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的调控,在多种多样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中,可以将宏观经济手段、宏观行政手段、宏观法律手段作为主要的调控手段。下文将对经济管理中如何认识和运用这些宏观调控手段进行阐述。
1 宏观调控手段的方法和作用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宏观调控的目标也具有多样性。我国经济的发展依托在宏观调控手段的基础之上,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为经济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分别对三大主要调控手段分析如下。
1.1 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主要是由国家对经济市场下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或是经济行为进行的一种管理手段。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可以通过财政或是货币政策进行调控,是国家调控行为。国家在经济管理中最直接的调控可以体现在税收、信贷等政策方面。借助一些政策来解决国家经济问题。国家施行宏观调控手段的时机,可以是市场上出现了某种流行商品,在国家的经济管理中出现了较大的纰漏或是影响。为避免造成因这种商品的消费刺激,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受到影响的局面发生,国家需要进行适当的经济调控手段。举一个实际的经济调控的例子。如果某一年农作物长势不好,不能满足市场供应需求,那么在这种形势下,粮食等的价格就会应势上涨,但是此时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并未有所增加,对于这类日常用品就很难长时间的保持购买能力。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就会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包括提高工薪工资水平或是对调低物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对我国的经济状况进行阶段性的控制与调节,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1.2 宏观行政调控手段
宏观行政调控手段是三大调控手段中具有强制性的一种调控手段。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具有行政调解的权利。当期就某一方面发布相关规定时,其他部门都必须按照其所下的宏观行政调控令进行执行,不可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执行。但是,宏观行政调控对经济调控又不能是长期进行的,它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受社会主义路线的制约。宏观调控手段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局限性和实现性。举一例子说明,某年春运期间我国突降大雪,一些不法商贩就将一些日常必用品的价格抬高,销售对象是已经在春运回家路上的乘客。此时国家出面执行行政宏观调控手段进行强制镇压,以控制当时某一区域的经济混乱的场面,间接稳定国家经济发展。
1.3 宏观法律调控手段
宏观法律调控是由经济司法及经济立法两个法律部门共同执行完成的。它是对公民财产和国家的经济进行合法有效的管理程序。在经济活动状态下,对所有的经济行为实行检查和审理等是由经济司法部门来实施的。同时,制定适宜的系列法律条款,来针对性的解决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避免出现有关方对宏观法律调控框架无视或是蔑视的问题。如果此现象一旦发生,将按照法律法规中的规定对相关方进行相应的制裁管理。
2 宏观调控手段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人口众多,要想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要依靠系统的宏观调控手段。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中,宏观调控的应用与作用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2.1 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通货膨胀率
宏观调控的作用之一是对粮食的价格加以管控。我国经济发展的保障因素之一是粮食。农民是种植粮食的主体,在我国粮食价格不能达到国际市场中粮食价格时,就会影响广大农民种植作物的积极性,无法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农民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助力不容小觑。其一,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劳作,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其二,农民有钱后又可以拉动我国经济的内需,可以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国家根据以上实际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实施强制性干预,进行宏观政治调控。可以通过控制农作物的原始资金投入,降低原料等价格或是采用减免农民税的政策来调动农民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投入生产中,使得农民创收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带动我国经济的全面提升。
以上例子体现的是一个我国宏观政治调控应用的一个过程。
2.2 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国民就业问题
国家在解决国民温饱问题后,需要想办法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让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辛苦劳作付出,获得一定的收益,创建自己的事业,进而为自己负责、为家庭负责,降低国家的低保支出,间接减轻国家的经济压力,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国家需要对每一位国民负责,具有保护他们的义务。国家的宏观调控难免带来一些企业单位的倒闭等问题,当属于我们国家内的企业运行出现问题,必须进行裁员或是最终倒闭时,我们国家都要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进行处理。如根据当下市场需求或是未来发展市场需要,对下岗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促进下岗员工再就业。并保证其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降低大量下岗员工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压力。
2.3 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和调整国民收入
国家的调控不仅要保障国民的温饱和基本生活需求,还要通过适宜的宏观调控来控制国民工作的收入情况。公民工作回报的直接收入体现是工资,收入是每个公民在经过劳动后必须得到的回报。
收入的合理性即工薪适度适宜,要与物价的购买情况以及国家当时的实际经济状况结合考虑。在国民收入较低,而物价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国民的购买力就会下降,也就是所谓的国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货币交换行动,不能正常的通过货币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综合以上所述,只有确保收支处于平衡状态,才能使国民在安定的生活中,继续努力劳动,为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动力。
2.4 合理有效地保护企业生存和成长率
企业的存在可以承载国民生存的压力,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国家根据实际经济情况,需要对企业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现阶段尤其要注意对一些小的自主民营企业的调控管理,确保各大小企业的生存和成长率,从而降低国家对于维护国民生存的经济负担。国家对三大宏观调控手段的应用,可以保护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3 结束语
在经济管理中,国家在实施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需要努力调动全体国民的工作热情,国民的努力与国家的适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共同推进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国家宏观调控需要渗透在公民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包括公民的衣食住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运行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平稳、安全、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走在繁荣富强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
[2]王诚。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及其理论发展[J].开放导报,2007(5)。
第4章我国税收宏观调控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及可能性4.1税收宏观调控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从前文分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法律规范缺失、调控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忽视税收法定主义和过分追求市场效率是导致我国税收宏观调控领域出现调控主体混乱、越权调控频...
产能利用率的测度产能利用率是指实际产出与潜在产能之比,潜在产能是指在既有的制度条件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下所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产能利用率是表征国家或者企业发挥其生产能力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产能利用率的高低,可以判断出该经济体当前产能周期...
0引言近年来,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公众关注度也不断提高。通货膨胀预期概念虽然清晰,但作为一种主观判断,通货膨胀预期缺乏直接的统计数据,寻找有效的度量方法成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必要条件。在已有的研究中,由于研究目的和...
1测度方法1.1从价格变动角度测定通货膨胀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它反映不同时期城乡居民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化程度与趋势。⑵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商品零售价格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的价格,是工业、商业、餐饮业...
新经济的供给创新、需求变化及其互动不同于传统经济,新经济的基础支撑、运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经济运行也发生了新的改变。...
3.2统计分析方法运用的思考更高深的统计方法运用便代表更科学的研究吗?或许在自然科学里这是一个大趋势,但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决不能拘泥于方法的难度.自然科学能直接观测到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等手段收集研究所需数据,结合探索性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一个相...
宏观调控是我国最为基本的经济政策,既可以调整国民经济的走势,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又能够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参与体最大的自由,而货币市场与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方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货币市场与财政政策...
摘要税收宏观调控是政府为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调整税法规则、变动税法要素或设立新税种的方式改变市场主体的经济预期,引导调控受体做出与调控目标相一致的行为选择,实现预期目标的宏观调控手段。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宏观调控具有相机行、间接...
第1章引言税收宏观调控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其实施效果不仅决定着调控目标能否实现,更会对税法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对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进行改革,贯彻和落实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虽...
结语以变动现行税法规定为表现形式的税收宏观调控,其既要满足稳定与合法的税法要求,又要提供宏观调控及时和有效的需求。两种需求之间相互冲突,使得税收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变成一个化解矛盾的过程。在我国税收法定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和税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