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汉晋之际,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生显着变化的时期。①在此期间,不仅文艺、美学、人物品鉴发生了显着变化,而且整个的学术风气也呈现出绝然相异的特征。概括地说,汉晋学风之总体趋势,呈现由拘泥繁琐向清通简要的发展特点。具体而言,在学术取径上,逐渐形成一种抉破樊篱、超越师法家法、由具体到抽象、由名物训诂到贯通义理的治学路径。在学术方法上,汉人治学守实重据,一经说至百余万言,甚为繁琐;晋人清通简要,有清简玄远的特点。在学术目的上,汉人重学,晋人尚识。
总之,汉晋学术之变迁,大体呈现出避实就虚的特点。
汉晋学风的这种变化,已引起现当代学者重视,并提出了各种解释。一是以侯外庐、杜国庠为代表,从政治、经济之外部因素解释汉晋学风之变迁。他们认为:两汉与魏晋的基本分野,是经济形态和土地制度的变化,即汉代土断人户的组织,被魏晋半生产半军事的具有游离经济特点有屯田制所取代,从而改变了安土重迁的汉县乡亭旧法,实行“相土处民,计民置吏”的临时办法,这就造成了安固形态下的缙绅礼仪的破产,必然给博士意识下的古典章句之师法以恶劣的打击,代之而兴的意识形态,便是清谈玄虚了。经济上的游离其业,反映于思想,便成为浮华任诞。没有物质条件的浮游,就不会有意识的虚诞。
②侯、杜二氏从外因探讨学风之变迁,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仍未免于时代政治之局限。同时,作者认为:政治、经济因素对学风的影响虽不可忽视,但它只是学风变迁的一个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学风变迁的探讨,除了考虑外因,还必须从学术内部寻求原因。并且这才是必要条件。
从学术内部探讨即内因探讨汉晋学风之变迁,是从汤用彤开始的。他在《读<人物志>》一文中说:魏初清谈,上接汉代之清议,其性质相差不远。其后乃演变而为玄学之清谈。此其原因有二:(一)正始以后之学术兼接汉代道家之绪,老子之学影响逐渐显着,即《人物志》已采取道家之旨。(二)谈论既久,由具体人事以至抽象玄理,乃学问演进之必然趋势。
这是从学术“内在”之“理路”角度探讨汉晋文化思潮之变迁。同时,他也比较注重政治环境对文化变迁的影响,他说:自东汉党祸以还,曹氏与司马历世猜忌,名士少有全者,士大夫惧祸,乃不评论时事,臧否人物。此则由汉至晋,谈者由具体事实至抽象原理,由切近人事至玄远理则,亦时势所造成也。所以,他认为:汉晋文化思潮之变迁,“一方因学理之自然演进,一方因时势所促成,遂趋于虚无玄远之途,而鄙薄人事。”
汤用彤将内因(即“内在理路”)与外因(即“外缘影响”)联系起来考察汉晋文化思潮之变迁,是很全面的。特别是他对外因的探讨,虽然简略,但也很有说服力。然而,他所说的内因是“学问演进之必然趋势”、“学理之自然演进”,至于学理何以会朝着由实而虚的“必然趋势”而“自然演进”,他未予说明,虽然这正是研究魏晋玄学的重点。实际上,我们从他的内因探讨中,“隐约可以感受到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那绝对理念的影子”。因此,探讨汉晋学风变迁之内因还是一项必须深入的工作,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如牟润孙在《论魏晋以来崇尚谈辨及其影响》一文中,注意到汉晋间博通自由的学术取径对学术风气变迁的影响。余英时在《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一文中,从“士之自觉”的角度,解释汉晋文化思潮之变迁。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讨论汉晋间思想与学术之流变时,也特别注意到汉晋间博学的风气与思想取径拓宽对学风的影响。但皆未予深论。作者在前辈学者和当代学人研究之基础上,曾对汉晋间之尚通意趣作过比较深入的探讨,提出尚通意趣是汉晋间学风、士风、文风以及人物品鉴发展变迁之关键的观点,认为是尚通意趣向上结束了汉代儒学,向下开启了魏晋玄学。
从尚通意趣探讨汉晋学风之变迁,是作者的一个初步尝试。近读徐斌《魏晋玄学新论》,颇受启发。徐斌《魏晋玄学新论》指出:刘劭《人物志》中“思心玄微,能通自然”八个字反映了建安的学术倾向,是建安思想在思想方法上创新,是汉末新思潮通向玄学的一座思想桥梁。
在徐着的启示下,作者再读《人物志》,发现《人物志》提出的“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是刘劭在学术方法上的创新,是东汉以来知识界尚通意趣的产物,是导致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的方法论上的突破。
