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虽然吴方言一向是方言学研究的热点,但常熟方言作为一个县级市的方言却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我以常熟方言词汇为描写对象,从词汇学的角度,记录了常熟方言中有特色的词汇现象。论文对常熟方言词汇中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的重叠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通过和普通话词汇在基本面貌上的比较,基本勾勒出了常熟方言词汇的特点。
关键词:常熟方言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重叠
The overlap forms of the Changshu dialect words
Abstract
Although Wu dialect is always the hot point in dialect research,Changshu, as acountry-level city, people pay less attention to its dialect. So I take Changshu dialectwords as the object in the aspect of lexicon.,showing its characteristic feature. In thispaper, I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overlap form of adjectives,the verbs and thenouns. After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alect and Pu TongHua, I draw the outline ofthe feature of Changshu dialect.
Key words:Changshu dialect; adjective;verb;noun ;overlap
目 录
引言
一、形容词的重叠结构
(一)重叠形式相同,叠音音节不同
(二)方言中有叠音,普通话中无
(三)前字重叠
(四)同一形容词,形容不同事物时叠字也相应起变化
(五)同一形容词,叠字加在前和加在后表示的程度不一样
(六)“AABB”式
1.双音节单纯词重叠
2.双音节合成词重叠
(七)“A 里 AB”式
(八)“A 头 A 脑”式
(九)加助词“里、叫、能”
二、动词的重叠结构
(一)单纯重叠
1.AA 式、AAAA 式
2.ABAB 式
3.ABB 式
4.AAB 式
(二) 非单纯重叠
1.A 勒 A 式
2.A 法 A 法式
(三)动词前加叠字成形容词性质
三、名词的重叠结构
(一)“AA”式
(二)“AA 头”式
(三)“AA(头)”式
(四)“ABB”式
(五)“AAB”式与“AABB”式
参考文献
致谢
引 言
常熟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北吴语片)苏沪嘉小片,既具有吴方言的许多主要特征,又具有鲜明的独特色彩。吴方言的典型代表是苏州话,常熟和苏州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常熟话既带有苏州话那种吴侬软语、清举柔和的特点,也有着自身那种重浊顿挫、厚朴质直的传统风格[1]。
虽然吴方言一向是方言学研究的热点,但常熟方言作为一个县级市的方言却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我以常熟方言词汇为描写对象,从词汇学的角度,记录了常熟方言中有特色的词汇现象。常熟方言和整个吴方言一样,在语法结构上和普通话基本一致,只是在构词和语序的某些方面,与普通话略有不同。论文对常熟方言词汇中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的重叠形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通过和普通话词汇在基本面貌上的比较,基本勾勒出了常熟方言词汇的特点。
