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章丘市乡村社区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第一章】乡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困境研究绪论
【第二章】农村社区环保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三章】章丘市农村社区环境现状及变化原因分析
【第四章】章丘市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分析
【第五章】章丘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完善章丘市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对策研究
【总结/参考文献】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优化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2 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环境及环境问题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1 环境的含义
对于环境的概念界定,西方国家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给出。一般来说,环境是指某个中心事物所处的外部世界。在环境的定义中,一般以人类作为中心事物,因此环境也就变为了人类环境。进一步来看,环境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生态,这其中包括生物和非生物。而广义的环境,不但包括狭义的环境,而且包括所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
2.1.2 环境问题的概念及类型
人类是环境的中心,是环境的中心事物,所以环境问题首先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经过人类的活动作用于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属于环境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环境的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健康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属于环境问题的一种。
按照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对环境问题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指自然因素的破坏和污染等原因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造成的。目前,在提及环境问题时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
2.1.3 农村环境及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的相关概念
和环境的概念一样,农村环境也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农村环境是指农村的居住环境、农村的生活环境以及农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环境等等。而狭义的农村环境仅仅是指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农村社区环境是指在以社区为中心的范围内的包括农民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在内的广义农村环境,是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的总和。
农村环境问题是指农村居民在生活中或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状况也越来越差,农村环境需要全体居民提高保护意识,共同维护生产、生活的中心。农村社区是农村居民生活活动的中心,社区环境的好坏与农民的身心健康、农村良好文化氛围的宣传、农业生产情况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社区环境建设,对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管理系统的运行机理,主要表现为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方面。首先,在运行机制方面,运行机制规定了组织活动方式、运行原理等方面。其次是动力机制方面,动力机制反映的是管理机制运行的内在原因,或是因为利益诱惑产生的利益驱动,或是因为政府部门政策倾斜的政策驱动,或是因为社会舆论压力引起的社会心里推动。利益推动,顾名思义就是组织中的利益关系的驱动促进了管理行为的发生,是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动力机制。政策推动,是指政府管理中,政府的政策倾斜引起的管理行为。社会心理推动,则是由社会公众的舆论、社会公众的文化背景、社会公众的风俗习惯引起社会心理的变化来影响的管理行为。最后是约束机制,是指在管理行为发生时,为了使管理行为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不会因为本次行为的产生而影响其他社会获得的正常运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和社会心理约束。其中权力约束方面,应该不仅仅利用权力进行管理行为的管理,还要对权力的运用进行限制。利益约束中要防止管理行为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不利于整个管理机制的情况。社会心理约束是利用能对社会心理产生直接影响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主要的应用手段包括社会舆论、道德观、价值观等。
如果要想加强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工作,政府部门就必须在原先的工作方法中突破创新,找到新的管理方法;就必须从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环境保护机制方面入手,重点分析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管理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农村地区环境监管工作最为薄弱,农村环境管理很难通过最新的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因此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环境的保护。但是,目前来看农村环境保护很难达到现代农业的要求。从国外的农村保护的先进经验来看,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不能按照原先固有的思路进行,必须从行政、文化角度等方面着手,努力建设全面的监管措施,规范生产方式,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到环境的保护,最大限度的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2.2 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解决环境问题的相关理论
西方国家,在最开始的环境保护解决办法中,想要单纯的从技术角度寻找解决办法,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之后却发现环境污染的情况却更加严重了。对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美国学者丹尼斯·米都斯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环境的污染防治应该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环境相当于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生产商仅仅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不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所以环境污染应该被外部化,这也就是西方着名的“环境外部理论”.环境污染会带来严重的外部性问题,为了消除这种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多种经济措施,但是环境问题仍然很严重。到目前,一些学者又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解释环境保护的问题。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经济学家在剖析经济发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的社会学方面的政策,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经济学、人口发展策略等。希望通过各种综合措施的应用,可以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改善环境问题。