刘劭《人物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研究人材质性的理论专着,它产生于人物品鉴的时代风气之中,而又超越一般品鉴家月旦人物的琐碎言论,上升到系统理论的高度。现当代学者讨论汉晋文化思潮之变迁,皆注目于人物品鉴,认为魏晋之玄学、美学、文学、文论特点之形成,皆与人物识鉴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由关注人物品鉴,进而重视《人物志》在汉晋文化思潮变迁中的重要作用,这已成为现当代学者的共识。作者认为:《人物志》于汉晋文化思潮变迁之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影响,汤用彤先生《读〈人物志〉》一文,言之甚详,兹不赘论;其二是学术方法上的影响,徐斌先生《魏晋玄学新论》一书略有涉及,但尚未深论。故作者不揣鄙陋,草撰此文,对《人物志》在学术方法上的创新和影响,作深入的探讨,以期进一步确证《人物志》在汉晋文化思潮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二、从《人物志》研究汉晋学风变迁的可能性
作者选择以《人物志》为切入点,研究汉晋学风之变迁,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人物品鉴作为汉晋间的一项影响广泛的社会活动,对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士风、文风、学风皆产生过十分深入的影响。因为人物品鉴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荣辱浮沉。比如,在汉末,人物品鉴决定一个人的仕途进退和升降;在魏晋,它又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与个人利益有特别密切的关系。所以,人物品鉴决定士风的取向,而士风又直接影响哲学、美学、文学、文论的特征。
在哲学领域。汤用彤先生在《言意之辨》中指出:“凡欲了解中国一派之学说,必先知其立身行己之旨趣。汉晋中学术之大变迁亦当于士大夫之行事求之。……世风虽有迁移,而魏晋之学固出于汉末,而这与人生行事有密切之关系。”古代中国学术的人文特点,决定其与人生行事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汤用彤看来,中国学术,特别是汉晋学术之变迁,与当时士人之人生观大有关系。他认为:“玄学统系之建立,有赖于言意之辨。但详溯其源,则言意之辨实亦起于汉于汉魏间之名学。名理之学源于评论人物。……言意之辨盖起于识鉴。”
于是,他集中从“集当世识鉴之术”的刘劭《人物志》来研究汉晋学术的变迁,指出:“汉末晋初,学术前后不同,此可就《人物志》推论之。”
此后,当代学者基本上采用他的这种研究思路,如李泽厚指出《人物志》“这部着作较早地,同时又鲜明具体地反映了从汉到魏思想的新变化,对了解魏晋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孔繁亦说:“刘劭《人物志》的出现,标志着汉末清议的变化。”“《人物志》在汉末魏晋由清议到清谈之演进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在美学方面,宗白华先生说:“晋人的美学是‘人物的品藻’。”“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
李泽厚亦认为:人物品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对审美的意识、趣味、好尚的变化,艺术的鉴赏、创造的发展,以至许多重要美学概念的形成,都产生了直接重大的影响”,并认为“这是了解魏晋南北朝美学的重要关键”在文学和文论方面,王瑶先生指出:“中国文论从开始起,即和人物识鉴保持着极密切的关系;而文学原理等反是由论作者引导出来的。”③宗白华先生也发现:“中国艺术和文学批评的名着,谢赫的《画品》,袁昂、庾肩吾的《画品》、钟嵘《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都产生在这热闹的品藻人物的空气中。”
黄霖先生构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亦以“人”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的本源,用“原人”二字来概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体系的基本品格和核心精神,他说:“一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千言万语,归根结底就是立足在‘原人’的基点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体系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质。”