一、形容词的重叠结构
(一)重叠形式相同,叠音音节不同。
一些常熟方言的形容词重叠形式与普通话基本相同,意思相近,只是使用的叠音音节略有不同。
例如:白瞒瞒(白茫茫) 绿澄澄(绿油油) 黑出出(黑沉沉) 热同同(热烘烘) 甜咪咪(甜津津) 酸济济(酸溜溜) 臭血血(臭哄哄)
(二)方言中有叠音,普通话中无。
常熟方言中有在单音节形容词后加特殊的叠音形式,增强表达效果,而普通话中没有这种形式。
例如:红喜喜 青韭韭 白聊聊 黄光光 紫回回 薄嚣嚣 厚纳纳 粗每每 细悠悠 长爽爽 矮端端 温磊磊 冷输输 干索索 干每每 湿搭搭 潮纽纽 重敦敦 壮笃笃 瘦乖乖 苦延延 辣蓬蓬 咸磊磊 酥每每烂哇哇 火债债 笨式式 呆顿顿 昏纠纠 阴骨骨
(三)普通话中有些前偏后正的双音节形容词,方言中前字重叠;普通话中有些单音节形容词,方言中也在前重叠两个音节,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墨墨黑(墨黑) 雪雪白(雪白) 生生青(青) 碧碧绿(绿)煊煊红(绚红) 蜡蜡黄(蜡黄) 刷刷滑(滑) 绷绷硬(硬)笔笔直(笔直) 削削薄(薄) 蛮蛮粗(粗) 蛮蛮大(大)绝绝细(绝细)
(四)同一形容词形容不同事物时,叠字也相应起变化。
例如:
热同同 形容外部气温的炎热感
热磊磊 形容某一具体事物的温度高
白瞒瞒 形容雾气茫茫
白塔塔 颜色褪尽,暗淡无光
白聊聊 面无血色,营养不良
(五)同一形容词,叠字加在前和加在后表示的程度不一样,往往是在前的超过在后的。
例如:“硬绷绷”是有点儿硬和还硬的意思,比单用一个“硬”字语义要弱一些。在常熟方言中,凡是形容词后边加上重叠成分,不管这些重叠成分本身有无意义,都是起使形容词的词义变弱的作用。如“白聊聊、黑出出、青韭韭、辣蓬蓬、咸磊磊、长爽爽、方笃笃”等都是这样。”“绷绷硬”是非常硬的意思,比单用一个“硬”词义要强得多[2]。形容词前边加上重叠成分,也不管这些重叠成分的意义如何,都是起使形容词词义加强的作用,如“雪雪白、墨墨黑、碧碧绿、蜡蜡黄、冰冰樱、削削薄、笔笔直、铿铿亮”等都是这样。“雪雪白”的程度要超过“白瞒瞒、白塔塔、白聊聊”中的任何一种所形容的“白”;“煊煊红”的程度要超过“红墙墙、红喜喜、红堂堂”中的任何一种所形容的“红” ;“蛮蛮长”的程度又要超过“长牵牵、长爽爽”中的任何一种所形容的“长” 。
(六)常熟方言有些双音节形容词可以构成“AABB”式,与普通话一样。在常熟方言里,双音节形容词中的单纯词和合成词都可以有这种重叠式。
例如:
1.双音节单纯词重叠[3]:①煞煞辣辣 ②龌龌龊龊 ③疙疙瘩瘩
2.双音节合成词重叠[3]:
(1)联合型
①安安逸逸 ②长长远远 ③快快活活 ④冷冷静静 ⑤轻轻松松 ⑥稳稳重重 ⑦闹闹热热 ⑧暖暖热热 ⑨齐齐整整 ⑩毛毛躁躁
(2)偏正型
①小小气气 ②现现成成 ③正正经经 ④实实惠惠 ⑤难难得得
(3)动宾型
①吃吃力力 ②定定心心 ③开开心心 ④如如意意 ⑤适适意意
(4)补充型
①荡荡空空 ②脱脱空空
这种“AABB”式形容词可以作状语、补语、定语和谓语[4]。
(七) “A 里 AB”式
在常熟方言里,有些含贬义的双音节形容词可以构成“A 里 AB”式。这种结构形式和所表示的意义,都同普通话一样。但常熟方言里组成这种结构形式的词比较多,构成“A 里 AB”式后,都在形容词原来的意义上加了“很”的意思,表示程度的加强。这种“A 里 AB”式含有贬义,一般都在对事物表示不喜欢甚至憎恶的时候用[3]。常见的“A 里 AB”式形容词如:乌里乌苏 尴里尴尬 粗里粗气 妖里妖气 土里土气 疙里疙瘩 小里小气 娇里娇气 贼里贼腔 活里活络
(八)“A 头 A 脑”式
常熟方言里,“A 头 A 脑”式的形容词也比普通话多。这种形式的形容词描写作用较明显,且大多含有贬义。