2.2.2 环境保护管理手段
(1)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手段。通过将环境保护上升到法律程序,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执法依据,利用法律武器严惩环境破坏、环境污染者,促进环境保护。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制订了 10 多部环境保护法律,50 多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以及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和环境标准。通过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的建立,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2)环境保护管理的经济手段。经济发展是引发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通过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调节经济活动,是环境保护管理经济手段的出发点。前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认为,离开经济发展去搞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要进行环境保护,必须从经济生活中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领域进行严格控制。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着作《世界是平的》中提到:“绿色新政,需要做好两件事情:政府管理和定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中的资金投入、成本管理、经济利益等连接起来,对于环境保护的有效进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环境保护管理的政治手段。目前来看,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责,所以环境保护的管理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当前的政治体制发展的方向,对环境保护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政治体制应该与时俱进,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也要积极应用、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减少部门之间的重叠,使环境保护的政策能够及时、有效的传达到农村社区。应该完善环境保护的组织体系,明确各层级、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另外在分配责任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激励政策,增加各部门的积极性。应该努力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保工作的实施,及时的反馈环保工作的运行状况,促进维护公共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4)环境保护管理的文化手段。文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是间接的,文化可以影响社会的道德取向、影响社会的价值判断,进而会影响环保工作中的关键判断。生态危机也是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危机。不断加强环境文化建设,把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环境保护相融合,加强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建设,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让村民、乡镇企业有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一种以生态文化为背景的价值观。
(5)环境保护管理的科技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息息相关。在最早的环境保护工作研究中,科学技术就是研究的主要方面。因为,科技的进步能够明显的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能够降低环保工作中的二次污染程度,所以加强环境保护的科技手段是势在必行之举。
(6)环境保护管理的行政手段。环境保护管理的行政手段,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污染企业排污产生严重影响,政府部门可以因地制宜,采取行政手段来防治污染,例如要求污染严重的企业停业整顿、要求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合并或者要求其搬迁到郊外人口居住少的地方建厂等。
2.3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2.3.1 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含义
政府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是指在特定的环境管理组织中运行环境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机制。环境管理组织指的是环境管理部门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例如在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党、政府机关就是一种组织机构。环境管理机制一般是指环境管理工作的运行机理。而环境管理机制是环境管理过程中组织模式的反应。可以说组织模式的形态不同,环境管理机制也会不同。
我国的环境管理机制基本可以归纳为“政府-企业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政府基于对环境管理的狭义理解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政府-企业”型管理是指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通过预先调查的数据,确定环境可承受的程度,确立理想的污染指数,对于污染情况超标的企业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其排放限度,或者确定排污费标准向企业收费,利用累进超标收费来约束企业污染的排放,从而降低污染程度。因此,也有学者将这种模式戏称为环保部门和污染企业之间的猫捉老鼠的游戏。这种“政府-企业型”的管理模式,对于控制城市中的点源污染比较适合,对于排放量比较集中、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最为有效,在世界各个国家中的应用也最为普遍。
2.3.2 我国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特点
(1)环境管理机制的管理部门是由具有相应职权的国家行政部门担任。环境管理机制的管理部门是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是依法成立、履行国家环保职能的行政机关、是实施环境监管保护的法定主体。这些部门是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要部门,是人民环境保护的行政主管部门。
(2)环境保护机制采取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的管理机制。建立这样庞大的分级、分部门的管理机制,主要原因是与我国复杂的环境问题、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环境问题的差异等有显着的关系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环境污染面积也越来越大,仅仅依靠环境行政主管部门,难以将其控制。这在客观上就要要求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部门监管相结合,形成中央机构统管与分管机构协调合作、层层监管的工作局面。
(3)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执法地位是平等的。在我国的大部分机关管理系统中,地方的分管部门一般都隶属于中央的统管部门的领导,但是在环境监管部门中,中央的统管部门跟地方的分管部门地位相等,并没有上下的隶属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差异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
