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措施

来源:名师在线 作者:张仁堂
发布于:2020-03-06 共3779字
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第六篇: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措施
 
  摘要:本文以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为核心展开研究,分别从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与特征、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辅导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重视观察学生心理,及时加以引导;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人格培养;鼓励学生勇敢面对现实,做好自我心理调节”三点建议,目的在于做好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单亲家庭; 心理辅导; 经济压力; 行为过激;
 
  引 言
 
  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十分重要。单亲家庭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活中缺失很多关爱,心理敏感、脆弱,这些都会对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单亲家庭学生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惑,会比其他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如果这种焦虑不能及时得到的心理疏导与排解,将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缺陷,从而对学生的品行带来障碍。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及时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更好地排除焦虑。
 
  一、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与特征
 
  (一)原因
 
  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家庭方面。
 
  单亲家庭生活艰苦,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学生人格塑造被忽视,导致学生感情变化得不到理解与疏导,家长仅关心学生的吃穿住行,对学生心理引导不到位,父母情感变化,为学生心理带来巨大冲击,越来越敏感,甚至出现抵触外界事物的情况。单亲家庭的家长,经过巨大的家庭变故,为学生传递出一些消极信息以及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1]。
 
  第二,学校方面。
 
  单亲家庭学生在学校中的心理辅导被忽视,其他学生对于单亲家庭学生会另眼相看,甚至恶意伤害,无形中的校园暴力摧残着单亲家庭学生。学校虽然积极在经济与教育等方面给予单亲家庭学生更多的帮助,但忽视了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方面的辅导,加上农村教学能力有限,农村单亲家庭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二)特征
 
  一是行为极端化。农村单亲家庭学生从小缺失父母关爱,所得到的家庭教育不完整,很容易在行为、思想等方面出现极端以及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经常出现课堂溜号、厌学等行为,忽视班级纪律,还有一些比较严重的情况,有些学生破坏学校的公共物品,甚至伤害其他学生。以上现象均表明,单亲家庭学生在思想与行为方面有极端化趋势。
 
  二是文化素质不高。在农村的一些单亲家庭中,家长文化素质有限,加上经济水平不高,便对单亲子女行为与思维的规范性造成影响。很多单亲子女学习成绩不好,思想与生活习惯欠佳,直接对其今后的生活造成影响。
 
  二、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内心孤僻、敏感
 
  大部分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内心孤僻,对外界事物过于敏感。学生时期的他们,由于父母亲的原因,家庭结构出现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与陪伴。农村单亲家庭大多生活困难,学生过早地承受生活的困苦,心理愈加成熟,但不能肆无忌惮地撒娇、任性,内心变得孤僻,抵触外界事物,甚至认为父母亲的离异为自己带来了不光彩的感受。他们的内心越来越脆弱,不敢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过于看重别人的眼光,逐渐产生自卑心理。
 
  (二)行为过激、逆反
 
  单亲家庭学生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对于外界的建议产生逆反心理。农村单亲家庭压力大,学生生活条件一般,尤其是青少年阶段,正处于叛逆期,十分固执己见。家长或者教师的要求,学生会选择相反的行为。加上受农村教育观念的影响,单亲家庭学生总认为周围的人以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这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从而出现行为过激、逆反等问题。
 
  (三)心态消极、悲观
 
  大部分农村单亲家庭的学生心态消极,对于外界事物或者未来没有任何期待,甚至十分悲观。由于家庭原因,他们得不到需要的关爱,得到的鼓励也非常少,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出现消极心理。亲情方面的不完整,导致学生接触任何事物时主观意识都比较悲观,对未来不抱期待,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四)人际交往消极
 
  单亲家庭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少主动性,很少主动与人交往,情愿被封锁在自己的世界中,很难接受一些新鲜事物。从心理方面分析,单亲家庭学生的内心脆弱,待人接物方面比较敏感,经常在各种事件中对号入座,或者受到刺激后做出偏激行为。在人际关系方面,单亲家庭学生和教师、同学的关系比较紧张,但无法从外观上得到体现。一些单亲家庭的男生会形成暴力心理,叛逆心理非常严重,单亲家庭的女生则多沉醉于虚拟网络,因此便在农村学校呈现出早恋、网恋等不良风气。数据显示,农村学生经历父母离异之后,超过85%的学生会有恐惧、不安的心理,超过44%的学生会陷入悲伤,无法在短期内恢复,可见父母离异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三、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
 
