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语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意大利语论文 >

意大利语人称代词的起源与发展探究

来源:黑河学刊 作者:朱玉寒
发布于:2019-05-24 共2989字

  摘    要: 意大利语脱胎于历史悠久的拉丁语, 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发展史。在从古典拉丁语演进到今天的意大利语的过程中, 意大利语既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拉丁语的基本特征, 也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产生许多意大利语独有的崭新特征, 这在意大利语人称代词的发展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探究意大利语人称代词的起源与发展, 既有利于理顺意大利语词汇演变的源流脉络, 也有助于学习者更有效地理解现代意大利语中人称代词的作用。

  关键词: 意大利语; 拉丁语; 人称代词; 发展历程;

  拉丁语在逐步演变为今天的意大利语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古典拉丁语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 , 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与标准语;通俗拉丁语 (公元2世纪至约9世纪) , 是古典拉丁语在今法国、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等地的民间通俗变体;早期罗曼语 (9世纪至12世纪) 是通俗拉丁语各地方言继续发展的产物, 今天诸罗曼语的前身, 古意大利语是早期罗曼语在意大利的方言形式;现代意大利语 (12世纪至今) 是文艺复兴后逐渐形成的以托斯卡纳方言为基础的意大利语标准语。

意大利语人称代词的起源与发展探究

  一、从拉丁语到罗曼语

  在拉丁语向罗曼语演化的过程中, 三股力量重塑了拉丁语的人称代词系统, 使之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演化。其一是重读与非重读人称代词的分化:除拉丁语原有的可单独使用的重读代词外, 罗曼语另形成一套不能独自使用的非重读代词, 它们只能与动词共同出现;其二是代词变格的崩溃:拉丁语的代词同名词、形容词一样, 单复数各有六种变格形式, 而在早期罗曼语中, 这些代词的词形变化往往塌陷成只剩主宾两个格, 仅在第三人称代词中还残存着单独的与格。最后是新代词的产生:原本的指示代词ille逐步接替了第三人称代词is的位置, 形成新的第三人称代词。以上三股力量共同塑造了早期罗曼语的代词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变形成现代意大利语的人称代词系统。

  二、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代词的发展

  表一拉丁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表一拉丁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拉丁语只拥有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人称代词, 而没有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在拉丁语演化为意大利语的过程中, 这套代词也被继承了下来。现代意大利语的重读一、二人称代词是完全规则的:ego>io, mē>me, nōs>noi, tū>tu, tē>te, vōs>voi。其中ego的演化较为复杂, 它首先经历了浊辅音g的脱落成为eo, 在意大利语中这一形式至少维持到13、14世纪, 随后重读元音e在元音前高化形成了io (可比较:deo>dio“神”, meo>mio“我的”) 。

  由于意大利语中通过动词变位一般可以明确地看出主语的人称, 所以主格人称代词经常被省略, 只被用在需要强调主语的情况中。因此, 相较于宾格, 意大利语的一、二人称代词单数主格便没有分化出相应的非重读形式。复数的ci和vi是意大利语独有的创新, 它们分别来自于 (ec) ce hīc“这”和ibi“那”。古意大利语虽然有来自于nōs和vōs的no和vo (经历了非重读位置上[os]>[oj]>[o]的演变) , 但语义相近的ci和vi与它们竞争并最终取代了它们。非重读的mē和tē的元音[e]在重读音节前高化为[i], 因此产生了与me和te相对应的mi和ti.

  三、第三人称代词的发展

  拉丁语没有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 古典拉丁语中其意义通常用语气较弱的指示代词is, ea, id“这/那”来表示。至公元一世纪时, 它们显然已从通俗口语中消失, 被另一个指示代词ille, illa, illud“那”替代。

