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到肢体中心静脉的高新导管技术,PICC 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PICC 可为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能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2].虽然 PICC 具有显着的优势,但其在留置期间仍可存在静脉炎、血栓、感染、导管移位、脱出等并发症[3].因此,合理、有效的护理对 PICC 的有效应用起重要.有文献报道[4],合理有效的导管巡查制度应用可显着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并可提高护理行为的有效性,提高护理质量.笔者为观察导管巡查制度在 PICC 管理的应用效果,选取2012.5-2014.4 月间我院行 PICC 治疗的患者,实施导管巡查制度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0.4-2013.10 月间我院符合条件并自愿参加实施 PICC 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的患者 232 例,男 132 例,女 100 例,年龄 25-76 岁,平均 55.07±11.64 岁,所有患者均为我院首次置入 PICC 接受治疗患者,排除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置管后导管尖端位置不正确及患有置管禁忌症患者.
1.2 方法
96 例首次置入 PICC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119 例,对照组 113 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导管巡查制度,方法:组织护理人员进行 PICC 相关培训,讲解 PICC、CNP 实施的意义,及CNP 流程,并采用提问、问卷的形式对培训对象进行考核,确保培训人员考核合格.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评估,详细向患者介绍 PICC 对治疗的必要性及相关内容.置管期间按照制度内的要求由组长依照排班表内安排,每周对科内对预置 PICC 患者进行主动性评估;记录和评估本周新穿刺 PICC 导管情况,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置管原因、所选静脉、X 线显示导管尖端位置;记录和评估已带管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穿刺血管、穿刺局部情况、有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对发生并发症所给予的有效措施.并依次将相关内容登记入《全院 PICC 导管巡查登记表》内.在巡查过程中指导科室在置管前采取穿刺局部预防性涂抹喜辽妥减少静脉炎发生;针对文献报道了三向瓣膜导管的导管脱出率为 7.14%(3∕42)[5],采用导管包装内的白色固定翼上贴无菌输液贴做加强固定的方法防止导管脱出;穿刺点局部放置质量浓度为 2%碘酊纱布块预防治疗穿刺点感染;监督常规无菌操作下更换贴膜、输液接头,正确冲封管方法,来有效的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阻塞并发症的发生.对有相关并发症发生隐患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 PICC 常规护理,方法:置管前对患者血管进行评估,并对患者进行置管宣教,讲明 PICC 的重要性及置管治疗过程中及拔管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换药每 7 天 1 次.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患者 PICC 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7 天 1 次.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 SPSS18.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分别采用 t 检验及 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 PICC 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 PICC 留置期间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为 10.1%,对照组为 47.8%,观察组 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1.
2.2 两组患者 PICC 留置时间、治疗满意度及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 PICC 留置时间、治疗满意度及依从性均显着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2.
3 讨论
PICC 是静脉内留置导管的一种,其留置时间较外周静脉导管更长,又可最大限度的避免中心静脉导管亦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是相对安全的长期静脉内留置导管[6].PICC 因具有可长期留置、患者痛苦少、安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治疗.虽然,PICC 留置期间并发症相对较少,但仍可能会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破裂、移位、血栓、静脉炎、等发生;有研究表明[7],在 PICC 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仍可高达 33%.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 PICC 管理,对降低患者 PICC 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意义生大[8].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 PICC 留置期间实施导管巡查制度,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0.1%,对照组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 47.8%,观察组 PICC 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 (P<0.05),提示导管巡查制度实可及时发现 PICC 留置期间患者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显着预防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在静脉治疗组内实施导管巡查制度,首先培养起静脉治疗专业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评估的意识,在巡查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工作有机的结合,做到了知识的融汇贯通;其次在巡查过程中通过将所制定的导管维护操作流程、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有效干预措施的工作导引运用到临床实践工作,显着地降低了临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全面提高了 PICC 导管维护的质量和静脉治疗组成员的专业化水平;最终通过组内成员将所学专业知识及总结的经验在本科室进行再培训,做到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院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的提升了临床静脉治疗水平,为规范临床专业组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导管巡查制度的实施,可显着增加 PICC 留置留置时间,降低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对临床进行 PICC 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乔安花,席淑华.临床专科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0-181.
[2] 王丽华 ,毕越英,刘佳.北京市 ICU 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09,9(4):20-21.
[3] 张红娣.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4):337-338.
[4] 乔爱珍,苏迅.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150.
[5] 王建荣,李冰.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10-14.
[6] 张丽华,董丽霞,林晓岚.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2362-2363.
[7] 李俊英,余春华,付岚符.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2009,25:1-3.
[8] 李全磊,颜美琼,张晓菊. 不同 PICC 导管对并发症发生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390-395
PICC是在输液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兴起的,具有留置时间长、适用范围广、创伤较...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使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主要用于输入营养液,某些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等,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PICC是一项方便、安全有效、创伤...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以其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血栓发生率低、节省时间、可防止药物外渗[1]等优点越来越受青睐,是肿瘤患者化疗时使用药物及供给营养的主要途径。但在留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
临床治疗肿瘤疾病主要采用化疗方法治疗,多需对患者进行反复浅静脉穿刺输注治疗,极易导致血管受损或出现药物外渗,波及局部组织,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为了减少反复穿刺输注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研究采用PICC置管方法...
实施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治疗方法因其创伤...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占60%左右,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住院时间长。为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在治疗期间常需输入甘露醇、清蛋白等高渗药物及...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为病人提供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但置管期间可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及预后[1]。目前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报道已较多,但对其发生相关...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实现一个新水准运作的程序,质量是超前水平的,以系统论为基础,强调持续、全程的质量管理,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如输注化学疗法(...
目前,临床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穿刺,提高了PICC置管穿刺的成功率,但导管异位是置管过程中很难避免且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0%。在小儿PICC置管中,因患儿哭闹、不配合,更易发生导管异位。导管异位的危害在于可明...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PICC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相比具有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及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