例如:①笨头笨脑 ②寿头寿脑 ③独头独脑 ④木头木脑 ⑤贼头贼脑 ⑥倔头倔脑 ⑦花头花脑 ⑧憨头憨脑
(九)在句子中修饰谓语的形容词重叠后,往往要加“里、叫、能”这些相当于普通话中“地”的结构助词[1]。
例如:慢慢(里、叫、能)写
轻轻(里、叫、能)放
细细(叫、能)看
好好(叫、能)做
这种形容词重叠后加上“里、叫、能”以后,可以独立成句,如“慢慢能”,而普通话中“慢慢地”就不能独立成句了。
二、动词的重叠结构
(一)单纯重叠
1. AA式、AAAA式
这是最基本,也最常见的形式。口语中动作性较强的动词都能重叠。
例如:①看看 ②坐坐 ③望望 ④做做 ⑤揿揿(用手按)
AA还可以再重叠,成为AAAA。
例如:①看看看看 ②做做做做 ③吃吃吃吃
这种AAAA式有该动作、行为持续进行的意思。方言的语法例句中有一句:“说着说着笑起来了”,用常熟话说,是“讲讲讲讲笑起来哉”
2. ABAB式
这是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口语中的双音节动词本来就少,有好些动作性不强的动词不能重叠。所以,此式比AA式要少得多。
例如:①孛相孛相(玩)②打听打听 ③修浞修浞(修理)
3.ABB式[5]
例如:孛相相 意思跟“孛相孛相”差不多。
4.AAB式
即述宾关系的动词,一般只重叠前头的动词。
例如:①淴淴浴(洗澡) ②散散心 ③吃吃饭 ④啯啯嘴(漱口) ⑤淴淴浴 ⑥散散心 ⑦点点头 ⑧问问讯 ⑨寻寻开心 ⑩搓搓麻将
动词的重叠主要表示短时,少量。“敲敲枱子”比“敲枱子”敲得轻,由此引申出语气的缓和,随意,以至谦和。“我来讲讲”比“我来讲”要客气得多。
补充说明:
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持续的进行:
①看看电视困着哉(看着看着电视睡着了)
②吃吃饭吃呛哉(吃着吃着饭吃呛了)
含有“……的话”的意思:
①这电视剧看看蛮好看的(这电视剧看的话还挺好看的)
②买买蛮贵个(买起来挺贵的)
由于重叠使动词的动作性减弱,而赋予更多的状态性,也就减少了动词原有的一些语法功能,也增加了一些功能。
失去的功能中,最重要的是它不能带表示时态的“勒、则、过”等。还不能加否定词“弗、朆”。
普通话的动词重叠后不能带补语,常熟话不但可以,而且很常见。
例如:①吃吃脱 ②弄弄好 ③烧烧熟 ④揿揿扁 ⑤敲敲碎 ⑥走走开 ⑦看看穿 ⑧塞塞牢 ⑨汏汏清爽 ⑩坐坐地浪
这种用法主要用在未然句中,特别是祈使句中。如:①快点走走开 ②搭我弄弄好
常熟话还有一个表示尝试的词“看”,用在上述重叠式后,是用了双重的尝试方式。
如:①看看看 ②望望看 ③做做看 ④揿揿看 ⑤吃吃看 ⑥比比看
“看看看”是常用语,前两个“看”同义,即用眼睛看,后一个“看”仅表示尝试。
(二) 非单纯重叠
非单纯重叠式指重叠式中有不重叠的字或重叠的字不都是动词。其基本语义也是动作的反复,跟单纯重叠的区别是,主要不是减轻语气,也非完全没有此作用, 而是另加其他语义或修词色彩。下面分别讨论。
1.A勒A式
此式强调动作反复的速度较慢,更多的是表示状态,动作性较差。但进入此式的动词却要求动作性较强,适合于进行反复的动作。因此,此式能产性不强,能进入此式的动词不多。在语义上跟普通话“A啊A的”大体相近。
例如:①挥勒挥(甩啊甩的) ②荡勒荡 ③跳勒跳 ④碰勒碰 ⑤动勒动
2.A法A法式
此式跟“A勒A式”很接近,可进入此式的动词也大体相同。仔细体味起来,跟“A勒A式”比,此式似略带有感情色彩,包括随便、批评,甚至幽默。“A勒A式”则要客观一些。
例如:①挥法挥法(甩啊甩的) ②荡法荡法 ③跳法跳法 ④碰法碰法 ⑤动法动法
(三)动词前加叠字成形容词性质[1]
动词前加叠字的也只有少量几个,加叠字后,整个词也是形容词性质的了。
例如:
①排排坐 形容坐得很整齐安稳
②笃笃转 形容忙得团团转
③毒毒煎 形容水在锅内沸腾
④汤汤滴 形容水、汗淋漓的样子
⑤索索抖 形容抖如筛糠
三、名词的重叠结构
(一)“AA”式
常熟话中“AA”式重叠名词很多。例如:
1. ①手手 ②嘴嘴 ③糖糖 ④车车 ⑤饭饭
这组“AA”式重叠名词出现在小孩口中,或是成人与小孩交谈、大人之间谈及小孩时使用,属于儿语类重叠名词[6]。除了上面举的例子外,还有“床床、鸟鸟、花花、鞋鞋”等。
