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

江南水乡不可持续问题的原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08 共6373字

【题目】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困境探析 
【绪论】江南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绪论 
【第一章】江南水乡形成演进及可持续发展基础 
【第二章】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第三章】江南水乡开发中的不可持续问题  
【第四章】江南水乡不可持续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江南水乡可持续建设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江南水乡不可持续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主观原因透析

  一、 征服自然观的盛行

  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根本出发点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只有人具有内在价值。人类中心主义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自然,并以征服自然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认为人类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可以完全地认识自然、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并主宰自然的观点,都体现着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征服自然观割裂人与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中心,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作用,而漠视自然及其规律。当代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是对征服自然观片面性最直接、最有力、最无情的批判。征服自然观过高估计人的主观能动性,极容易导致人认识上的片面性、实践上的盲目性。

  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是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增强逐步演进而形成的。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懵懂,对自然规律并不掌握,对自然界的威胁还无能为力,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方法还不多,对自然界只能发自内心的敬畏和被动的接受。

  而到了农业社会后,人类对自然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发现了谷物的生长规律,发明了锄头、镰刀等劳作工具,能够种植作物和养殖牲畜以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求。而到了工业时代以后,由于蒸汽机、火车等大型机器设备的发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从大自然掠取的财富越来越多,而人的欲望也越来越大,开始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开始围湖种田、开山修路,到处林立的工厂冒着黑烟,到处流淌着又黑又臭的污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

  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出乎意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28”

  二、 GDP 主义的信奉

  GDP 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主要以 GDP 来衡量,而所谓 GDP 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29.GDP 是经济指标,反应的是经济的增长水平。而一些国家与地区偏好以 GDP 作为衡量指标,是因为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单纯的以 GDP 作为衡量指标存在诸多问题,首先 GDP仅反应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出水平,并没有反应国内生产总值的投入水平,一些地方为了增加 GDP 指标盲目发展高能耗产业,以简单扩大规模的粗放模式发展地方经济,以土地、能源、森林、矿产等资源为代价的 GDP 虽然增加了,这种 GDP 没有质量、没有效益。其次,GDP 反应仅仅经济指标,而社会的发展除了要讲经济效益外,还要讲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单纯最求 GDP,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导致无清洁水可饮用、无安全食品可食用、无清新空气可呼吸,这种 GDP 的增长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是以人民的福祉为代价,从根本上违背了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目的。

  GDP 主义在我国的盛行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长期落后的经济状况所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实、人民生活贫苦,摆脱贫困,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是所有中国人民的梦想,所以经济发展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民主要面临的问题,这是 GDP 主义盛行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部分人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又将经济增长简单理解为 GDP 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忽视了经济增长的效益,忽视了经济增长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没有系统看待经济增长。最后,GDP 的盛行还与功利主义价值观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部分官员无心关注人民幸福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而是将精力放在提升 GDP 上,其目的是彰显自己任内政绩,为自己职务的提拔增加砝码,导致 GDP 主义已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意识形态。这种过多关注经济增长的表面指标而漠视生态环境,客观上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

  三、 辩证生态思维缺失

  工业时代,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对资源进行大肆掠夺,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资源,人们疯狂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无视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单方面的追求高产出,却是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不断地为了自我发展而消耗资源,不为子孙后代着想。地震、海啸、泥石流频繁暴发,自然界逐步展开对人类的报复。人类这种片面的,单方面的为了发展经济,而不顾后果,甚至以牺牲子孙后代而进行的疯狂行为,是由于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发展,割裂了发展经济和维护自然和谐的关系,缺乏整体性,联系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这自然环境恶化这一后果。

  辩证生态思维具有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特征,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不仅包含有传统哲学中唯物辩证法思想,同时还超越了传统工业化和片面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整体性和联系性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时,具有把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同时这一思维方式具有把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的特点。具有在辩证的否定中寻求事物发展的特点。

  四、 生态价值观的偏颇

  人类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类的行动。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在适应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然的一种看法和态度。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 17 世纪就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认为自然界不过是人类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可以征服的领域,强调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征服自然,使其为人类带来最大的幸福30.

  而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则提出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认为人类凭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31.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以人类为中心,认为自然应满足人类的需求,为人类服务的。所以,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以人类为主体来进行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要体现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酸雨、气候变暖、沙漠化以及水污染,人类生活的环境已经面目全非。

  五、 环境道德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以自己为中心,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的至高无上,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32”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味地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无视自然的价值,没有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更没有对自然有道德意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过分开发,一味地征服自然,而没有平等地对待自然、尊重自然,更没有用一种道德的视角来审视自然。维护生态和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但是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环境道德意识薄弱,还体现在我们的环境道德教育不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和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我们的后代并没有从小就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没有善待自然、保护自然。

  第二节 客观原因剖析

  一、 高速增长带来了“三高”问题

  改革开放的 30 年来,江南地区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2012 年,苏南地区实现生产总值达到 3.34 万亿元,比 2007 年翻一番多,年均增长 1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01370 元,根据《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2015 年人均 GDP 将达 13 万元。2010 全国百强县(市)名单,前十名中江苏苏南地区占据了六席。浙江杭州、湖州、嘉兴 2013 年的人均 GDP 也分别达到了 94791 元、62070 元、69269 元33.上海 GDP 更是位于中国各大城市之首,2013年 GDP 达到了 21602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89444 元34.