刘明今更进一步指出:“中国古代文论产生的契机有二:一是因观风俗、识美刺,而促成教化论批评;另一便是人物品藻,因品藻人物而关注其才性,关注其体现才性的文学,以至品赏文学之美,由此而形成以才性论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由此导致文学观念、批评观念以及批评具体操作的一系列变化,从而根本上改变了西汉时期教化论批评的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发展。”
总之,魏晋之学源于人物品鉴,魏晋时期的哲学、美学、文学、文论皆受到人物品鉴的直接影响,而呈现出与汉代文化截然不同的面目。因此,研究汉晋文化思潮之变迁,人物品鉴当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其二,魏晋间有关人物品鉴的着作在当时虽不在少数,但流传至今且保存完整者,惟有刘劭之《人物志》。就其它散佚着作的留存片断看,《人物志》又是当时品鉴着作中最有理性色彩和理论深度的着作,是一部人物品鉴原理之专着。所以,汤用彤说:“《人物志》者,为汉代品鉴风气之结果。”“刘劭之书,集当世识鉴之术”。因此,他认为:“汉末晋初,学术前后不同,此可就《人物志》推论之。”
李泽厚说《人物志》“这部着作较早地,同时又鲜明具体地反映了从汉到魏晋思想的新变化,对了解魏晋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孔繁亦说:“刘劭《人物志》的出现,标志着汉末清议的变化”。“《人物志》在汉末魏晋由清议到清谈之演进中,具承上启下的意义。”所以,研究汉晋学风之变迁,人物品鉴是最好的切入点,《人物志》是最佳的文本依据。
三、《人物志》是东汉以来知识界盛行的尚通意趣的产物
在尚通意趣的影响下,汉末魏初的中国学术发生了剧烈变化,产生于这个学术剧变环境中的《人物志》,集中体现了当时学风的时代性特点。统观《人物志》,其重通尚博的学术旨趣,约有二端:
其一,《人物志》在思想上杂取儒、名、法、道,与诸子学复兴的时代学风相吻合,是尚通意趣的产物。《人物志》品鉴人物,覆核名实,固属名家,后世之经籍志也正将之归入名家。其分别人才之品目,仿孔门四科之序,“泛论众材以辨三等”(《人物志序》),自谓出于儒家。其重考课,亦与法家之精神相通。其论人君之德与立身之道,亦正与道家学说吻合。更为重要的是,刘劭能取儒、名、法、道四家之正面价值,将其有机地统合在一起,构建自己的人才学理论,而不露任何粘接拼凑之痕迹,这正体现了刘劭融会贯通的学术功力。
其二,作为人才学专着,《人物志》将人才进行分类研究,明显有重通才、尚圣人的倾向,这正是东汉以来尚通意趣的产物。如《九征》论人之质性,以为“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常人或有聪明之质,而乏平淡之性,故虽能“达动之机”,却又“暗于玄虑”;或有平淡之性,而乏聪明之质,故虽能“识静之原”,却又“困于速捷”。故皆偏至之才。唯有圣人,“能兼二美”,故能“知微知章”。又说人禀“五质”,神有“五精”,常人皆偏得其一,或“劲而不精”,或“胜质不精”,或“畅而不平”、或“气而不清”,故皆偏至之才。唯有圣人“五质内充,五精外章”,故能“穷理尽性”。所以,他进一步认为:“九征有违,则偏杂之材也”,“九征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他将人才依次分为偏至、兼材、兼德、中庸四等,以为“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圣人是人才的最高境界,他“五质内备,五精外章”,既有平淡之性,又兼聪明之质;既可“经事”,又能“理物”,达到了中庸质性之至境。所以,他说:“中庸之德,……变化无方,以达为节。”(《体别》)“达者称圣”、“圣之为称,明智之极明也”(《八观》),与汉末以通释圣的观点吻合,是刘劭在尚通意趣的影响下,对圣人人格的重新诠释。
圣人有兼通博达的品格,故能避免偏才的种种缺失。如偏才之人或拘或抗,“抗者过之,而拘者不逮”,而圣人“变化无方,以达为节”(《体别》),故能避免拘抗之弊。偏才之人,“各抗其材,不能兼备”(《流业》刘昞注),故皆“人臣之任”(《流业》)、“一味之美”(《材能》),而圣人“聪明平淡,总达众材”(《流业》),能“以无味和五味”,故能“君众材”(《材能》)。在清谈论辩技巧上,偏才之人,各执一端,未兼通理之“八能”,故“流有七似”、“说有三失”、“难有八构”。唯圣人兼此“八能”,故可免于“七似”、“三失”、“八构”之弊(《材理》),而得道之真谛。
总之,刘劭深受汉末尚通意趣之影响,他的《人物志》,超越了汉末品鉴之琐碎言论而上升到系统理论之高度,对人物之抽象理则进行了宏观探讨。这说明他在尚通意趣之影响下,形成了统观全局、博通众说的学术心胸和“博而能一”、“通而能简”的学术方法。其杂取儒、名、法、道之思想取径和以具有兼通博达品格之圣人为人物品鉴之最高品目,皆与东汉以来尚通重博的学术风气是一脉相承的。
四、《人物志》在学术方法上的创新