2. ①舅舅 ②姑姑 ③婶婶 ④叔叔 ⑤太太(曾祖母)
这组的“AA”式重叠名词都是亲属称谓。大多数与普通话类似。
3. ①眼眼(小洞眼) ②洞洞(小洞) ③袋袋(袋子) ④槽槽(沟槽)
这组“AA”式重叠名词都是广用语。这组中的“A”是自由语素,可以单独成词。
4. ①叫叫(哨子) ②塞塞(塞子)
这组中的“A”是动词性语素,这种类型的重叠名词比较少。
(二)“AA 头”式
“头”是吴方言中常见的后缀,能产性很强。常熟话中的“AA 头”式重叠名词数量也很多。
例如:1. ①篓篓头(小篓筐) ②块块头(块状物体) ③粒粒头(颗粒状物体) ④板板头(小木板) ⑤沫沫头(细沫)
这组中的“A”都是名词性语素。
2. ①尖尖头(物体的尖端) ②老老头(老头) ③精精头(精明的人)
这组中的“A”是形容词性语素。
3. ①刨刨头(刨子) ②罩罩头(罩子) ③夹夹头(夹子) ④冻冻头(结冻的液体)
这组中的“A”是动词性语素。
(三)“AA(头)”式
“AA(头)式”与“AA”式区别在于“AA”式后不能加后缀“头”,与“AA头”式区别在于“AA 头”中的后缀“头”不能省掉。“AA(头)”式重叠名词有:
①边边(头)(边上) ②沿沿(头)(边沿) ③柄柄(头)(器物的把) ④牌牌(头)(牌子) ⑤球球(头)(衣服上起的毛) ⑥脚脚(头)(残渣) ⑦梗梗(头)(植物细小的茎)
根据搜集到的材料来看,“AA(头)”式重叠名词中的“A”都是名词性语素。
(四)“ABB”式
普通话中没有“ABB”式重叠名词,而常熟话中有大量的“ABB”式重叠名词。
请看下面的例子:
1. ①羊嘛嘛(羊) ②狗猡猡(狗) ③猪呐呐(猪) ④鸭遛遛(鸭)
这组是儿语类“ABB”式重叠名词,“A”大多是表示家畜名称的名词,“BB”仅是两个重叠的音节,没有意义。
2. ①新娘娘(新娘) ②方框框(方框) ③笔套套(笔套)
这组中的“AB”成词,部分重叠后形成“ABB”式。这组“ABB”式重叠名词可以分析成“AB+B”型。
3. ①洋囝囝(洋娃娃) ②膀弯弯(大小腿相交处) ③河潭潭(小池塘)
这组中的“AB”不成词,但“BB”成词,可以单说。这组“ABB”式重叠名词可以分析成“A+BB”型。
4. ①网眼眼(织物上的洞眼) ②圆圈圈(圆圈) ③台角角(台角)
这组中“AB”和“BB”都成词。我们认为,这组的“ABB”式重叠名词既可以分析成“AB+B”型,也可以分析成“A+BB”型。
5. ①风转转(风车) ②响铃铃(铃铛) ③油绞绞(麻花)
这组中“AB”和“BB”都不成词。这组“ABB”重叠名词是当地人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凝固性说法。
常熟话中有的“BB”能产性很强,它可以和不同的“A”组成“ABB”式重叠名词。例如:
①~角角:书角角 台角角 布角角
②~泡泡:鱼泡泡(鱼鳔) 水泡泡 洋泡泡(气球)
③~杆杆:棒杆杆 铁杆杆 木杆杆
另外,常熟话中有些双音节名词后面可以加上一个双音节的“BB”,组成一个四音节的重叠名词,我们也把这类词归入“A+BB”型中去,只不过这里的“A”
代表一个双音节的名词。例如:①钢笔套套(钢笔套) ②算盘子子(算盘珠) ③毛豆节节(带皮的毛豆)
(五)“AAB”式与“AABB”式
常熟话中“AAB”式重叠名词不多,有一部分是受普通话影响而进入常熟话的,如“悄悄话、娘娘腔、娃娃亲”等;有些是常熟话中特有的,如“眉眉子(谜语)、宝宝子(宝贝儿)”等。这些“AAB”式重叠名词都应该分析成“AA+B”,“AA”是修饰限制性的,“B”是中心语。
普通话中有一些“AABB”式重叠名词,比如“男男女女、上上下下”等。无锡话中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AABB”式重叠名词,如“天天日日(每天) 节节骱骱(每个关节) 粒粒屑屑(每一粒)”,其中“粒粒”“屑屑”“天天”“日日”都成词,而“节节”“骱骱”不成词。
参考文献
[1]翁寿元,周雷.常熟方言[Z].常熟文史资料辑存,1988,第 15 辑.
