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高校在发展高科技、实现其产业化,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19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发展时期,高校更应该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强化与社会的融合等方面巩固自身发展的基础,完善服务地方经济的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高校与地方经济技术合作的必要性
1.1 高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1.1.1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已普遍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仅是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教育界关注、研究的问题。
在西方,自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创建人力资木理论以来,人们更加关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中国,对教育与经济关系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尤其是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活动十分活跃。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实施,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就研究的内容而言,宏观性的研究居多.而针对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研究相对少一些。有些学者提出,高校应遵循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还有学者从大学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应扩大高校规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如建设大学城发展地区经济。另有学者分析了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强调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突显其功能与地位。还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使然,也是社会主义条件下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须围绕经济这个中心发展,并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基础。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且愈来愈突出,它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任务。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对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因此,它是迎接挑战、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1.1.2 开封高校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发展离不开技术、离不开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进步;没有技术支撑,发展就是一句空话。高校在高端人才聚集、产业发展聚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用独特,加强地方与高校的合作是人才强市的一条捷径,用好了高校的智力,让高校的科技成果变成生产力,将会对开封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开封市已经认识到要想实现开封市新的崛起,关键在人才,必须重视人才、重视创新。《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公布,势必要加快郑汁新区建设,加速郑汁一体化进程,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崛起的发展目标,这无疑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开封市迅速抓住这一机遇,于2012年11月28日,开封市与河南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黄河水院)等驻高校签订了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开封市有关单位、企业与河南大学、黄河水院以及开封博士联谊会签署了12个关于新型农村信息化、人才合作等方面的具体项目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开封市高校与地方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开封市与驻汁高校签订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一定会加强与驻汁高校联系,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教学、人才智力方面的优势,助推开封经济社会发展。
1.2 地方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区域内高校的发展
1.2.1 地方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区域内高校的发展
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主要的来源是地方则政,1999年以来虽然开始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成木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对木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我国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等省区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而西藏、新疆、宁夏等西部省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经济不发达的缘故。
因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往往是地方行政、企事业单位,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环节。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出路及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1.2.2 地方经济发展是教师全而发展和学生就业的助推器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反映着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目前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许多大学生而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而: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有不少单位找不到满意的毕业生。在诸多的原因中,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地方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只有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为地方高校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高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直接为企业所用,教师可以到企业挂职,可以担任顾问或提供管理咨询,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时,高等学校科研经费不足时,可以利用地区优势,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努力争取横向经费和社会捐助。可以说,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对地区高校教师有一定的影响。
2 高校与地方经济技术合作的路径
2.1 全方位的人才合作
2.1.1 合理利用与反哺高校人才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着丰富而具体的内涵,高校应根据其特点和自身实际,准确定位,明确服务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要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进入市场,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反之,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高校教师大多担负大量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但市场又有大量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集中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快捷的方式。其主要形式有两个:(1)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学员走进学校;(2)课堂进企业,让教师走出去。如今,开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攻坚战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黄河水院与开元名都大酒店签署了提升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服务水平的人才合作项目,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开展、师资队伍培养以及酒店人员继续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这将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目前开封市共拥有830名博士,主要集中于高校,是一个大的人才宝库和智力宝库。开封博士联谊会是市校人才合作的一个重要组织,是推动开封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打好“五大攻坚战”(即工业强市攻坚战、开封新区五年成规模攻坚战、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攻坚战、推进新型城镇化攻坚战、农业产业化提升攻坚战)、实现开封快速崛起可以依赖而且必须依赖的资源。开封博士联谊会为博士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博士们可以通过参加联谊会组织的各类联谊和人才智力对接活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在合作方法上求创新,在合作质量上求实效,在科技与经济结合上求突破。高校人才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反过来也能促进自身的发展,为地方和高校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1.2 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高校应在吸收先进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地方文化精华、传承历史文化经典的基础上,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形成校园文化特色。然后,通过多途径的传播和辐射,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精神,为繁荣地方文化、振兴地方经济、改善地方形象、升华地方品位、推动地方发展服务。中共开封市委、开封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发挥其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开封市与省部共建高校河南大学以及黄河水院一直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开封市与河南大学共同签署了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协议书,共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成立了河南大学宋文化研究院,河南大学承担着具体的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在开封市文化、经济等领域进行着有效转化。
2.2 多方位的项目合作
2.2.1 高校已有科研成果的转化
学校的科研必须来源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服务;而企业的科研要有智力支持,要有团队的合作,要而向市场。因此,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科技研究、开发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然要求。高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实验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学术思路新颖,而企业直接而对生产第一线,生产能力强、销售网络畅通,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好,所以企业与高校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科研成果是学科实力的具体体现,要使自己的学科建设找到坚实的立足点并赢得广泛的发展前景,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主动而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在服务中不断增强学科建设活力,提升学科的科研水平,提高学科实力。这就需要高校一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主动申请和承担地方政府的调研项目,认真完成地方政府交办的重大科研任务,努力在地方发展战略中发挥参谋作用;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相关决策信息和咨询服务,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二要为企业解决发展和技术难题,努力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合作者”、“智囊团”,及时将取得的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帮助企业解决而临的技术难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这样做既能够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凝练学科方向,又能及时把最新科技动态、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丰富课堂的内容。建立双向交流机制,高校师生既可以通过专家指导、学生实习等形式参与企业建设,也可以凭借技术专利入股高新技术企业。