《人物志·材理》说:“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所谓“道理”,即是“天地气化,盈虚损益”之理,研究“道理”者,即为“道理之家”。那么,道理之家研究“道理”的方法是什么呢?用刘劭的话说,就是“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这是刘劭在学术方法上的创新。此三者密切相关,“质性自然”是道理家的质性特点,“思心玄微”是其学术方法途径,“能通自然”是其学术目的方向。只有“平淡”之人,其“思心”才有“玄微”的特点。也只有“思心玄微”者,才能通于“自然”之道。
1.“质性平淡”
刘劭论人才质性,最推崇中庸平淡。他与先秦诸子一样,认为最能明道者是圣人。圣人之所以最能明道,是因为圣人有中庸之质和平淡之性。他在《人物志序》里说:“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九征》)以中庸这种调和折中、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为圣人之德,为道德之最高境界,这是本于先秦儒家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刘劭对儒家的中庸之德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造。
一是以道家平淡思想解释儒家的中庸(或“中和”)。《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刘劭的看法与此略有不同,他说:“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众材,变化应节。”“是故中庸之质,异于此类。五常既备,包以淡味,五质内充,五精外章”(《九征》)。“夫中庸之德,其质无名,故咸而不碱,淡而不 ,质而不缦,文而不缋,能威能怀,能辨能讷,变化无方,以达为节。”(《体别》)皆以平淡无味之观点解释儒家中庸质性,体现了儒道杂合的倾向。这正与《老子》第三十五章所说的“道之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相通。所以,汤用彤《读〈人物志〉》指出:“中庸本出于孔家之说,而刘劭乃以老氏学解释之。”
二是以“聪明”诠释中庸。刘劭认为,具有中庸至德之圣人,除了具有平淡之性外,还必须具备聪明之质,二者不可或缺。他说:“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人物志序》)认为“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聪明者,阴阳之精。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具有中庸至德之圣人,之所以能够“调成五材,变化应节”(《九征》),“变化无方,以达为节”(《体别》),就因为他具有聪明之质性。聪明,即智,指个体的智慧才能。刘劭重智,以为“智出于明”,“德者,智之帅也”,智或聪明是圣人必具之品质,他说:“是以钧材而好学,明者为师;比力而争,智者为雄;等德而齐,达者称圣。圣之为称,明智之极明也。”(《八观》)这与道家之“绝圣弃智”不同,也与儒家虽然重智但始终把智置于仁、义、礼之次要地位迥异。刘劭重智,与曹魏“唯才是举”的时代风气有关,更与徐干“重艺贵智”的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具有中庸至德之圣人,须兼备平淡与聪明之二美。《材理篇》说圣人“心平志谕,无适无莫,期于得道而已矣,是可与论经世而理物也”,“心平志谕,无适无莫”,即平淡之性,只有具备平淡之性者,才能“经世”(行政)和“理物”(通道)。《材能篇》说:“凡偏才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何者?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无味”即“平淡”,是君王(哲学王)应具之品德。“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用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材理》)但是平淡之美还必须助以聪明之质。因此,刘劭主张察人不仅要“察其平淡”,而且要“求其聪明”。他认为聪明是圣人必备的品质,“圣之为称,明智之极明也”,“以明将仁,则无不怀;以明将义,则无不胜;以明将理,则无不备。然苟无聪明,无以能遂。”(《八观》)《九征篇》说:“故明白之士,达动之机,而暗于玄虑。玄虑之人,识静之原,而困于速捷。犹火日外照,不能内见。金水内暎,不能外光。”所谓“明白之士”,即有聪明之性而乏平淡之质者,故有“暗于玄虑”的缺点,只能“经世”,不能“理物”;只能“知章”,不能“知微”。“玄虑之人”,即有平淡之质而乏聪明之性者,故有“困于速捷”的缺点,只能“理物”,不能“经世”;只能“知微”,不能“知章”。