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瓷历史悠久,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艺术博大精深。尤其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用氧化钴为颜料,以中国画的技法,绘制在洁白的瓷胎上,罩以透明釉烧制出来,形成了一幅幅幽倩亮丽、美不胜收的中国画。瓷上画作质朴清雅、绘画生动,是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民俗的生动反映。虽然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但在瓷器绘画中,妇女活动则是一个传统的绘画题材。
在青花瓷上,有关妇女的纹饰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反映在文学戏曲中的女性。以文学戏曲中的女主角为题材,表现一定的故事性;二是反映宗教神话中的女神的形象;三是反映贵族妇女生活的“仕女图”之类。四是反映婢女、歌舞伎和劳动妇女的生活场景。本文就目前笔者仅见的一些资料,试将中国古代杂剧戏曲中的女性在青花瓷上的绘画加以研究,来对比分析戏曲艺术与绘画艺术相结合,所产生的民间喜闻乐见的效果和对民众起到的教化作用。
元代以来的青花瓷之所以成为“国瓷”,与绘在瓷上白地蓝花的中国画,不无关系。特别是大量的以优秀文学戏曲作品为题材的青花瓷绘,更显中国文化与中国气派。
这些青花瓷人物画的出现,实际上将文学戏剧中的人物故事、传统文化和道德,普及到了群众之中。在实用器或观赏器上,人们欣赏这些瓷画,既得到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形象地感受优美的古代故事,又获得了美感享受,故这类瓷器大受珍爱。
元代虽然仅存在短短的八十九年,竞也创造出独特的灿烂文明。特别是产生出了堪与唐诗、宋词相媲美的元曲,创烧出了独步天下的青花瓷器。在元代中后期以元杂剧、人物故事为题材内容的青花瓷可以说是元曲、中国画与彩绘瓷的完美结合。从元代到明清,传奇杂剧故事与青花瓷绘相结合,表现女性题材的作品,可以说屡见不鲜。
限于篇幅,仅举几例。
1.《西厢记》杂剧收藏于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的元至正型青花瓷“西厢记·拷红”,便是出自元杂剧大家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在元代杂剧中,王实甫的《西厢记》可谓是一部鸿篇巨制、优美动人的佳著。这部700年前的作品,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和观众喜爱,成为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西厢记》在我国古代反封建的才子佳人戏中,成就最高,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其中“拷红”一折,最为精彩,红娘敢于义正严词当面指责气势汹汹的老夫人背信弃义,公然支持张生、莺莺私自结合:“他们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从而镇住了气势汹汹的老夫人,不得不答应这门婚事。正因为这出戏出彩,在元代,画家描绘在青花瓷器上。
至于在明清青花瓷上,反映女性形象的文学戏曲作品更多。以《西厢记》为题材,在康熙时就有了全剧青花描摹:游寺、探病、幽会、送别等,成功塑造了莺莺、红娘这些生动可爱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她们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对婚姻自主的渴望,发出了强烈的“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呼声。
2.《昭君出塞》、《锦香亭》杂剧戏曲大家马致远、吴昌龄的《昭君出塞》、王仲文的《孟月梅写恨锦香亭》的杂剧中不同的女性形象,也被景德镇的画家们绘在了青花盖罐上。昭君出塞和亲的事迹本身就十分感人,一经绘在青花瓷上,王昭君身裹裘衣,怀抱琵琶,骑在马背之上,一步三回首,难舍家乡之情,形象更是感人生动。可惜这些国宝级文物,均流出国外,为海外博物馆收藏。
3.《公孙大娘舞剑》杂剧清早期的青花瓷“公孙大娘舞剑器”,是根据杜甫的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和杂剧《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绘成的。公孙大娘为唐代开元年间教坊的艺妓,能歌善舞,十分有名。特别是舞剑,更是出神入化。书法家怀素、张旭,因观其舞剑,意会其顿挫之势,使草书益进。瓷绘中,公孙大娘艺术家的形象,十分鲜明。
4.《浣纱记》杂剧明代崇祯青花瓷盘“浣纱记”,根据明梁伯龙创作的杂剧故事:反映春秋时,伍子胥逃出韶关,为大江所阻,幸得渔翁相助,送之过江。逃亡途中,饥饿难耐,适遇浣纱女,女以食相济。临别时,伍子胥再三嘱咐浣纱女,不要泄露其姓名和去路。女遂抱石投江,以明其志。浣纱女救助忠良、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形象,感天动地。瓷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
