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 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以其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血栓发生率低、节省时间、可防止药物外渗[1]等优点越来越受青睐,是肿瘤患者化疗时使用药物及供给营养的主要途径。但在留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并发症和风险[2],导管滑脱便是 PICC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达 8.33%[3],我科留置 PICC 导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 68例,出现导管完全或部分滑脱 9 例,占 13.2%,严重影响导管使用时间,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造成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加强PICC 导管护理,防止导管滑脱非常重要。我科对 2011 年 8 月~2013 年 3 月 PICC 围置管期患者导管滑脱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相应对策,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 2011 年 8 月~2013 年 3 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并留置PICC 导管行化疗的肿瘤患者 68 例,均选用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瓣膜式 4F 中心静脉导管,由取得深静脉穿刺置管资格的护士进行穿刺置管,置管成功后拍 X 线胸片证实。其中男性24 例,女性 44 例,贵要静脉 22 例,肘正中静脉 27 例,头静脉 19例,年龄 25~78 岁,平均年龄 45.17 岁,带管时间 2~213d,平均(98±36.5)d。
2、结 果
68 例 PICC 置管患者,发生导管滑脱 9 例,占 13.2%,滑脱时间为置管后 2~36d,其中导管完全滑脱 2 例,部分滑脱 7 例,导管脱出程度>5~20cm,送管成功 6 例,1 例因滑脱>20cm,送管失败,1 例滑脱 6cm,由 PICC 专业护士在无菌操作下修剪导管,连接蝶形接头,重新固定后未再出现滑脱。68 例患者 PICC 导管滑脱原因及结果见下表。
3、原因分析及对策
3.1、敷贴潮湿、松动:敷贴潮湿、松动,未及时更换,是导管滑脱的主要原因。由于患者的不注意使敷贴受潮,或者活动后出汗,使敷贴潮湿后松动或卷边,与皮肤黏贴不牢或分离,导管失去固定,患者活动时致导管滑脱。对策:主要是避免敷贴潮湿,潮湿后及时更换。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应缩短更换敷贴时间,最好隔天更换敷贴,出汗多敷贴松动或卷边时及时更换。沐浴前或下雨外出时,用保鲜膜包裹穿刺点超过敷贴上下 5cm(肝素帽必须包裹在里面),保鲜膜内可放置小毛巾一块,上下边缘用胶布缠两至三圈固定,避免敷贴受潮。一旦受潮,及时更换。
3.2、固定不当:穿刺点在关节部位,敷贴固定在关节凹陷处,关节活动太大时使敷贴松动致导管拽出。对策:置管成功后或每次换药后固定好导管,先用无菌胶布固定连接器翼型部分,再用胶布蝶形交叉固定,然后以透明敷贴横向贴牢固定,避开关节凹陷处。贴敷贴时应除去敷贴下空气,使皮肤、导管、敷贴三者紧密贴合在一起,留在体外的导管呈“S”形或“U”形固定,这样导管在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回旋余地,避免直接脱出。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工作,避免肢体进行大范围的活动。
3.3、提重物和手臂过度活动:由于重力作用及手臂过度屈曲、上举时导管受牵拉,敷贴松动而使导管滑脱。对策: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避免做托举哑铃或持重的活动,避免提、托 3kg 以上物品和过度屈曲、高举或外展活动,以免牵拉导管。本组患者中一例由于搬煤气罐致导管完全滑脱,一例在沐浴时,由于过度屈曲和高举手臂,致导管滑脱>20cm,送管失败而被迫拔管。
3.4、换药致导管滑脱:换药时,由于没有固定好导管,撕敷贴时导管随敷贴脱出。对策:加强护士 PICC 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换药时手法要轻稳、正确,更换敷贴时,先用一手拇指固定针眼处导管,另一手慢慢撕开周围敷贴后,再从下往上分离导管与敷贴,然后拇指固定敷贴下方导管,再顺着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去贴膜,消毒针眼及周围皮肤时,始终用一手拇指固定导管,避免将导管拔出。一旦导管脱出,应由 PICC 专业护士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从里向外用碘伏彻底消毒脱出的导管,嘱患者手臂外展 90°,缓缓地将脱出的导管送至所需长度,送管成功后,摄 X 线胸片证实,并给予口服抗生素。本组由低年资护士换药致导管脱出 2 例,经 PICC 专业护士充分消毒导管后送管成功,无并发症。
3.5、宣教力度不够:由于宣教力度不够,患者缺乏导管自我保护意识,不经意致至导管脱出。对策:增强患者导管保护意识,置管前后反复交代注意事项,告诉患者穿宽松及袖口较大的衣服,穿衣服时先穿置管侧肢体,脱衣时先脱非置管侧肢体,采用姜丽的经验,教患者及其家属自制简易留置针保护套,根据留置针留置部位及长度,裁取合适长度的透明弹力丝袜,清洗晾干后套于留置针部位,包括留置针的导管、延长管、肝素帽,平整后用医用胶布固定两端,既可观察到留置针局部情况,也可对留置针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本组一例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患者及其家属均缺乏导管保护意识,患者穿袖手过紧的衣服,在脱衣服时不慎强拉导管而致导管完全脱出。PICC 导管在体内留置时间较长,很多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常带管回家,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对置管患者做好健康教育,陶志芳提出做好健康教育有助于保护好导管,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我们通过对留置 PICC 导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认知程度和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增加了保护导管意识,延长了留置导管时间。
参考文献
[1]李美萍,陈建明,李莲.PICC 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29(1):57-59.
[2]左泽兰,赵秀英.癌症及骨髓移植病儿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35(9):53.
[3]王红,黄望星.PICC 在乳腺癌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103-105.
[4]王静茹,李拉秀.PICC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57-659.
PICC是在输液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兴起的,具有留置时间长、适用范围广、创伤较...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使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主要用于输入营养液,某些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等,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PICC是一项方便、安全有效、创伤...
临床治疗肿瘤疾病主要采用化疗方法治疗,多需对患者进行反复浅静脉穿刺输注治疗,极易导致血管受损或出现药物外渗,波及局部组织,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为了减少反复穿刺输注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研究采用PICC置管方法...
实施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治疗方法因其创伤...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到肢体中心静脉的高新导管技术,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PICC可为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能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2].虽然PICC具有显着的优...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占60%左右,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住院时间长。为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在治疗期间常需输入甘露醇、清蛋白等高渗药物及...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为病人提供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但置管期间可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及预后[1]。目前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报道已较多,但对其发生相关...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实现一个新水准运作的程序,质量是超前水平的,以系统论为基础,强调持续、全程的质量管理,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如输注化学疗法(...
目前,临床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穿刺,提高了PICC置管穿刺的成功率,但导管异位是置管过程中很难避免且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0%。在小儿PICC置管中,因患儿哭闹、不配合,更易发生导管异位。导管异位的危害在于可明...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PICC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相比具有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及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