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民经济学论文 >

“三色GDP”的含义及其比较分析及其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14 共5381字
论文标题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制度来保障。由于传统GDP制度有缺陷,本文提出综合运用红色、黑色、绿色“三色GDP”评价经济发展成果。其中,红色GDP就是传统意义上的GDP,指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黑色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其治理成本;绿色GDP是指一定时期内用红色GDP减去黑色GDP再减去资源消耗加上生态效益所得到的最终结果。综合运用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纠正唯GDP的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绿色GDP作为制度保障长期以来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推崇。人们关注世界经济,主要看GDP,比较国家经济实力,还是看GDP。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凸显,人们发现传统GDP核算制度存在缺陷。它只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而对经济发展中有关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素没有考虑。当然这也有历史原因。比如以美国学者赫曼、卡恩和朱利安等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决定论”认为:“在饥饿和空气污染中当然是面包重要,近200年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是好事,而且还是所有人类获得美好生活的先决条件。”这也说明马克思关于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原理的重要性。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合了,人们必须面对如何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现实问题,于是,改变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上日程。为此,人们开始探讨衡量经济发展成果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如何改进。20世纪后期,联合国统计署、环境署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合作,就环境资源与经济核算进行了新的探索,首次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又称EDP,并于1994年正式出版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SEEA1993)》,制定了经济环境核算的基本框架。所谓“绿色GDP”,是指从国内生产总值(传统GDP)中扣除生产资本消耗和自然资本消耗最终得到的国内生产净值。新世纪以来,中国也开始研究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绿色GDP核算制度。2004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主办“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重点讨论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技术方法等课题。2005年,在北京、天津等10个省市,启动中国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2006年9月,中国首个关于绿色GDP的报告正式发布,即《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004》。但是,10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绿色GDP”这个“叫好不叫座”的制度一直没能推行开来。如今,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作为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绿色GDP作为制度保障。为此,推行绿色GDP制度应该提上日程,今后,评价经济发展成果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数量,还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核算国民经济发展成果在计算经济发展数量的同时要计算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样的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唯GDP的发展观,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为形象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展成果与成本代价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三色GDP”的概念:即把传统“三色GDP”的含义及其比较分析。

  意义上的GDP称之为红色GDP;把包含环境污染损失及其治理成本的GDP称之为黑色GDP;红色GDP减去黑色GDP再减去资源消耗加上生态效益后的净值,称之为绿色GDP。

  红色GDP

  红色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从平衡核算的角度,GDP既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又衡量经济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红色GDP在衡量经济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能为政府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之所以称其为红色GDP,是因为在中国,它能反映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程度,反映一个地区或一届政府的工作成效和官员的政绩,是一个被地方政府和官员热烈追求和崇拜的经济指标。应当肯定,红色GDP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基础,也显示出地方发展经济的生机与活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问题的显现,传统GDP的缺陷日益暴露。深入分析,红色GDP反映经济发展的成果主要是数量的增加,而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效益,这种GDP实际上是一种报喜不报忧的GDP。因此,再单纯以红色GDP论英雄、考政绩,是不科学的,需要矫正,不能把它仅仅看成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成绩单,还要看清经济发展这列高速列车有没有红色信号。

  黑色GDP

  黑色GDP是针对红色GDP的缺陷和不足提出的新概念。

  在红色GDP核算中,由于只计算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情况,不单独计算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耗减价值和环境污染损失及其治理成本的价值,即经济社会运行的实际成本,从而使人们只看到了经济发展的总量和增量是多少,而看不到经济发展背后的资源消耗了多少,看不到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付出的代价。其实在传统GDP中,有一部分是不良的GDP,为了让人们明白,姑且把它称作是“黑色GDP”。国内张德铜博士较早提出了黑色GDP的概念,他曾指出:黑色GDP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的GDP;甚至除以牺牲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或浪费资源为代价外,还应包括决策失误,诚信缺乏,粗放生产,政府缺位、越位或不作为等造成的社会经济成本。

  笔者比较赞同张德铜的观点,但从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及现实统计等因素考虑,决策失误、诚信缺乏、粗放生产、政府缺位等因素难以计量,所以,笔者主张黑色GDP是以经济发展过程中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其治理成本为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在治理这些污染时还要增加投入、花费成本,应把这一部分单独核算,并在传统GDP总量中减去。

  现实中,治理环境污染是作为环保投入计算在GDP总量之内的,这就意味着,环境污染越大,环保投入越多,GDP增加就越多。显然这种算法不科学,应把这部分黑色GDP从GDP总量中减去,因为它是负效应。试想,如果环境不被污染,这部分环保支出就可以节省下来,把它用于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福利等其他方面不就变成正效应、正能量吗?由此看来,黑色GDP对经济发展是一种负面效应,应单独计算,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下面以2004年为例,计算黑色GDP。据《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当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3.05%;如果将当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全部处理,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由此,黑色GDP=5118+10800+2874=18792亿元,2004年GDP总量为159878亿元,黑色GDP占当年GDP总量的11.75%。这就意味着2004年的GDP应减去18792亿元,实际为141086亿元。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黑色GDP不仅减少了当年经济总量,增加国民经济支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民众的健康成本,削减社会福利。据测算、2004年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占到了整个污染损失的33%。可以说,黑色GDP是得不偿失、报忧不报喜的黑色幽灵。