5.《牡丹亭》、《金线池》杂剧清顺治时期的青花“杜丽娘梦会柳梦梅”瓷盘,出自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杂剧。瓷画中的女子就是女主角杜丽娘。杜丽娘为南宋时一个太守的女儿,敢于冲破闺阁礼法的束缚,到花园中游玩。在牡丹亭上倦睡中,梦见与理想中的情人相会。醒后竟痴情想念,忧郁而死,埋于园内梅花观树下。书生柳梦梅赶考途中,病倒梅花观,偶见丽娘画像,好像似曾相识,十分爱恋。当晚梦见丽娘到书房相会。而柳恰恰是丽娘的梦中情人。梦梅开棺救活了丽娘,二人终成夫妻。画面正是赞颂封建社会的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婚姻自由的渴望。
另一件顺治仕女青花瓷盘,绘制的是青楼女子杜瑞娘与秀才韩辅臣相爱的才子佳人故事。出自关汉卿杂剧《杜瑞娘智赏金线池》。画面塑造了众多女性下棋作诗、观花斗草、赏春游乐的形象。
6.《误入天台》杂剧清康熙刘阮入天台青花瓷,故事出自南朝刘义庆《幽明录》,说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浙江剡溪人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数日,不得归家。后遇两位仙女救助,邀请洞府之中。殷勤款待,居住半年后返回家乡。见家乡面貌全非,家人已历七世之久。刘、阮二人遂离家入山寻女,后不知所终。元马致远、明王子一都据此写过杂剧《刘晨阮肇误入天台》,清代又被画家绘制在青花瓷器上。戏剧和瓷绘塑造了美丽善良、助人脱困的女性仙子形象,同样十分感人。
7.《王宝钏》戏剧元杂剧有张酷贫的《薛仁贵衣锦还乡》,歌颂唐代大将薛仁贵征战高丽于辽东,西破突厥于天山,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事迹。明清时,戏剧家更是敷衍其事,并塑造出了王宝钏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女性形象。如:彩楼抛绣球选婿,选中贫苦青年薛平贵;王宝钏与嫌贫爱富的丞相老父三击掌,诀别相府,到寒窑与薛平贵成亲;薛平贵随军西征,王宝钏独守寒窑十八载;薛平贵凯旋归来,与王宝钏相会于武家坡等等。剧中主角变成了自主婚姻,坚贞不屈、含辛茹苦、甘于清贫、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王宝钏。但就青花瓷上的绘画,目前仅见元青花“王宝钏独守寒窑”和“武家坡夫妻相会”两件。
8.《御沟拾叶》杂剧元杂剧《韩翠萍御水流红叶》,是剧作家白朴的作品,反映的是宫女的生活。在封建社会,历代朝廷皆在民间选嫔妃秀女,以充后宫。宫女生活看似穿金戴银,衣食无忧,实际如同牢狱一般,没有一点自由。宫女红叶诗写道:“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予有情人。”可见其中包含了许多的痛苦、许多的哀怨。清康熙青花盘“御沟拾叶”,便是较好表现剧情的绘画杰作。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宫女书写的红叶从御沟流出,恰为赴京赶考的秀才拾到。十年后,皇帝嫌宫女太多,遣散一批年纪稍大的。这时秀才作了县令,也得到一位宫女为妻。宫女发现秀才珍藏的红叶,正是自己所写。感叹道:“一联佳句题红叶,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剧作者出于对宫女的同情,给剧中宫女安排了美好的结局,其实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9.《钱塘梦》杂剧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另一部杂剧是《苏小小月夜钱塘梦》。描写的是南朝齐钱塘名妓苏小小与北宋文人司马才仲十分离奇的爱情故事。宋人笔记《春渚纪闻》载:司马才仲初在洛阳,昼寝,梦一美姝牵帷而歌曰:“妾本钱塘江上住,花开花落,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才仲问其名,乃苏小小也;询其曲名,云是《黄金缕》。且曰:“后日相见于钱塘江上。”后来,才仲经苏东坡举荐,到钱塘秦少游处任幕僚。发现他住处的后边恰有一座苏小小墓。才仲前往祭拜,当夜又梦见苏小小,并与之相爱。才仲续苏小小词:“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春浦。”不逾年而才仲卒,葬于苏小小墓侧云。苏小小美艳绝伦而花季早逝,虽已成鬼,也不忘寻觅其爱情,百年之后,终于找到自己理想的情人,便忘记一切大胆地追求,这一形象值得可歌可泣。所以诗人为之写诗,剧作家为之写戏,画家为之绘像,以至画在了青花瓷上。
10.其他如关汉卿的《王瑞兰私祷拜月亭》、徐渭的《雌木兰代父从军》等,在青花瓷上都有绘画出现。
以上仅举几例。通过上述对照分析,可以看出青花瓷上有关女性的绘画与古代戏曲的密切关系。杂剧戏曲是有一定的故事性,集念、唱、做、打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戏剧表演艺术。起源于民间,流传于街巷,因为题材广泛,揭示现实深刻,贴近百姓生活,人物形象生动,演唱格调清新,所以人们喜闻乐见。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古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在当时十分兴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杂剧戏曲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之深,乃至影响到瓷器的生产和绘画。瓷上绘画水平之高,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必定是有一定造诣的文人画家的精心创作,绝非一般工匠所能为。恰是在激烈的民族矛盾中,剧烈的社会变动下,沦落于民间底层的画家们与制瓷工匠相结合,以钴料为墨,以瓷胎为纸进行创作。这样,他们既有了生活出路,又有了施展才华的艺术平台,还可以宣泄胸中的块垒,通过绘画还可以为被压迫被奴役的人们写真,为凄美的爱情和争取婚姻自由的女性们呐喊。
