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及其塑造意图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2-31 共3988字
论文摘要

  翻阅品读文学作品数本,始终对 《三国演义》 情有独钟。在 《三国演义》 中罗贯中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塑造最见真,最见作者感情与抱负。人物的形象是一部文学作品构成的重要部分。人物的形象足够鲜明,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吸引读者的眼球,还可以起到解读和剖析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候是非常关键的。本文试图以 《三国演义》 中曹操的形象为例,剖析曹操的人物形象及作者对其塑造的意图和手法。

  1.形象:“真”人

  《三国演义》 曹操的形象,用一个名词来概括,那是非“真”人莫属。何以见得?罗贯中在 《三国演义》 中对曹操的形象的描写是最见真的,反之,就是说对于其他人的描写则显得有点过“虚”。这里非常愿意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问题:“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确实,在 《三国演义》 的众多人物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妖魔化的便是曹操。在一个关公会显圣,诸葛会妖法,甚至连刘禅在当阳也能发出红光救了赵云一命的“虚”三国,或者叫文学三国中,曹操只不过是普通人。《三国演义》 中曹操是性情中人,也是个理性的人。说曹操是性情中人,是因为他是个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忧愁。

  当“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时,他喜悦得意;当“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时,他忧心忡忡;当“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时,他悲痛欲绝。这些片段,都可以证明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而说他是理性的人,在于他既是性情中人又时刻保持着清醒。“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曹操是个生于乱世的人,想要成大事,他的情感就只能服从于他的理性。他喜爱曹植,并没有因此而冲昏头脑,废长立幼,因为他明白,“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谦,可继我业”。由此也可看出他的理智的一面。可以说,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他是如此“平凡”,如此有血有肉,说他是“真”人,一点也不为过。

  曹操的“真”还在于他是个亦成亦败的人。他有丰功伟业,战袁绍擒吕布,破袁术收刘表,统一北方,位极人臣,显赫一时;他也有失败的时候,兵败宛城,博望被烧,赤壁败北,割须弃袍,定军折将,几此险些丧命。用诸葛亮 《后出师表》 里的话讲,就是“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这是当时的人对曹操的评价,也是曹操最大的对手对他的评价,可以充分说明曹操确是有才能的人,但也免不了遭遇失败。可见罗贯中并没有因为个人对曹操的喜恶而对他有所偏见,他的形象还是很“真”的。

  第三个“真”之处,在于 《三国演义》 中曹操的复杂性。一般在文学作品中,被刻画成好人的角色一般就没有什么大缺点,而被刻画成坏人的角色也一般都是十恶不赦,没什么优点。例如 《三国演义》 中刘备就“仁义”得有些虚伪;诸葛亮则“聪明”得有些神化;而像关张赵,则“神勇异常”,甚至有些另类。曹操则不然。曹操是双面的,亦好亦坏,亦智亦愚,亦勇敢亦懦弱,性格复杂多样。例如,他能够广纳贤士,天下豪杰多附之;他也能够宽宏大量,像陈琳虽然“辱及其祖父”,但他“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但是,曹操的妒忌心也是非常强的,他容不下祢衡,容不下杨修。鸡肋的故事众所周知,杨修因为“解释”鸡肋的含义而被杀。曹操又能够亲民爱民,如他约令三军不得践踏百姓麦田,而自己因坐骑践踏麦田而割发代首之事;然而他也会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滥杀无辜,如在攻打袁术的时候,他为了缓解军中怨气而故意杀了管粮官王垕。随后攻打寿春城的战役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猛异常;然而在潼关等战役中,他又为了逃命割须弃袍,跑得比谁都快。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可以说曹操是集正反两面于一身的人。没有脱离人的本性的曹操,正是他在 《三国演义》 中“真”的一面。

  最后还有一点“真”,就是他没有被神化。正如之前所说,他没有关公的显圣,没有诸葛亮的神术,他就是一个历史中的帝王将相,在 《三国演义》 中走完他该走的六十八回,死后也是“一抔净土掩风流。”

  这就是 《三国演义》 中曹操的形象,一个以文学作品的主角形象出现的曹操。总的来说,曹操的形象可以以一个“真”字概括。对于曹操在 《三国演义》 中的文学形象,可以用 《邺中歌》 的两句来最后总结曹操的形象:“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流芳遗臭本一身”[8],恐怕没有比这句话更贴切的了。

  2.塑造:影射

  那么,罗贯中为何要塑造这样一个“真实”的曹操呢?他对曹操有什么特殊感情么?他又是以怎样的手法来塑造曹操呢?下试述之。

  有研究 《三国演义》 的专家学者提出“尊刘抑曹”之说,说罗贯中在撰写 《三国演义》 的时候,刻意把刘备的优点放大而隐藏他的缺点,又刻意把曹操的缺点放大而隐藏他的优点,即尊崇刘备而贬抑曹操。对于这种观点笔者不完全赞同。根据上述分析的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笔者认为罗贯中塑造曹操的“真”,是因为他喜欢真实的曹操,并想借曹操来影射自己。