  绿色GDP

  关于绿色GDP,目前在核算体系和统计口径上,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联合国的口径是从传统GDP中扣除生产资本消耗和自然资本消耗最终得到的国内生产净值。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还要扣除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及治理价值。这一观点在国家环保部门、统计部门以及学术界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认为是一种比较科学可行的核算方法。笔者认为,绿色GDP用数学公式表示:绿色GDP=红色GDP-黑色GDP-资源消耗+生态效益。这样计算的绿色GDP,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成果的正反两个方面:一是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同时,反映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其治理环境而付出的成本(这是减项);反映资源消耗(这是减项);反映环境保护带来的生态效益(这是加项),这样计算的结果就是把经济发展的正效应和负效应都考虑进去了,既有经济发展的正面价值(包括经济增量和生态效益),也减掉了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可以说,绿色GDP是一种既报喜也报忧的GDP。用它来衡量、评价经济发展的成果具有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

  运用“三色GDP”评价经济发展成果

  综合运用“三色GDP”评价经济发展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的生态环境现状,为遏制生态环境退化寻找保障措施。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2010年披露的2008年全国环境经济核算的部分研究结果,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P的1.54%。和2004年相比,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74.8%。

  因此,面对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形势,首先要在制度上顶层设计,加以引导,予以保障。而综合运用“三色GDP”评价制度,引导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是重视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具体来说,以红色GDP反映经济发展的数量和速度,说明经济发展的总成果;以黑色GDP反映经济发展中的污染损失和治理成本,说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以绿色GDP反映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说明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这种综合评价体系的好处在于,能够纠正传统GDP的偏差,在制度上影响各个经济主体的思想观念、决策方式,使之对经济、社会、环境的目标进行权衡,有针对性地研究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在制度上引导全社会重视环境保护,走生态文明之路。既要看红色GDP,也不要怕黑色GDP。

  这里提出“三色GDP”评价制度,并不完全否认传统GDP的作用。GDP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及其贫富状况和国民生活水平。对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GDP进行对比,能够反映该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是处于繁荣还是衰退、是过热还是过冷等。因此,传统GDP仍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之一。但是,它的缺陷也显而易见。为了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就不要怕黑色GDP曝光。其实,黑色GDP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和社会行为。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不论生产还是消费,都需要消耗各种资源,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同时,都不可避免地向环境排放一定的废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处理污染物又需要增加一定的投入,这就是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及其代价。因此,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把只报忧而不报喜的黑色GDP列出,是非常有必要的。

  或许提出计算黑色GDP不怎么受欢迎,甚至有人担心计算黑色GDP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谁愿意给自己脸上抹黑,愿意从好看的红色GDP中减去一块?即便在国外也是如此。1973年,日本政府规定了空气、水、垃圾等环境污染的可允许标准,凡超过污染标准的,必须将其改善经费作为成本从GDP中扣除,按此方法,当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不再是8.5%,而是5.8%。当经济发展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接下来的问题就不只是看数量,而应该看质量。当面对环境问题影响人们身心健康而纠结时,要明确人们要的是健康,而不是数字,以牺牲环境、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的黑色GDP不是人民群众想要的,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强调核算黑色GDP,在于警示社会各方面不要盲目追求GDP,而是要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

  推行绿色GDP核算制度,客观反映经济发展的含金量

  改变“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方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行绿色GDP有实际意义。它不仅让人们看到经济发展的数量,而且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背后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看到实施生态环保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总之,绿色GDP核算制度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含金量。

  笔者认为,目前绿色GDP核算制度应该提上日程,也已经具备推行的基础和条件。首先,从理论研究方面看,绿色GDP已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GDP核算评价制度。前面的分析说明,评价经济发展成果,红色GDP已成惯例,操作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有明显的缺陷;黑色GDP客观存在,主观上虽然不愿接受,但绝不容忽视;绿色GDP兼顾经济发展的正反效益,是一种比较合理、客观的核算体系和评价制度。

  其次,从国情看,中国迫切需要实行绿色GDP核算评价制度,中国经济发展该到向质量转变的时候了。而现行核算评价制度既不符合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也不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推行绿色GDP核算评价制度,才能破除对红色GDP的过度崇拜,从观念上、体制上、制度上、方法上实现全面革新,引导全社会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再次,从操作层面看,推行绿色GDP并不是要推翻传统GDP核算制度,而是对其进行修正。虽然有人担心在实践中难以把握和操作,但这不是充足的理由,因为关于绿色GDP的核算方法、统计口径及有关技术难题,相关部门和专家已经有研究成果,如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2010年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柳林县绿色GDP核算与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污染损失评估》等研究成果均可以借鉴。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国民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