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人口结构变动与消费结构的关系探究
【第一章】不同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绪论
【第二章】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3.1】我国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现状
【3.2 3.3】人口自然与社会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从人口结构角度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措施
【参考文献】我国人口与消费结构合理化研究参考文献
第四章从人口结构角度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措施
第一节我国目前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由于消费结构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消费结构便会发生变化,所以消费结构合理化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特征,更要从动态变化方面揭示其规律。
林白鹏(1987)认为人类对某种消费品需求的满足程度存在“饱和度”,正是由于饱和度的存在,消费结构变动才体现出阶段性与层次性跃进。衣、食、住是人类生活的前提,是一定阶段消费结构变化的主要内容,随着收入的增加与生产的发展,食品支出达到饱和度之后,绝对增长放缓,之后人的消费内容会逐渐超出基本消费,进入非生活必需品阶段,这时非必须生活品的比重增加74.刘慧(2013)通过对美国、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对比发现,人均收入分为三个阶段,收入较低时,消费结构缓慢,中间阶段收入结构快速升级,在收入超过一定程度后,消费结构就会趋于稳定,而且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与此相符75.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总体实力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受消费热点周期性的影响,新一轮的消费潮蓄势待发,同时,也会发现我国的消费结构分化会加剧,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不同阶层,不同阶层居民的消费需求导致了不同的消费品市场结构。
按照吃穿住用行的消费结构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对于“吃”来说,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食物供给压力大,加之“民以食为天”的消费文化,食品消费具有刚性,使得价格水平高居不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性消费取代自给性消费,外出就餐几率增加,直接导致了食品支出比重在一段时间里不会下降很多。对于“穿”来说,居民收入的提高使得衣着消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保暖、舒适了,而是美观、别致、个性,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穿着的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高,使得居民的衣着支出比重难以下降。对于“住”来说,收入的提高使得居民要求改善生活,住房面积逐渐增大,室内装饰逐渐高档化,对应的,我国工业用地使得土地供给压力大,房价上涨,自然的,水电、、燃料支出都会增加,使得居民居住支出比重上升。对于“行”来说,居民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多,支出比较少,但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必然使得交通支出增加。对于“用”来说,耐用消费品作为衡量消费结构高度的基本标志,其消费层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随着生产的发展,一些奢侈性的消费品逐渐转变为基本消费品,而又有新的一些耐用消费品作为奢侈品出现,消费层次逐渐提高,对于单个居民来说,其消费结构呈现螺旋式上升,对于整个社会消费来说,随着许多用品价值的增加,其消费逐渐增加,比重逐渐上升。也就是说,在该消费结构中,吃的比重会逐渐下降,其余则不断上升,穿着方面表现为高档品比重上升,用品则表现为耐用消费品比重上升。
按照服务与实物消费的消费结构来说,其一般规律可以简单总结为服务消费的比重会逐渐提高,实物消费比重逐渐下降。服务消费作为一种商品,其消费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支出比重的增加也是必然。
按照网络消费与实体店消费的消费结构来说,网络消费的比重会快速增长。21 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从网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一切信息,当然也包括网络购物、网络体验。
按照自给性消费与商品性消费的消费结构来说,商品性消费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给性消费的比重会逐步缩小。
二、我国目前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衣食住行用的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第三章消费结构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衣食住行用消费中,食品支出比重逐渐减小,衣着支出比重基本不变,住房支出比重先增加后减少,交通支出比重增长较快,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比重缓慢增加。对比合理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国食品支出符合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其他则不是很符合。虽然食品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的贡献率较小,可见,农村居民食品支出较少,仍局限于生活必须品的支出;衣着支出、住房支出比重应该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家庭设备及用品的支出应该增长更快,这些分项消费中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同样较低。除了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外,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不同的收入结构以及性别结构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收入结构不合理导致居民收入的稳定性差,不确定性预期导致居民的储蓄动机强,消费动力不足,局限于必须品的消费,许多奢侈性或大件的消费品购买力不足,消费结构升级速度缓慢。
(二)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的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的图形明显看出我国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的消费结构的现状是两者都在增长,并且服务消费总量已经超实物消费,这与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服务消费的速度还是较慢,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与消费结构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服务消费不足,会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还是要大力促进服务消费的提高。
(三)网络消费与实体店消费的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网络消费与实体店消费的消费结构,虽然网络消费发展速度很快,但许多网络购物衍生出的维权问题时有发生,可见许多制度建设不健全,而且我国物流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导致网络购物依然存在很多障碍。
(四)自给性与商品性消费的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对于自给性消费与商品性消费的消费结构,我国自给性消费在许多农村或者偏远地区仍然占有主要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思想解放仍是治本之策。
第二节从人口结构角度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措施
一、完善我国人口的自然结构
(一)完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必然会使得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更加严重,所以计划生育政策的对应调整势在必行,而且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消费水平,为了提高未来的消费水平,调整现有的人口结构,有必要放开二胎政策,所有家庭都可以生育二胎,而且对于许多特殊家庭,比如子女中有死亡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还应该准许生育三胎,提高现有的人口出生率,逐渐增加中年人口占比,增加各项消费,也为应对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做准备。同时,也要意识到二胎甚至三胎政策实施效果有限的原因,不少人感觉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怕日后成为“孩奴”,孩子不仅仅需要基本的吃穿用等基本费用,教育支出也是许多家庭沉重的负担,所以如何减少适龄夫妇面对的经济负担,也是社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不仅仅要控制物价,还要发展公立教育制度,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补助,建立教育基金、专款专用,解决教育难问题,让家庭养得起孩子,解决我国现有的人口年龄结构问题。
(二)完善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