  (一)重视观察学生心理,及时加以引导
 
  在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的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结合周围环境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脆弱,对外界事物十分敏感,但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社会适应能力强。所以,在其观察与引导期间,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与照顾,积极为学生讲解一些心理压力的释放方法,很好地转化自己的消极情绪[2]。同时,鼓励学生多学、多做一些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事情,将消极情绪转化为进步的动力,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不断充实自我。
 
  学校可以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机制,提高学生品行的规范性。为了解决农村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帮助学生成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动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专门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帮扶策略,除学习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生活,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准则。例如,学校安排校务主任与班主任负责单亲家庭学生的帮扶,关注学生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为其提供有效的指导[3]。如此一来,单亲家庭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关心,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已经获得完善的学生行为准则之后,通过实践发现这些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心理与习惯发生根本性改变,逐渐改正一些不良习惯,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另外,教师需要针对单亲子女进行管理,将学校所有师生的力量凝结起来,从日常学习与生活上给予关爱,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提高生活质量,适时引导完善学生内心。
 
  (二)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人格培养
 
  对农村单亲家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需要重视对学习环境的营造,科学利用周围环境,使心理辅导效果事半功倍。心理辅导期间,将重点放在健全单亲家庭学生人格方面。教师和其他学生应主动与他们交朋友,尤其是教师,需要给予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多的体谅与耐心,随时与学生沟通,从精神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慰藉。家庭的变化为学生带来的痛苦非常大,并且影响深远。通过舒适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浓厚的关爱氛围中及早摆脱家庭困扰,鼓励学生融入大集体。通过快乐传递、感染学生,帮助其驱赶孤独与悲伤,以此健全学生人格,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学校应该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通过家长配合实施家庭联系机制。针对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学校要和家长达成共识,构建亲密的关系,得到家长的配合。例如,将学校中所有单亲家庭学生的家长组织起来召开座谈会,宣传新的教育管理方式,使家长能够认识到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重要性[4]。学校、教师要咨询家长的建议,通过家长提供的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单亲学生教学方案,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除此之外,也可组织单亲家庭学生的爱心活动,让学生在获得中切实感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温暖,解决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从学习与生活中给予关心,让单亲家庭学生能够真实地体会到帮助。教师也可组织专门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展示活动,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活动中凸显自身价值。如此一来,能够有效提高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尊心,拥有坚强的自信心参与学习。
 
  (三)鼓励学生勇敢面对现实,做好自我心理调节
 
  勇敢面对现实,学生自我接受能力的提高,坚强的内心,是克服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心理辅导必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节,更好地消化不良情绪,坚强地生活与学习。同时,引导客观看待父母离异的事情,敢于接受现实,接触更多的人,认识更多的朋友,弥补内心对关爱的渴望。学校还要从团队辅导、个体疏导两个方面给予关注。单亲家庭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同学是其在学校中直接接触的对象,也是学生心理调节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在班级中营造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单亲家庭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师生的关心,体会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敏感心理,在组织班级活动时,为其安排适合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意识,拉近其与同学的距离,使其真正融入班集体,与同学共同努力学习。为了获得理想的心理调节效果,可以积极组织一些心理健康讲座与主题班会等,在教师辅导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实现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 语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条件有限,单亲家庭生活压力较大,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内心孤僻、脆弱。教师应积极进行心理辅导,营造温馨的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宋晓妍.初探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42):373-374.
  [2]张向霞.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2016(22):235-236.
  [3]王中东.有的放矢,有效疏导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J].教书育人,2017(01):38.
  [4]成燕.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校医,2018,32(01):68-69.
点击查看>>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文(精选论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
原文出处:张仁堂.关于对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分析[J].名师在线,2020(05):5-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