2.2.2 依托地方经济共同开展项目研究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科研活动对地方综合实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高校在发展教学和科研中心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努力显示出以科技辐射为特征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成果的转化、知识与生产力的结合,使高校科研真正成为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高校应主动与地方合作,开展项目化研究,比如,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科研基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必将是事关高等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的工作。河南大学、黄河水院及开封博士联谊会与开封市有关单位、企业签署的12个具体项目合作协议中,既有新型农村社区信息化项目、产学研转化项目、人才合作项目、合作研发开封市水利普查GIS管理系统项目等,也有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东大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开封东大化工)、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封特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河南大学、黄河水院签署的派送特派员为开封东大化工提供人才技术支持项目、共建碳化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高性能纳米粉体产业化项目、人才培养项目等。这些项目有的服务于开封市工业强市工作,有的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工作,有的服务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有的服务于开封新区建设,有的服务于开封农业发展。协议的签署和落实将拓展市校人才合作的空间,为下一步市校人才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 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技术有效合作的策
3.1.1 政府方面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撑
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科技创新推略3.1动中转变职能,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建体系,充分收集科技创新项目、人才、资金信息,做好科技创新服务工作,努力整合区域内的科技资源,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实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和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从而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研发成木,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结合。开封市有关职能部门给予木地高校强有力的支持,如开封市科技局与河南大学、黄河水院的科研部门加强了合作,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产学研合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封市有关职能部门对木市企业与河南大学、黄河水院联合申报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对河南大学、黄河水院与木市企业联合申报的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推荐。双方还将建立产学研信息服务平台,共同组织不同形式的技术转移对接活动。
3.1.2 多方位资金支持
地方政府应加大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投资力度,促进高校与地方合作密切化、常态化。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纷纷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关系,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和科研基金,使高等学校真正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校还可以派一批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产品开发,当然,这些形式的合作关系都需要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开封市政府每年从多方面融资,加大对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职业技术学院的资金投入。
3.2 高校方面
3.2.1 对接地方支柱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办学宗旨和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能力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都应紧紧围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开展。高校应主动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布局,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各方而人才的需要。同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实现“办好一个专业,改造一批企业,提升一个产业,繁荣一方经济”的办学目标。(1)对接地方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建设专业群。支柱产业是地方经济的领头羊,人才需求量大、设备先进、管理科学、技术含量高,是高校专业赖以存在的基础。(2)对接地方新兴产业设置专业。新兴产业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办好为地方新兴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专业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0(3)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
3.2.2 瞄准企业技术需求,搭建科技研发平台
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这就要求高校主动深入社会各个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职业岗位人才标准的变化信息,深入分析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3.2.3 跟踪人才市场变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教育层次,高校应按照教育深度融入地方经济产业链的要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专业和人才队伍优势,在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的同时,积极为企业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设备改造、产品研发、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创新方面提供技术支持。(1)按照现代企业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标准建设各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使之成为满足企业生产要求的产品加工中心和产品开发中心。(2)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立研发中心,让教师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管理创新、体制改革和决策咨询等展开。
4 结语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培育人才的高校,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地方经济的发展。高校只有扎根于地方这片沃土,努力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政府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和企业的参与,从中获取自身成长所需的营养和动力,得以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开封市政府.开启市校人才合作新篇章.
[2]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3]严燕,土秘山.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理论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4,24(3):23-27.
[4]廖忠双.实现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2>:90-92.
[5]杜志明,高贵春.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析学社会科学版,2002,30(4):95-97.
[6]李锦斌.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5,22(4):3-8.
一、区域经济对国际合作办学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发展方针,经过35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取得巨大成就,令世界震惊。然而,35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改革模式逐渐从摸着石头过河的...
总的来说,高效在对学生进行资助工作开展时,要严格审核学生的状况,将国家的资源进行合理充分利用。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日益增强,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逐渐满足,但是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需求推动着新兴的社会生产门类的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发展。而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随着...
当前高等教育的经费需求满足不了日益庞大的高校成本分担体系,仅仅依靠财政拨款是不够的,要建立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逐渐减缓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局面,从而提高办学效率,促进其健康发展。...
高职教育尤其是民办高职教育不仅可以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更能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对2009一2011届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有35%在院校所在市就业在院校所在省(含本市...
教育与经济联系的基本途径是熟练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教育的直接产出是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教育产出的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就是经济的基本投入要素。教育的进行又必须以经济提供资源投入为条件。豫西地区作为晋、豫、...
继续教育与时代脉搏息息相关。站在历史的高度和世界的广度来审视教育,我们发现,在人类社会演进和科技、经济发展中,继续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速驱动力作用。由于经济社会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也在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战略,给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目前我省的高等教育中,依然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区域院校分布不均衡、校企合作较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没有突出船...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先后建成具有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等功能的数字化校园系统,但是各应用系统是由不同的公司开发完成的,使用的信息标准是不统一的,资源共享比较困难,不能实现各系统间的最大化作用。因而,将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各应用...
近年来,国家为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发布了各项优惠政策,陕西省已经从早期的经济缓慢发展期逐渐过渡至高速发展期,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