在刘劭看来,这两种人都是偏才,唯有“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两遂。”(《九征》)所以,他说:“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流业》)平淡和聪明是圣人不可或缺的两种品质。平淡而乏聪明,或聪明而乏平淡,皆是偏才。值得注意的是,刘劭讲道理之家,为何只言平淡而未言聪明?其实,在《人物志》里,刘劭虽以平淡、聪明并提,但两者又有主次之分。一般而言,平淡者多有聪明之质,唯其耳聪目明,博涉兼通,方能避免拘抗偏执,而有平淡之性。可以说,聪明是平淡之基础。虽然他在《人物志序》之开篇即说:“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但他又认为人之质性最可宝贵者是“平淡无味”,因此,他认为:“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九征》)明显体现出先后主次之分。平淡可该聪明,说“质性平淡”,已隐含了聪明之美。
2.“思心玄微”
所谓“思心玄微”,即以“玄微”之心体道。道即无,是玄之又玄的宇宙本体,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故不能以理性之客观去把握,只能以“玄微”之直觉去体验。换句话说,道本身具有“玄微”的特点,④要观照或把握“玄微”之道,就要求观照者必须具备“玄微”之思心,用老子的话讲,这种观照叫“玄鉴”或“玄览”。而要具有此种“玄微”之思心,又确非易事。唯有平淡聪明之圣人,方能具备此种思心。因而也只有圣人才能体道。
《人物志》对“思心玄微”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他认为:“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九征》)即有平淡之质(即“色平”)与聪明之性(即“畅”)者,乃有玄微之思心。“畅而不平,则荡。”(《九征》)有聪明之性(“畅”)而无平淡之质(“不平”),便流入放荡,不能拥有玄微之思心。因此,他以中庸平淡对“通”作了新的诠释,他说:“通而能节者,通也;通而时过者,偏也。”“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宕则同,其所以为宕则异。”“纯宕似流,不能通道;依宕似通,行傲过节。”(《八观》) “通”即“聪明”,是达到“思心玄微”的重要条件。故云:“其明益盛者,所见及远。”(《八观》)但“通”又必须以中和平淡为节制,“通而时过者”,即“纯宕”、“依宕”之流,皆有“荡”、“过节”之弊,故不能形成玄微之思心。具体而言,刘劭认为刚略、抗厉、坚韧、浮沉、浅解之人都不具备玄微之思心,“不能理微”,因为他们不具平淡之性。所以,他们“历纤理,则宕往而疏越”,“说变通,则否戾而不入”,“涉大道,则径露而单持”,“即大义,则恢愕而不周”,“审精理,则掉转而无根”(《材理》)。他认为,“强毅之人”“难与入微”(《体别》),“明白之士”“暗于玄虑”(《九征》),“朴露径直”之人“失在不微”(《体别》),他们可以成为某方面的专门人才,却不能入微体道,原因同样在于他们缺乏平淡之性。
聪明是“通微”的重要条件,而平淡却是“通微”的必要条件。所以刘劭特别强调平淡之性。他认为玄虑、沉寂之人,因其有平淡之性,故而可以“入微”。他说:“玄虑之人,识静之原。”(《九征》)“沉寂机密”之人“精在玄微”,“沉静之人,道思回复”,“可与深虑,难以速捷”(《体别》),“温柔之人”“味道理,则顺适而和畅”(《材理》)。在谈论方面,他重理胜而轻辞胜,因为理胜者,“释微妙而通之”(《材理》),即能以玄微之思心通于道。
总之,兼备平淡与聪明之二美者,方有玄微之思心。仅有聪明之性,往往“暗于玄虑”,而“难与入微”。仅有平淡之质,虽有“困于速捷”之弊,但却“识静之原”,能以玄微之思心体悟道。所以,刘邵强调,“精欲深微……深微,所以入神妙也。”(《七缪》)“深微”之思心是入于“神妙”之道的唯一途径。又说:“智能经事,未必即道。道思玄远,然后乃周……智不及道。道也者,回复变通。”(《八观》)“智能经事,未必即道”,因为智者虽有聪明之质,而乏平淡之性,少玄微之思,故不能体味“回复变通”之道,故云“智不及道”。
刘劭提倡的“思心玄微”的学术方法,已基本体现出由实而虚的学术取径。一般而言,汉人的章句训诂之学,守实重据,是笃实之学,甚至汉末综核名实的刑名之学也有守实的特点。魏晋义理之学,清妙玄虚,是玄虚之学。作者以为,汉晋学风由实而虚转移之中介是《人物志》,关键又是刘劭在《人物志》中提出的“思心玄微”的学术新方法。
3.“能通自然”