[2]叶祥苓.苏州方言形容词的“级”[J]. 方言,1982,第3期:183-189.
[3]徐立芳.苏州方言形容词初探[J].方言,1982,第3期.
[4]谢自立,刘丹青.苏州方言变形形容词研究[J].中国语言学报,1995,第5期.
[5]刘丹青.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J].语言研究,1986.
[6]王健,高凤.无锡方言的重叠式名词[J].常熟高专学报,2003,第 3 期.
致 谢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生在山青水秀,风景旖旎的常熟,长在人杰地灵,文化荟萃的常熟,时刻感受着她深刻的底蕴,耳濡目染着这种气息,因此深深爱上了艺术的文化。
考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成为中文专业的一名学子,可以更好更真切地触摸文化的灵魂。而起初我认为中文专业开设的语言学是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学那样具有吸引力。但是一旦对她有了兴趣,就会发现语言学竟是如此丰富多彩。入学之初,是A××老师的《教师口语》课使我萌生了对语言学的兴趣;B×老师的《西方语言学流派》,C×老师的《古代汉语》和D×老师的《语言学纲要》等课程都让我喜欢上了语言学这一研究方向。
论文选题是在大四上学期,选题之初得到B×老师的指导,对选题的确定与论文结构的确定都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B×老师在语言学方面造诣非常高,每每向他请教我都受益匪浅。B老师担任系科研工作的主任,平时工作比较多,自己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要做,而且近来又是专业学位迎评,各项事务相当繁重,经常看到B老师加班加点,但他仍能抽出宝贵时间对论文从选题到整体构思再到行文编排,乃至具体的表述都做了精心指导。B老师对学术的一丝不苟,对工作的专心之致,让我钦佩。
一、引言位移动词这一术语由陆俭明在《V来了试析》(1989)中首次提出.文中陆俭明提取了[位移]这对语义特征,使得[+位移]成为位移动词的判定标准.此后对位移动词的研究在古代汉语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位...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6版的修订工作从2007年10月开始,至2012年3月完成,2012年6月正式出版.《现汉》第5版收录科技条目约1万条(如果以义项为单位,则在1.3万个左右),是《现汉》正式出版以来一次全面、深入的修订,得到...
对留学生动词重叠式的偏误分析基于现代汉语本体研究,80年代涌现关于动词重叠的研究成果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动词重叠究竟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第二,什么样的动词可以重叠。除此之外,刘月华等人为研究动词重叠式提供了新的方向,注重动词重叠式的语用功...
0引言先贤们对形式动词做了定义.朱德熙(1985)把形式动词称作虚化动词(WV),指的是只在书面语里出现的少数几个及物动词如进行、加以、给予、给以、予以、作等.这些动词原来的词汇意义已经明显地弱化了,所以在某些句子里把它们去掉并不影响原句的意思.一直以...
一语法化概念阐释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例如汉语把、被、从等原来都是有实义的动词,现已虚化为介词。介词属于虚词,西方叫功能词。虚化有程度...
一、引言隐性否定(concealednegation)是指有否定的意义但是没有否定的明显外形,是通过间接或者暗示的手段表达否定含义的一种语用或修辞手段[1].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一个句子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由深层结构通过一些转换规则,转换为表层结构...
一介词连用概况在以往的介词研究中,介词语法化的个案研究和介词系统的断代和专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介词的各种功能也得到了较全面的描写。介词连用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学界对介词连用现象关注较少,成果不多。如陈昌来指出:不少动词后介词在语音...
论文对常熟方言词汇中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的重叠形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通过和普通话词汇在基本面貌上的比较,基本勾勒出了常熟方言词汇的特点。...
上古汉语中“亡”“莫”“罔”等常可表“没有谁”“没有什么”的意思。《马氏文通》(2009:83-85)将表“无人/物”义的“莫”“无”归入“约指代词”。马氏之后,诸家对这类词续有论述。...
本文以广西龙州白话的动词重叠为研究对象,较为详细地描写与分析其动词重叠形式及语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