性别结构作为基本社会关系之一,其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为实现法律与事实上的平等提供了保障,推动女性的发展,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生活中各个方面依旧存在性别歧视的这个现实,要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性别差距的存在源于性别歧视,性别歧视加剧了性别不平等程度,加剧了女性的弱势地位,反过来说可能进一步强化性别观念,加重性别歧视,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治理性别失衡是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课题。所以,要建立正确的工作机制,各级领导的准确认识与高度责任心是治理关键,思想上的高度决定治理的程度,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在社会角度,要切实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认真贯彻《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保护妇女权益的法规,以实现女性在政治、家庭、教育和劳动等方面与男性平等的权益,在各层面以性别平等视角进行梳理,推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开展公益活动,落实有女孩家庭的优惠政策,建立养老制度,减少家庭对子女的依赖程度,让家庭养老逐渐转变为自我养老、社会养老。在思想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男女平等的生育观念,淡化城市居民“传宗接代”与农村居民“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最后,要加强法制观念,对染色体检查技术进行严格监管,坚决打击非法性别鉴定,选择性养育胎儿行为,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涉事人员严格追究责任。
二、完善我国人口的社会结构
(一)完善我国人口的城乡结构,推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乡人口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当然也会影响消费水平。鉴于本文的研究,城镇人口比例的提高会增加居民的服务以及实物支出,有必要促进人口城乡结构合理化,推进人口城镇化。
采取积极的城镇化策略,将之作为改变人口结构、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方法。人口城镇化应该是真实的人口城镇化,流入城镇的人口要在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面前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让农民工的孩子更好的享受市民权利,更快的融入城市生活。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积极防治解决城市中可能出现的城市贫困问题,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住房、交通等许多关乎社会福利方面问题的关注。城镇化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构建城市合理格局,建立流动人口服务体系,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开设教育培训基地,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普法教育,使其在城市尽快就业的同时遵守城市市民行为规范,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问题。
(二)完善我国人口的收入结构
从收入总量对消费的影响来说,富人的平均消费倾向总是低于穷人,城乡经济差距拉大,由此消费差距也拉开,所以要着力增加农村居民的总收入。鉴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平,要建立有效收入调控机制,通过各种手段,包括税收、福利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具体而言,调整个人所得税、建立各种社会保障政策,解决由各种特殊因素带来的贫富不均;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供机会。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支付给穷人,提高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必将提高我国的平均消费倾向,提高我国的消费率。
通过上章对人口社会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明显不足。由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稳定性收入)对消费各项支出影响最大,所以要努力增加务农、务工收入,保障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同时增加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推进农村金融建设,丰富收入来源渠道,使收入来源多元化,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因为我国第二产业大而不强,重工业占比达,第三产业弱而不大,传统服务业占比高,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带动力不强,而这种工业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内部结构导致就业与收入效应低,劳动者尚处于弱势地位。故而要从各个方向带动科技、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引导大型企业将非核心的许多服务环节剥离成为专业化的社会性服务,引导民营企业以更高的技术水平,更高的基本素质进入服务领域,更多的吸纳就业,增加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对各项消费支出影响较大,这在于城镇居民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时,在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之后,非稳定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被用来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所以在增加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同时,要努力完善城镇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降低居民的不确定性预期;完善市场环境,尤其是完善资本市场,增加居民的投资渠道,提高居民的不稳定性收入;还要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比如汽车、电商、旅游等,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同时,对一些年轻化、前卫的消费观念进行正确倡导,使居民了解更多的消费金融内容,提前享受许多服务,完善居民的个人消费信贷机制,进行信贷机制创新,减少贷款手续,逐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使居民由远期储蓄倾向变为即期消费动力。要积极调整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宣扬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尽量减少许多炫耀性等不合理消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农村居民攀比性消费,促进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健康发展。
第3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于2000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峻,逐渐呈现出了自己的特殊性。人口年龄结构所带来的人...
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常态,意味着未来总体经济的运行将始终处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之下。由此决定了,人口老龄化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也不只是与老年人有关的局部性经济问题,而是涉及经济各领域的全局性经济问题。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实背景下,从...
1、引言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正在步入老龄社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发展中国家正在迈向老龄社会。相较于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时代人口结构比较年轻和寿命比较短来说,老龄化是一个新的人口现象。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于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和生育率的下...
一、引言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进入十二五时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新疆现代产业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截至2011年,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7%、48%和34%.第二产业依旧是促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
一、引言经济发展对死亡率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学研究的热点。Brenner等早期研究显示,经济萧条会导致健康水平恶化,进而死亡率上升。但随着统计学的不断发展,Joyce和Mo-can、Ruhm、Laporte、Tapia和Ionides等学者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当...
4.4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总消费水平的影响(1)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AugmentDickey-Fullertest),对时间序列8lny、1lnx、2lnx、3lnx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表4-2所示。在不同的临界值水平下,各变量的ADF检验中t统计量均...
随着预期寿命提高和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将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①.从联合国人口数据可以看出,未来几十年,世界各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都将有所提升。2015-2050年全世界老年抚养比②平均水平将提高约12个百分点。我国当前的老年抚养比与世界平均水平...
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结构经历了两次变化。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由高婴儿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人口结构向高婴儿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人口结构转变;第二次是在20世纪70年...
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由此也对我国政府对老年人的服务能力和开发对老年人有所需的产品提出了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