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过程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24 共2802字
标题


    一 语法化概念阐释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 “ 实 词 虚 化 ”. 例 如 汉 语“把”、“被”、“从”等原来都是有实义的动词,现已虚化为介词。介词属于虚词,西方叫功能词。虚化有程度的差别,实词变为虚词是虚化,虚词变为更虚的成分也是虚化。西方 人承认 ,“语法化”概念最早是中国人在13世纪就提出来的,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 中说:“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欧洲到18世纪才有法国哲学家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最先指出动词的曲折形态,如时态标记,是由独立的词变来的。

  “虚化”主要针对词义的变化由实到虚,“语法化”一词则偏重于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例如主语和宾语这样的语法范畴以及主格和宾格标记这样的语法成分是如何产生的。“语法化”有五条原则---并存原则,歧变原则、择一原则、保持原则和降类原则。此后,陆续有学者提出了滞后原则和频率原则。

  二 “来”的起源和产生关于

  “来”的产生年代,资料显示,目前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是在唐代,如太田辰夫、龚千炎认为是在唐五代,曹广顺和蒋冀骋、吴福祥认为是在初唐前后。关于它的来源,太田提及:“助词‘来’当然是从动词‘来’产生的,原来是做了某事之后来到 现 在 的 场 所 的 意 思 , 后 来‘来’成了附加的,就把重点放在了过去曾做某事上了。”曹广顺认为,“来”在唐代从表示趋向的动词,发展处表示完成、以来、后来等多种用法,这些用法的“来”都 有表示动作、事件是“曾经发生”的意思,在这些条件下,当“来”转化为特指“曾经”的意思,并用于句尾时,就产生了事态助词“来”.江蓝生和蒋冀骋、吴福祥推测事态助词“来”可能与唐代代表完成或实现的“来”有关:党表示完成或实现的“来”用于“曾然”的语境,用以特指过去曾做某事,居于句末时,就变成了表曾经的事态助词。

  三 趋向动词的阐释

  趋向动词是一个特殊的类,其特殊性在于它可以放在谓语动词后做补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二十六个趋向动词。如下:上、下、进、出、开、回、过、起、到、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开来、回来、过来、起来、到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开去、回去、过去。

  按照音节的多少,可以把趋向动词分为双音节趋向动词和单音节趋向动词。单音节趋向动词十一个,分为AB两类。A 类包括“上、下、进、出、开、回、过、到、起。”它们位于双音节趋向动词的前一音节位置,在句子中作谓语时自然放到宾语前,作 补语时也只能放在宾语前。B类包括“来、去”,它们做补语时,既可以放在宾语前也可以放在宾语后。如:时彼比丘语妇人曰:“妹,我非鬼,我是沙门,今来乞食。” (《大正藏》) 这里的来乞食,也可说成是乞食来。本文就趋向动词中的B 类中的“来”字进行语法化研究。

  四 “来”的语法化过程

  下文将主要根据“V+NP+来”和“V+来”两种格式对“来”的语法化进行讨论分析。“V+NP+来”格式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后来也有使用。最初“NP”多指有生命的人,“来”表示由NP发出的动作。在这种格式中,趋向动词“来”位于句尾,这为它由趋向动词虚化为事态助词提供了最初的语法位置。例如:1)异日,而王曰:“召相单来。”(《战国策》) 这里的“来”具有很强的动词性,有着并表达充分的词汇意义,因而,它的词汇功能明显,语法功能较弱。两汉时期,NP 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来”的语汇意义仍旧十分明显。例如: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汉书》) 这句中“其实”作为名词,是动词“取”的宾语,“来”作为补语,具有趋向性和目的性,有从远方带回来之意。再例如:又有一人,朱衣玄冠,佩印绶,执玉版来。 (《古小说钩沉 冥祥记》) 於陵子终曰:“仆有箕箒之妾,请入与计之。”即入谓其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遣使者持金来。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 ,可乎?”(刘向 《古列女传》) 等等例子,均与第一例中“来”的功能相同。且其谓语部分 “取、执、持”等动词,都具有“携带”之意,这就更加明确了V+NP+来这种格式表示施事主体携带受事对象共同进行由别的地方至说话人所在地的运动。

  现代汉语中认为,趋向动词尤其是双音节趋向动词与位于动词的结合没有单音节趋向动词紧密,其间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如动态助词“了”等。这一点,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在V+NP 和“来”之间可插入连词“而”,例如:“明诸人民承王教已,即以八万四千两车,载金而来,诣拘舍婆城,造立法殿。”中,“载金而来”就是在谓语动词+宾语和“来”之间加了一个“而”字,但对句子的大意和“来”的功能并没有影响。再例如:“明日日中此化道人送食而来。”这里的“送食而来”同前一例中的分析。

  历史资料表明,趋向动词“来”向事态助词虚化的关键一步在于格式中“V”的变化。东汉以后,具有“携带”之意的谓语动词开始进入V+(NP)+来的格式中,V 与“来”有同一个施事。

  例如:1) “复有鹫鸟来,梵志见已,而问之曰:‘善来鹫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我从大墓复至大墓,杀害而来,我今欲食死象之肉,死马,死牛、死人之肉,我今欲去,唯畏于人。’” (《中阿含经》) 以上句为例,虽然“来”仍具有较强的词汇意义,但是V所代表的动词已经没有了“携带”之意,而且作为趋向运动的主题从施事和受事对象共同进行变成了只是其中的施事,“来”开始摆脱“+受事位移”这样的语义限制,谓语动词与“来”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紧密。

  在下面的例句中,“V+来”格式所表述的事件具有终结性和语义自足性,没有出现后续,使得“来”具有了结句的功能,只表示某事件是过去曾经发生的。

  阿难,我于弥勒菩萨之边,种诸善根,求未来啊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有偈说:此佛大威德,离欲得寂静,释迦牟尼佛,皆希供养来。 (《佛本行集经》)

  抚州刺史便问圆长老:“只如国王大臣,未见有小福,未审曾供养什么人来?” (《祖堂集》)

  第一个例句中,“释迦牟尼佛”是受事主语,“来”仅代表“供养”的动作是在过去发生的,是曾经完成的,在这里,“来”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趋向意义。第二个例句与第一个相同。另有其他例子如:3) 武阳太守卢思道,常晓醉,于省门见从侄卉。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峨?”4)隋时,数人入酒肆,味酸且淡,乃共嘲此酒。一人云:“酒,何处漫行来?腾腾失却酉?”诸人问云:“此何义?”答云:“有水在。”3、4两例中“来”字所在的句式用于特指问的问话部分,“来”有双重解析:既可以理解为表示曾经的事态助词,又可理解为动词。

  五 结语

  前文中提到的太田辰夫先生对事态助词“来”的来源的看法,他说助词“来”当然是从动词“来”产生的,原来是做了某事之后来到现在的场所的意思。后来“来”成了附加的,就把重点放在过去曾做某事上了。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所说的事态助词“来”来源于动词“来”,主要是强调的一种语法化路径。然而,在文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语法化路径对“来”的虚化不够彻底,“来”仍旧保有一定的动词性。这也是这一语法化路径的瑕疵和弊端。

  参考文献:

  [1]李建校,曹梦。趋向动词的语法化机制[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2]梁银峰。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J].中国语文,2004,(4)。

  [3]张姜知。”来“的语法化过程的语义关联顺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汉语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