广泛的题材范围成为民间歌曲最显着的特点,也成为它深刻反应当时社会政治的必要条件。由民歌描写社会众生相的作用可以看出:尽管民歌都是生活琐事,但言辞之间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寓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或歌颂赞扬,或抨击批判。一朝政治是否清明,百姓是否安居乐业,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民歌。在民间歌曲中,最主要的感情分为两种:一种为歌颂,一种为抨击。歌颂的内容可以是歌颂美好的道德,人间感情,当权者的政治开明,官员的为民解忧等等;抨击的内容多是与之相反,如背信弃义的无德行为,频繁的战争,当朝政治种种腐败现象,封建统治者的剥削等等。

  以《诗经》为例:《诗经》中以地域范围划分,有十五国风,共 160 首民间诗歌。在这 160 首诗歌中,大部分是宫廷乐师“采风”所得,较明显地表现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以及当时人们对政治的态度。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热爱和关怀的民族,由古至今,从未改变。在《诗经》中我们随处可见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如《芣苢》描写的是妇女采摘芣苢的场景。本是劳作毫无乐趣可言,但这一民歌以轻快的口吻向我们娓娓道来,表现了劳动者愉快的心情。

  关于美好的爱情,有大家熟知的《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邶风·简兮》《秦风·蒹葭》等。《邶风·简兮》便描写了一场不顾门第的恋爱。

  抨击的内容在《国风》中也为数不少,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卫风·氓》《王风·君子于役》《周南·螽斯》等。《周南·螽斯》讽刺了剥削者和他们的子孙如同蝗虫一样,吃尽了百姓的庄稼,使人们无法生存下去。它反应了阶级社会的实质,表达出下层民众心中的阶级仇恨。

  第四、保存重要历史文化民间歌曲贴近民间,必然保留了民间的印迹。这些民间的印迹在后人看来便成为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后人可以根据民间歌曲中的记载去还原历史。保存当时历史文化是民间歌曲造福后人的一大作用,在体现其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了历史价值。

  如《菩萨蛮·敦煌将》: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鳞台早有名。 只恨隔蕃部。情貌难申吐。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

  ①再如《望江南·边塞苦》:边塞苦。圣上合闻声。背蕃归汉经数岁。当闻大国作长城。金榜有嘉名。 太傅化。永保更延龄。每抱沉机扶社稷。一人有庆万家荣。早愿拜龙旌。

  ①这两首作品都是唐朝西域地区的真实写照,任半塘先生称其为“史迹”.唐代中后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迫切希望赢得战争的胜利“一齐拜圣颜”.我们还可以从字里行间推测出时代先后顺序,这些对于唐代中晚期西域的历史勾勒有很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民间歌曲对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一点主要是针对音乐而言。民间歌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基础,“民间歌曲形成最早,在其它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民间歌曲起着积极的作用,许多歌舞、曲艺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或间接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比如“花鼓戏”便是从民间歌曲移植而来的。

  民间歌曲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不仅反映现实,而且对中国其它艺术文体的出现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文学艺术很大一部分根源于民间。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