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院人性化理念的推广,临床上对男护士需求增多,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男生进入到护理专业。研究表明,男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水平, 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高于其他专业的男生,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女护生,说明男护生心理状况比其他专业男生及女护生都低,其健康成长值得关注。
探讨男护生的心理特点,支持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及将来顺利走向实习和工作很有必要。
一、男护生的心理特点
1.自卑
首先,传统观念认为护士是女性的专利,男生当护士没出息,这对男护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很大的影响,易导致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其次,目前护理专业女生占主导地位,老师容易无意识的忽视男生,让他们产生“我是不重要的”自卑心理。再次,普遍认为,护士是医生的助理,处于从属地位,对于男生来说,“小护士”与“大男生”形成强烈的观念冲突,造成男护士自我角色的困扰[3],护理工作服务性的一面, 如病床整理, 生活护理等让男生觉得有损威严,降低了专业认同度,易产生自卑心理。
2.孤僻
护理院系中女生占绝对多数,相关活动常以女生为主,导致男生在参与活动时缺乏主动性、自我边缘化。和外专业学生在一起活动时又易有自卑敏感的心理,为了减少不良刺激和感受,很多时候他们都是自己独处或者几个男护生一起同病相怜。男护生生活圈子狭小、不被关注、社会支持不良,很容易形成孤僻退缩的心理。
3.专业认同感低
认同感是个体潜意识向某一对象模仿的过程,可使个体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良好的专业认同感对个体和专业的发展均有积极深远的影响。社会偏见和传统观念认为男生应该从事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而护理工作更适应女性,在这种情况下,男生对于护理的认同度较低。调查显示:自愿报读护理专业的男生明显低于女生, 希望转读其他专业的男生明显高女生。多数男生就读护理专业不是自己选择,而是学校调剂或者父母意见,部分男生不愿和亲朋好友谈论自己的专业,由此可见,男护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较低。
二、高校教育现状
男护生的心理之所以有以上特点,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中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当今的高校,护理专业的教育存在以下特点:
1.人员以女性为主
护理学院女性主体的环境,使得男生经常被忽略和边缘化,曲海英等调查发现,80%的男护生要求学校多关注男生;也使得男生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屈从于女性,导致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受到压抑,缺少归属感;再加之学习任务重和专业认同感低,容易引发男护士心理上的抑郁。同时,教师几乎为女性,也更强化了男生“护理天生是女性的天下”这一不合理的信念。
2.教学内容的女性化
护理专业长久以来由女性占据,导致了教育以女性为主, 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及教学方法, 都不可避免地更适合女性。比如护士服,规范礼仪。在学生座谈的时候,很多学生呼吁关注弱势群体——男生“学护士礼仪的时候,他们看着好可怜啊!”可见,现有的教学模式拿来套用,有其不合理之处。
3.职业文化女性化
护士的职业形象里渗透着女性化的特点,在人们心目中,护士是“白衣天使”“提灯女神”,与温柔、娴雅这些特征相伴;护士的工作性质从属于医生,传统观念认为需要细心、温柔,有明显的女性化特点。这都与男性本身独立、果敢的男子汉观念形成了对比和冲突。
三、干预方法
根据男护生的心理特点和高校教育现状,笔者提出一些简单的干预方法,希望对其健康成长有帮助。
1.扩大男护生的招生
调查表明,60%以上的患者需要或非常需要男护士,而我国现阶段128万护士队伍中,据不完全统计,男护士占注册护士的比例不足1%;同时,从临床工作、护理管理、教育、科研的角度来看,护理专业会因为男性的加入而更趋完善和合理,且有助于其社会地位的提高。所以,扩大男护生的招生,不仅可以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医护界的健康发展,还可以改善男护生的自卑、孤僻心理,可以说一举多得。
2.完善教学内容
建立一套适合男护生的教育方案。可根据男性从事护理的优势,结合学科的发展,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开设针对急诊、泌尿、手术室、精神科、骨伤科等方向的专业课程,培养专精护理人才。同时,注重人文培养,塑造新时代的男护形象。设计富有男生特色的护士服、帽,打造飒爽帅气刚柔相济的男护礼仪规范,与女护生一起参加护士礼仪竞赛,让男生真切的感受到他们是护理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非女性行业的特殊群体。
3.形成正确的专业认识
从进入学校那天起,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增强认同度。可以开展专业教育;请优秀师兄来校交流经验;宣传优秀男护典型,如39届南丁格尔奖得主藏族男护士;增加男教师的数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男护生分析他们的优势等,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心,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从而稳定专业思想。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如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建立男护生心理档案,并定期访视;指导他们利用体育活动宣泄不良情绪等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新时代的男护们走的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运生.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7-8.
[2]何春渝.景璐石.万文松.不同层次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92-94.
[3]吴蓉.武江涛.安晓好.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31-2133.
[4]苏保育.陈茹兰.杨宁等.医学院护理系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9-10.
[5]曲海英.刘骥骥.沙珍萍.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男护士的职业困惑及对策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52-54.
[6]左红霞.现阶段我国男护士职业优势及社会需求的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4,2(57):92-95.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和助人过程。在充满理解与支持...
艺术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较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已逐渐引起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有资料显示,有10-30%的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已被列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了解农村艺术类大学生...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冲突,他们往往有愤怒、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但他们尚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然而负性情绪不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引导其正确处理负性情绪,对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尝试性地探索表达性写作对中...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工作,由于户籍政策、城乡二元结构等制度原因,他们大多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早期的留守儿童如今已长大成人,部分孩子中学毕业后不再读书,他们和父母们一起进...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依赖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剖析促成心理疾病的原因,科学有效的引领大学生远离心理疾病,及时以正确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走出心理阴影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现如今,大学生...
有过中小学教育经验的人大部分认同一个事实,就是相比较于小学生和高中生,初中生是最难管教的。他还是个孩子与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往往并行不悖地被成年人用来评判这个阶段的孩子。把他们当小孩看时,往往会忽略他们身上的问题,把问题简单化;把他们当成年...
生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健康成长,还包含着心理的健康成长。学生的心理健康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效、满意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学生的认识能力、个人情感、个人行为、人格、意志等五个方面。学校具有帮助国家培养人才和发展人才全...
长期以来,民办本科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大民办本科高校教师的一个现实的教育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缓解民办本科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应是每一名民办本科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教育问题。一、缓解由学习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民办本科院校...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生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学校的重视,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具体工作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素质,这对于建设良好健康的班级秩序有重要作用。1学生身上存在...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本科生与大专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代言人,其社会认可度大不如前。在积极向上、青春朝阳的时代氛围下,他们中的一些人出现明显分化,其中重要的表现就是对学校归属感的缺乏。反过来,社会大众对于本科生素质认识也呈进一步下滑趋势...