古代纸质、绢类绘画易于受潮霉变,发黄虫蛀,残破损坏,故完善留下的甚少。而青花瓷上的绘画则历久弥新,亮丽可人,可以永久收藏下去,成为人们历经千年仍可共赏的艺术品。
中国是最早制陶的国家之一,又是瓷器的发源地。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器物与文化长期引领世界潮流,是世界各国争相模仿追捧的对象。...
在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中,用与美的统一,实际上就是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和谐的统一。作为艺术设计的原则,用与美的统一早在先秦时代就被人注意到了。例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雍也》说道,文一般指文饰、文彩、花纹装饰、文章。所谓文章也就是指那些精美...
1生肖是中国人的吉祥物2014是马年,唤起我们对马的钟爱,让马年生肖走进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带出一份诗意、风雅的生活乐趣。青铜器本色金光灿灿,以致古人称之为吉金.中国人对铜有一种悠久的情感,从最早的铜钱、家用的铜锅、铜碗、铜勺、铜...
在中国,苏州传统工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璀璨的工艺美术史上闪烁着奇光异彩。苏州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门类繁多、做工精细。主要包括:苏州檀香扇、桃花坞木刻年画、苏州刺绣、橄榄核雕、苏作家具等等。...
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已在华夏大地上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她缔造了我国的文明,我国的工艺史实,中华民族概莫能外。谁也无法否认: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传世的,亦或是考古出土的文物,均证明我国古代在工艺美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用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陶瓷艺术在我国发展已有近万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明当中最重要的象征,是一种将文化艺术不断发展进而沉淀下来的特殊文化形态。...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传统艺术之一,常应用于宗教的仪式、装饰和造形艺术等生活的装饰之中。唐朝崔道融的诗中曾言道: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其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艺术作品.在中国传统的礼俗中,女子出嫁当天,嫁妆上通常都贴满了代表吉祥...
1引言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紫砂壶本身根植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又加上历代深谙中国审美特征文人的积极参与,今天的紫砂壶艺日臻完美。紫砂壶之形,是存世的各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美誉。对于这些造型的评价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
文章分析中国书法和国画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密切关系、中国书法和国画的发展概况、中国书法和国画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具体应用等内容,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书籍装帧作为一种承载文化、传播文化的设计类别,有着承载传播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更是民族文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表达方式。所以书籍设计师更应将民族文化和现代化书籍设计相结合,使之承载更为丰富的传播内容,使民族文化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一、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