  “尊刘抑曹”说中,“尊刘”是不错的,然而“抑曹”确是有待商榷。 《三国演义》 中的众多人物,以曹操的形象最见真,最见作者的抱负与理想。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当时天下的局势也和东汉末年时期一样,群雄并起,各地军阀混战不已。因此,“尊刘”思想的确立是十分正常的。在那个群龙无首的年代里,只有确立了一个“正统”,才能够师出有名,天下归心。

  因此罗贯中顺应形势,以“尊刘”表达其遵奉正统的思想。然而,罗贯中并不抑曹。据学者考究,罗贯中是个有志于仕的人。也就是说,他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并使自己像曹操一样可以南征北战、纵横天下、名垂千古。换句话说,他塑造曹操就是影射他自己。因此,他的 《三国演义》 之中处处与曹操充满惺惺相依之感。他一方面满足那些“正统人士”的需要,把曹操描写得“邪恶”一些,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把曹操的形象丑化,所以他对曹操的下笔总是恰如其分,不过分褒扬,不过分贬抑。

  然而如果考虑到当时世人的“正统”思想的话,在那个急求“正统”的背景下,罗贯中能够如此描写曹操,不能不说是他因为喜欢曹操这个人物所以才促使他这么做的。因为只有喜欢一个事物,才会怜惜它。

  在现实需求与理想的矛盾下,罗贯中选择还原真实的曹操,并尽可能地加入一些来自民间的关于曹操的故事 (如煮酒论英雄),使曹操更具两面性,以分别满足各方的不同需要。仅以 《邺中歌》 为例,罗贯中在 《三国演义》 第六十八回收录了 《邺中歌》 作为对曹操一生的总结和功过的评价,收录这首诗,确实是用心良苦。这首诗的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客观的。最后两句是:“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这两句最见罗贯中的心声,他讥笑当时那些自以为了解曹操的士大夫其实什么也不懂,而真正的英雄是曹操。

  了解了罗贯中塑造曹操的目的之后,有必要再谈一谈罗贯中是如何通过塑造曹操这个形象来影射自己的。 《三国演义》 中的曹操,无论 如 何 的 真 , 都 脱 离 不 了 其 本质———他始终只是个虚构出来的文学形象,尽管这个文学形象带着诸多的事实。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文学形象的含义。文学形象是由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审美感性形态,是作家根据现实生活,经过选择、提炼、加工而创造出来的渗透着作家思想感情的具体、生动、真实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情境。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人物上。

  以此分析,一个作家,若没有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就不能很好地创造出一个生动、具体的文学形象。罗贯中生活在乱世,又渴望自己能像曹操一样纵横天下、建功立业,因此,他在 《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曹操的形象,便很好地影射出了他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这个曹操,不是历史中的曹操,而是罗贯中的审美结果,渗透着他本人的思想感情,同时又是具体的可感的。罗贯中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情嵌入了这个曹操之中,把自己的实际遭遇和感受与曹操的经历相参照并选择其中重叠的部分,加之以适当的想象,于是, 《三国演义》 中的曹操被倾注着罗贯中的真实情感,自然就有血有肉,生动深刻了。“真”也就从中体现出来。

  另外,罗贯中塑造曹操的过程中,也能做到主客观相统一,因此,他对 《三国演义》 中曹操的形象的分寸拿捏得很准。他一方面带着自己的主观情感,另一方面必须兼顾客观历史中的曹操和民间的一些资料传闻,因此,塑造出来的曹操一方面带有罗贯中的影子,另一方面也有客观的历史的真实成分,两者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之间水乳交融,合成你看到的这个曹操的形象,从而达到影射效果,使曹操形象逼真。与此同时,塑造一个文学形象,使其达到影射自己的效果,还必须注重用词、编剧等各个细节。

  以一例来说明用词问题。易中天先生在 《品三国》 中讲到,当时汝南许劭对曹操评价的那句话,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有版本作“乱世之奸雄”,有版本作“乱世之枭雄”,亦有版本作“乱世之英雄”,三者之间仅一字之差,意义却有天壤之别。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 选择的是“乱世之奸雄”,为什么这么写呢?以刚才之分析,罗贯中喜欢曹操,并以之影射自己,因此使用此字正好表达了罗贯中对于在乱世之中如何建功立业的一种价值观,即他认为只有足智多谋、不拘一格的英雄,才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称霸天下。这也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的,因此他选择“奸雄”这个词。

  关于编剧的亦可以举一例来说明。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之后逃窜出来,路遇吕伯奢,又把他杀了,跟着曹操的陈宫便问:“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曹操说:“宁叫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默然。当晚陈宫就想杀了曹操,转念一想又作罢,便悄悄离开了曹操。这个剧情是罗贯中虚撰的,且历史上曹操那句话也不是那样说的。但是,罗贯中如此安排剧情,按照刚才的一系列分析便可解释,这是他对曹操这种行为的默许。这并不是意味着罗贯中喜欢滥杀无辜,而是他觉得人在乱世之中天天食不甘味,人们为求自保,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残酷的决定,而作为乱世中的奸雄的曹操,更是不得不如此。这是一个政治家所需要的品质,是一种心狠手辣、果断决策的品质。透过这个曹操,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罗贯中的志向和为人。

  总的来说,曹操是 《三国演义》 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形象,最见真,最具作者的抱负与理想。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