“自然”是魏晋哲学、人生、文学的最高境界。在哲学领域,玄学家以道为宇宙之本体,道本自然。所谓“通自然”,即通道。王弼《老子》二十九章注云:“万物以自然为本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列子·仲尼篇》张湛注引何晏《无名论》说:“夏侯玄云:‘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阮籍《达庄论》曰:“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道者法自然而为化。”崇尚自然,以为宇宙万物皆生于自然,宇宙万物皆法自然而运化,以自然为哲学、人生之最高境界。这种思想,起于老庄,盛于魏晋。玄学家的一切哲学深思都是为了体悟自然之道。
将此种思想渗透到其它文化活动中,就是以为艺术、人生的最终归宿是通自然,即通道。如晋宋人痴迷山水,就是因为山水是自然的真实载体,山水“以形媚道”,与道相通,体现了自然之趣。
晋宋人游赏山水,正是为了“澄怀观道”(《宋书·宗炳传》)。宗炳《画山水序》说:“圣人含道应物,贤人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全宋文》卷二十)所谓“山水质有而趣灵”,其“趣灵”,即自然之趣,即道。阮籍《达庄论》说:“夫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全三国文》卷四十五)孙绰《太尉庾亮碑》云:“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全晋文》卷六十二)王济《平吴后三月三日华林园诗》云:“清池流爵,秘乐通玄。”(《全晋诗》卷二)即从山水中体味玄道。总之,山水的自然之质与道的自然之性相通,山水是谈玄悟道的工具。晋宋人痴迷山水、喜作山水诗画,皆由于此。
山水之所以美,在于它通于道。魏晋人认为人格之所以美,也在于它符合自然之道。人格美与山水美相通,它们的最高境界皆是“自然”,是道。晋宋人乐于以山水比附人格,但不是先秦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式的简单的道德比附,而是在发现了人格美与山水美在本质上有体玄明道之共同点后,在哲学层次上的深层比附。因此,晋宋人往往以自然为人生之最高境界,如王粲《神女赋》描述他心中的人格美是“禀自然以绝俗,超希世而无群”。曹丕《善哉行》也说:“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袁宏《三国名臣传》说夏侯玄“器范自然,标准无瑕”。(《晋书·袁宏传》引)在文学创作中,亦以自然为最高境界,如钟嵘推崇“自然英旨”之诗人,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评谢灵运诗“吐言天拔,出于自然”。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也特别标示为文以自然为宗,他说:“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山水以形媚道,圣人以玄思悟道,而文章亦当以文采载道,如刘勰提出“文以明道”,其所明者,也正是自然之道。文学和山水既与道通,又是体道悟道之工具。故徐干《中论·艺纪》说:“通乎群艺之情实者,可以论道。”
总之,“思心玄微”是学术方法,“能通自然”是学术目的。“自然”是魏晋哲学、人生、文学之最高境界。“通自然”即通道。在“思心玄微”这个新方法的启迪下,魏晋人不仅通哲学之道,也通人生之道、山水之道、艺术之道。因此,李泽厚说:“所谓‘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的‘道理之家’,显然就是后来的玄学家。”
五、“思心玄微”的学术方法在《人物志》中的实践及其影响
作为人才学专家的刘劭,在其人才学专着中提出的这种学术方法,其本身就是他的人才学研究方法,并第一次实践于《人物志》中。
刘劭在《人物志》中一再强调知人善任的重要性,他说:“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人物志序》)在他看来,圣人有两大关怀,一是体道悟道,这是形而上的价值关怀;二是知人善任,这是形而下的社会关怀。
知人是圣人的主要职责之一。但是,知人善任又确非易事,他一再慨叹知人之难,他说:“人物之理,妙不可得而穷已。”“人物之理,妙而难明。”(《七缪》)“人物精微,能神而明,其道甚难,固难知之难。”(《效难》)“盖人物之本,出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九征》)人物之情性玄妙深微、能神而明,与道同体,故而识人与体道一样,皆非易事。