  江南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13 年苏南地区耕地仅为 84.10 万公顷,占江苏全省的比重仅为 18.2%35.浙江全省 2009 年末耕地面积比 1996 年第一次调查时,净减少 207.98 万亩,人均耕地从 1996 年第一次调查时的 0.72 亩下降到0.56 亩36.而上海耕地面积为 1897.59 平方公里,比第一次调查时锐减约四成,人均仅为 0.12 亩,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增速过快。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耗也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以江苏为例,江苏省 2000 年的能源消耗为 8612 万吨标准煤,到2007 年已达到 20604 万吨标准煤,7 年间增长了近 2.5 倍37.上海 2011 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 1.13 亿吨标准煤,远高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38.

  2012 年,浙江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也已达 1.8076 亿吨标准煤。资源高消耗必然带来高污染,伴随着经济增长,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江南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带来的高污染、高排放严重污染水体,甚至威胁饮用水的安全。太湖周边纺织、化工、造纸等企业林立,其废水排放严重污染了太湖水源,2007 年太湖发生了蓝藻事件就是持续污染造成的。工业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 铅汞、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等大量废气物,废弃物的排放增长速度也是十分惊人,从 1986 年到 2004年,苏南地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2.7%39,大量废气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2013 年南京的雾霾天已达 240 余天,苏州的雾霾天达 152 天,废气排放是雾霾天的元凶,空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空气变得异常浑浊,致使能见度恶化。

  高消耗、高污染伴随着高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经济的粗放式增长。忽视技术水平的提升,依赖于资金、人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必定带来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必定排放更多的废水、废气,必定使环境恶化。

  高消耗、高污染伴随着高经济增长而出现的根本原因则是忽视了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许多地区片面追求 GDP,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总量和发展速度,忽视能源消耗、环境破坏,这种经济增长必定带来环境的污染,必定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这种经济是无法实现持续、长久增长的。

  二、 环境治理技术落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方法和路径,能消除或降低环境污染,科学技术是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治理环境问题迫切需要科学技术手段。通过科学技术研究,发现污染的本源与成因,发现污染物形成的规律,探索治理污染的途径和方法,科学技术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利器。例如,随着膜分离技术的逐渐成熟,污水处理的效果越来越突出,水污染逐渐得以减轻。

  我国环境治理技术存在起步晚、研究质量有待提升、研究与产业作用脱节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说,中国整体环境治理各项技术水平相当于国际领先国家2003 年左右的水平,即落后于国际水平约 10 年40.环境治理技术的落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研究改造自然的技术,从而获取物质回报,而不会把精力放在短期内没有利益回报的“保护自然”的技术上。二是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人们不愿投入太多精力研究环境改善,而是更倾向于利用他人环境保护行为坐享其成。环境治理技术落后,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废气、废水和废气物质的处理质量,面对日益浑浊的雾霾天气、日益恶臭的河流只能望而兴叹、无能为力。

  三 、社会绿色教育不足

  环境污染问题单纯依靠科学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科学技术要靠人来研究,要靠人来使用。而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做事情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科学技术再发达,如果人没有绿色发展意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可能研究出来,即使研究出来,也会“束之高阁”,无人使用。

  人的绿色意识是人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关环境的思想、观念。人的绿色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绿色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要。绿色教育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符合一定社会的要求的或者提倡的绿色观念,也能帮助人们抵制社会所批评或反对的环境观念。

  虽然绿色教育十分重要,但是我国社会绿色教育体系缺失,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绿色教育体系仍然十分不完整,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日本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已经将中小学环保教育的培养目标写入学习指导要领中去,将环境教育课程内容与理科、社会、保健体育等课程内容相融合。另外,我国绿色教育师资十分欠缺。绿色师资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绿色意识、绿色行为,师资的绿色意1资十分缺乏,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绿色教育训练,绿色意识、绿色习惯、绿色教育方法都十分欠缺。而法国早在 1977 年就在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并着手相关教学内容和辅助设施的开发,着手绿色教育师资的培养。最后,我国绿色教育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一项调查显示,48%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缺乏绿色教育的氛围41.

  功能完善、环境优雅、具有绿色文化内涵的环境对实施绿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人人自觉拒绝使用有污染环境的工具、自觉履行绿色行为、自觉宣传绿色行为,营造一个人人爱护环境的氛围对于绿色教育至关重要。

  四 、生态文明制度缺失

  生态文明制度是通过制定一定的生态目标体系、生态行为准则、生态考核办法、生态奖惩机制,规范人们的生态行为,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制度是生态文明实现的保障,生态文明的实现不仅要靠科技、要靠意识,也要依靠通过制度创新,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制度,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活动,制约企业和个人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

  我国政府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性,并着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制度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还没有完全融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去。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制度体系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但生态文明制度离体系化、系统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首先,环境污染事先防范制度缺失,大多法律是规定了发生环境污染的惩治措施,但对于产权、使用标准等事先防范并没有明确规定。没有通过完整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所有国土自然资源的产权明晰化,除耕地之外的生态空间没有得到严格用途规范,对于自然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利用尚未划定明确的空间及时间红线42.其次,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由于生态补偿涉及到众多的利益关系调整,生态补偿计量存在复杂性、难以衡量性的特征,因此在生态补偿上,理论上探讨较多,而实践中却较少。最后,政府环境责任机制不健全。由于生态价值的滞后性,部分政府基于政绩的考虑,往往不愿意在环境改善上投入太多资源,在环境和经济发生矛盾时,也往往倾向于以环境换发展。

  监管体系不健全的首要表现是监管主体缺失,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度规定了以环境保护部门等相关部门对于环境监管的责任和权力,但对于公众、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对环境监管的权利和责任没有规定,再加上信息公开制度缺失、举报制度不健全,民众监督、舆论监督缺位,全民参与的监管机制没有形成。另外,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的执法权进行了行政区域分割,环保部门处于地方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双重领导,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联,在进行行政执法时往往会避重就轻。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