  表二ille在古典拉丁语和通俗拉丁语中的变格
表二ille在古典拉丁语和通俗拉丁语中的变格

  表三illa在古典拉丁语和通俗拉丁语中的变格
表三illa在古典拉丁语和通俗拉丁语中的变格

  表四ille的复数与第一、第二变格法复数词尾的比较
表四ille的复数与第一、第二变格法复数词尾的比较

  古典拉丁语中ille和其他几个常用词独有一种变格形式, 其中的特殊形式在通俗拉丁语中受到类推作用而发生了变化。Ille的阳性单数形式趋向于受疑问/关系代词quī的各形式的同化。它们复数形式的相似性导致了单数形式的相似:因为quī=illī但quī≠ille, 所以ille>illī;因为quōrum=illōrum但cuius≠illīus, 所以illīus>illui us.新生的单数属格又以同样的方式对与格施加影响:因为cuius=illuius但cui≠illī, 所以illī>illui.Ille的阴性单数则趋于受名词第一变格法词尾的同化, 在此作用的影响下, 属格和与格的illīus和illī演化成相同的illae, 随后又以在阳性单数形式的类推作用下分化为illaeius和illaeī.Ille的复数形式和第一、二变格法共用同样的词尾, 因此它的各种形式在通俗拉丁语中得到了保存。

  通俗拉丁语第三人称代词的主格在古意大利语中作为重读代词的主格被继承了下来。通俗拉丁语的illī, illa和illae分别演化为古意大利语的elli, ella和elle.Ille随后在元音前的位置上颚化为egli, 该变化随后扩展到所有位置上。由于illī也表示阳性复数“他们”的含义, 为清楚区分单复数, 词缀-no (取自动词直陈式第三人称复数) 被添加到它的词尾处:eglino“他们”。这一词尾随后扩展到阴性复数产生了elleno.

  另一套更成功的重读第三人称代词来自古意大利语的与格, 它又最终来自于拉丁语的与格和宾格。单数与格来自于通俗拉丁语的单数与格 (illuī>lui, illeī>lei) , 复数与格则来自于通俗拉丁语的复数阳性属格 (illōrum>loro) 。这三种与格形式在古意大利语中都拥有属格和与格双重含义, 但早到但丁时期, 它们就已丧失与格的含义, 可以在所有的语境中作为非主格使用。

  意大利语另有一套重读第三人称代词esso, essa, essi与esse.它们来自于拉丁语强调代词ipse“自己;本人”的各种形式。Ipse在古典拉丁语中可以独用作表示第三人称的强调代词, 它在通俗拉丁语中发展成符合第一、二变格法的ipsu, ipsa, ipsī, ipsae等形式, 最终发展为esso, essa, essi和esse.它们与来自ille各种形式的重读代词共存, 但被限定在只能指物, 与被限制在只能指人的egli各形式互为补充。十九世纪时, essi, esse开始取代eglino与elleno, 稍后essa也取代了ella, 只有egli和esso继续共存。Egli专指人, esso专指物。然而最终这两个代词都成为了lui, lei和loro扩张的受害者。就在十九世纪, egli指人的功能已经被lui, lei和loro相当彻底地取代了, 而在指物或指动物时, esso的各形式仍然会偶尔地作为重读代词出现。

  非重读代词lo, la, li, le的历史展现了第一、二变格法名词和形容词的发展历程。非重读间接宾格代词gli, le, loro分别从illī, illae, illōrum规则地发展而来。和egli相似, illī同样先发展为li, 随后在元音前颚化为gli, 并最终扩展到所有位置上。

  表五意大利语第三人称代词与通俗拉丁语的对应关系
表五意大利语第三人称代词与通俗拉丁语的对应关系

  阴性第三人称代词lei被用作第二人称的尊称Lei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在西班牙语的影响下, 它被广泛用来指代Vostra Signoria“阁下”, Eminenza“阁下;最可敬的枢机”, Maestà“陛下”等尊称, 并在接下来的数世纪中被用来表示比voi更高的敬意, 成为标准语的一部分。相较于lei, voi的历史则悠久得多, 它直接来自于拉丁语第二人称复数代词vōs表示尊敬的用法。这一用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的罗马帝国, 用以指代共同管辖帝国的两位皇帝。在十二到十四世纪期间, 用复数表示尊称的用法已经固定下来。Voi是意大利语各方言传统的第二人称单数的礼貌形式:但丁在《神曲》中表达格外的敬意时使用的仍是voi.尽管voi在后来的数百年间不断被Lei挤占使用空间, 时至今日它仍活跃在意大利语当中。

  参考文献

  [1]Ti Alkire, Carol Rosen, Romance Languag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2]顾枝鹰, 杨志城等.拉丁语语法新编[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3]王军.意大利语语法[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4]Brown Roger, Gilman Albert, 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Boston, MIT Press, 1960.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一中学v
原文出处:朱玉寒.浅谈意大利语人称代词的发展史[J].黑河学刊,2019(02):57-5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意大利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