如何鉴别人物呢?刘劭指出:“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则穷理尽性。”(《九征》)在这里,他提出以形观神、以神见性的识鉴方法,即从外形所显,观其内在所蕴,从人物之精神观人物之情性。这其中的“神”与“精”是中介,特别重要。何谓“精神”?刘劭解释说:“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九征》)即“神”之极境是平淡,“精”之极境是聪明。观人察质,从精神入手,即可知情性,所以他说:“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九征》)但是,体察人物之平淡与聪明,又极为困难,因为“人物精微,能神而明”(《效难》),人物之“神”(即平淡)与“明”(即“精”,聪明)又有“精微”的特点。要识鉴“精微”、“神明”之人,识鉴者必须具备玄妙深微之思心,“精微,所以入神妙也”(《七缪》),要有“精微”之思心,才能体悟“神妙”之至境,所谓“以精微测其玄机”(《八观》)是也。
总之,刘劭以为,人物之理与道之理是相通的,通道之理即可通于人之理,通道之理的方法也正可通于人之理。拥有“玄微”之“思心”,才能“通于自然”。同理,具备“精微”之“思心”,才能鉴识“甚微而玄”的人物。所以他说:“必也聪能听序,思能造端,明能见机……然后乃能通于天下之理。通于天下之理,则能通人矣。”(《材理》) 通“天下之理”者,乃圣人;最能“通人”者,亦圣人。因此,他在慨叹知人之难时说:“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材理》)“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作为一种学术方法,并非刘劭所独创,先秦诸子已有是说,如《老子》第十章提出的“涤除玄鉴”说,所谓“涤除”,就是洗垢除尘,去尽一切功利欲念,使心进入“平淡”的境地;所谓“玄鉴”,就是深观远照,即以“玄微”之思心体道。“涤除”是“玄鉴”的前提,正像刘劭把“质性平淡”作为“思心玄微”的前提一样。庄子的“心斋”、“坐忘”说,是对《老子》“涤除玄鉴”命题的进一步发挥,认为只有虚静平淡的心境,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他在《天道篇》专门讨论了“静”与“明”(即刘劭所谓“平淡”与“聪明”)的关系,其云:“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另外《管子》、《荀子》书中阐释的“虚一而静”说,也与老庄之说相近。
但将这种学术方法发扬光大,使之对魏晋学术文化产生直接而重要影响者却是刘劭。如曹丕《善哉行》云:“冲静得自然。”通于自然之道,需具“冲静”之质性。惟其“冲静”,故能平淡;惟其平淡,故能玄微;惟其玄微,故可“通自然”、“得自然”。又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论为文创作之心胸、想象,有所谓“沉思”、“玄鉴”、“神思”之说。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澄怀味道”说,皆与刘劭提出的“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的学术方法密切相关。
其实,玄学家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亦包孕在刘劭提出的“思心玄微”说中,如早期玄学代表荀粲说:“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象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三国志·荀彧传》注引《荀粲传》)“象外之意,系表之言”,深微玄远,“蕴而不出”,非物象等具体之理性手段可以表明,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玄微之思心去体悟它。又如,王弼说:“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而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全三国文》卷四十四王弼《难何晏圣人无喜怒哀乐论》)所谓“神明”,即刘劭所谓“人物精微,能神而明”(《效难》)。“神明”,在刘劭书中又称“神精”,何谓“神精”?刘劭解释说:“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九征》)“神”即平淡,“精”或“明”即聪明。刘劭以为:“自非圣人,莫能两遂。”即只有圣人兼备平淡之质与聪明之性。这与王弼所谓“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的说法,正是同样的意思。王弼认为圣人“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体冲和”即“质性平淡,思心玄微”;“通无”即“通自然”、“通道”。这与刘劭所谓圣人“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的说法完全相同。再说,王弼说圣人“应物而无累于物”,“应物”而不为物所累,“有情”而不为情所困,这就是“平淡无味”,也就是刘劭所推崇的圣人的“中庸之德”。《晋书·王导传》评价玄学风气之领袖王导云:“惟公迈达冲虚,玄鉴劭邈;夷淡以约其心,体仁以流其惠。”惟其“迈达冲虚”,故能“夷淡”(平淡);惟其“夷淡”,故能有“玄鉴”之“思心”;惟其有“玄鉴”之“思心”,故能通于道。