(4)我国的环境监管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呈现出一种倒置的金字塔形状,这与大部分的部门机构设置不同,环境管理机构在中央层面设置的机构数量多、技术设备好、专业技术人员齐全、执法能力也最强;而随着管理层级逐渐下降,技术装备也就会越来越差、专业技术人员也就会越来越少,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就越来越弱。
2.3.3 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运行模式
(1)区域环境管理运行模式。具体来说是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将环境保护问题完全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划分。区域环境管理模式是一种分块管理管理的管理模式。这种分类方式将整个辖区内的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进行管理,并不区分行业。在管理运行中,把某一个行政区域作为一个单位,地方环境管理部门作为环境管理的主要实行者,解决区域内部的环境问题,因此这种环境管理模式也被称为“块块管理”模式,这种环境管理模式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早的模式。区域环境管理模式之所以能够确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污染状况也各不相同。因此环境污染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若每个区域内部都能自己拥有治理环境的权利,那么必定能调动环境治理的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解决当地环境问题。我国《环境保护法》中也有关于这种区域环境管理模式的体现。区域环境管理模式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是我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长期采用的一种环境管理模式。
(2)行业环境管理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不受行政管理部门的制约,主要目的为解决特定行业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行业内环境问题的一种环境管理模式。因此也有人说,行业环境管理运行模式也是一种“纵向管理”或者“垂直管理”的模式。这种环境管理模式出现较晚,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目前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比较发达,行业环境管理这种环境管理模式也已经发展较为成熟。行业环境管理运行模式在我国仍然不是很成熟,对我国来说,这种环境保护管理模式是对区域环境管理模式的一种补充。环境问题存在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的行业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会有所差异。有针对性的对环境污染行业进行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环境保护的管理效率,是科学管理的一种体现。在行业环境管理运行模式中,如何根据行业和污染因子,提出控制污染的技术策略,调整生产结构,推广环境保护技术,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和污染防治设施,加强整个行业的环境管理,是行业环境管理的主要任务。按照行业划分,行业环境管理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行业的污染物在大气、水等介质中的分布具有很大差异。
(3)区域环境管理与行业环境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管理模式。在这种环境管理模式中,区域环境管理占据主要作用,区域环境管理和行业环境管理两者又相互结合,是一种综合性的环境保护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做法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在各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对行业内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的处理。这种环境管理模式更加适应我国社会环境管理的需要,因为,我国行业的发展情况与行政区划息息相关,行政区域的扶持政策对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同种行业不同区域之间的污染程度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所以,环境管理机制既要与行政区划相结合又要与行业管理相结合。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环境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已经较为完备,对我国城乡的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的体现。
6结论本文以我国的环境保护财政政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文献的查找与分析,基于政府干预环境保护的理论,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现状以及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环保财政政策的...
论文阐述了我国铸造行业环保工作的现状,分析了铸造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绿色管理在铸造行业的实践和应用。...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进而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增,因此,造成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遭受到了重大的破坏。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将近95%为农村土地面积,我国农村发展情况各异,...
目前我国在废弃塑料处理期间的技术手段, 主要是围绕讲解、燃烧、填埋等几个方面, 未来还需要结合环保产业发展要求, 进一步探索技术手段措施, 更好的达成废弃塑料的处理目标。...
第四章秦皇岛市农村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尽管近年来,秦皇岛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环境污染治理有所成效,但是农村生态环境仍存在诸多问题,短时间内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同时也受多方因素的制约,究其原因,主要是从政府、企业及农民个人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如今,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许多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措施正在研究探索过程中。对于我国目前城市化建设的要求,加强保护和治理小城镇的环境问题,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成文有很多,但是,对于环境污...
生态环境保护在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如何有效治理污染更是政府、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城镇发展必须改善和解决环境问题,才能有效紧跟新型城镇化发展节奏,构建起生态宜居、城乡一体的全新城镇环境。...
随着人民的综合素质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节能环保技术开始受到重视。环保技术为市政工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进了市政工程的发展。...
近年来,因为室内装饰材料挥发甲醛、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而引发的人员中毒事件屡见不鲜,在室内装饰中选择绿色环保型材料,成为装修市场的主流趋势。...
第二章朱镕基环境保护思想的形成背景朱镕基环境保护思想是在环境影响日益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各种污染生态事件大量出现,在寻求有效的解决实践经验总结中,积极溯源古代环保理念、现代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