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实现一个新水准运作的程序,质量是超前水平的,以系统论为基础,强调持续、全程的质量管理,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如输注化学疗法(化疗)药物者,需要反复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者,以及缺乏外周静脉通路者,其留置时间长(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 年)、可有效保护外周血管。但留置过程中护理不当极易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导管阻塞等,甚至导致留置管失败。因此,加强 PICC 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我院于 2011 年 1 月开始采用 PICC,为提高 PICC置管患者护理质量,本研究将 CQI 理论应用于 PICC置管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以2011年1月-12月入住本科室且行PICC置管的 4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常规护理管理,其中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 25 ~ 84 岁,平均(43.52 ±4.93)岁;留置时间(14.32 ± 5.14)d。采用实地问询观察方式,就 PICC 置管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并发症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另选择 2012 年 1 月- 12 月 49 例置管患者为对照,实施 CQI 管理,其中男 28 例,女 21 例;年龄± 7.12)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 PICC 管理小组 由 5 名主管护师组成,护士长担任组长。其中 3 人取得 PICC 置管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监控能力和专业奉献精神,负责质量监控、教育培训,其余 2 人为小组成员,负责观察,收集临床数据。管理小组就 PICC 置管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实施CQI管理。
1.2.2 PICC 置管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致使患者对置管存在一定的恐惧感。个别患者和家属忽视了知情同意权,PICC 置管的相关资料填写不全面,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置管过程中因操作者穿刺技术不规范而导致穿刺失败。 技术指导不够,患者对出院后导管的护理技术未完全掌握,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1.2.3 PICC 置管并发症及其原因 穿刺后局部出现渗血。原因:穿刺前未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穿刺时血管选择不合适;穿刺不当位置移动;穿刺后患者活动度过大。 导管脱落。原因:固定不当;肢体活动过度;宣教不到位。静脉炎。原因:穿刺时血管损伤;未认真执行无菌操作;封管技术差。 导管异位。 原因:穿刺前评估不准确;体位不正确。
1.2.4 PICC 质量管理措施 针对调查所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加强护士的培训及考核。邀请 PICC 导管公司的专职培训人员进行 PICC 专题讲座,完善 PICC 患者置管的全程健康教育方式,由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教育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考评,将 PICC 护理技术作为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的内容,护士长进行监管。规范 PICC 操作流程。
将 PICC 置管护理操作的具体步骤制定成操作流程,如:置管流程、封管流程、冲管流程、换药流程、并发症处理流程,家庭护理流程等,要求按流程规范操作。加强导管维护。在冲管和封管时禁止使用< 10mL 的注射器,必须用脉冲式冲管以防止药液残留管壁;冲管应遵循 SASH 原则:S- 生理盐水;A- 药物注射;S- 生理盐水,H- 肝素盐水,用生理盐水封管;封管液量应 2 倍于导管 + 辅助延长管容积;肝素帽应每周更换 1 次,最多不能> 7 d;敷料 48 h 更换 1 次,透明敷料每周更换 1 次并标明更换时间,在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将体外导管放置呈 S 形弯曲以避免导管在体内移动,同时应盖于透明敷料下以防感染;不能将 PICC 通路用于高压推注造影剂,用乙醇消毒应避开穿刺点以免引起静脉炎;在置管前、中、后应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 PICC 置管的相关注意事项。规范 PICC 家庭护理方案。给每位置管患者发放 PICC 置管家庭护理手册,要求患者每3 天进行复诊,在每周一、四对置管患者进行访谈。患者院外置管护理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指导,患者存在的疑虑和护理问题可在我院 PICC 门诊咨询并处理。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CQI 小组每个月对置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置管患者的满意度,找出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1.3 评价指标
比较 CQI 管理前后患者 PICC 置管管腔回血、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对置管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采用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值<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 CQI 前后 PICC 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实施 CQI 后,患者 PICC 置管管腔回血、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比 CQI 管理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2.2 实施 CQI 前后 PICC 置管患者满意率比较
实施 CQI 前 PICC 置管患者护理满意率为 65.0%(26/44),实施 CQI 后满意率为 87.8%(43/49)。实施CQI 后 PICC 置管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P=0.011)。
3、 讨论
Haider 等前瞻性研究报道 PICC 患者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约为 32.8%,郑艳等发现对肿瘤患者实施 PICC 综合护理干预使置管后异常情况总发生率下降 29.1%。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 CQI 后患者 PICC置管管腔回血、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实施前下降,说明 CQI 管理可降低 PICC 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与 Geng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通过 CQI,护理人员对PICC 置管技术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能严格按 PICC 置管规范与流程操作,对易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易发生纰漏环节的把关,对导管维护更加重视和细致,从而取得一定效果。在 CQI 小组管理下,病房建立了可持续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定期考核和患者意见反馈,对发现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进一步强化 PICC 置管管理。
本研究可见,实施 CQI 后护士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得到提高,护理服务态度及方式大为改进,患者在接受 PICC 护理的过程中能感受护士的关心、关怀,其和蔼的服务态度,规范化的护理方式,使患者倍感温暖。尤其是在健康教育方面,时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PICC 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演示,使患者加深对置管事宜的认知,掌握家庭护理的要点,对预防和减少患者置管意外的发生有积极的帮助,从而使患者满意率提高至 87.755%。
总之 PICC 置管治疗为患者减轻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很大程度减少了长期治疗引起的静脉炎,避免了长期用药对外周血管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和损伤,保证了患者的输液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为避免置管后因各种并发症导致的置管失败,应加强 PICC 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正确掌握 PICC 置管及换药的操作程序,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症和并发症,加强健康教育。通过 CQI 的实施,护理人员更主动、有计划性和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使患者在置管治疗过程中更密切的配合医护人员,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了科室的质量改进。
PICC是在输液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兴起的,具有留置时间长、适用范围广、创伤较...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使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主要用于输入营养液,某些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等,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PICC是一项方便、安全有效、创伤...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以其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血栓发生率低、节省时间、可防止药物外渗[1]等优点越来越受青睐,是肿瘤患者化疗时使用药物及供给营养的主要途径。但在留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
临床治疗肿瘤疾病主要采用化疗方法治疗,多需对患者进行反复浅静脉穿刺输注治疗,极易导致血管受损或出现药物外渗,波及局部组织,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为了减少反复穿刺输注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研究采用PICC置管方法...
实施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治疗方法因其创伤...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到肢体中心静脉的高新导管技术,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PICC可为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能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2].虽然PICC具有显着的优...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占60%左右,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住院时间长。为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在治疗期间常需输入甘露醇、清蛋白等高渗药物及...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为病人提供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但置管期间可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及预后[1]。目前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报道已较多,但对其发生相关...
目前,临床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穿刺,提高了PICC置管穿刺的成功率,但导管异位是置管过程中很难避免且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0%。在小儿PICC置管中,因患儿哭闹、不配合,更易发生导管异位。导管异位的危害在于可明...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PICC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相比具有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及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