总之,“思心玄微”作为一种学术方法,首行实践于《人物志》中,而后于魏晋学术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玄学基本方法“言意之辨”亦包孕其中。汤用彤所谓“言意之辨盖起于识鉴”,正是对这种影响关系的正确总结。
《诗经》作为原典,本身就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往学者们多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这恰恰打开了读者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沟通的大门.本文将从情感角度对《周颂闵予小子》组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了解其中更为深层的文化意蕴及《诗经》时代...
2古典诗歌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国是竹的故乡,又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竹植被的种植范围辽阔,种植竹的历史悠久,竹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为竹能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创造了先决条件。中国人发现竹的...
茶文化不仅深层次地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并成为古代文学创作的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对古典文学的影响, 探析茶文化与各种古典文学的结合形态。...
古代文学作为文化的显性代表, 尝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体现始终是学术讨论的重点内容。...
3唐宋诗歌中竹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文人士大夫就开始关注竹,开始对竹进行描摹和书写,文人笔下的竹既是现实生活中的竹形象,又不仅仅是现实中的竹,它们在文人笔下获得了新的生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它们象征着坚贞高节...
物性相克,作为古代中国具有朴素哲学理念的重要生态原则,主要为了了解生态主体面对的复杂外在世界,更好地应对、处理不同生态主体、主体与他物之间的关系。由生产生活经验抽象而成的诸多相生相克、趋利避害存在模式,不仅显现在文献载录与文学言说如小说等...
引言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汩汩长流中,不乏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为价值追求,富于远见而勇毅地以承续文化为己任的先哲。他们在时代巨浪的裹挟中,命运般地选择并坚守着半亩方塘所承载的永恒价值。汉代学者扬雄就是这其中的一位。扬雄一生勤于治学,笔耕不...
一、引言文化的地域性源于这一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社会条件等自然及人文因素对文化发展产生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影响,使这一地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特殊的地域特色。不同于政治经济的时代性,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等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且地区差异明显,因...
苏小妹,相传为北宋大文学家苏洵的女儿,苏轼、苏辙的妹妹。她敏慧多辩,擅长诗词歌赋,在联诗作对方面毫不逊色于父兄。同时,她还是著名词人秦观的妻子,有关她三难新郎的故事流传在后世众多文学作品中。本文运用中国叙事文化学方法,对有关苏小妹的故事文...
橄榄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别称,如:橄榄子、忠果、青果、青橄榄等。其最早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是左思的《吴都赋》:龙眼橄榄,棎榴御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