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履责问题与对策(2)
来源:经济师 作者:隋欣航;暴楷静
发布于:2017-05-25 共4234字
3.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的行政部门之间监督机制并不健全,生态问题的处理上各个部门之间并不能互相协调,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许多监督机构、监督部门的职权并不能合理地行使,使得政府在处理生态事件的时候敷衍了事。监督部门与组织的形同虚设,直接导致了对于企事业单位的行为管理疏漏,而社会上对于政府权力行使往往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政府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不承担行政责任与生态责任,探究其真正的原因都是因为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4.政策执行力的缺失。政府自身对于国家政策的执行,并没有严格遵照国家的标准。比如,出于对 GDP 增长的考虑,或是对行政人员个人政绩的考虑,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对未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企业,并未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严格处理。政策执行力的缺失会直接导致生态监管力度不够,生态行政执法不严。
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责任的对策分析
1.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体系。法律法规是生态文明建设最有力的保障,因此完善法律法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应当采取的首要措施。首先,应当对现有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与完善。目前的环境法律体系与具有先进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不是很成熟,缺乏整体规划,法律条文较为分散零散并不统一,可操作性不强。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保证法律的统一性,避免法律之间的规定存有矛盾。其次,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空白领域,应当进行立法。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都是全国性的,但我国现实的国情是各个地方的水土资源并不一致,地方有地方的特殊情况,笼统的法律规定并不能兼顾所有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进行专门立法是必要的,也能够切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每一个地区有力推行。
2.加强环境监管的人才队伍建设。环境监管要依靠行政工作人员来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当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力。一是开展思想上的教育,努力培养执法人员的爱岗责任意识,充分调动起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解决“不愿管”的问题。二是关心执法监管人员,地方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要严格要求执法人员公正执法,不失职渎职。三是加强业务培训;不断丰富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其专业素养,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升执法人员素质,解决“不会管”的问题。四是在硬件设施上予以大力支持,独立开展环境监管执法,合理配备基层环保部门的办公用房、执法车辆和执法服装等,不断推进基层执法监察标准化建设,解决“不能管”的问题。其次,针对行政工作人员,要改变传统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③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工作绩效作为考核标准,有利于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生态责任意识,同时也利于环境监管的人才队伍建设。
3.加快完善相关环保科学技术,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在政府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监管技术落后,不能及时发现企业违法行为的尴尬情况。首先,充分调动地方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为环保监管部门提供技术上的指导与支持。地方政府可以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作为技术指导,也应当定期组织行政人员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进行培训,或者切实参与到一些项目的研究开发中去。其次,政府部门应当定期开展技术调查工作,不断更新污染防治技术的动态系统。第三,地方政府应当定期发布与当地生态环境情况相符合的环境技术发展报告。
4.开展宣传教育,促使公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我国推行的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公民参与。④公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可以使公民对于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政府首先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针对在校大学生,可以定期举办讲座。其次,在政府作出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决策之前,举办听证会,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听证会发表意见。在寒暑假期,定期组织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通过切身的体会培育其生态文明意识。第三,可以定期组织行政工作人员进社区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让公民对生态文明有更为系统的认识,定期公布地区的生态环境各项指标的数据,加大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注释:
①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求知,2011(12):9
②独家环保问责:基层主要担心哪些问题[J].环境经济,2014(8)
③杨朝霞,张晓宁.论我国政府环境问责的乱象及其应对———写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之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原文出处:隋欣航,暴楷静.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J]. 经济师,2017,(03):53-54.
相关内容推荐
-
绿色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3绿色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程度是正相关,绿色经济发展既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促进了社会公平和人类福祉,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及坚持以人为本等方面是一脉相承是,但...
-
生态文明与低碳农村相关概念界定
2相关概念界定2.1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发展大多数学者认为,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蕾切尔卡逊发表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六十、七十年代大规模的群众环保运动的浪潮,引起了欧美国家的重视,开始就工业文明对...
-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4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3月24日的会议上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四化变五化.绿色化,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任务、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绿色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的绿色化,要增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性...
-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人类作为生物物种的其中之一,其生存自始至终都依赖于生态环境,一切文明成果也全部都来自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一条鲜明的线索贯穿人类文明的历史画卷的始终,人类凭借自身的勤劳与智慧艰难前行,文明便伴随...
-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三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也是对自然资源直接利用和再生产的过程,这种特殊性使得它与...
-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生态文明理论的相关阐述
第二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理论的相关阐述新型城镇化在过去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是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的城镇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一部分,它有着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解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生...
-
生态文明型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重要的一环,然而发展现代农业依然面临着农产品安全保障、农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的挑战,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
-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第四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推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居住环境更适宜人居。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来带动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弱化城乡二元结构,保障城市农村两者享有均等资源,城市...
-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美丽乡村的内涵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
-
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
结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的资源环境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城镇化导致的城市污染转移扩大到农村,农村资源浪费严重,水土污染加剧,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水平落后,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农民的生态意识水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